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疆興疆:歷史與現實——寫在《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出版之際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8-06   
分享到 :

穩疆興疆:歷史與現實——寫在《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出版之際

張明杰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合作編輯出版的《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共收入文獻148篇,始自19498月,迄於20105月,時間跨度達60余年,全面展現了新疆和平解放以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畫卷,詳細記錄了黨中央穩疆興疆方針政策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完善的發展歷程。研讀該書,既可以深入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黨和國家關於新疆工作一系列重大決策的形成和發展,更可以及時掌握黨中央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最新精神、重大舉措和戰略部署。

一、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大力推進新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新疆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疆和平解放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新疆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方式極端落后,以及由於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和挑唆,在階級對立基礎上產生的社會矛盾和民族隔閡復雜而尖銳的實際情況,緊緊依靠新疆各族干部群眾,在新疆建立人民政權,從根本上廢除封建剝削和封建壓迫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實現各族人民政治上一律平等,推進新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新疆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建立人民政權,廢除封建剝削和壓迫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新疆,國民經濟是以農牧業為主體的自然經濟,工業十分落后,沒有一寸鐵路,沒有像樣的工廠和礦山,一些地方糧荒不斷,人民生活貧困不堪。19499月,新疆順利實現和平解放。面對百業凋敝、百廢待興的社會狀況,如何才能領導新疆各族人民建設新新疆,成為擺在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1949926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解決新疆問題的關鍵是我黨和維吾爾族的緊密合作。”【《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頁。】兩天后,毛澤東和朱德聯名復電陶峙岳、包爾漢時提出:“希望你們團結軍政人員,維持民族團結和地方秩序,並和現正准備出關的人民解放軍合作,廢除舊制度,實行新制度,為建立新新疆而奮斗。”【《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12頁。】1217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新疆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從19503月開始,在全疆各地開展廢除保甲制度的工作,建立起人民的城鄉基層政權﹔到1952年,新疆全省的基層人民政權全部組建完成。

為了有效地建立和鞏固人民政權,以土地改革為中心的民主改革勢在必行。毛澤東根據新疆社會歷史文化的特殊性、復雜性,為新疆的土地改革制定“慎重穩進”的工作方針。這一方針充分考慮到新疆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各項工作必須照顧民族特點,必須充分估計新疆民族、宗教問題的復雜性和群眾的接受能力。毛澤東指出:“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須謹慎對待。我們無論如何不能急躁,急了會出毛病。條件不成熟,不能進行改革。一個條件成熟了,其他條件不成熟,也不要進行重大的改革。”【《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第50頁。】1952517日,毛澤東簽發的《中共中央關於新疆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等若干工作方針問題的指示》強調:“在新疆農業地區,今年實行土地改革,消滅地主階級,這是一個堅決的革命的進攻,不容動搖。但在實行這個進攻的具體步驟上,必須十分慎重,切戒急躁,必須准備充足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去實行進攻,以便獲得全勝。在新疆實行社會改革,充分地估計到民族和宗教的特點,有意識地在民族和宗教的問題上作一些讓步,以換取整個社會改革的勝利,是完全必要的。”【《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81頁。】在毛澤東的親切關懷和直接指導下,從19529月開始,新疆的土地改革從新疆多民族地區實際狀況和特點出發,採取有步驟分階段的方式進行。由於政策正確、措施得力,新疆土地改革於1953年底順利完成,廣大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各族人民歡欣鼓舞。人民政權的建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從根本上廢除了封建剝削和壓迫制度,飽經滄桑的新疆各族人民終於迎來了建設新新疆的美好時代。

