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年譜(1949—1976)》選載之一:聽取國務院34個部門匯報與《論十大關系》的發表
《毛澤東年譜(1949—1976)》選載之一:
聽取國務院34個部門匯報與《論十大關系》的發表
編者按: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年譜(1949—1976)》即將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本刊從這一期開始,選載這部年譜稿中的有關專題內容。限於篇幅,對部分條目作了壓縮。
本期選載的兩個專題,分別記錄了毛澤東聽取國務院34個部門匯報、發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和籌備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有關情況。
1956年 六十三歲
2月14日 自本日開始,在中南海頤年堂聽取國務院三十四個部門的工作匯報,以及國家計委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至四月二十四日結束,實際聽匯報的時間為四十三天。參加聽匯報的有周恩來、彭真、薄一波等,劉少奇、陳雲、鄧小平有時參加。在聽匯報過程中毛澤東發表了許多意見和評論,在此基礎上形成《論十大關系》的講話。
同日 下午,聽取主管重工業的國務院第三辦公室匯報。開始時,毛澤東說了一段話:我去年出去了幾趟,跟地方同志談話。他們流露不滿,總覺得中央束縛了他們,地方同中央有些矛盾,若干事情不放手讓他們管。他們是塊塊,你們是條條,你們無數條條往下達,而且規格不一,也不通知他們。他們的若干要求,你們也不批准,約束了他們。在匯報到設計問題時,毛澤東說:設計是客觀實際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反映不可能就是那麼完全,因此就要在實踐中修正。世界上沒有聖人那種人,有賢人就了不起了。事先什麼都知道得很清楚,特別是地下的情況,不可能嘛!講到技術問題,毛澤東說:我們就要像小學生寫仿一樣。找到蘇聯的樣本也好,捷克斯洛伐克樣本也好,我們就先學他們的。這和行政措施不一樣,行政措施要看我們的具體情況,不能樣樣都學人家的,技術就非學不可。新產品試制,應該多鼓勵、少批評。試制一件新東西,開始時總要差一點,限期改正就是了嘛!要搞一個獎勵辦法。關於生產資料的利潤問題,毛澤東說:生產資料利潤低一些,不收周轉稅,這是兩件大事情,影響整個人民生活。這樣做的結果,初看起來,國家財政收入似乎要減少一些,但是基本建設多搞了,生產也發展了,結果利潤會更大。基本建設發展了,工人也增加了,消費性的、服務性的市場也擴大了。講到本位主義問題,毛澤東說:批評本位主義的文章要寫,但光批評,光從思想上解決問題不行,還要研究解決制度問題。人是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樣是那些人,實行這種制度,人們就不積極,實行另外一種制度,人們就積極起來了。解決生產關系問題,要解決生產的諸種關系,也就是各種制度問題,不單是要解決一個所有制問題。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包工包酬制度,據說二流子也積極起來了,也沒有思想問題了。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
2月15日 上午和晚上,聽取電力工業部等匯報。毛澤東著重談一長制問題。他說:你們為什麼對一長制那麼有興趣?黨委領導就不好?黨委的集體領導無論如何不會妨害一長制,可以找兩個廠子分別試驗一下看,一個是一長制,一個是黨委集體領導制,看后者是不是就一定搞得那麼壞。蘇聯有些東西就不能學,內務部可以不受黨的領導,這樣一個武器不受黨的領導,那還得了!一個工廠幾千人,很不容易搞好,沒有黨的領導,很容易形成一長獨裁。從前軍隊也是這樣,有些人就是反對政委制,說政委不搞軍事,隻能搞政治工作,經過多次斗爭才糾正過來了,政委不隻可以管政治,也管訓練,也管干部,也管打仗。中間也曾試過一陣一長制,李德就是一長制,結果就是光打敗仗,敗得隻剩下個陝北根據地。看樣子短期內還做不到行政干部一定要精通業務,那怎麼發得出正確的指令呢?我這個人的指令如果不經大家議論一番,就不一定正確。大家互相督促幫助一番,就更有把握嘛!法院、檢察院之類機構,有生殺予奪之權,如果不置於人民的監督之下,那最危險。工廠的領導應當是這麼幾條:黨委的集體領導絕不妨害一長制,絕不妨害廠長行使職權﹔平日大的問題一定要黨委討論﹔來不及的時候先斬后奏,就先做了然后再討論﹔有爭論時,雙方意見上報,上報期間先執行廠長的意見﹔廠內的事情黨內討論后,以廠長的名義下達或公布。任何情況下,黨的集體領導這個原則不能廢除。
