漢譯俄錯譯和中介語現象分析

——以《2014年計劃報告》俄文翻譯為例

作者:張琳娜    發布時間:2015-01-27   
分享到 :

一、引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各年度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計劃報告》”)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涉及了大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醫療、保險等領域的專業術語。從文章的整體結構上看,由於“執行情況”和“草案”在表述上的不同需要,各段落的功能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譯者既要具備扎實的外語語言功底,又能及時追蹤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走向,正確把握政策內涵﹔既能處理好微觀上的翻譯細節,又具有對原文和譯文結構的宏觀把握能力,從而做到信息傳達的准確無誤和語言表述的優美地道。

錯譯和中介語現象是任何類型翻譯中都比較常見的兩大類問題。所謂錯譯,就是錯誤的翻譯,可分為語言上的錯譯、理解上的錯譯和翻譯手段選擇失誤。就漢譯俄而言,語言上的錯譯主要是指譯文中出現的名詞性數格、動詞時體態、詞語搭配和復合句使用等方面的詞法、句法錯誤,常見於初學者﹔理解上的錯譯是指由於缺乏對原語言外的相關文化常識、專業知識和背景資料的了解而造成的錯誤翻譯﹔翻譯手段選擇失誤是指,由於對具體語境、詞語屬性和邏輯關系等的錯誤判斷,採用了不恰當的翻譯手段,並最終導致翻譯信息傳遞的失真。除此之外,在中央文獻翻譯中政治性錯誤也比較常見,這已經跳出了單純的語言范疇,要避免此類錯誤的發生,要求譯者需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了解國家的政治話語體系,在遣詞、造句等方面仔細揣摩,掌握好分寸。中介語(interlanguage)亦稱“過渡語”,最早是由美國語言學家塞林克提出的,這一術語俄語表示為“интеръязык”。中介語是指“沒有學到純熟地步的,常帶有些錯誤的不地道現象的外語學習者過渡性的語言。說是過渡意味著它還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目的語” 。 中介語的主要特點是過渡性和不完善性,與錯譯相比中介語現象更加隱蔽,也更容易被譯者忽視。下面,本文將結合《計劃報告》的翻譯實踐,對漢譯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譯和中介語現象進行分析。

二、錯譯現象分析

正確的翻譯方案總是相對有限的幾種,但錯誤的譯文卻五花八門。就《計劃報告》而言,常見的錯譯現象有:

1.望文生義

《計劃報告》具有較強的政策性。中文對一些政策和概念的描述較為簡潔,常常隻提煉關鍵詞。如果對這類詞匯不作深入了解,僅停留在表象的判斷,進行簡單的字面翻譯,就可能導致信息的遺漏或誤譯,有時甚至失之毫厘,謬以千裡。例如:

[1]“電煤”如果按照字面理解很容易處理成“電和煤”,實際上電煤是指用於發電的煤。煤炭按用途分類,可分為動力煤(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й уголь)、煉焦煤(коксующийся уголь)和其他化工用煤。而動力煤又分為發電用煤(即電煤)、蒸汽機車用煤、建筑用煤、一般工業鍋爐用煤、生活用煤和冶金用動力煤等。基於這種理解“電煤”應譯成“уголь для выработк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而不是“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я и уголь”(電和煤)。

[2]“環保電價”是指以節能減排為目的,鼓勵發電企業使用環保技術設備,對驗收合格的單位予以適當支持的政策,上網電價享受優惠。例如,我國燃煤發電企業上網電價中就包括脫硫、脫硝、除塵三種環保電價。“тарифы н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ю, выработанную из экологически чистой энергии”(針對用清潔能源發電的電價)的譯法顯然偏離了原文的含義,參考譯文為:тарифы н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ю, выработанную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экологически безопас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針對使用環保技術設備發電的電價)。

