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黨的歷史——重溫《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於“文化大革命”的論述

作者:聞言    發布時間:2016-05-20   
分享到 :

用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黨的歷史

——重溫《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於“文化大革命”的論述

聞言

 

摘要: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對建國三十二年來黨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作出了正確的總結。《歷史決議》的第五部分,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過程和原因進行了科學分析和深刻闡述,明確指出“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是錯誤的,必須徹底否定。正確看待黨和國家歷史發展中的曲折、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根本目的在於以史為鑒、更好地前進。要始終堅持《歷史決議》,堅持決議對“文化大革命”所作的結論,堅決反對在“文化大革命”問題上的錯誤觀點,統一思想,集中精力把我們今天的事情辦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關鍵詞:《歷史決議》﹔毛澤東﹔毛澤東思想﹔“文化大革命”

 

今年是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歷史決議》)三十五周年。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對建國三十二年來黨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作出了正確的總結,全面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這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統一全黨思想,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對《歷史決議》給予高度評價,特別提出:“建議大家把《歷史決議》找出來再看看。”

《歷史決議》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對“文化大革命”的評價。這個問題至今仍很受關注,不時有一些這樣那樣的聲音。因此,很有必要重溫這個決議,講明道理,澄清認識。

 

《歷史決議》是如何評價“文化大革命”的

 

《歷史決議》的第五部分,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過程和原因進行了科學分析和深刻闡述。其中有幾個基本觀點非常重要。

第一,明確指出“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是錯誤的,必須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既不符合馬列主義,也不符合中國實際,是完全錯誤的。“文化大革命”在一系列重大理論和政策問題上混淆了是非,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原理和社會主義原則,否定了毛澤東同志自己過去提出過或支持過的正確的東西,也否定了建國以來十七年黨和國家的工作,否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艱苦卓絕的奮斗。這些是非混淆導致了敵我的嚴重混淆,使一大批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遭到打擊和迫害。“文化大革命”名義上是直接依靠群眾,實際上既脫離了黨的組織,又脫離了廣大群眾,使一些投機分子、野心分子、陰謀分子有可乘之機。“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歷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這些沉痛的教訓是我們應該永遠牢記的。

第二,清楚地闡述了“文化大革命”這一全局性錯誤與黨和人民在這十年中進行斗爭的關系。在“文化大革命”整個過程中,黨和人民同“左”傾錯誤和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止過。中央領導同志絕大多數都站在斗爭的正確方面,黨的干部絕大多數是忠於黨和人民的。正是由於全黨和廣大工人、農民、解放軍指戰員、知識分子、知識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爭,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我國國民經濟雖然遭到巨大損失,仍然取得了進展。糧食生產保持了比較穩定的增長。工業交通、基本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等等。《歷史決議》特別強調:“當然,這一切決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我們的事業會取得大得多的成就。”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們盡管遭到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破壞,但終於戰勝了他們。黨、人民政權、人民軍隊和整個社會的性質都沒有改變。

第三,全面科學地分析了“文化大革命”發生的復雜社會歷史原因,主要是對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認識不清楚。由於我們黨過去長期處於戰爭和激烈階級斗爭的環境中,容易把已經不屬於階級斗爭的問題仍然看作是階級斗爭,又習慣於沿用過去熟習的大規模急風暴雨式群眾性斗爭的舊方法和舊經驗,從而導致階級斗爭的嚴重擴大化。也有在理論上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某些設想和論點誤解或教條化理解,黨內民主集中制受到削弱的問題。還有中蘇論戰的影響等。這樣,黨就很難抵制“左”傾觀點,而這些“左”傾觀點的發展就導致“文化大革命”的發生和持續。

《歷史決議》對這些重大問題的分析和判斷是合乎實際的、實事求是的,得到了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三十五年過去了,今天看來這些評價仍然是完全正確的,經受住了歷史的檢驗。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採取鄭重的態度,一是敢於承認,二是正確分析,三是堅決糾正,從而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歷史的發展正是這樣的。“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我們黨對長期以來指導思想和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錯誤進行了深刻反思,全面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關鍵是要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

 

能不能正確認識“文化大革命”,關鍵在於能不能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當年起草《歷史決議》時遇到的就是這個問題,今天仍然存在這個問題。鄧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這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最核心的一條。

《歷史決議》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是客觀的、全面的、科學的。決議沒有回避毛澤東同志所犯的錯誤和所應承擔的責任,同時強調:“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毛澤東同志的錯誤終究是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所犯的錯誤。”決議對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作出高度評價,指出:“他為我們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功勛。他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多次從危機中挽救中國革命,如果沒有以他為首的黨中央給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和人民軍隊指明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我們黨和人民可能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決議專門有一部分寫“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強調: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証明了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經過長期歷史考驗形成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決議即使在講“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和毛澤東同志負有主要責任時,仍然客觀地作出分析,講了這樣一段話:他也制止和糾正過一些具體錯誤。他領導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的斗爭,對江青、張春橋等人也進行過重要的批評和揭露,不讓他們奪取最高領導權的野心得逞。這些都對后來我們黨順利地粉碎“四人幫”起了重要作用。他晚年仍然警覺地注意維護我國的安全,執行正確的對外政策,堅決支援各國人民的正義斗爭,並且提出了劃分三個世界的正確戰略和我國永遠不稱霸的重要思想。“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還在進行,我們的國家仍然保持統一並且在國際上發揮重要影響。這些重要事實都同毛澤東同志的巨大作用分不開。”總之,《歷史決議》突出地強調這樣一個觀點:我們要全面地看待毛澤東同志偉大的一生,要把他晚年所犯的錯誤同毛澤東思想區別開來。“因為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就企圖否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否認毛澤東思想對我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作用,這種態度是完全錯誤的。”