2月16日 下午,聽取第一、第二、第三機械工業部匯報。其間,針對昨天的匯報提出:寫東西要發點議論,講講有些什麼意見,不發議論,究竟那個部長能做到幾時?毛澤東再一次批評一長制,說:家庭也不能搞一長制,沒有商量是不行的,工廠總比家庭復雜些。工廠要有一定的紀律,按時、按量、按質完成任務。為達此目的,沒有集體領導、個人負責是不行的。單有一個集體領導不行,還要有個人負責,又對立又統一才行,兩者缺一不可。隻有統一沒有個人負責不行,是集體領導基礎上的個人負責制。一長制有很大的官僚主義。當然一長制與分散主義不同。單講集體領導不講個人負責,或者單講個人負責不講集體領導,都很危險。總之,一個原則,不妨礙廠長的指揮,工廠生產一定要有紀律,保証質量、數量、時間,為了這個,有集體領導比沒有好。當然,一長制不是絕對的,蘇聯就是一長制打了勝仗。我們黨委制比較好些。蘇聯內務部、法院、檢察院黨不能管,我們憲法不學它,現在他們也搞委員會。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總是比較好些。關於學習蘇聯,毛澤東說:要分兩類,一類按中國的,一類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學。如土改,恩賜辦法我們不學,我們是發動群眾。財經方面有些建議,陳雲不學。對資本家的政策,我們也不學它的。技術問題橫直一概照抄,比較好的,或者我們根本不知道的,學過來再說。
2月17日 下午,繼續聽取第一、第二、第三機械工業部匯報。稱贊第二機械工業部的匯報有議論有比較,有三年來的總結,講了遠景,講了可能性。講遠景,又有高的低的作比較。總之,比較生動活潑。毛澤東說:工人提拔成工程技術人員,也是很大的一個出路,說一個重型機械廠廠長要有十五年工齡才能當,這條就不能信咧。我們要十二年接近世界水平,這裡頭看出希望。技術改革是很大的改革,帶革命性的。思想是可以變物質的,設計變成房子,它從物質中來,又還原到物質中去。當二機部匯報說到一九六二年國防材料全部由自己生產時,毛澤東說:全部自給,不僅一九六二年不可能,一九六七年也不可能,基本的主要的可以。腦子太熱不行。又說:盡強調數量,不強調質量不行。多快好省必須全面,是在好省、在有充分根據的基礎上多快。你隻講多快,不講好省,誰干?在講到派往蘇聯學習人員的名額分配問題時,毛澤東說:不能搞平均主義,重點在重工業各部,次序總該是地質各部、冶煉各部、燃料各部、機械各部,其他交通、水利。他說:我們搞革命,很長時間,不上軌道。從一九二一年到一九四一年整風以前,有二十年不上軌道,經過整風才上軌道。搞建設究竟多少年才上軌道?應該縮短。一九五三年各部還沒有方向。一九五二年就提出總路線,未公布,財經會議中心問題是總路線,經過一九五三、五四、五五幾年,但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尚未上軌道。中央這期間沒有怎麼管工業。去年由於農業合作化、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迅速發展,反過來推動了建設。知識分子問題也是這期間提出來的,干部也是知識分子問題,高級知識分子要搞一百萬嘛。搞建設,想縮短犯主觀主義的時間。看樣子三個五年計劃可能加快,三個五年計劃變成兩個五年完成,甚至還要縮短,這是可能的。毛澤東最后說:目標是為八大做准備。五月會議上提出工業問題才好,農業問題沒有了,搞個高級社章程就行了,知識分子問題督促一下,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也不是基本問題。在這三個月中間,我們這些人就研究工業問題。
