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南渡長江計劃的提出與演變

作者:杜桂劍    發布時間:2018-07-19   
分享到 :

解放戰爭時期南渡長江計劃的提出與演變

杜桂劍

 

[摘要]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進攻階段后,為打破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軍在中原戰場形成的僵局,1947年7月到1948年9月,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曾作出派遣若干縱隊南渡長江,以調動國民黨軍,從而減輕中原戰場壓力的戰略計劃。南渡長江計劃經歷了提出、暫停執行、重新啟動、再次暫緩執行、最終放棄的復雜過程。從計劃的發展變化過程看,劉伯承、鄧小平等對南渡長江計劃的意見,各部隊領導同志認為粟裕提出的先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仗,盡可能多地把敵軍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的方案比較合理並表示贊同,以及粟裕兵團對南渡長江計劃的后勤准備出現嚴重困難等原因,是中共中央暫緩執行南渡長江計劃的重要考量。南渡長江計劃的暫停到最終放棄,是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對戰爭形勢進行更為全面的判斷和對戰局進行具體分析后作出的審慎決策。

[關鍵詞]解放戰爭﹔南渡長江計劃﹔毛澤東﹔粟裕﹔鄧小平﹔劉伯承

 

19476月底,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進攻階段。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挺進大別山區,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一部挺進豫皖蘇邊區,陳賡、謝富治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挺進鄂豫陝邊區。但在一段時間內,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軍在中原戰場形成僵局。為打破這種局面,19477月到19489月,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曾作出派遣若干縱隊南渡長江,以調動國民黨軍,從而減輕中原戰場壓力的戰略計劃,即南渡長江計劃。

南渡長江計劃經歷了提出、暫停執行、重新啟動、再次暫緩執行、最終放棄的復雜過程。關於這一計劃開展的大致脈絡,學術界已經作了比較清楚的梳理,但是,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為何一再調整這一計劃?其間發生了些什麼?筆者認為,這要從歷史背景和客觀形勢的變化以及中共高層領導同志的認識中尋找答案。本文即在這方面作些分析和探討。

一、南渡長江計劃的提出

1947630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南渡黃河,拉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723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並華東局電,提出以華東野戰軍兩個縱隊南渡長江的計劃。電報要求:“葉、陶兩縱隊出閩浙贛,創立閩浙贛根據地。”電報對創建閩浙贛根據地的步驟和時間作了具體規定:“第一步於現地休整數日,迅速殲擊泰安、大汶口、肥城、平陰、東阿、東平地區之敵,佔領該區。以一個半月至兩個月時間在該區內(或在聊城)完成休息補充、配備干部及政治動員﹔第二步,出至皖西,建立臨時根據地﹔第三步,相機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臨時根據地﹔第四步,至閩浙贛目的地。”【《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08頁。】電報要求熟悉南方情況的廣東縱隊受葉飛、陶勇指揮並隨同南下,請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等考慮組織東南分局,讓鄧子恢、張鼎丞、曾山前往主持。【參見《毛澤東軍事文集》第4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頁。】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為什麼這個時候提出南渡長江到閩浙贛建立根據地呢?除了考慮到閩浙贛是革命老區、有一定基礎外,還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把戰爭引向國統區,執行外線作戰戰略任務,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解放區的人力、物力消耗,而且有利於從國統區獲得戰爭所需的多方面資源。72123日,中共中央在陝北靖邊縣小河村召開中央擴大會議,決定全軍主力部隊轉入外線作戰。91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的指示中也明確指出人民解放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0頁。】19485月,陳毅在華野高干會上傳達中央會議精神時說:中共中央南渡長江的意圖是“變江南為中原,變中原為華北”【《陳毅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版,第413頁。】。

其二,中共中央當時得到的信息是國民黨在閩浙贛地區兵力空虛,大軍到達之后便於站住腳。1947227日,閩浙贛區委書記曾鏡冰致電中共中央並華中分局。電報說:“目前閩省隻有五個保安團,沿海地區正鬧災荒,國民黨又抽丁征糧,故發動游擊戰爭,客觀條件甚成熟。”【《周恩來軍事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頁。】此時,中共中央也作出了類似的判斷。38日,中共中央致電上海分局書記劉曉並轉告閩浙贛區委書記曾鏡冰。電報說:“目前蔣管區后方甚為空虛,許多省份隻有保安團並無正規軍,特別東南各省為然。”【《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下卷,第173頁。】

但實際情況是,在閩浙贛國民黨的軍事力量與中共的判斷是有出入的。大約這一時期,“福建實有保安團7個,特務大隊2個,工兵大隊1個,通信大隊2個”【劉鳳翰:《國民黨軍事制度史》(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2頁。】。軍事上的考慮在戰爭決策中自然是要被擺在第一位的,選擇閩浙贛地區作為南下的目標即是如此。不過,對軍事形勢的判斷需要綜合分析大量信息,在當時的條件下,難免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由於信息掌握不足而導致判斷不准確。