(二)加快新疆經濟建設,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就十分支持新疆的發展,在人力、物力上給予特殊照顧,使新疆在較短時間擺脫了生產方式落后、發展停滯、民生凋敝的局面。毛澤東高度重視新疆經濟的發展,要求新疆的“農業、畜牧業、工業要一年比一年發展,經濟要一年比一年繁榮,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228頁。】。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關心、支持下,新疆夫力發展農業生產,保護發展畜牧業,糧食、棉花、畜牧產品大幅增產﹔石油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新疆現代工業發展的基礎﹔水利系統大為改善,蘭新鐵路、南疆鐵路的修建結束了新疆沒有鐵路的歷史。新疆的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社會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毛澤東始終強調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性,要求漢族干部要學習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要注意搞好民族關系,嚴格遵守黨的民族政策。毛澤東在思考建設新新疆的規劃中,不斷探索解決新疆民族問題的有效途徑。他強調:“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立民族反動派,沒有大批從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主義干部,是不可能的。”【《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27頁。】他很關心民族干部工作,親自發現和培養了一批新疆少數民族干部。他認為,要團結各族人民建設新新疆,重要的一環是要團結少數民族干部,要十分重視他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和使用他們。在新疆推行民族區域自治中,黨中央確定了“慎重穩進,積極准備,逐步推行”的方針。從195310月開始,進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試點工作。195510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宣告成立。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在新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各族人民之間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掀開了新疆歷史發展的新篇章。

(三)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啟新時代屯墾戍邊的偉大事業。

新疆區域廣闊,有幾千公裡邊境線需要守衛,新疆靠近國際各大政治、宗教勢力交匯中心而事態頻發,需要應對。新疆和平解放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高瞻遠矚,從促進邊疆繁榮和保衛邊疆安寧的戰略高度出發,決定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949125日,毛澤東在《軍委關於1950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號召全軍,除繼續作戰和服勤務者而外,應當負擔一部分生產任務,使我人民解放軍不僅是一支國防軍,而且是一支生產軍。”【《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頁。】根據這個指示,除一部分人員擔任國防任務外,駐疆部隊大部分人員投入生產運動,邊開荒,邊生產,當年做到糧食自給,肉食大部分自給,食油蔬菜全部自給。從此拉開了組建兵團的序幕。195221日毛澤東發布《軍委關於部隊集體轉業的命令》,批准部分部隊轉業:“你們現在可以把戰斗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斗的武器,捍衛祖國。”【《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224頁。】1954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駐新疆人民解放軍的大部集體就地轉業,脫離國防部隊序列,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其使命是勞武結合,屯墾戍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后,以屯墾戍邊、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為己任,朝著工農商學兵相結合、農林牧副漁綜合經營的方向發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艱苦創業中逐步發展壯大。

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推動新疆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新疆進入了改革開放和全面發展的新時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新疆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撥亂反正,根據改革開放時期的新疆實際,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採取一系列推動新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策措施,開創了新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良好局面。

(一)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反對民族分裂。

20世紀80年代初,在新疆原來已經平靜的分裂主義思潮又活躍起來,而且一開始就與非法宗教活動結合在一起,一些民族分裂主義分子試圖利用改革開放之機否定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新疆制造了多起危害國家安全的動亂和暴亂事件。198176日,中央書記處討論新疆工作問題時指出:“新疆是我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新疆是我國西部國防的戰略要地。在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事業中,在鞏固邊防、保衛祖國的光榮斗爭中,新疆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251頁。】816日,鄧小平到新疆考察工作時,對新疆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作出了准確的判斷和把握。針對當時新疆分裂主義思潮的沉渣泛起,鄧小平明確指出:“新疆的根本性問題是搞共和國還是搞自治區的問題。要把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用法律形式規定下來,要從法律上解決這個問題,要有民族區域自治法。新疆穩定是大局,不穩定一切事情都辦不成。不允許搞分裂,誰搞分裂就處理誰。”【《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252頁。】1984531日,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對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自治權利以及與中央的關系作了系統的規定,對民族區域自治進行了細致完整的法律規范,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法律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為各少數民族充分行使自治權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搞好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

198176日,中央書記處開會討論新疆工作問題時提出:“搞好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是進一步做好新疆各項工作的關鍵。”“新疆的漢族干部要確立這樣一個正確觀點,即離開了少數民族干部,新疆各項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數民族干部也要確立這樣一個正確觀點,即離開了漢族干部,新疆各項工作也搞不好。如果漢族干部認為離開少數民族干部也可以,少數民族干部認為沒有漢族干部也可以,都是錯誤的,危險的。”【《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250頁。】鄧小平十分注意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干部,他說:“要注意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干部。選拔少數民族干部的標准,是德才兼備。干部問題具有極端重要性。少數民族地區工作能不能搞好,關鍵是干部問題。對思想作風正派,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又有突出工作表現和一定資歷的同志要大膽提拔上來,甚至放到很高的領導位置上。”【《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252頁。】19811023日,鄧小平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王恩茂談話時指出:“要選拔培養中青年干部,要在實際工作中了解、認識符合中央提出的干部條件的中青年干部,把他們提拔起來。不要搞小圈圈,搞小圈圈要犯大錯誤,要團結大多數。”【《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253頁。】這些重要指示是搞好新疆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開創了新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嶄新局面。