2月19日 晚上,聽取國家建設委員會匯報。毛澤東提出:建筑人數還可能減少,搞機械化嘛。關於從農村中招收工人,這一點現在還不能作結論說中國一定和蘇聯不同。他還提出,可以搞標准設計,沒有弊病。學會成套設計要五年到七年,那太長,能不能縮短到三年五年。協作要變成計劃,變成制度,不是求人,不是可辦可不辦。建筑材料不就地取材,是要增加鐵路運輸的壓力的。
2月20日 晚上,聽取建筑工程部匯報。當匯報到勞動生產率提高的例子和措施時,毛澤東說:你們的書面匯報這些都不寫,隻寫骨頭。一個工人砌磚,從四百塊提高到一千二百塊,要把這些肉寫上嘛。每講一個問題,總要講例証,講措施,然后講結果。要發議論,要有典型,要有前后的比較,引人入勝,使人想看下去。這樣的文章不限字數,一萬字也好,三萬字也好。每個部寫一報告,三月份交我。將來每一個局都要寫一個報告,然后再發展到每一個廠都要寫一個報告。然后來抽查,然后下去參觀,叫廠長、書記來談話,就可以摸點邊了,才能看出一些東西來,主要看基層單位的。老看骨頭,腦子裡沒有印象。工廠企業是生產力,也是基層生產關系嘛。寫一個工廠要有歷史,要有發展過程,有它的艱苦創業。要提倡到基層找材料,就可以研究些問題出來。匯報結束后,薄一波對毛澤東說:幾天來向主席匯報,解決了不少問題。但有一些具體問題,各有不同看法,要求也不一致,希望主席把大家找在一起談一次。毛澤東要薄一波把問題集中一下,答應一個月后一起討論一下。
2月21日 下午,聽取城市建設總局和第二機械工業部匯報。毛澤東提出,城市要全面規劃。萬裡問:北京遠景規劃是否擺大工業?人口發展到多少?毛澤東說:現在北京不擺大工業,不是永遠不擺,按自然發展規律,按經濟發展規律,北京會發展到一千萬人,上海也一千萬人。將來世界不打仗,和平了,會把天津、保定、北京連起來。北京是個好地方,將來會擺許多工廠的。
2月22日 晚上,聽取第二機械工業部關於原子能問題的匯報,肯定二機部的工作做得很好,很有功勞。對幾天來的匯報比較滿意,說就是這樣匯報,七搞八搞總可以搞出些東西來。
2月25日 下午,聽取重工業部匯報。講到發展速度問題,毛澤東說:我國建設能否超過蘇聯頭幾個五年計劃的速度?我看是可以趕上的,工業也可以超過。中國有兩條好處,一曰窮,二曰白,一點負擔沒有。美國在華盛頓時代,也是白,所以發展起來是很快的。要打破迷信,不管中國的迷信,外國的迷信。我們的后代也要打破對我們的迷信。我國工業化,工業建設,完全應該比蘇聯少走彎路。我們不應該被蘇聯前幾個五年計劃的發展速度所束縛。我們有可能超過它,理由有四:國際條件不同﹔國內條件不同﹔技術水平不同﹔中國人口多,農業發展快。同樣,即使在技術發展方面,在現代技術發展方面,也可以超過蘇聯,有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群眾路線,少搞官僚主義。講到一長制問題,毛澤東說:我看不要這個一長制名義,應該認真搞集體領導。集體領導,個人負責,比較好。國務院,計劃委員會、建設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勞動工資委員會,還有省委、市委、工廠黨委,都是集體領導的。我們真正實行工農聯盟,真正實行集體領導與個人負責相聯系,真正實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有群眾工作的傳統,有群眾路線,還有整風嘛。講到“第一”問題,毛澤東說:我們永遠不要這個什麼“中國第一”。你人口這麼多,按人口比例一算,荷蘭、挪威都比我們多,總不要吹中國第一。我們看蘇聯一切世界第一不舒服,也如同看我們自己第一不舒服是一樣的。上海《大公報》不是有個“中國世界第一”,我們禁止了嘛!當周恩來講到要派人到資本主義國家去學技術時,毛澤東贊成說:不論美國、法國、瑞士、挪威等等,隻要他們要我們的學生,我們就派去。
2月26日 下午,聽取石油工業部匯報。當匯報到石油部原來合並在燃料工業部而該部又無力照顧時,毛澤東說:幾年來石油力量發展不夠,這也是個原因,看起來分部是個重要的東西。要調一些干部給石油部,各部門要平衡嘛!他最后說:今天匯報很好,比上次進了一步。
2月27日 下午,聽取地質部匯報。毛澤東說:地質部主要搞普查,但其他如石油、有色金屬、鐵礦等也應搞些詳查細測,門門要學整套的,否則學不會本事。各部都應該有自己的專業,分部是對的。最后說:今天匯報很好,收獲很大。
2月28 日晚上,聽取電力工業部匯報。當匯報到一九五五年我國發電量為九十八億度時,毛澤東說:就這麼一點,怎麼不受人家欺負呢?你們應該先解決勞動組織不合理的問題,把老廠多余的人搞到新廠裡去,努力把勞動生產率達不到指標的第一個原因解決掉。當匯報到我國電力生產要五十年才能趕上美國時,毛澤東說:就在這個世紀趕上它,並且超過它。