[3]“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有一種譯法為“урбанизация постоянно проживающего в городах населения”,即“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使用俄語中所屬格的形式。其實“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是相對於“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而言,前者的統計口徑是常住人口,即城鎮常住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重,后者則是按照公安部的戶籍資料計算的城鎮化水平,即非農戶口的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因此較為合理的譯文應該是“коэффициент урбанизации, рассчитанный на основе численности постоянно проживающего в городах населения”(以城鎮常住人口為計算基礎的城鎮化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翻譯亦是如此:“коэффициент урбанизации, рассчитанный на основе численности прописанного в городах населения”。

可見,對於專業術語的翻譯不能草率行事,翻譯前要盡可能多地搜集和掌握背景資料,主動挖掘詞匯背后隱藏的信息,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從而消除因理解問題導致的錯譯。

2.一字之差

很多概念往往就一字之差,其含義卻大相徑庭。在《計劃報告》的翻譯中要特別注意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對每個專業術語所指范圍和對象作出正確判斷,避免犯張冠李戴的錯誤。例如:

“再生產品”,譯法“продукция из возобновляем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中“возобновляемый”為可再生的,譯者顯然混淆了“再生”和“可再生”的概念,譯文變成了“用可再生材料生產的產品”,這是明顯的錯譯。我們利用的資源可分為三類: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和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是指可以重新利用的資源或者在短時間內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如生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能、氣候資源等。再生資源則是指不可再生的在人類的生產、生活等各項活動中被開發利用一次並報廢后,還可以反復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質資源,包括以礦產為原料生產並報廢的金屬、塑料、橡膠、紙張等。“再生產品”是指用再生料制作的產品,即用回收利用的原料加工成的產品。參考譯文:продукция из вторичного сырья或продукция из вторичного переработанного сырья。

3.二次翻譯

二次翻譯是典型的翻譯手段選擇失誤,在《計劃報告》中很多專業術語並不是我們中國特有或原創的,而是外來語,即中文本身就是翻譯的語言。如果不加分析地根據中文表述直接進行二次翻譯,就有可能造成信息傳遞的偏差和失誤,譯文也失去了它應有的專業性。

針對這一類詞匯較為有效的應對方法是,先對身為譯文的中文進行還原翻譯,再根據還原后的原語言同俄語之間的對應關系直接找到相應的專業表述。還原翻譯又稱“回譯”(back translation),“它是以譯文為原文的翻譯。” 也就是將已譯成某種語言的文本譯回原語言的過程。“整個翻譯過程始於原語交際,原語交際又始於交際者角度上的明示過程而后是聽話人角度上的推理過程,因而為了保証譯文讀者能正確識別說話人的信息意圖,譯者有義務根據雙方的認識環境提供必要的推理線索。”“回譯實際上就是恢復原語交際,再現原作者明示交際和原語讀者推理交際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恢復原語交際的推理線索的過程。” 准確判斷詞匯的外來語屬性是避免二次翻譯的前提,而根據翻譯語言中保留的推理線索進行准確的回譯是解決二次翻譯問題的關鍵。例如:

[1]“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來自英文的“R%26D”,如果根據中文直譯為“проведен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конкретных экспериментов”,則俄羅斯讀者難以根據譯文直接聯想到R%26D,其實隻要仔細查找就不難發現,在俄羅斯科學院關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權威報告中R%26D是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匯,俄文將R%26D處理成НИОКР,這一縮寫展開翻譯是“科學研究和試驗設計工作”,乍一看,似乎與中文的“研究與試驗發展”有所出入。其實,這是漢俄兩種語言在對R%26D進行翻譯時信息處理傾向性不同導致的,在含義上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因此,“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應譯為“расходы на НИОКР”。