(三)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十年動亂中生產建設兵團遭受破壞,19753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被撤銷。1981630日,王震根據新疆各族人民的意願,出於對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新疆安定團結的大局考慮,寫信給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闡述了兵團存在的意義,希望中央考慮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建制。71日,鄧小平在王震的信上批示:“請王震同志牽頭,約集有關部門領導同志,對恢復生產兵團的必要性,作一系統的報告,代為中央擬一決議,以憑決定。”【《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246頁。】816日,鄧小平在新疆視察時,在全面調查和聽取多方意見的基礎上,認為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時機已經成熟,指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要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252頁。】1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發出《關於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要求兵團各級黨委和廣大干部、農墾職工,要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同新疆各旗人民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為建設邊疆,保衛邊疆,作出新的貢獻。實踐証明,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策是深謀遠慮、完全正確的,對於維護新疆的穩定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三、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著眼於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邊防鞏固,進一步開創了新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國際民族問題、宗教問題日益突出。受國際局勢變化影響,西方敵對勢力與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相互呼應,試圖把新疆變成西化、分化中國的突破口,新疆穩定和發展面臨嚴峻考驗。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全面部署和推進新疆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新疆各民族團結,推動新疆各項事業發展達到新水平。

(一)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

新疆的穩定直接關系到我國西部的安寧與安全,新疆的民族團結直接牽動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我國億萬人民的心。1990822日至91日,江澤民在新疆考察時指出:“在我們祖國大家庭裡,各民族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321頁。】“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是新疆各民族人民團結實踐的真實寫照。199879日,江澤民第二次考察新疆時進一步強調:“加強各民族團結,保持社會政治穩定,不僅關系新疆經濟社會的順利發展,也關系整個西北地區的穩定和發展,關系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大局。必須高舉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旗幟,堅定不移地做好維護新疆穩定的工作。”【《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429—430頁。】他要求各民族一定要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共同奮斗。

要維護和加強新疆各民族的大團結,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主義、有力地抵御民族分裂主義勢力。江澤民指出:“無論過去和現在,國內外敵對勢力總想在分裂新疆上打主意。新中國成立以來,敵對勢力對新疆的滲透、分裂、顛覆活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323頁。】他反復強調,在影響新疆穩定的各種因素中,民族分裂主義是主要危險﹔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是國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為此,他要求新疆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自覺站到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斗爭第一線。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要始終做封認識不含混、態度不曖昧、行動不動搖,始終做到旗幟十分鮮明、立場十分堅定。對民族分裂主義分子的違法犯罪活動,要及早發現,從嚴從快予以打擊,露頭就打,堅決制止在萌芽狀態,絕不能手軟。

(二)新疆應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21世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

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治國的一個根本,也是治疆的一個根本。在新疆的各項工作中,“關鍵是要進一步搞好經濟工作。經濟發展,是政治穩定、社會穩定的基礎”【《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319頁。】。19934月,江澤民提出要把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擴大和個人收入懸殊的問題,作為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加以研究和解決。19987月,江澤民在視察新疆時指出:“在中西部地區,新疆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發展是硬道理。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從經濟上看問題,我們都應該多方設法加快新疆發展。中央認為,新疆具備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應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下個世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加快新疆經濟發展,關鍵是要加快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進而變為經濟優勢的進程。”【《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426頁。】其中要求新疆能夠成為新世紀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尤為引人矚目,表明新疆的發展不只是新疆的大事、西北的大事,也是全國的大事,這既是對新疆的發展寄予厚望,更是對新疆未來發展在國家經濟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的科學定位。

