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先知:光輝永在  真理長存:為《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而作

作者:逄先知    發布時間:2012-07-02   
分享到 :

光輝永在 真理長存:為《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而作

逄先知

在建黨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出版《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第二版,這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項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決定。

1

《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是分別在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出版的,到現在已經三四十年了。《毛選》一至四卷編入的是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主要著作。這些著作,對推動中國社會歷史進步,奪取中國民主革命勝利,以及在中國人民中間所發生的深刻而巨大的影響,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沒有哪一個歷史人物的著作能夠與之相比。建國后,《毛選》一至四卷的出版,在全國掀起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毛澤東思想產生了更為廣泛的影響。

為什麼要出《毛選》一至四卷第二版?

出《毛選》第二版是毛澤東的遺願。《毛選》第一版出版以后,陸續發現正文和注釋都有一些需要修訂的地方,這些問題不能個別地零碎地解決,隻能集中地解決,這就需要修訂出版第二版。《毛選》修訂工作從1962年就開始了,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發動而被中斷。“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在196年,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出版了《毛澤東著作選讀》新編本,這是一部包括從1921年到1965年間毛澤東最重要著作的兩卷本。這個時期還陸續出版了多種毛澤東的專題著作集。但是,《毛選》一至四卷在"文革"結束后的十余年間基本上沒有印刷過。今天,廣大干部和群眾包括青年學生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熱潮方興未艾,出版第二版,就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了。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這次修訂工作,遵照毛澤東的意見,保持了第一版原有的篇目,隻增加《反對本本主義》一篇文章。

《反對本本主義》是毛澤東19305月為反對教條主義而寫的一篇極為重要的歷史文獻。這篇文章已經形成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雛型。它的科學價值決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減弱或喪失,相反,隻會愈加顯出它的重要性。毛澤東非常喜愛這篇文章,但由於長期失落而未能編入《毛選》第一版。1964年經他修改審定,在當年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中公開發表。如果毛澤東在世,他一定會同意將這篇文章補入第二版。

對《毛選》正文的修訂,編委會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作者已經過世,對他最后審定的文章任何人無權修改。第二版隻訂正了某些需要訂正的史實和錯字。

這次修訂,對各篇文章的寫作日期或發表日期,都一一作了核校和考証。

《毛選》原有的題解,在寫法上有些不同。這次修訂,基本保持各卷題解原有的風格,不作大的改動,主要校正某些記述錯誤的事實,刪去或者修改少量不切合實際的提法和評價。同時增寫了幾條技術性的題解。

《毛選》修訂工作,按照毛澤東的意見,主要是校訂注釋。此次校訂,是在60年代校訂工作的基礎上,吸取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史料收集和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又前進了一步。

2

《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是毛澤東民主革命時期的著作,現在我們處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又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為什麼今天還有必要學習這些著作?這些著作對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沒有指導意義?對這個帶根本性的問題,需要作出明確的回答。

任何一種理論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但是理論的作用和意義又往往超越產生它的那個時代。馬克思主義產生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它的基本原理到現在仍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一部產生在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法》,其中許多原則,卻能有效地運用到二十世紀的現代化戰爭。毛澤東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經驗所形成的許多理論,特別是他所闡述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具有普遍意義,其指導作用決不僅僅限於新民主主義時期,在社會主義時期同樣適用。

70年來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是由兩個發展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階段和社會主義階段組成的。這兩個階段既有各自的特性,又有它們的共性。就兩個階段的指導思想來說,都屬於共產主義思想體系。就奮斗目標來說,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動員和組織千百萬群眾,為了建設一個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社會主義中國,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長期斗爭中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的總結和概括,上升為理論形態的東西,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著作中都有反映,但最主要的是收入《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的著作,它們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代表作。民主革命時期的經驗,有的隻適用於當時條件,今天用不上了﹔有的在今天仍然適用,繼續有效,特別是那些基本的經驗,更需要反復學習領會。翻開《毛選》從第一卷到第四卷仔細閱讀,就會發現,不同方面的、不同層次的對今天有用的經驗是非常之多的。其中有許多東西已經形成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需要世世代代地傳下去。

中國的社會主義是由新民主主義發展而來的,今天的中國是從昨天的中國走過來的。歷史不能割斷。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直接相連,更是不能割斷。要了解今天,指導今天的工作,就需要了解昨天,學習昨天的經驗,從中吸取營養和智慧,增加自己的聰明才智。從正面經驗中可以學到本領,從反面經驗中可以吸取教訓,這樣就能學會正確地工作,避免重犯過去的錯誤。

