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系統研究《共同綱領》的專著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6-19   
分享到 :

一部系統研究《共同綱領》的專著

金沖及


老話說:“萬事開頭難。”天下任何事情,如果起步時缺乏明確的方向,或者方向偏了,就很難成功,甚至會導致失敗。

新中國誕生前兩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時刻。怎樣建設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國家和新社會?怎樣在舊中國的基礎上來建設這樣一個新國家和新社會,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令人驚嘆的是,這個《共同綱領》在人們面前勾畫了一幅完整而清晰的建設新中國的藍圖,在全國人民中形成共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以后的實踐証明,它所規定的方方面面的基本政策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了它,新中國一起步就有著明確的方向感和可以遵循的途徑,沿著正確的軌道穩步前進。這些是大家都熟知的。

但不必諱言,同它的重要性相比,對《共同綱領》的系統研究至今還很不夠。例如:這個綱領是怎樣制定出來的﹔為什麼它所規定的總綱、政權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都能切合中國的實際﹔在制訂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它對新中國建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如此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作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看到陳揚勇同志能寫出這樣一部以《共同綱領》為研究對象的專著《建設新中國的藍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研究》,實在令人高興。

研究這個題目,需要以掌握和梳理大量第一手原始資料為出發點,不能只是從概念到概念,借助推理作些一般的論述。陳揚勇同志由於他所在的部門和長期擔負的任務,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珍貴的原始資料,才有可能把《共同綱領》對新中國建設中方方面面的主要問題從基本設想到形成具體條文、又經過反復修改、廣泛吸取各界意見、最后達成共識的具體過程說得比較清楚,說清楚許多事情的來龍去脈。這自然是重要的有利條件。

事情還不只是如此。讀者可以發現,作者在研究方法上的優點是力求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共同綱領》起草經過同新中國建立前夜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實踐中的探索和經驗總結聯系起來考察,說明《共同綱領》中各項規定形成的由來,並且指明這些規定對日后新中國建設所起的指導作用,視野比較寬闊。大家知道,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們頭腦裡固有的,隻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共同綱領》所以能對新中國面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作出如此切合中國實際的規定,並不只是靠幾個人閉門思考出來的,而是在總結過去革命經驗、特別是建設革命根據地的豐富實際經驗,又切實研究新中國面對的種種實際問題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共同綱領》中沒有那些空泛的議論,而是明確提出了人們在實干時便於遵循的行為准則。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當然,如何把這些豐富的實際經驗上升為理論性的認識,經過縝密思考、反復推敲和博採眾議,轉化成如何建設新中國的原則規定,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這又離不開領導人在歷史關鍵時刻高瞻遠矚的智慧、決斷和膽略。讀讀陳揚勇同志這本書中敘述的事實,不僅有助於了解《共同綱領》是怎樣產生的,也可以在這方面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

一本書從來不可能擔負起它所應該承擔的全部任務。陳揚勇同志的這本著作也是如此。但它畢竟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覺得是很值得關心這個問題的讀者一讀的。

(本文系金沖及先生為《建設新中國的藍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研究》一書所寫的序言)

來源:光明日報》2013年0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