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加快發展。江澤民強調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過程中,對新疆這樣的戰略重點地區和重點方向,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他號召新疆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制定好經濟社會發展的近期、中期、遠期規劃,在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等方面,不斷邁出實質性步伐。新疆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地,在鞏固和發展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中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江澤民要求新疆要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加強同國外、同國內各省區市特別是東南沿海省市的聯系,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和合作,積極吸收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利於提高新疆資源開發質量和效益﹔要充分利用歐亞大陸橋和新疆向西開放的優勢,努力開拓中亞、西亞等國際市場,發展旅游業,使新疆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

(三)建設一支政治上堅強有力的各族干部隊伍。

干部隊伍建設直接關系新疆的穩定與發展,“把中央關於新疆工作的方針政策落實好,把新疆改革和建設各項事業全面推向前進,關鍵在干部,關鍵看全區各族干部素質和工作水平”【《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435頁。】。為此,江澤民對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出四點要求:要不斷提高各級干部的理論素質和知識水平﹔要不斷加強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增強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堅定性﹔要大力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全區各級干部中樹立良好的思想和作風﹔要大力加強基層建設,認真做好各族群眾的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

江澤民把新疆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建設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他指出:“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關鍵在於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加強民族地區干部隊伍建設”【《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358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是做好民族工作、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362頁。】。他要求各民族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19909月在談到少數民族干部培養選拔時強調:“要注意選拔那些掌握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宗教觀、熟悉民族地區基層工作的同志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335頁。】他號召各級黨委要以更大的力量,進一步加強對少數民族干部特別是中高級干部和各種科技、管理人才的培養。要對這項事關大局的重要工作作出規劃、分步實施,作出更顯著的成績,以保証各級領導權始終牢牢掌握在忠於馬克思主義的人手裡,保証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前進。200010月,江澤民專門就新疆問題發表講話強調,要大力培養各級各族干部,尤其要加大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工作力度﹔建設一支政治上堅強有力的各族干部隊伍,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大事﹔關鍵要大力增強各族干部的政治堅定性和政治敏銳性﹔要重視建立一支扎根於各族群眾之中、同各族群眾有深厚感情的基層干部隊伍。

四、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新世紀新階段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具體任務和政策措施,推進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新疆發展和穩定的內外環境日趨復雜,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新疆同全國一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西部地區經濟建設迅速發展之時,把科學發展的理念及時引入新疆,深入研究如何實現新疆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如何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如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等問題,對新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大力實施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推進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一)提出並實施關於新疆發展和穩定的總體部署。

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始終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新疆是我國西北的戰略屏障,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也是我國戰略資源的重要基地和全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點。新疆這種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決定了做好新疆工作必須從戰略全局出發,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全面把握和謀劃新疆工作。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多次召開會議專門研究新疆工作,對新疆的發展和穩定進行總體部署。中央先后頒布了關於加快新疆干部與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新疆發展與穩定、加強對口支援等若干重要文件,對各項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是2004422日中共中央轉發《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關於新疆發展與穩定的戰略研究報告》,作出了穩疆興疆、富民固邊的重大戰略部署,強調新疆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新疆的扶持力度。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是黨中央從國家大局、戰略高度對新疆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作出的重大部署,為全面推進新疆的改革發展穩定工作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07928日,國務院出台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指導原則、基本思路和戰略目標,特別是針對新疆各族人民熱切期盼的重大現實問題給予了實質性的支持和優惠,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執政理念和對新疆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

2010517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新疆工作座談會,把新疆工作提高到黨和國家戰略性工作的高度,作出了舉全國之力支持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部署。胡錦濤在座談會上提出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目標任務: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高,民族團結明顯加強,社會穩定明顯鞏固﹔到2020年促進新疆區域協調發展、人民富裕、生態良好、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鞏固、文明進步,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並實施的關於新疆工作總體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的一貫方針政策。

(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一步推動新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新疆工作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胡錦濤指出:“新疆的問題歸根到底要靠加快發展、科學發展來解決。”【《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700頁。】他提出要加大支持新疆發展力度,把新疆建設成為西部經濟強區、全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拓更加廣闊的戰略空間。為此,他要求把中央的決策部署同新疆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把人心和力量更好地凝聚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立足點放在切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上,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和全國各地的支援,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充分發揮各族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著力推動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發展,加快縮小同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加快促進南北疆協調發展,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加快提高各族群眾生活水平。