2月29日 晚上,聽取煤炭工業部匯報。毛澤東稱贊他們的報告有材料有議論,大有進步。至此,重工業部門匯報結束。薄一波說:我們匯報了十三天十四次,第一輪完了,主席有什麼指示?毛澤東說:剛開始接觸問題,文字上略有挑剔,根本上贊成,沒有任何意見。
3月1日 下午,聽取國務院主管輕工業部門的第四辦公室和紡織工業部匯報。講到發揮現有企業生產潛力時,提出:技術改造這個問題重要,這方面的潛力很大。在談到對上海、天津等工業基地的利用時,指出:限制發展是錯誤的,不能限制發展,應該是充分利用或者充分合理利用。上海、天津的企業賺錢,內地建廠,這有什麼不好?這和新建廠放在內地的根本方針並不矛盾。所以企業一般不內遷,個別有條件的,經濟合算的,可以內遷。在匯報到劃分中央和地方企業隸屬關系時,毛澤東說:是不是中央部門想多管一點?要注意發揮地方的積極性,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劃分的主要根據是供銷范圍。毛澤東從匯報材料中看到“新建一個八萬紗錠的紡織廠,生產一年就可以收回投資”,得到啟發,說:輕紡工業為國家建設積累資金,很重要,能多搞盡量多搞些,多積累資金,就是多搞重工業。
3月2日 下午五時,聽取地方工業部匯報。開頭講了一段怎樣作匯報、寫文件的問題,說:有什麼辦法使人聽了不致忘記?講存在的問題,要舉事例,把人指出來。不舉事例等於無用,別人不好懂。文件重要的是要使人懂,為了使人懂,長一點也不要緊。文字方面不是要反對標語口號嗎?就是要有具體形象,有人物。沒有具體形象,作品就沒有生命。半個月來匯報都存在這個問題,這是使我強迫受訓,比坐牢還厲害。坐牢腦子還自由,現在腦子也不自由,受你們指揮。你們這些條條,一定是從許多具體問題的材料中得出來的,應把具體問題寫清楚。從地方工業部的匯報中,引起毛澤東進一步思考如何發揮地方積極性的問題。他說:蘇聯有一個時期很集中,也有好處,但缺點是使地方積極性減少了。我們現在要注意這個問題。地方政權那麼多,不要使他們感到無事可做。關於沿海地區工業,毛澤東指出:要採取積極合理發展的方針。有的可以內遷,不能內遷的應該積極合理利用,不要加以限制。有的同志,好像戰爭就要來的樣子,准備著架勢等待戰爭,因此要限制沿海地區的發展。這樣不妥。輕工業百分之七十在沿海,不積極利用還靠什麼來提高生產?又指出:對私營工業社會主義改造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訂出一個規格,如產品的數量、質量、品種、花色比過去稍好不算改造得好,一定要大好才算改造得好。在匯報到對有些產品採取選購辦法時,毛澤東說:這個辦法好像是要打倒落后,其實主要是為著提高落后。價值法則是基本工具,過去資本主義是靠平均利潤來調節,我們運用價值法則,要有各種措施。
3月3日 晚上,聽取輕工業部匯報。在匯報到煙葉質量下降時,毛澤東說:你們心平氣和,程朱哲學,沒有氣,沒有長角,不敢斗爭。農產品質量下降,要向農業部作斗爭,農業部要設技術作物局。在匯報到對沿海地區工業的利用時,毛澤東說:鞍鋼、石景山鋼鐵廠、上海造船廠等沿海的重工業都利用,輕工業為什麼不利用?要積極合理利用。匯報到上海地區不做大的擴建時,毛澤東說:還值得考慮,沿海都要利用。上海賺錢,內地建廠,這有什麼不好?這同新建廠放在內地的根本方針,並不矛盾。多搞些輕工業,就是多搞重工業。隻要有原料,有銷路,盡量搞。投資一元,回來四元、三元,為什麼不搞?在匯報到培養干部問題時,毛澤東說:你們搞得落后了,學校搞得太少了,要辦幾個學院,這是大問題。要開展科學研究,搞些技術人員自己干。
3月4日 下午,聽取手工業管理局匯報。毛澤東說:提醒你們手工業中許多好東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張小泉的刀剪一萬年也不要搞掉了,我們民族好的東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在匯報到提高工藝美術品和保護民間老藝人時,毛澤東說:這些辦法很好,趕快搞,要搞快一些。開辦學院,召集會議,給予名藝人學術頭銜。在匯報到要求將手工業的供產銷納入國家計劃時,毛澤東說:手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四分之一,手工業這樣大,應當納入國家計劃。