毛澤東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對待從古代到離我們較近時代的歷史遺產尚且如此,對於我們自己經過流血犧牲而得來的歷史經驗,難道不應該更加珍視嗎?溫故而知新,鑒往而知來,學習和借鑒歷史經驗是為了今天的需要。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毛選》一至四卷既是這場偉大的人民革命的勝利紀錄和經驗總結﹔又是這場大革命從蓬蓬勃勃地勝利展開,經過挫折、失敗和困難的時期,然后又展開,再受挫折,然后再展開,直到完全勝利的曲折過程的反映。通過學習《毛選》可以了解,這個革命是經過了怎樣的艱難困苦才取得勝利的﹔黨內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主張是怎樣克服和戰勝錯誤主張的﹔我們黨是經過了怎樣的曲折、艱難和痛苦的過程而達到成熟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進行這樣一場前無古人的偉大革命事業,要想一帆風順,直線發展,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是不可能的。一個馬列主義的政黨要想不經過一些風浪,不經過一些挫折,不犯過一些錯誤,而達到成熟和取得勝利,也是不可想象的。在歷盡艱辛之后,我們黨終於勝利了,我們的革命終於成功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同樣是一場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挫折和困難同樣是不可免的。學習《毛選》一至四卷,重溫黨的歷史,吸取其轉敗為勝,由弱到強,變被動為主動的經驗,就能增加我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增強我們爭取勝利的信心。

3

從《毛選》一至四卷中應當學習的內容很多。

首先,應當學習毛澤東關於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思想,這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舊中國是一個落后的東方大國,同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情況差異極大,把馬列主義成功地運用到中國這樣的國家,需要極大的理論勇氣和創造精神。關鍵就在於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解放思想,敢於創新,敢於突破馬列主義中某些不適合中國情況的個別原理而提出新的原理,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毛澤東正是這樣做的。我們從《毛選》的著作中可以看到,毛澤東的理論創造的顯著特點,就是從來不離開對中國國情的分析,從來不離開對群眾實踐經驗的研究。他通過實踐開辟了一條獨特的中國革命道路,創立了一個嶄新的理論--新民主主義理論。1944年毛澤東同美國記者斯坦因談話,在談到中國共產黨堅信馬克思主義時說:“從中國的過去,或從外國接受思想,並非不顧情況的死搬。他們必須與中國的現實情況相和諧,而加以適當的運用。”“我們中國人必須用我們自己的腦筋來思考,必須我們自己決定什麼東西能在我們的土地上生長。”(《毛澤東印象記》)學習《毛選》,就要學習毛澤東是怎樣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又是怎樣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獨立地研究和總結中國的實踐經驗而形成理論,用以指導實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就是遵循毛澤東倡導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路線、政策,開創了新的局面。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日益結合的過程﹔同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進程,是馬列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日益結合的過程。我們應當永遠掌握和堅持這個思想路線。

其次,應當學習毛澤東關於群眾路線的思想。

貫穿在《毛澤東選集》的全部著作中,浸透在毛澤東的全部實踐活動中的一個根本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相信群眾和依靠群眾”。

毛澤東關於群眾路線的論述,包含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這些論述是向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進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的生動有力的教材﹔也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完成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各項任務所遵循的根本工作路線。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一切共產黨人和國家干部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中國共產黨所以贏得中國人民的信賴和愛戴,無愧為中華民族最高利益的代表者,就是因為它在幾十年的奮斗中始終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高利益作為自己的行動准則。它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而一心為全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英勇奮斗,它的無數優秀黨員為此而獻出了生命。這就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但在前幾年,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一些口號,如“大公無私的犧牲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向雷鋒同志學習”等卻受到嘲弄和批判,甚至被歪曲為與歷史唯物主義相悖的"道德主義",從而為個人主義、自私自利這類資產階級思想的發展和膨脹提供了"理論"根據。顯然,這裡存在著兩種世界觀、價值觀的分歧和斗爭。

在今天,學習和實踐毛澤東關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群眾的教導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們黨是執政黨,又處在改革開放和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環境中,一些黨員脫離群眾,忘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一味追求個人的或小集團的利益,從而發生腐敗現象,已經對黨造成嚴重威脅。今天,我們回顧毛澤東在抗日戰爭快要勝利的時候,向全黨推薦郭沫若所著《甲申三百年祭》,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的告誡,特別是在建國前夕,及時地提出防止資產階級糖衣炮彈攻擊的警告,是多麼英明,多麼有遠見!毛澤東關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群眾等一系列教導永遠不會過時。如果背離了它,任其發展下去,我們這樣的無產階級性質的黨就會變質。

