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從文化月刊到革命羅針

作者:    發布時間:2015-11-18   
分享到 :

《新青年》:從文化月刊到革命羅針

鄧濤

一百年前(1915)915,五四時期和新文化運動中最著名的刊物,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新青年》創刊於上海,“在當時死氣沉沉、風雨如晦的社會政治空氣下開始了開創性而富於成效的啟蒙工作”。第一卷名曰《青年雜志》,第二卷更名為《新青年》,陳獨秀任主編。

陳獨秀在創刊號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青年應做到六條: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他強調青年人的思想抉擇當為:“孰為新鮮活潑而適於今世之爭存,孰為陳腐朽敗而不容留置於腦裡。”在陳獨秀的倡導下,《新青年》雜志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19171,陳獨秀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聘請,擔任文科學長。《新青年》編輯部從上海遷至北京。同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較系統地提出文學改良的主張,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之正宗。陳獨秀隨即寫下 《文學革命論》一文,提出 “今欲革新政治,勢不得不革新盤踞於運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學”,以示聲援。因此,新文化運動首先是從文體、文字方面拉開帷幕的。同年,十月革命爆發,《新青年》開始宣傳十月革命,介紹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才真正接觸並了解了馬克思主義。

19181月起,《新青年》改為同人刊物,由陳獨秀、錢玄同、高一涵、胡適、李大釗、沈尹默等輪流編輯,文章全部改用白話文發表。不久,當時的北京政府教育部命令中小學的全部課本也改用白話文書寫,從此正式廢除文言。這是一個“震古爍今”的舉動,標志著中國文人沿用數千年的文字淡出歷史舞台。

在《新青年》的帶動下,全國出現了不少社會團體和進步刊物,實際上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組織上和思想上的准備。五四運動后,《新青年》休刊半年。191910月前后,編輯部遷返上海,陳獨秀復任主編。

19206,陳獨秀、李漢俊、俞秀鬆、施存統、陳公培5人在上海環龍路老漁陽裡2號陳獨秀寓所開會,決定成立共產黨,但此時建立起來的共產黨只是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簡稱“中共發起組”)。為了使《新青年》在宣傳馬克思主義上發揮更大作用,陳獨秀不久便對《新青年》進行改組和革新。自9月起,《新青年》變身中共發起組的機關刊物。編輯有陳獨秀、陳望道、李漢俊、李達、沈雁冰、袁振英等,面貌煥然一新。封面換了新圖案,兩隻大手緊緊相握,背景系一幅地球圖,象征中國人民與社會主義的蘇俄人民緊密團結,寓意全世界無產階級團結起來(沈雁冰語)。《新青年》成為黨的機關刊物后,刊發了陳獨秀的《談政治》,其與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樣具有裡程碑意義。《談政治》可以看作陳獨秀完成思想轉變的標志,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最初成果。《新青年》與當時秘密編輯發行的 《共產黨》月刊(李達任主編)互相配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理論上的准備。19227,《新青年》因故休刊。

19236,《新青年》季刊在廣州創刊,瞿秋白任主編。此時的《新青年》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理論性機關刊物,並以新的姿態繼續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瞿秋白與陳獨秀等商量后,將《新青年》季刊的創刊號編成 “共產國際號”,寫下《〈新青年〉之新宣言》:

《新青年》的職志,要與中國社會思想以正確的指導,要與中國勞動平民以智識的武器。《新青年》乃不得不成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羅針。

現代最先進的社會科學派別,最與實際的世界革命運動有密切關系的,就是共產國際。所以《新青年》新整頓之時,特以此“共產國際號”為其第一期。

第一期刊出15篇文章及詩歌若干。其中,瞿秋白撰寫的文章就有6,除了“新宣言”外,還有《世界的社會改造與共產國際》、《現代勞資戰爭與革命》、《世界社會運動中共產主義派之發展史》、《東方文化與世界革命》和《評羅素之社會主義觀》。此外,由瞿秋白翻譯的《國際歌》歌詞配上曲譜和他創作的《赤潮曲》亦在該期發表。

瞿秋白自己動手題寫刊名,設計封面。《新青年》季刊共出4,時間跨度一年多,瞿秋白主編了前兩期,第三期由陳獨秀主編,其中一些稿件寄自莫斯科。第四期由彭述之主編。1925111日至22,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決定集中力量辦《新青年》,使其把馬列主義的原理運用到理論和實際方面並作有系統的多方面的解釋,以擴大宣傳范圍。同年4,《新青年》重新改為月刊。由於經費還有人員等問題,常不定期出版,后面幾期由瞿秋白、鄭超麟共同編輯,1926725日出罷第五期后停刊。這一時期的《新青年》介紹了大量馬列主義著作和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經驗。

《新青年》前后共出版63,緊密聯系革命斗爭實際,發揮了重要的輿論作用,特別是在反對封建主義思想文化的斗爭中,表現出大無畏的論戰精神。陳獨秀和瞿秋白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先后全力經營輿論陣地 《新青年》,由此形成一個實力強大的新文化運動宣傳的統一戰線,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成長以及中國革命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作者單位: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新聞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11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