3月5日 下午,聽取主管交通、郵電部門的國務院第六辦公室匯報。
3月6日 下午,聽取鐵道部匯報。在匯報到鐵路運輸營業人員的分類人數時,毛澤東說:以后,我出門不要你們部長、副部長跟著一同去,不然將來要檢討的。一九五○年,我到蘇聯去就鬧了個大官僚主義,鐵路沿線兩側每隔二十公尺就有一個人站崗,從北京一直到滿洲裡。在匯報到鐵道系統不少領導干部安於現狀,滋長著驕傲自滿情緒時,毛澤東說:鐵路人多,家底大,成績也不小,容易驕傲,應該注意這一方面。當匯報到在鐵路基本建設方面,自一九五三年批判冒進之后,又產生了右傾情緒時,毛澤東說:一九五三年反對急躁冒進,中央提出了反對主觀主義,同時還提出反對分散主義。反分散主義有好處無害處,反主觀主義的好處是深入地研究了各部門的工作。過去革命經過多少年,到延安之后才找到既不是陳獨秀的右傾,也不是后來的“左”傾,而是不“左”不右之傾,那是花了很大代價才找到的。在延安我們還找到對黨外關系的正確態度,既不是隻有團結,也不是隻有斗爭,對黨內的關系也不再是“無情的殘酷的斗爭”。這是講從前的反主觀主義。我們想,搞建設,犯主觀主義的時間是否會短一些。自從一九五三年反主觀主義之后,到一九五五年,我們對現實的認識進了一步,但是帶來了一個右傾。所以必須要在去年提出反對右傾的口號,先從農業開始,以后又在私營工商業改造方面也反對右傾。共產黨要反過來反過去,多反復幾次就要好些。
3月8日 下午,聽取交通部的匯報。看了交通部的匯報目錄,感到一目了然,要求各部都要這樣做才好。他說:世界各國海船噸位表很好,我國不到百分之零點三,這表明我國太窮。公路少應多修,地方工業和修公路都要發揮地方積極性。在談到運價問題時說:運價高束縛生產力,工農業產品交流不起來,稅收減少,結果害自己。工農業都在發展,兩方面交流靠運輸紐帶,中間路太狹,通不過去發生矛盾,就影響兩方面發展。講到進一步改造合營航運公司時說:對資本家實行贖買政策,列寧想干而不能干,那時對資本家無利益。中國資本家的特點之一是許多人有經營管理知識。資方有能力的骨干,應放在領導地位。私有財產是否三年收歸國有,還要考慮。將來可以給他們福利基金。講到肅反,認為交通系統的肅反數字太多了,說:不要太多,要清除真正的反革命,不要搞錯。匯報遠景規劃時,毛澤東說:一九六七年造船達到五百七十一萬噸,這還像個樣子。中國地勢比較完整,東面是大海,西面是高山,統一起來帝國主義不易進來,發展航運有重大意義。匯報結束時,毛澤東說:你們對的意見,我都支持,我已說過,把事業辦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
3月9日 下午,聽取郵電部、民航局匯報。
3月13日 晚上,聽取國務院主管農林水利的第七辦公室匯報。
3月15日 下午,聽取農業部匯報。之后,同劉少奇、彭真、鄧小平商談工作。
3月16日 下午,聽取水利部匯報。
3月18日 晚上,聽取林業部和氣象局匯報。
3月19日 下午,聽取國務院主管財貿金融的第五辦公室匯報。
3月20日、21日 晚上,繼續聽取國務院第五辦公室匯報。
3月26日 下午,聽取商業部匯報。之后,同劉少奇、周恩來、陳雲、彭真商談問題。
3月27日 下午,聽取對外貿易部匯報。之后,同周恩來、陳雲、彭真、鄧小平商談問題。
4月2日 下午,聽取全國合作總社匯報。
4月5日 下午,聽取糧食部匯報。
4月8日 下午,聽取農產品採購部匯報。
4月9日 下午,聽取財政部匯報。
4月10日 下午,繼續聽取財政部匯報。之后,聽取中國人民銀行匯報。晚上,同薄一波談話。
4月11日 下午,繼續聽取中國人民銀行匯報。至此,國務院三十四個部門的匯報全部聽完。
4月18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在中南海頤年堂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當匯報到新產品問題時,毛澤東說:許多新產品都是在沿海工廠生產,可見沿海工業作用很大,應充分利用。沿海老工廠加以適當擴建,投資少,見效快。又說:農民的收入每年必須有所增加,就是說,百分之九十的合作社中百分之九十的人收入應有增加。現在的危險是基建投資太多了,非生產性的建設也多了,農民是負擔不起的,這勢必妨礙個人的利益,秋后個人不能增加收入或增加很少。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輕工業投資的比重稍有增加是好的,第二個五年計劃輕工業投資的比例還要看看這兩年農業實際的增產情況。總之,向蘇聯學,但也不能完全照搬。