“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是毛澤東研究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特別是研究和總結了我們黨幾十年革命斗爭的實踐經驗而得出的結論。在黨的歷史上,每當處於困難時期或重大轉折時期,毛澤東總是用“相信群眾和依靠群眾”,相信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這些思想,教育和武裝全黨和革命隊伍,鼓舞人們戰勝敵人,克服困難。在民主革命時期為了推翻三座大山,中國共產黨曾經遇到過多少人世間所沒有遇到過的困難,都被一個一個地戰勝了。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也曾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也被一個一個地克服了。究其原因,歸根到底,就是我們黨堅信人民群眾的力量,堅決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可以設想,在今后漫長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甚至是更大的困難。隻要做到毛澤東所說的,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堅決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和人民打成一片,我們就能夠超越任何障礙和戰勝任何困難。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按照毛澤東的意見,黨和群眾的關系應當是:根據群眾的需要和自願領導群眾前進,既反對命令主義也反對尾巴主義。毛澤東強調,一切為群眾的工作都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而不是從任何良好的個人願望出發,否則就會脫離群眾。另一方面,毛澤東又強調,領導不能落后於群眾的覺悟程度,更不能遷就甚至迎合群眾中不正確的意見,而要帶領群眾前進,不斷地提高群眾的覺悟程度。黨不僅要關心和滿足群眾眼前的實際利益,還要教育群眾看到自己長遠的根本的利益,並為此而奮斗。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這是毛澤東群眾路線理論的重要內容。毛澤東說: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參見《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在這裡,毛澤東不僅僅把群眾路線看作是工作方法問題,而且看作是認識論問題,是實踐(群眾行動)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問題,是實現人民民主(從群眾中來,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的問題。這樣,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真理論和民主觀都統一於群眾路線之中。

第三,應當學習毛澤東關於黨的建設的思想。

隨著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特別是經歷了199年以來國際共運中發生的一連串事件,黨的建設問題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學習毛澤東建黨思想的必要性也就大大地增加了。

毛澤東的建黨思想,歸結起來主要是解決建立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著重思想建設,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他堅持中國共產黨必須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的工人階級的先進組織。因此,他特別重視對全黨尤其是對黨的領導干部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提高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上達到思想上的統一。為了達到思想上的統一,就必須開展無產階級思想對非無產階級思想、馬克思主義對非馬克思主義的斗爭。40年代的延安整風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以及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等非馬克思主義思想所開展的斗爭,大大加強了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上的統一和團結。今天在新的形勢下,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剝削階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等非馬克思主義的、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在黨內造成的危害,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堅持不懈地對它們進行批評和斗爭,是當前以至今后很長時期內思想戰線和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

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容許資本主義經濟在一定范圍存在並有適當的發展。在這個復雜的歷史條件下,如何保持共產黨員的共產主義的純潔性,是擺在黨的建設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毛澤東在1941年提出的既要在社會經濟政策方面允許有益的資本主義成分存在並使其有一個適當的發展,又要嚴肅地堅決地保持共產黨員的共產主義純潔性的論述,在一定的意義上同樣適用於今天(雖然今天我們所建設的已不是民主共和國而是社會主義共和國)。今天黨內的資產階級腐化思想比起那個時候有著更大的危險性,因而保持共產黨員的共產主義純潔性更為緊要。

毛澤東關於黨的建設方面的論述是很多的。例如,關於民主集中制問題,關於黨的三大作風問題,關於處理黨內矛盾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問題,關於黨的建設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相聯系的問題等等。所有這些,今天仍然是我們進行黨的建設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四,應當學習毛澤東關於統一戰線的思想。

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復雜的條件下領導中國革命,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統一戰線經驗,毛澤東把它總結起來,形成一套獨創性的統一戰線理論、原則和策略,為科學社會主義增添了新內容。

