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觀層次的相關問題

作者:賈高建    發布時間:2017-07-11    來源: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分享到 :

歷史虛無主義是當前思想文化領域中的錯誤思潮之一。這一思潮不僅表現在對一些具體歷史問題的解讀中,而且還反映在更高層次的歷史觀方面。要真正澄清認識,消除這一錯誤思潮的不良影響,就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對歷史觀層次的一些重要問題做出分析和探討。

眾所周知,人所在的社會歷史領域與自然領域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自然領域中,存在著的是各種自然事物,它們的運動是按照各自的自然屬性進行的,所謂客觀規律就通過這些自然的過程體現出來。而“社會發展史卻有一點是和自然發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1]正是這樣一種特殊的情況,很容易形成一種認識上的障礙,似乎社會歷史發展是由人們的意識和動機所支配的,而不是像自然界那樣存在著客觀規律。這也是唯心史觀在歷史觀領域中長期佔據統治地位的認識論原因。

而當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自己哲學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在這種障礙面前止步,而是通過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最終突破了這一障礙,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亦即唯物史觀。他們指出,雖然社會歷史領域的情況同自然界存在明顯差別,但“不管這個差別對歷史研究,尤其是對各個時代和各個事變的歷史研究如何重要,它絲毫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2]。人作為主體無疑具有特殊的能動作用,但人的活動必須遵從社會歷史領域的客觀規律,否則便不能取得成功。社會歷史領域的客觀規律決定著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並從根本上制約著人的活動。馬克思和恩格斯從這一基本立場出發,進而揭示了社會歷史領域的一系列重要規律,特別是社會基本矛盾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規律,從而為這一領域的認識和實踐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

但是,在歷史虛無主義那裡,社會歷史領域的客觀規律卻遭到忽視和否認。它在考察歷史事件及相關問題時,往往隻從人們的意識、觀念以及他們具體活動的情況去了解,而不去探究隱藏在這些事件背后的客觀規律及其作用。在這種思潮看來,歷史事件主要取決於人們的動機、願望和所做努力的程度,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並不存在什麼歷史必然性。這樣一種傾向,實際上又回到歷史唯心主義的老路上去了。

與這一問題相聯系的,則是有關決定論與選擇論問題的爭議。歷史唯物主義承認社會歷史領域的客觀規律及其所決定的歷史必然性,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承認歷史決定論。但這種決定論並不是機械決定論,而是辯証決定論,它在承認客觀規律及其決定作用的前提下肯定主體選擇的重要作用,主張將決定論與選擇論結合起來。應該說,近年來關於這方面問題的討論深化了對客觀規律與人的活動之間關系的認識,對於全面理解和把握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討論中也出現了一種極端傾向,即將決定論與選擇論對立起來,離開客觀規律片面強調主體的選擇作用,最終以選擇論否定決定論。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正是與這樣一種極端傾向直接相通的。

我們強調社會歷史領域的客觀規律,主張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處理好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主體性之間的關系,這對於正確認識和解決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應該指出,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實踐﹔而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稱為“科學”,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承認社會歷史領域的客觀規律,並要求按客觀規律辦事。因此,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這一根本要求,這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証。而歷史虛無主義在這一問題上的錯誤傾向,必然會在實踐中造成嚴重危害,因而必須加以反對。

對社會歷史領域中客觀規律的認識,直接關系到對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的理解和把握。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歷史唯心主義不承認社會歷史領域的客觀規律,而“這樣一來,對偉大歷史聯系的合理看法就不可能產生,而歷史至多不過是一部供哲學家使用的例証和圖解的匯集罷了”[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社會歷史領域的客觀規律及其所決定的歷史必然性,從而為科學把握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提供了基本遵循。但同時也應看到,由於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所處的具體歷史條件不同,其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也各不相同,從而使世界歷史表現出豐富的多樣性。而這是否就意味著,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只是一種雜亂無章的隨機過程,並沒有什麼確定的軌跡可尋呢?當然不是。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正是在這些紛繁復雜的特殊進程中,隱藏著為客觀規律和必然性所支配的一般趨勢和脈絡﹔一般與特殊總是相互依賴而存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也應從一般進程和特殊進程的辯証統一去考察。

