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宗教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9-25   
分享到 :

黨的十八大以來宗教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

中共國家宗教事務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

核心要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黨的宗教工作,把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好,關鍵是要在“導”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動權。這一重要論述,對糾正看待宗教的各種錯誤認識、明確宗教工作方向、增強宗教工作定力,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具有開創性意義。這是我們黨關於宗教工作理論的重大創新,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在當代中國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宗教篇”。

■宗教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積極性與消極性共生共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必須辯証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這一重要論述,對我們最大限度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極作用,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最大限度把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群眾團結起來。要把能不能把廣大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作為評價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准。在社會主義歷史條件下,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宗教工作,強調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就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對宗教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宗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開啟了宗教工作新階段。

一、著眼我國宗教發展變化和宗教工作實際,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創新取得新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總結歷史和現實經驗,從我國國情和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和對待宗教,把握宗教和宗教工作規律,就做好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將我們黨對宗教問題和宗教工作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對待宗教必須堅持“導”的態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黨的宗教工作,把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好,關鍵是要在“導”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動權。這一重要論述,體現了實事求是,體現了唯物辯証法,體現了黨的一貫主張,對糾正看待宗教的各種錯誤認識、明確宗教工作方向、增強宗教工作定力,都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具有開創性意義。這一理論,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關於宗教的基本觀點,總結和深化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關於宗教問題的重要論述,融會和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宗教問題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科學地回答了社會主義時期怎樣認識宗教、怎樣處理宗教問題、怎樣做好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我們黨關於宗教工作理論的重大創新,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在當代中國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宗教篇”。

全面認識和把握宗教的社會作用。宗教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積極性與消極性共生共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必須辯証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這一重要論述,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宗教問題,深刻把握宗教的社會作用,防止認識上的偏差和工作中的搖擺,最大限度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極作用,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宗教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有人需要、有人信奉是宗教得以存在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最大限度把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群眾團結起來。要把能不能把廣大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作為評價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准。在社會主義歷史條件下,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必須深刻把握宗教工作的規律和本質特征,加強對信教群眾的工作。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用團結進步、和平寬容等觀念引導廣大信教群眾,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這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宗教發展的必由之路。實踐証明,隻有堅持中國化方向的宗教,隻有實現了中國化的宗教,才能更好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在我國社會發展進步中發揮積極作用。

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宗教關系包括黨和政府與宗教、社會與宗教、國內不同宗教、我國宗教與外國宗教、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的關系。促進宗教關系和諧,這些關系都要處理好。他強調,處理我國宗教關系,必須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強化黨的執政基礎這個根本,必須堅持政教分離,堅持宗教不得干預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實施,堅持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這是我們黨首次系統闡述宗教關系的基本內涵,對於准確把握宗教在我國社會中的定位,正確處理宗教與社會有關方面的關系,有效促進宗教關系和諧,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規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用法律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也是正確處理宗教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途徑。要保護廣大信教群眾合法權益,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教育引導廣大信教群眾正確認識和處理國法與教規的關系,增強法治觀念,提高依法依規開展宗教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著眼我國宗教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力指導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宗教工作實踐譜寫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形勢下宗教工作加強頂層設計,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狠抓落實,取得了顯著成就。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得到全面貫徹,黨同宗教界的統一戰線不斷鞏固,宗教領域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宗教領域總體平穩有序。在國內外宗教問題日益復雜的大背景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全黨對宗教工作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宗教工作,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動謀劃,加強領導,為全黨做出了表率。中央在時隔15年后召開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就宗教工作作出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親力親為,加強對宗教問題的調查研究,及時就宗教方面涉及全局和戰略性問題作出重要指示。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解決突出問題進行及時指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推動宗教工作扎實有效開展,形成了黨委、政府和社會有關方面共同重視宗教工作的良好局面。

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黨中央高度重視宗教法治建設。制定《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明確了黨委統戰部門的宗教工作職責。在修訂《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明確了黨員不准信仰宗教的政治紀律。在制定《民法總則》《國家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網絡安全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等重要法律中,將宗教問題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為規范和調節宗教與相關社會事務的關系提供了法律依據。領導修訂並頒布《宗教事務條例》,為規范和管理宗教事務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法治保障。

著力解決宗教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宗教領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採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進行有效治理。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活動。堅決同達賴集團利用宗教進行的分裂破壞活動作斗爭,整頓治理問題突出的寺廟,維護藏傳佛教正常秩序。堅決遏制宗教極端思想影響,扎實開展“去極端化”工作。依法糾正“清真”概念泛化,利用宗教干預行政、司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等行為。支持我國天主教自選自聖主教,不斷壯大愛國力量。積極探索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設聚會點的新舉措,規范基督教活動。開展佛教道教領域“商業化”問題專項整治,對社會反映強烈的經營承包寺觀、亂塑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假活佛亂象等進行治理。積極穩妥推進民間信仰事務規范管理。

支持宗教界加強自身建設。在黨中央的關心、重視和支持下,宗教團體自身建設和人才培養取得了明顯成效。支持宗教界開展宗教思想建設,對教義教規做出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闡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中國化方向。開展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規范宗教活動場所管理,形成依法管理、社會管理、自我管理相互銜接的管理格局。建立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制度,搭建相互交流、彼此借鑒和共同促進的重要平台,促進各宗教之間關系和諧。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的要求,支持宗教界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制定宗教院校建設規劃,指導西藏、新疆有針對性地培養合格宗教教職人員。

發揮宗教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中央鼓勵和支持宗教界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支持宗教界弘揚優良傳統,開展救災賑災、扶貧幫困、養老助學等公益慈善活動,服務社會,利益人群。各全國性宗教團體積極響應中央脫貧攻堅的偉大號召,聯手支持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脫貧工作,建立宗教界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實踐基地。支持各宗教在獨立自主、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友好交流,舉辦世界佛教論壇、國際道教論壇、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等活動,加強與“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的宗教交流,講好中國宗教故事,為促進民心相通發揮作用。

推動中央宗教工作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2016年中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對各地區和有關部門、中管高校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統一戰線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情況調研檢查,宗教工作是其重要內容。2017年中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宗教工作重大決策部署的專項調研檢查。在中央的指導督促下,通過這兩次高規格、大范圍、全覆蓋的真督實查、跟蹤問效,各級黨委積極履行宗教工作主體責任,扎實推動中央關於宗教工作大政方針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取得了積極效果。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宗教工作一定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開創新局面,把信教和不信教群眾都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求是》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