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人才思想的豐富和發展——學習《論人才——重要論述摘編》的體會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4-15   
分享到 :

馬克思主義人才思想的豐富和發展

——學習《論人才——重要論述摘編》的體會

高全立

在全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之際,由中組部、中宣部和中央文獻研究室聯合組織選編的《論人才——重要論述摘編》一書正式出版了。這本書是近些年來繼陸續選編《論學習》、《論群眾工作》、《論文化建設》之后,又一部專題輯錄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論述的經典文獻,也是黨員干部系統學習、深刻領會黨的人才思想的基礎文本。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人才工作方針政策,不僅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集聚起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而且形成了一整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思想理論體系。《摘編》以詳盡准確的歷史文獻資料為基礎,按照馬克思主義人才思想的內在邏輯和科學體系,對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同志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觀點和主張分門別類摘錄梳理,清晰簡明地展示了中國特色人才理論的形成脈絡,全面系統地反映了黨的歷史上關於人才工作的基本精神、重要思想和寶貴經驗。讀后深感我們黨的人才理論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博大精深,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才思想和中國傳統人才思想,是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體會到《摘編》的出版,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研究和運用這些重要思想,推進新形勢下人才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是學習馬克思主義人才思想的權威教材。

《摘編》收錄的關於人才的重要論述,是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歷史時期,針對當時的環境條件、時代特征和中心任務提出來的,盡管每個階段人才隊伍面臨的情況、問題和挑戰各異,開展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方針政策也各有側重,但蘊含在這些重要論述中的基本觀點和精神實質前后貫通、高度一致,毫不動搖地堅持了馬克思主義人才思想,一以貫之地把人才問題作為關乎國家興衰、民族強弱和政黨存亡的重大戰略問題來看待、來部署。從毛澤東提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的重要命題,到鄧小平作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關鍵在人”的精辟論斷﹔到江澤民強調“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到胡錦濤進一步提出“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人才來源於人民群眾、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抒寫了我們黨創造性地推進人才理論創新,提出富有遠見卓識的人才戰略決策的偉大歷程,反映了歷史和現實、理論與實踐之間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統一。學習《摘編》,有助於我們全面准確地把握馬克思主義人才思想的科學體系和理論淵源,從這個意義上看,《摘編》是一本具有權威性、指導性的人才理論學習教材。

二是推進中國特色人才理論研究不可或缺的寶貴文獻。

《摘編》從八個方面謀篇布局,系統梳理了我們黨關於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思想觀點和重要方針政策,涵蓋人才隊伍建設的方方面面和諸多環節,不但提出了符合我國實際的人才發展理念,而且科學回答了我國人才發展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形成了指導人才強國戰略實施的科學理論體系,表明黨在人才工作理論和實踐的探索更為深入、更加成熟。比如,在人才發展目標上,從強調正確政治路線的組織保証,到提出服務科學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兩個落腳點﹔在人才選拔標准上,從強調政治與業務、紅與專的辯証統一,到提出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導向﹔在人才觀念轉變上,從強調要善於在群眾中發現人才、團結人才、使用人才,到提出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在人才發展戰略上,從強調重視選拔培養青年人才,到提出廣開進賢之路、千方百計吸引人才延攬人才﹔在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建設上,從強調貫徹按勞分配原則、調動人才積極性,到提出確立國家人才競爭比較優勢、進入世界人才強國行列﹔在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上,從強調關心愛護干部、當好“后勤部長”,到提出建立和完善黨管人才的工作格局。在《摘編》所選的這些重要論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們黨人才政策的歷史由來、基本方針和趨勢走向,為我們開展中國特色人才理論研究,科學把握人才工作的定位和方位,認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與加快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方向和任務,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

三是做好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人才工作的行動指南。

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關鍵在人,在於抓好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摘編》收錄了大量關於做好知識分子工作、加強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論述,突出強調“要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要熱忱關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鼓勵他們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這為做好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毛澤東同志曾說過:“為了建成社會主義,工人階級必須有自己的技術干部的隊伍,必須有自己的教授、教員、科學家、新聞記者、文學家、藝術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隊伍。這是一個宏大的隊伍,人少了是不成的。”歷史經驗表明,我們黨隻有掌握一支高素質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才能在錯綜復雜的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中,保持話語權、主動權和領導權,才能確保黨的理論事業發展后繼有人,確保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這幾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按照中央“三個定位”目標要求,把人才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大力實施人才強院戰略,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深化人事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下大力氣培養和造就政治堅定、學識淵博、學風優良、品德高尚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成效顯著。我們將緊密結合中國社會科學院隊伍建設的實際,學習好《摘編》關於人才的重要論述,結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對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推動全院人才隊伍建設水平不斷邁向新的台階。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來源:《人民日報》201304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