[2]“排污權交易”可按照中文的字面含義翻譯為“торговые сделки с правом на выбросы загрязняющих веществ”(排放污染物權利的交易)。但俄文表述略顯繁復,缺乏專業性。其實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戴爾斯提出的,1968年他在《污染,財產與價格:一篇有關政策制定和經濟學的論文》中闡述了排污權交易的理論設計(Emissions-Trading Program),找到了這一出處,就很容易找到俄文的對應翻譯:“торговля эмиссионными квотами”。對於“權”這個詞俄文並沒有處理成“право”(rights),而是使用了“квоты”(限額),不同語言在思維上的差別可見一斑。

4.政治性錯誤

《計劃報告》具有較強的政治性,隻把好語言關顯然不能滿足中央文獻翻譯的高要求,要准確向外界傳達黨和國家的政治立場和主張,就必須時刻繃緊政治這根弦。在詞語的選擇上不僅要考慮到詞法、句法的規范,還要注意詞匯背后可能隱含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仔細推敲,避免因誤用導致政治上的偏離。政治性錯誤是中央文獻翻譯的大忌,關於這一話題的討論早已有之。據參加過《毛澤東選集》、《周恩來選集》、《鄧小平文選》等早期中央文獻翻譯的楊蘊華老師介紹,早年,我國俄語翻譯界就曾對“對外開放政策”是譯成“политика открытости внешнему миру”還是“политика открытых дверей”進行過激烈的討論。當時有不少人支持第二種方案,理由是在蘇聯很多關於中國的文獻中經常出現這一用法,且從字面上看含義相同,但通過查閱歷史資料就會發現,該提法是指“門戶開放”政策,顯然有悖於我們的翻譯初衷。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確立的對外開放政策同清朝的門戶開放政策相提並論,這不僅僅是翻譯信息傳達是否准確的問題,還會造成外國讀者的誤解和對中國現行政策的懷疑。與政治性錯誤的“斗爭”將貫穿中央文獻翻譯的始終,在《計劃報告》的翻譯中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例如:

“推進兩岸經濟關系制度化進程,加快完成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續商談,進一步提高兩岸經貿和產業合作水平。”(《關於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第26頁)

錯誤譯文:“Необходимо ускорять процесс 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изации двусторонних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ускоренными темпами завершать последующие переговоры по заключению рамочного соглашения об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м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е между Китаем и Тайванем, и тем самым поднимать уровень межберегового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на новую высоту.”

在同一句話中出現了三次“兩岸”,為避免詞語的重復使用,譯者將“兩岸”的翻譯進行了靈活處理,這本是一個專業翻譯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和慣用的翻譯手法,但譯者卻忽略了政治上的判斷,使用了“中國和台灣”的字樣,並用“雙邊經濟合作”代替了“兩岸經濟合作”,這種翻譯上的變通不但沒有為譯文增色,反而觸及了中央文獻翻譯的底線——政治性錯誤。其實根據不同的語境,為避免詞語重復使用,“兩岸”可以處理成“оба берега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пролива”(海峽兩岸),以及“материковый Китай и Тайвань”或“континентальный Китай и Тайвань”(大陸與台灣),而至於“兩岸關系”則常譯成“межбереговые отношения”,因為兩岸關系是我們對大陸和台灣關系的特殊定義,不同於一般的國家之間、國家和國際組織之間的雙邊關系,因此處理時要謹慎。參考譯文為“Необходимо ускорять процесс 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изации межбереговых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ускоренными темпами завершать последующие переговоры по заключению рамочного соглашения об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м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е между берегами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пролива, и тем самым поднимать уровень межберегового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на новую высоту. ”

三、中介語現象分析

分屬不同語系的兩種語言之間在語法、搭配、銜接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是導致譯文中出現中介語現象的主要原因,這種差異也被稱作不同民族間的語言意識差別。語言意識是“借助詞匯、自由及固定詞組、句子、篇章及聯想場等語言手段形成及外化的意識形象之總和” 。語言意識反映了一種民族語言在表達上特有的語法體系、結構特點和思維慣式,不同語言意識間的差別常體現在詞匯、語法、修辭和語言國情等方面。對比分析漢俄兩種語言間的這種差別,有助於減少和消除中介語現象,從宏觀上把握譯文整體應該使用的句式、語態、修辭和翻譯手法,使譯文更加符合外語表述習慣。