4月19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繼續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毛澤東再次強調必須充分利用沿海工業。他說:不僅原有的輕工業絕大部分在沿海,就是造船、機械、鋼鐵、水泥、化工等重工業也多在沿海,也必須充分利用。他指出,三個關系都必須很好地解決,即:沿海與內地關系﹔輕工業與重工業關系﹔個人與集體關系。真想建設內地,就必須充分利用沿海﹔真想建設重工業,就必須建設輕工業﹔真想搞好集體所有制,就必須搞好個人所得。談到農業增產問題時說: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步驟要慎重,不能破壞了精耕細作。現在的危險是忽視個人利益,如果不注意個人收入問題,就可能犯大錯誤。命令主義和減少農村副業也是錯誤的。應該把積累、個人收入、發展副業、糾正命令主義都納入規劃之中。為此,四月底要召開一次省委書記會議。毛澤東提出“兩個萬歲”的口號,說:共產黨萬歲,民主黨派也萬歲。他們可以看著我們,這也是一種民主。共產黨有兩怕,一怕老百姓,二怕民主人士。
4月20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繼續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毛澤東批評了一種說法“如果沒有蘇聯的援助,中國的建設是不可能的”。他說:這種思想是不對的。當奴隸當慣了,總有點奴隸氣,好像《法門寺》戲裡的賈桂一樣,叫他坐,他說站慣了。列寧反抗了第二國際,才取得了俄國革命的勝利,我們抵抗了第三國際的錯誤,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當然,第二國際、第三國際性質是根本不同的,第二國際不革命,第三國際有一時期革命太過火了。他說:重工業是重點是無可爭論的。但如果把輕工業建設投資比重定得不恰當,輕工業定低了,就是立志不想搞重工業。要搞重工業就要適當增加輕工業的投資。除了輕工與重工,沿海與內地,個人與集體,地方與中央幾個關系,還有經濟與國防的關系。減少些國防,多搞些工業,正是為了國防。毛澤東針對在經濟建設中可能出現盲目性指出:提出又多又快之后,可能產生盲目性,如在杭州開會時,有些省要種的紅薯太多,就無辦法處理。工業也可能有此情況。過去我們要他們提高,現在又要他們壓縮。
4月21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繼續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毛澤東說:農業機械化,實行一部分之后,還要看看情況,再考慮發展程度。人總是比機械會做工作,廣東潮州每畝產量兩千二百斤,有的國營農場每畝產量才一百多斤。一拖一拉一百多斤,不拖不拉兩千二百多斤。關於戰時和平時工業生產的互相轉化問題,毛澤東說:學兩套本事,在軍事工業中練習生產民用產品的本事,在民用工業中練習生產軍事產品的本事。這個辦法是好的,必須如此做。關於地方工業,毛澤東說:應立兩條法律,一讓地方搞,二不拿走。地方工業,中央部委在技術上、規劃上、供產銷平衡上還要管。還說:群眾的事業由群眾自辦,也要加以限制,要分期分批來辦,不要七年到十二年的事在一二年內解決。最后毛澤東說:匯報得好,下了工夫摸了一下,總結了經驗。過去沒有這些經驗,現在總結了這些經驗,可以發到各部各省市去。今后每年都要你們匯報一次。
4月23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繼續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談到第二個五年計劃基本任務的提法時,毛澤東說:關於社會主義改造的提法,應改為“除個別邊疆地區外,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第三個五年計劃的目標,說“就要完成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應加上“基本上”三個字。毛澤東指出: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工業投資中,輕工業投資比重比第一個五年計劃時略有增加,這就是與蘇聯不同之處,將來歷史會判斷誰正確一些。
