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壩的馬燈:中國革命精神的薪火之源

原標題:苟壩的馬燈:中國革命精神的薪火之源
作者:張鑫華    發布時間:2019-06-21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苟壩,這個距遵義50公裡、僅有12平方公裡的小山村,在1935年春天,大片油菜花激情綻放的美麗時節,因中國工農紅軍的一次重要會議,因雨后春夜一個提著馬燈的孤獨偉岸身影,使它聲名鵲起,永遠銘刻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
  84年后,重新來到這個地處黔北高原的小山村,走進這盞馬燈的萬丈光芒……
  憂患之燈
 
 在馬燈微弱的光照下,毛澤東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
  自1933年9月23日黎川之戰打響,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拉開戰幕,在“洋教頭”李德指揮下,處處失利。
  李德,這位共產國際派來的交通員,僅想依靠共產國際的“后台”,在中國烽煙四起的戰場上縱橫捭闔。反“圍剿”開始,他否定了毛澤東游擊戰、運動戰等軍事原則,提出了“短促突擊”新戰法,即以主力對主力的硬碰硬策略。戰場是殘酷的,僅1934年4月廣昌一戰,紅三軍團就傷亡2700多名。性如烈火的彭德懷,大罵“崽賣爺田心不痛”!
  紅軍被迫戰略轉移。李德再現拙劣的指揮能力,命戰斗力最強的紅一、三軍團擔任左右先鋒,紅八、九軍團護衛兩翼,紅五軍團殿后,保護號稱“紅星”與“紅章”的兩個中央縱隊,所有“壇壇罐罐”肩挑人扛。天上數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上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紅軍每前進一步,都付出慘重的代價。雲貴高原的十萬大山大河,此時既是阻敵屏障,又是突破的天險。連大字不識的炊事員都懷疑,這樣“抬轎子”式轉移,還能走多遠?
  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后,紅軍由出發時的8萬余人銳減到3萬人左右,中國革命到了“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的生死攸關時刻。
  連日來,毛澤東憂心如焚,在馬燈下陷入長久的思慮。40萬敵軍逼近,形勢日趨惡化。紅軍內部認識不統一,指揮效率低下,指戰員裝備落后,給養嚴重不足。這支從井岡山一路坎坷走來的革命火種,該如何突圍?向哪裡去,怎麼去,由誰來指揮……
  真理之燈
  歷史的進程總在關鍵時刻出現戲劇性轉折。
  1934年9月,由於無線電台被破壞,國民黨切斷了中共與共產國際的聯系。沒有了“尚方寶劍”的控制,中國共產黨開始自主決定命運。
  對於長征初期的戰略方針和軍事指揮,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領導層一直存在較大分歧。直到遵義會議,歷史終於把毛澤東推向台前,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偉大轉折。
  在名不見經傳的苟壩村,又一場決定紅軍生死命運的危機襲來。3月10日凌晨,紅一軍團林彪、聶榮臻發來急電,建議攻擊打鼓新場(今金沙縣城)。圍繞“打”與“不打”問題,會議從早上爭吵到夜間,以毛澤東為首的反對票,由3票變成了1票。“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這個前敵總指揮了。”說完,他一甩手走出會場。“少數服從多數,不干就不干!”會場有人不滿。最后,民主表決撤銷了毛澤東前敵總指揮一職。
  子夜時分,毛澤東披衣起身,一個人提上馬燈,沿著苟壩村的田間小道,向周恩來住處走去。
  來到周恩來住處,毛澤東要他晚一點發作戰命令,再一次坦陳不能進攻打鼓新場的理由。說服周恩來后,兩個人又一起去說服朱德。11日天亮后,三人說服了求戰心切的諸將領。苟壩之爭,引起毛澤東對紅軍指揮體制的思考,這種看似民主的“大討論”決策方式,怎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在12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軍事領導小組”取代原有的“三人團”(博古、周恩來、李德)。苟壩會議,因這兩項重大決定寫入中國革命波瀾壯闊史詩般的歷史。
  智慧之燈
  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毛澤東嗜書如命,躬身實踐,善於總結,用超常智慧使紅軍絕處逢生。
  四渡赤水,40萬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圍追堵截3萬中央紅軍。在毛澤東絕妙指揮下,上演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運動戰”巔峰之作。
  1935年1月28日,土城之戰主動撤出,一渡赤水,向川滇邊界扎西地區集中﹔2月18日至21日,利用黔北地區空虛,再渡赤水﹔3月16日至17日,在茅台鎮大張旗鼓三渡赤水,運動中調動敵人﹔3月21日晚至22日,乘敵合圍未成,從敵間隙中穿過,四渡赤水。而后南渡烏江,搶渡金沙江北上。至此,紅軍擺脫了40萬敵軍的圍堵,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克勞塞維茨說:“光輝的戰例是最好的老師。在軍事藝術中,經驗要比一切哲理有價值得多。”初到井岡山任黨代表的毛澤東,曾踏破青山,向昔日稱霸山區的“山大王”朱聾子請教,得到“不會打仗,隻要會打圈子”的認識,為孕育“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駐我擾,敵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針戰法,奠定了基礎。
  其實,在黔北高原馬燈的燭照裡,毛澤東早就構思成熟“引滇軍出洞,率紅軍入川”的戰略計劃,四渡赤水是其達成戰略目標的手段而已。
  希望之燈
  苟壩的馬燈,中國革命精神的薪火之源!
  今天,我們追憶革命先輩舍生忘死的斗爭實踐,是為了昭示未來。
  一個民族的希望,就在於總有一些清醒堅定的人,為她的命運奔走呼號,赴湯蹈火。毛澤東身上信念堅定、不畏艱險、實事求是、大公無私、顧全大局、人民至上等諸多優秀品格,以及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影響並催生了人民軍隊威震八方的如雲戰將,也加速了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再一次深情回望雲貴高原那個多雨的春夜,毛澤東在被免職的情況下,深夜一個人提著馬燈,為中國革命的命運奔波。此前,他已先后三次大權旁落。但每次黨和紅軍需要的時候,他二話不說,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絲毫沒有理會個人榮辱。
  在遵義會議上,博古為自己和李德辯護。張聞天的發言第一句話就是:“我認為博古同志的報告基本上是不正確的。”語驚四座,為堅定支持毛澤東正確主張、徹底否定“左”傾軍事路線定下基調。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老一輩共產黨人對黨忠誠、敢於直言的坦蕩襟懷。
  84年過去,苟壩村這條當年毛澤東提著馬燈走過的田埂,如今命名為“真理小道”。老一輩革命家堅持真理、顧全大局、不徇私情、敢講真話、敢於斗爭的風骨膽魄告訴我們:敢於斗爭的民族,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敢於斗爭的政黨,才能贏得人民真心擁護。
  苟壩的馬燈,指引著中華民族的未來。
  希望之燈,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