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是毛澤東關於統一戰線思想的根本原則。他說:"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的領導,任何革命統一戰線也是不能勝利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執政以后,統一戰線就在共產黨的完全領導之下。堅持黨的領導,不但是統一戰線的根本原則,並且是國家政治體制不可動搖的根本原則。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毛澤東關於統一戰線的根本戰略思想。在革命時期,他一貫主張"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最大限度地孤立當前最主要的敵人,而反對"孤家寡人"的關門主義策略。毛澤東特別重視中間力量,把爭取中間力量看作是一個"極嚴重的任務"。隻有爭取了中間力量,才能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又提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基本方針。 又聯合又斗爭是毛澤東規定的統一戰線的總政策。毛澤東確定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既不是一切聯合否認斗爭,又不是一切斗爭否認聯合,而是綜合聯合和斗爭兩方面的政策。以斗爭的手段達到團結的目的,斗爭要控制在不破裂統一戰線的限度內。對統一戰線中的不同的同盟者採取不同的政策,對他們進行不同的聯合和不同的斗爭。在統一戰線問題上,既要反對""傾關門主義,又要反對右傾投降主義。

今天,我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形式,同民主革命時期和建國初期相比,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毛澤東關於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和許多策略思想仍然值得我們深刻領會和牢牢記取。

第五,應當學習毛澤東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問題,是《毛澤東選集》中內容最豐富、最精採、最有普遍意義的一個部分。這方面的論述,不僅包含在他的哲學專著裡面,更多地包含在論述戰爭問題和其他問題的著作裡面。毛澤東的思想方法,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同時又根據中國革命經驗增添了許多生動的內容,帶有鮮明的中國特點。

為什麼毛澤東特別注重思想方法問題?為什麼思想方法問題的論述在《毛選》中佔有那麼大的分量?這是由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所決定的。我們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犯過多次錯誤,從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直到王明。為什麼糾正了一個錯誤,接著又犯一個錯誤,甚至有時是同樣性質的錯誤?這個問題,不能不使毛澤東去思考,去研究。他終於從思想方法問題上找到屢犯錯誤的根本原因。他在19415月發表的《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鮮明地提出了這個問題--反對主觀主義的思想方法,提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思想方法即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同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土地革命后期的錯誤,中央領導核心中的絕大多數同志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認為這次會議與過去不同,就在於從思想方法上,也就是從根本上,尋找犯錯誤的原因。這就為延安整風的順利開展和取得偉大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礎。

不論是民主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主觀主義的思想方法曾經多次給我們黨的事業帶來極嚴重的危害,有時幾乎把革命葬送掉。所以,思想方法正確與否,是一個直接關系革命和建設事業興衰成敗的大問題。

毛澤東思想方法的內容十分廣泛,除前面提到的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群眾路線以外,還包括:調查研究﹔分析矛盾和解決矛盾,對具體的矛盾作具體的分析﹔看問題要客觀、全面、看到本質﹔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正確進行兩條戰線的斗爭,在強調反對一種傾向的同時,注意防止和反對另一種傾向﹔把遠大的理想同當前的實際任務結合起來,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主觀和客觀的矛盾問題,也就是使主觀和客觀相一致的問題。毛澤東曾說: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以來,轟轟烈烈地做了許多事情,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犯了很多錯誤。1942年整風,才找到了勝利的道路,就是主觀和客觀相一致。

毛澤東關於思想方法(以及工作方法)的論述,是一個思想寶庫。它向人們提供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好工作的正確的途徑和方法,人們掌握了它,可以變得聰明一些,事情辦得更好一些。

最后,應當學習毛澤東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

毛澤東在1936年同斯諾談話時曾說:"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毛澤東以他一生的歷史完全証實了他的這句話。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堅定的,矢志不渝的,並且在許多方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同我們黨一起,經歷了很多艱難險阻。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在難以想象的困難面前,他沒有低過頭﹔在敵人施展的種種政治欺騙面前,他沒有上過當。他始終如一地保持堅定的革命方向。當人們讀完《毛選》一至四卷,就會被毛澤東偉大的革命胸懷、剛強的革命毅力、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和高超的斗爭藝術所深深地感動。