《歷史決議》所以這樣充分地、全面地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首先因為這是客觀的歷史事實,更是站在政治的高度、對歷史負責的高度採取的一種科學態度。鄧小平同志在指導起草《歷史決議》時深刻地指出:“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掉了這個旗幟,實際上就否定了我們黨的光輝歷史。”“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對毛澤東思想的闡述,不是僅僅涉及毛澤東同志個人的問題,這同我們黨、我們國家的整個歷史是分不開的。要看到這個全局。”“這不只是個理論問題,尤其是個政治問題,是國際國內的很大的政治問題。”“如果不寫或寫不好這個部分,整個決議都不如不做。”習近平同志在回顧鄧小平同志當年講的這段話時動情地說:“這就是一個偉大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眼界和胸懷。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全盤否定了毛澤東同志,那我們黨還能站得住嗎?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還能站得住嗎?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會天下大亂。”確立和維護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強調要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從而保持了黨的歷史的完整統一,確保了黨的指導思想一脈相承的發展方向,這是《歷史決議》的偉大貢獻。

對怎樣正確評價黨的歷史和黨的領袖人物,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站在今天的認識高度,就這個重大問題作了進一步深刻闡發。他指出: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都會跌宕起伏甚至充滿曲折。這是一切正義事業發展的歷史邏輯。我們的事業之所以偉大,就在於經歷世所罕見的艱難而不斷取得成功。他強調:“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隻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來。”他強調:“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他們的認識和行動也要受時代條件的限制。對待他們所犯的錯誤,要做到“兩個不能”。即: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並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他特別指出:對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過,《歷史決議》進行了全面評價。“毛澤東同志晚年犯錯誤,有其主觀因素和個人責任,也有復雜的國內國際的社會歷史原因,應該全面、歷史、辯証地看待和分析。”

習近平同志的這些重要論述和思想,貫穿了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體現了我們黨一貫的堅定政治立場和科學態度,為我們正確看待黨和國家歷史發展中的曲折、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提供了基本遵循。

 

根本目的在於以史為鑒、更好地前進

 

總結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鄧小平同志在回顧起草《歷史決議》的過程時深刻指出:“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錯誤也是我們的財富。”“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實踐証明,《歷史決議》成功解決了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根據新的實際和發展要求確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這樣兩個相互聯系的重大歷史課題,為黨和國家發展確定了正確方向。今天重溫《歷史決議》,目的就在於以史為鑒,使全黨在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等重大歷史問題上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毫不動搖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第一,要始終堅持《歷史決議》,堅持決議對“文化大革命”所作的結論。決議自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以來,一直是我們正確評價建國后這段歷史的基本依據,是對黨員干部進行黨史教育的基本教材。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在一些重大歷史問題上統一了全黨思想。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都對《歷史決議》的重大意義作了深刻闡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高度評價鄧小平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當年起草《歷史決議》所作的重要貢獻,對如何正確認識黨的歷史作了許多精辟闡述。《歷史決議》指出:“決不能讓類似‘文化大革命’的混亂局面在任何范圍內重演。”隻要我們堅持這種清醒認識和科學態度,時刻注意總結經驗、記取教訓,“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嚴重錯誤就決不會再在中國重新發生。

第二,要堅決反對在“文化大革命”問題上的兩種錯誤思想。一種是借否定“文化大革命”全盤否定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否定建國以來的歷史以至黨的全部歷史﹔一種是用“文化大革命”的錯誤觀點攻擊和否定改革開放,有的甚至想推翻《歷史決議》的有關結論,為“文化大革命”翻案。這兩種錯誤思想,都是企圖割裂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系。所有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應該在這樣的重大原則問題上站穩立場,旗幟鮮明,清醒認識問題的實質和極端危害性。我們要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同志關於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三十年關系的重要論述精神上來,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

第三,關鍵是要集中精力把我們今天的事情辦好。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站到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接近這個偉大目標。越是這個時候,越是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擰成一股繩,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排除一切干擾,聚精會神,埋頭苦干,把我們的既定目標實現好。我們要保持和發揚當年起草《歷史決議》的那種政治勇氣、鮮明立場和科學態度,時刻警惕和防范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和挑戰,警惕和抵制從不同方向來的錯誤觀點擾亂我們的大局。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必勝的信心和昂揚的斗志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一仗,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隻要這樣做了,對“文化大革命”的種種錯誤認識也就找不到生存的土壤和空間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是明確的。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持用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更加自覺地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來源:《黨的文獻》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