4月24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繼續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毛澤東根據兩個多月來聽取經濟工作部門匯報的情況,歸納出六大矛盾,也就是六大關系。一、輕工業與重工業:為了發展重工業,就必須注意在輕工業上多投些資。二、沿海與內地:為了建設內地,就必須充分利用沿海。三、國防、行政與經濟、文化:要盡可能地減少國防和行政的費用,來擴大經濟和文教的建設。四、個人與集體:要發展集體利益就必須照顧個人利益。增加工人工資,正是為了提高工人的積極性,達到增產。農民中有兩重關系,即國家與合作社,社與社員,必須照顧社員的收入能年年增加,才能提高社員增產的積極性。五、地方與中央:分權正是為了集權,不注意地方,削弱地方的權限,對中央是不利的。六、少數民族與漢族:搞好少數民族的工作,對漢族大有好處。少數民族雖然人口隻佔十四分之一,而土地卻佔百分之五六十。毛澤東說:這幾個矛盾如果調整得好,工作就會搞得更好些,犯錯誤也犯在這些矛盾上。如斯大林就在第四個矛盾上犯了錯誤,東歐兄弟國家在第一個矛盾上犯了錯誤。毛澤東還特別提出:個人與集體的矛盾是復雜的,農村中往往百分之五的干部社會主義積極性太高,而百分之九十五的農民則更多注意個人利益,這就是矛盾。財政一節,說還想從農民中多要一些,很值得研究。對農民總要經常照顧,不要一下使農民收入大為減少。去年就是一個大教訓,多購七十億斤糧食,農民都罵我們。我們減少了征購,實行了三定,又加上豐收,因而改罵娘為鼓掌。
4月25日 下午,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開有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參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會上發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這個講話,是在聽取了中央三十四個經濟工作部門的匯報,對經濟建設問題進行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講話以蘇聯的經驗為鑒戒,初步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基本方針,論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十大關系。(一)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二)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三)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四)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五)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六)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七)黨和非黨的關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九)是非關系。(十)中國和外國的關系。毛澤東說:這十種關系,都是矛盾。我們的任務,是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論十大關系》的講話,於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人民日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