在中譯外過程中,由於譯者無法像駕馭母語一樣靈活、准確地使用外語,在遣詞造句時或根據已有經驗,或過分迷信詞典中有限的中文解釋,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其主要表現為語義表達含糊不清、外文表述生硬、翻譯語言色彩同文章語體風格相悖。同錯譯、漏譯那樣的“硬傷”相比,中介語現象應該算作一種“軟傷”,它們對譯文整體的損害雖然沒有“硬傷”嚴重,但也會影響譯文的質量,且更隱蔽,不易被發現。因此,中介語現象也是我們在核改稿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作者根據《計劃報告》翻譯實踐中的常見問題歸納了四種導致出現中介語現象的情況。

1.行為主體意識差別

漢語較注重主體思維,通常主體即主語,但俄語中卻主體意識淡薄,多從客觀的角度來描述事物的發生和發展。俄語的這種語言現象在公文語體中表現尤為明顯。在《計劃報告》的翻譯中也應遵循俄語的表達習慣,淡化主語意識,通過使用無人稱句、不定人稱句、泛指人稱句、反身動詞、動名詞、副動詞、被動形動詞短尾、謂語副詞+動詞不定式等手段來處理中文的主謂結構。例如:

“區域合作和對口支援順利推進,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支持繼續加大,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順利實施。玉樹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全面完成,四川蘆山和甘肅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進展順利。”

參考譯文:“С успехом развертывалось региональн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и оказание шефской помощи, продолжала наращиваться динамика поддержки бывших революционных опорных баз, национальных, окраинных и бедных районов. Успешно претворялся в жизнь план 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и форсированного сокращения масштабов нищеты в особо нуждающихся районах, образующих сплошную территорию. Полностью завершено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е пострадавшего от стихийных бедствий Юйшу, успешно развертывались 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ные работы в Лушане провинции Сычуань, уездах Миньсянь и Чжансянь провинции Ганьсу, пострадавших от 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й.”

對於原文中“推進”、“加大”、“實施”、“扶貧攻堅”、“完成”等一系列動詞譯者使用了反身動詞、動名詞和被動形動詞短尾等翻譯手段,避免了根據漢語思維以動作發出者為主語的人稱句翻譯模式。

此外,對於《計劃報告》中各項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和目標的翻譯,也多使用無人稱句,通常會借助“предстоит”、“следует”、“необходимо”、“важно”加動詞不定式的形式做無人稱句處理,盡量避免使用“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планирует”(政府計劃……)、“мы намерены”(我們要……)等強調動作發出主體的句式。

2.動態和靜態的差別

俄語的靜態意識較強,即漢語中使用動詞的地方,俄語中常會使用動名詞、前置詞等形式。在漢譯俄過程中譯者很容易忽視這種差別,在句子中使用多余的動詞,有時雖不會導致語義上的變化,但譯文會顯得啰嗦、生硬。這也是中介語在動、靜態意識差別方面的體現。例如:

[1]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中介語式譯文:стратегия ?наука и техника ведут страну к процветанию? и стратегия ?кадры укрепляю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ую мощь?

參考譯文:стратегия подъема страны силами науки и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ращиван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мощи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кадров

[2]“家電下鄉政策”

中介語式譯文:политика ?поставлять бытовую электротехнику для деревни?

參考譯文:политика ?бытовую электротехнику – деревне?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雖然漢語使用了動詞結構,但俄語中卻要做靜態處理,即通過使用動名詞“подъем”、“наращивание”和前置詞結構“посредством”,或省略動詞直接用第三格(給予格)和第五格(工具格)的形式來表示所指關系。

除了詞組搭配中的靜態意識外,在很多段落的構建上,俄文也常會做靜態處理,直接將動詞名詞化。例如:

[3]“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出口保持穩定增長,進口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發展加快,有效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國際競爭新優勢得到加強。”[6]

參考譯文:“Дальнейшее улучшени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платежного баланса. Сохранение стабильного роста экспорта, дальнейшее расширение импорта и ускорение развития торговли услугами. Некоторое расширение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и повышение уровня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размещения глобальных ресурсов, закрепление новых преимуществ в сфер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конкуренции.”