應該看到,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等客觀規律的推動下,人類社會總是要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不斷演進。在經濟社會形態的視角內,展現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等基本形態﹔在技術社會形態的視角內,展現出漁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等基本形態﹔而從主體即人的發展的視角看,則展現出馬克思所說的“人的依賴關系”、“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於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等基本形態。[4]這些社會形態的形成和演替,並不是隨意和無序的,而是按照客觀規律及其所決定的必然性有序展開,由此形成一種內在的邏輯鏈條,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般進程。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內在邏輯作為一般進程在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發展中展現出來時,往往會由於具體歷史條件的不同而產生各種差異,包括不同程度的階段性“跨越”,由此形成復雜多樣的特殊進程。而所謂一般進程就是在這樣一些特殊進程的相互交織和聯結中表現出來。

在這個問題上,必須防止和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對一般進程簡單、機械地加以理解,從而離開了它的本來意義和存在的條件,將其變成一種不符合實際的僵硬的教條﹔另一種則是將特殊進程看作是一些互不相干的孤立事件,從而與一般進程分割和對立起來。而歷史虛無主義卻與這兩種錯誤傾向直接相關,並常常是兼而有之:先是將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簡單化、教條化,然后用具體實踐中的各種特殊現象加以質疑和否定,最后引出歷史進程純屬偶然、互不相干的結論。這樣一來,歷史進程的內在邏輯就被“虛無”掉了,歷史也就可以為人們隨意解釋,進而按照自己的主觀願望隨意“建構”了。

從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看,我們沒有經歷過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的歷史階段,而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落后基礎上,經過新民主主義的過渡而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這樣一個特殊進程的形成,當然是與當時中國的具體歷史條件相聯系,同時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自覺實踐的結果。但這一特殊進程並沒有與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相脫節,其中依然體現著由客觀規律所決定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內在邏輯,並且始終受到這一邏輯的制約。社會主義作為社會形態演進的更高階段,必須在大力吸收一切人類文明成果包括資本主義發展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建立起來。現在所應該做的,不是否定和背離這一邏輯,而是要以此為遵循,切實解決好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相關問題。

考察一種歷史觀,不僅涉及其在社會歷史領域的真理觀問題,而且還涉及其在這一領域的價值觀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唯物主義首先是一種真理觀,它從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去考察社會歷史領域的各種問題,研究和揭示了這一領域的客觀規律,為這一領域的認識和實踐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而與此同時,歷史唯物主義又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它把人的發展和解放作為最高價值目標,並從現實的人出發探索人的發展和解放的現實道路。在歷史唯物主義看來,人作為主體是生活在作為客體的社會結構體系之中的,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其中人(主體)是目的,社會(客體)是手段,社會發展最終是為人的發展服務的。但是另一方面,人的發展和解放不能離開社會,而隻能在現實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得到實現。因此,歷史唯物主義在進行社會歷史領域的價值評價時,主張將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統一起來,既從人的發展的角度去評價,也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去評價,這兩種尺度應統籌把握,不可偏廢。

不僅如此,歷史唯物主義還進一步指出,無論人的發展還是社會發展,都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因而應該歷史地加以看待,也就是以具體的、歷史的尺度來進行這一領域的價值評價,而不是簡單地套用某種一成不變的抽象信條或觀念。無論是評價歷史事件還是歷史人物,都應從具體的歷史條件出發,看這些事件或人物對當時的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以及在什麼程度上起到了這種作用。當然,這些事件及人物,也都會由於當時條件的制約而具有這樣那樣的歷史局限,這同樣需要具體地、歷史地做出評價。

然而,在歷史虛無主義那裡,情況卻不是這樣。它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價值評價,並不是採用具體的、歷史的尺度和方法,也不重視主體尺度與客體尺度的統一,而恰恰是從某種抽象的信條或觀念出發,將某種特定的價值取向絕對化、普遍化,用來衡量和評價歷史上的各種事物。而且在許多時候,這種非歷史的態度還常常與某種片面化、極端化的傾向疊加在一起,表現出很大的主觀隨意性,這就更不可能得出客觀和公正的結論。

在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實踐,譜寫了許多雄偉壯麗的歷史篇章。可以說,從我們黨成立的那天起,便是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我們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就是為人民求解放,讓勞動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雖然也曾經歷過各種曲折和失誤,但我們最終在各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這一點不容否定。為了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福祉,無數共產黨人和先進分子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奮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崇高品德和風范,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應得到應有的尊崇和弘揚,而決不能被“虛無”化。在當前新的發展階段上,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版第4卷第253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版第4卷第253—254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版第4卷236頁。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2頁。

(賈高建: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