對中央軍委723日電報的內容,各地表示擁護,但又提出面臨的困難。

725日,華東局復電表示:一致擁護中共中央發展大別山和閩浙贛的方針,但又提出葉飛、陶勇縱隊是否“候內線殲敵二三個師后再取道淮北南下”【《張雲逸年譜》,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版,第332頁。】的建議。

727日,陳毅、粟裕、譚震林復電表示擁護中共中央的方案,但又說:“如果我們能在內線再殲其機動旅十至二十個,將對外線殲敵有極大之便利”,同時表示南渡長江計劃“完全沒有根據地作依托,在目前之大規模作戰是困難太大”。【《粟裕年譜》,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版,第170頁。】

728日,劉伯承、鄧小平致電中央軍委並告陳毅、粟裕等,表示擁護中共中央723日電,但因南渡黃河后連續作戰,損耗甚大,加上經費不足,部隊南進面臨困難﹔同時還建議,如果在隴海路南北堅持兩個月時間,並消滅敵八個旅以上,“則南下更少困難”。【參見《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674頁。】

考慮到各地方領導人對南渡長江計劃的態度,中共中央在經過對戰局的進一步分析后,於727日致電劉伯承、鄧小平並告陳毅、粟裕、譚震林。電報要求劉鄧部立即集結全軍休整補充半個月。【參見《毛澤東軍事文集》第4卷,第152頁。】729日,中央軍委致電劉伯承、陳毅、粟裕等,指示:“兩個月后准備以葉縱再加其他部取道皖西或蘇中,相機出閩浙贛,兩個月內派干部或小支隊先去。”【《粟裕年譜》,第171頁。】

對比最初的設想(723日電),中共中央此時(729日電)在南渡長江這個問題上作了兩個小的調整:其一,在南渡長江的時間上,原定於19479月初或9月末,由於華東局、中原局等領導同志在復電中都建議在內線作戰一段時間,以及陳毅、粟裕表示葉飛、陶勇縱隊有困難,中共中央調整執行南渡長江計劃的時間明確改為9月末﹔其二,在渡江南進的部隊上,原定是以葉飛、陶勇兩個縱隊為主力,現調整為葉飛縱隊和其他縱隊去執行,並要求在這個期間派遣干部和小支隊先行。

二、南渡長江計劃的暫停

雖然時間上推遲了一點,執行任務的部隊也還待定,但南渡長江計劃仍在切實推進中,上述變動不等於暫停執行這一計劃。那麼,暫停計劃發生在什麼時候呢?

這裡有一個說法值得探討。87日,中央軍委致電劉伯承、鄧小平並告陳毅、粟裕,要求華野六個縱隊(分別是華東野戰軍的第一、三、四、六、八、十縱隊)必須全部出隴海線直接掩護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並認為,隻要陳毅、粟裕六個縱隊集中處於內線,即從劉鄧大軍的反方向鉗制敵人,“一切有辦法﹔如果分散南進,則全局不利”。這封電報實際上改變了中共中央要求葉飛、陶勇723日率第一、四縱隊分兵渡江南下的計劃。【參見《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下卷,第215頁。】對此,筆者認為,電報中的“南進”所指的不是渡江南下,而是南進中原地區。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早在1947629日,中共中央曾要求華野採取“分路出擊其遠后方”【《毛澤東軍事年譜(19271958)》,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82頁。】的戰略方針,但在華東野戰軍“七月分兵”【19476月,考慮到國民黨軍集中兵力,難以各個擊破,中共中央要求華東野戰軍以兩至三個縱隊出魯南,以兩個縱隊出魯西泰安以西以南各地,以四個縱隊監視正面之國民黨軍。630日,陳毅、粟裕、譚震林下達各部執行這一命令。以葉飛、陶勇率領第一、四兩縱隊越過臨蒙公路向魯南挺進,由陳士榘、唐亮率領第三、八、十縱隊經萊蕪向魯西挺進,陳毅、粟裕、譚震林直接指揮第二、六、七、九縱隊和特種兵縱隊集結於沂水、悅庄公路兩側待機出擊。雖然命令是630日下達,但具體執行是到了7月,故稱為“七月分兵”。參見《粟裕年譜》,第165166頁。】以后,南麻、臨朐幾仗打得並不理想,損失較大。在這種情況下,為配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要求集中南進而不是分散南進中原地區是情理之中的。

第二,就在這個電報發出的第四天,811日,中央軍委指示:“華東六縱似宜開至聊城相機與宋時輪王秉璋會合,直接策應隴海路南北,不宜分散使用。”【《毛澤東軍事年譜(19271958)》,第592頁。】此時,劉鄧大軍剛到達隴海路附近。很明顯,這裡的“不宜分散使用”應是為了策應隴海路附近的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部隊不宜分散使用。這與四天前的電報內容是吻合的。

第三,在這個時間前后中共中央電報的話語中,常見“南進”一詞是指南進到中原地區的意思。比如,在這封電報發出后的第三天,810日,中央軍委致電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電報中要求陳唐、葉陶部隊到豫皖蘇后,在該區活動一段時間,掩護劉鄧大軍南進。“南進”就是指南進到中原地區。【參見《毛澤東軍事文集》第4卷,第183頁。】