例子中的各句均採用了純名詞結構,表述簡練、明確。可見,深入了解俄語的靜態意識,並恰當使用相應翻譯手法有利於提高譯文的整體表現力和專業性。

3.同根詞、近義詞間的細微差別

語言是豐富多彩的,對同一事物的描述常會出現多種方案。在語言形成過程中也應運而生了許多同根詞和近義詞。然而,它們雖然或詞出同源,或含義相近,但在使用上卻存在細微差別,而這些差別通常在詞典的解釋中是感受不到的。例如:

[1]длинный和длительный

兩個詞都表示“長”,但“длинный”表示距離長,而“длительный”則表示時間長。因此前者與表示距離的名詞搭配,而后者則常與表示時間的名詞搭配,如“длинный путь”(很長一段路)、“длительное время”(很長一段時間)。

[2]квалификационный和квал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й

兩個詞都表示“專業技能”,但前者指物,而后者指人。常見搭配為“квалификационная комиссия”(技術等級評定委員會)和“квал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е кадры”(業務熟練的干部)。

在同根詞和近義詞的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選詞失誤。因此,建議多使用原文詞典,正確理解詞的來源和真正含義,避免因為詞義相近導致搭配中的中介語現象。

4.修辭含義上的差別

同漢語一樣,在俄語中針對同一個事物往往可以使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例如:“眼睛”буркалы – глаза – очи,“吃”жрать – есть – вкушать,“腹部”брюхо – живот – чрево,“頭”котелок – голова – глава,不同之處在於每組中的第一個詞屬於俚俗語體,第二個詞屬於通用語體,而最后一個為崇高語體。翻譯中應注意詞語的修辭色彩,根據具體語境選擇合適的詞語。例如,在人代會和黨代會的文件中經常會出現“中華兒女”這一詞組,在“сыновья и дочери китайской нации”這種譯法中,“сыновья”的通用語體色彩明顯就不符合語境的需要。實際上сын(兒子)一詞的復數形式有兩種:сыновья為通用語體,сыны為崇高語體,因此譯文應改成“сыны и дочери китайской нации”。提高修辭意識可以提高語言使用的精准度,使外文表達更加貼切、地道。

四、結語

黨和國家重要政治文獻的翻譯工作是我國外宣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譯文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我們對外宣傳的效果,稍有不慎還可能犯政治性的錯誤,導致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因此,消除中央文獻翻譯中的錯譯和中介語現象不僅是保証和提高翻譯質量的客觀要求,更是做好中央文獻翻譯的重要前提。對於一個專業翻譯而言,首先,要加強兩種語言間的對比研究,從語言意識、思維習慣等方面入手對譯文進行精加工和微觀上的優化。其次,不能拘泥於單純的語言研究,要根據工作的需要,加強政治和經濟基本理論的學習,提高對原文的理解力和對譯文的宏觀把控能力。由於本人在語言對比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文中如有欠妥和失當之處,還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注釋:

[1] 范維杰:《漢俄中介語研究》,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頁。

[2] 馮慶華:《文體翻譯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頁。

[3] 王建國:《回譯與翻譯研究、英漢對比研究之間的關系》,載《外語學刊》2005年第4期。

[4] Е. Ф. Тарасов, Актуальные проблемы анализа языкового сознания//Языковое сознание и образ мира/отв. ред. Н. В. Уфимцева. – М.:ИЯ РАН, 2000, стр. 24.

[5] 《關於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第4頁。

[6] 《關於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第19頁。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翻譯部俄文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