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作者:賈高建    發布時間:2013-06-28    來源:人民論壇網
分享到 :

馬克思主義產生后的一百多年來,對人類思想史和整個世界歷史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在中國,它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更是在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發揮了根本性的作用。而當人類歷史的車輪已進入新的世紀,中國社會發展也已進入新的階段之后,馬克思主義究竟還能不能與新的實踐相適合?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這是一個必須做出回答的重大問題。

(一)

要認識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實踐的關系,首先要弄清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學說。就基本性質而言,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的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科學的思想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基本方面,同時還涉及哲學社會科學的其他各個領域。其中,處於最根本地位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它是一種“新唯物主義”(馬克思),即辯証的、歷史的和實踐的唯物主義。這種新的哲學實現了哲學史上的根本變革,使哲學第一次具有了真正科學的性質,成為一種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其最重要的成果,便是揭示了社會歷史領域的客觀規律,以及人類社會從低級形態到高級形態不斷演進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正是以這樣一種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特別是從政治經濟學的層面上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及其運動規律,他們提出的剩余價值學說“徹底弄清了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馬克思和恩格斯進一步揭示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客觀必然性,並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做出了科學的研究和探討。

作為這樣一種科學思想體系的馬克思主義,是在人類長期實踐和認識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重大科學成果,其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真理性。雖然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許多重大變化,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並不過時,它在當代實踐中的根本指導意義並沒有改變。首先,在整個馬克思主義學說體系中處於最根本地位、作為它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並不過時,因為這種哲學所揭示的是自然領域、社會領域以及人類思維領域中最一般的規律,這些規律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上都普遍存在,並不會因為一百多年的時間就發生改變。其次,雖然當代資本主義與一百多年前相比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但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規律依然存在,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趨勢也沒有改變,因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也並不過時。所以,在當代社會發展的實踐中,馬克思主義繼續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無疑應繼續堅持。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作為人類認識的具體成果,又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統一,因而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按照人類認識發展的規律,每一代人都是在他們當時所處的特定歷史條件下進行認識活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這些歷史條件的限制和制約。這就需要后人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開拓,將認識不斷向前推進。恩格斯曾指出:“人的思維是至上的,同樣又是不至上的”,“這個矛盾隻有在無限的前進過程中……才能得到解決。”對於馬克思主義本身來說,也同樣是如此。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19世紀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創立馬克思主義的,他們所取得的隻能是當時條件下所能夠取得的認識成果。在一個多世紀之后的今天,我們當然不能拘泥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某些具體結論,而應與時俱進,從時代的高度研究新的條件下的新的問題,特別是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和當代社會主義的新情況,努力取得新的認識成果,促進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豐富和發展。

(二)

實際上,自馬克思主義產生以來,就一直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之中。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日益凸顯。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人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運用於研究新的實際,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有可能在一國或數國取得勝利的新論斷,並領導俄國人民成功舉行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在以后的實踐中出現了嚴重問題,並最終發生劇變,但蘇聯時期的經驗教訓在世界社會主義史上仍具有特殊的價值意義。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便是以馬克思主義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在如何以科學的態度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內也曾出現過教條式地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簡單照搬俄國革命具體做法等錯誤傾向,使革命遭受了重大損失。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從中國當時的歷史條件出發,將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回答了中國革命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最終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的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又領導人民創造性地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從各個領域著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在探索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嚴重曲折,特別是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樣的重大失誤,但正如十八大報告中所指出的,“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文革結束后,鄧小平同志帶領我們黨撥亂反正,在深刻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重新審視理論和實踐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特別是高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旗幟,打破以“兩個凡是”為特征的“左”的思想禁錮,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全面實行改革開放,最終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的道路。經過30多年的艱苦努力,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勃勃生機和活力。

正是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我們黨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一個是毛澤東思想,另一個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前者回答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並對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艱辛探索;后者則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這兩個成果前后相繼,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與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脈相承。

當前,中國社會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們黨正領導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而奮斗。應該看到,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仍十分艱巨,要順利實現既定的目標,還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運用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的實踐,不斷探索和解決新階段的新問題,推動我們事業的不斷發展,並在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要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的戰略部署,著眼於“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地深化重要領域的改革,下氣力解決改革中的難點問題。要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注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應該相信,隻要我們沿著這一正確的方向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時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