社會穩定是新疆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做好新疆工作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不動搖。胡錦濤指出:“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沒有穩定這個前提條件,什麼事情也干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更不可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700頁。】反對民族分裂、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始終是維護新疆社會穩定的主要任務。要旗幟鮮明反對和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全面做好防范和打擊工作。

(三)堅持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實現新疆長治久安的根本之策。

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証。新疆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園、多宗教並存的地區,民族工作的任務十分繁重,必須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不動搖。胡錦濤指出:“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大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引導各族干部群眾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打牢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始終做到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701頁。】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新世紀新階段民族工作的主題,提出正確處理民族問題是衡量黨的執政能力和各級黨政組織領導水平的重要標志,強調解決民族地區的困難和問題歸根結底要靠發展,關鍵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一步推動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新疆歷史和現實反復証明,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也是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法寶。

新疆工作的長期實踐表明,黨中央在各個時期關於新疆工作的重大決策各有不同的側重,但關於新疆的工作的立足點都是堅定和一貫的,即: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始終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新疆工作必須從新疆的具體實際出發,新疆工作都要堅持把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60余年來,我們黨在推進新疆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於更好地推進新疆的穩定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一,加快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是新疆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顯著,各族人民生活有了較大改善。但是,由於歷史、自然、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新疆與我國東部地區相比,發展差距仍然較大,部分群眾生活仍然比較困難,社會穩定基礎有待加強。我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要更加牢固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要始終把走科學發展道路、加快發展作為解決新疆問題的根本途徑,始終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現在,新疆經濟發展的勢頭很好,但發展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不但要繼續保持一定的發展規模和速度,還要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關鍵要在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隻有這樣,才能提高新疆各族群眾生活水平,確保新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第二,反對民族分裂,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前提。新疆有47個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佔自治區總人口的60%。正確處理民族關系,不斷增強民族團結,在新疆尤為重要。歷史一再証明,團結就興盛,就繁榮﹔分裂就動亂,就衰敗。近年來,國際敵對勢力更加注重利用民族分裂勢力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妄圖在我國邊疆民族地區打開缺口。2009年發生的烏魯木齊“七·五”事件的大量事實再次表明,民族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的確是影響新疆社會穩定的主要危險,新疆地區分裂和反分裂的斗爭是長期、復雜而尖銳的。今天,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特別需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要充分認識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始終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大力發揚各族群眾緊密團結的優良傳統,形成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強大合力。

第三,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建設一支高素質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是新疆穩定和發展的關鍵。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制度。實踐証明,增強各民族的團結,促進新疆的穩定和發展,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而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關鍵在於加強民族地區干部隊伍建設。少數民族干部,是黨和政府聯系少數民族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關鍵還是要靠民族地區廣大干部團結和帶領各族群眾艱苦奮斗。隻要下大氣力培養造就一支強大的德才兼備、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就能夠實現新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第四,全面理解、認真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決反對宗教極端勢力,是確保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証。新疆是一個有多種宗教存在、各族群眾信教人數較多的地區,宗教工作任務繁重。自冷戰結束以來,宗教極端勢力與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相互勾結、相互利用,以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為突破口,進行各種分裂破壞活動,對新疆穩定構成重大威脅。我們一定要堅持黨的宗教工作方針,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面對國際形勢特別是周邊形勢的復雜變化,面對“三股勢力”加緊活動的新情況新動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維護新疆穩定的各項重大決策,堅決防范和打擊境外敵對勢力打著“宗教”旗號進行的各種滲透和破壞活動,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和國家安全。

第五,擔負著屯墾戍邊重要使命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推動新疆經濟發展和維護穩定的重要力量。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黨和國家的一項戰略性決策。建設邊疆,保衛邊疆,是黨和人民賦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使命。56年來的實踐証明,兵團沒有辜負黨中央的期望,已成為加快新疆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鞏固邊防、維護祖國統一的重要力量。當前,新疆進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族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同時國內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滲透、顛覆、分裂的政治圖謀也始終沒有改變。為了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建設繁榮富裕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疆,建設兵團任重而道遠。

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新疆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作者張明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審,北京100017

(來源:《黨的文獻》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