1927年大革命失敗了,大批共產黨人和無數的革命群眾遭到國民黨的血腥鎮壓,革命進入低潮。不屈的毛澤東和其他許許多多的共產黨人,“從地下爬起來,揩干淨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戰斗了”(《論聯合政府》)。在處於敵人重重包圍的小塊革命根據地的環境中,毛澤東針對黨內少數同志對局勢的悲觀估計,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堅信革命力量必然發展壯大和取得最終勝利。193510月,經過一年艱苦轉戰到達寧夏六盤山的毛澤東,以"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的詩句,抒發了他和黨中央在長征路上那種不怕困難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豪情。抗日戰爭爆發,紅軍隻有三四萬人,黨內有人看不起它,把抗戰的希望寄托在國民黨身上,缺乏清醒的頭腦和缺乏獨立的政策。毛澤東批駁和糾正了這種軟弱無能的腐朽的思想,提出獨立自主的方針,強調依靠和發展八路軍、新四軍,壯大人民的力量,確立必勝的信念。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新四軍,不僅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攻擊,而且還常常受到來自同盟者中的反共頑固派的攻擊,但是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領導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終於渡過了抗日時期最艱難的歲月。1946年,由美帝國主義大力支持的蔣介石發動了全面內戰,在優勢敵人面前,毛澤東根據對國際國內形勢所作的冷靜的科學的分析,反對了那種懼怕美帝國主義,懼怕爆發新的世界戰爭,因而不敢用革命戰爭反對美蔣反動派的錯誤思想。他發揚"反潮流"的精神,不顧斯大林的反對,毅然領導人民解放軍進行反蔣自衛戰爭。經過一年的時間,人民解放戰爭就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蔣介石在戰場上失利的情況下,為了取得喘息時機,卷土重來,搞了多次"和談"欺騙。這些騙局一個一個地被毛澤東揭破,他響亮地提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口號。在全國快要勝利的時候,毛澤東又及時地向全黨和全國人民提出,要提高對於敵人反對中國人民的警惕性。他說:"我們決不可因為勝利,而放鬆對於帝國主義分子及其走狗們的瘋狂的報復陰謀的警惕性,誰要是放鬆這一項警惕性,誰就將在政治上解除武裝,而使自己處於被動的地位。""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涉。"(《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建國以后,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我們國家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頂住了來自國外任何一個方面的壓力,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民族的尊嚴。

毛澤東曾稱贊魯迅是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新民主主義論》)他贊揚"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別了,司徒雷登》)毛澤東對這種高貴的品質和堅貞的氣節表示由衷的敬佩,也正是他的無產階級革命情懷的自我抒發。

面對今天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們多麼需要從《毛澤東選集》中學習毛澤東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堅定信念,學習毛澤東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

4

以上談到的幾個問題,遠遠沒有包括《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極為豐富的全部內容,例如軍事問題、經濟問題、組織問題、文化問題等等就都沒有涉及。這些方面的內容都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我想會有專門家對這些問題進行闡述。

《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是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集體智慧的結晶。它集中而生動地表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勝利,繼俄國十月革命之后,又一次向全世界証明: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科學真理,是無往而不勝的。

《毛選》一至四卷雖是民主革命時期的著作,但它闡明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和許多思想、原理,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行黨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仍有指導意義,否定或者低估它的指導意義是完全錯誤的。

《毛選》一至四卷是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反對和防止和平演變的思想武器。我們應當拿起這個武器同一切否定中國革命,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否定馬克思列寧主義,宣揚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腐朽思想的思潮,進行正確而有實效的斗爭。

《毛選》一至四卷是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教材。我們應當用它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年進行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共產黨的優良作風教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品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民族氣節教育等等。

毛澤東思想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毛澤東本人的思想在建國以后就有許多新的發展。毛澤東是一位具有這種品格的革命家,他永遠不滿足於自己已經創造的理論和業績,而不知疲倦地去追求新的東西,認識新的世界,創造新的理論,進行新的探索。固然在探索過程中出現過曲折,犯過錯誤,包括發動“文化大革命”那樣嚴重的錯誤,但這畢竟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所犯的錯誤。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時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科學著作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一些思想觀點仍然是我們黨在今天制定對內對外政策的指針。對毛澤東社會主義時期的科學著作也應當認真地學習和運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也積累了許多新經驗,需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進行分析、解決和概括,形成新的理論。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提出了新的理論,這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個理論正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目前,全黨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的帶領下,正在向一個新的宏偉目標奮進,毛澤東思想必將繼續發揮偉大的指導作用。

《毛澤東選集》第二版與第一版的出版時間相隔三四十年。這中間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黨又積累了許多新經驗(包括犯錯誤的經驗)。讀過《毛選》的同志有重新學習的必要,學習以后,會有新的理解,新的體會,新的收獲。沒有讀過《毛選》的青年同志,隻要認真地讀,一定會發現新天地。

當前,國際風雲變幻,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刻,在這個時候出版《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第二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來源:《人民日報》19917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