綜上所述,這封電報中“如果分散南進,則全局不利”,應該是指:如果分散南進中原地區,則對全局不利,起不到策應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目的。而此時劉鄧大軍還在挺進大別山的途中,確實需要策應。814日,劉鄧大軍進入到豫皖蘇邊區,27日,劉鄧大軍才完成千裡躍進大別山的戰略任務。【參見《鄧小平傳(19041974)》(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647頁﹔參見《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中),第686頁。】

實際上,中共中央決定暫停執行南渡長江計劃是在9月份。917日,陳毅、粟裕向中央軍委建議:如果要渡江南下,“則擬將一、四縱隊開(黃)河北整補1個月,待機南下,執行新任務”。【《陳毅年譜》上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3頁。】922日,中央軍委復電陳毅、粟裕說:“半年內,不擬派一、四縱隊去江南。”【《陳毅年譜》上卷,第503頁。】924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正式電告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等:“原定葉、陶去閩浙贛之任務,停止執行。”【《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下卷,第215頁。】

既然把戰爭引向國統區,進行外線作戰是中共中央的既定戰略方針,那麼,為什麼要停止執行南渡長江計劃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葉飛、陶勇第一、四縱隊在作戰中減員很大,兵員補充卻困難﹔二是為了支援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的斗爭,不宜急於渡江南下。

具體而言,華野“七月分兵”后,在南麻、臨朐等戰斗中減員較大。第一、四兩個縱隊各傷亡約5000人,非戰斗減員各約5000人。第一縱隊3個師,除第二師尚余2個團外,其余兩個師均隻有1個團。【參見《粟裕傳》,當代中國出版社2000年版,第622頁。】194782日,陳毅、粟裕、譚震林在致中央軍委的報告中說:“葉、陶兩縱傷亡和非戰斗減員萬余人。”【《粟裕年譜》,第172頁。】

不僅如此,新兵的補充也很困難。819日,張雲逸、鄧子恢等致電中共中央,在匯報部隊新兵補充時說:“准備從東縱一個新團及教導旅兩個團(七千人左右)抽補,惟教導旅的兩個團無效”,並且地方干部在秋后兵員補充上提出各種困難。【參見《張雲逸年譜》,第335頁。】104日,晉冀魯豫領導人復電朱德、劉少奇,一方面表示准備在1947年冬擴充10萬新兵,給葉飛、陶勇兩縱隊以補充,但另一方面強調:“唯新兵須經短期訓練,估計明年一月始能撥兵。”【《朱德年譜(18861976)》(新編本)(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6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繼續執行南渡長江計劃,勢必要讓第一、四縱隊北渡黃河休整。但是,劉鄧大軍到達大別山后,其面臨的困難很大,主要是重武器無法使用、糧食不足、布匹、棉衣欠缺等。【參見《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中),第688689691頁。】這就存在兩難的選擇。要是讓第一、四縱隊執行南渡長江計劃,就得讓第一、四縱隊撤出中原戰場,北渡黃河休整,這無疑增加了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的壓力。要是讓第一、四縱隊暫時留在中原戰場,支援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的斗爭,第一、四縱隊就沒法北渡黃河休整,這樣勢必要暫停執行南渡長江計劃。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最終的決定是讓第一、四縱隊留在中原戰場,但暫停渡江南下計劃。924日,中央軍委致電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等。電報說:“葉飛、陶勇兩縱雖減員較大,當此緊要時機,不宜北渡。”【《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中),第692頁。】

正由於中共中央暫停執行南渡長江計劃,陳毅、粟裕對江南游擊戰爭的認識發生了變化。104日,陳毅、粟裕致電張雲逸、鄧子恢等認為:江南各區之游擊戰爭“不在調動江北敵人配合江北反攻而在發展與擴大自己”【《粟裕年譜》,第184頁。】。

三、南渡長江計劃的重啟和最終放棄

19478月,劉鄧大軍到達大別山后,蔣介石從山東、陝北調兵回援中原,使中共處在中原的部隊承受了國民黨優勢兵力的巨大壓力,戰爭形成僵局。為扭轉戰爭局面,奪取軍事戰略主動權,從10月中旬始,中共中央重啟南渡長江計劃。

作為前線指揮員的粟裕,結合他所了解的中原戰區的情況,經過一段時間對南下作戰可能性的思考,於1948122日向中共中央發出“子養電”。這篇電報提出了和南渡長江計劃不同的看法:“建議三軍(劉鄧、陳謝和我們)在今后一個時期,採取忽集忽分的作戰方式,以求能較徹底的殲滅敵人一路(我們一軍如不擔負打援,兵力是夠用的),隻要鄰區能及時協同打援或箝制援敵遲進,殲敵一路是很可能的。”【《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345頁。】毛澤東十分重視粟裕這個建議,立即要求粟裕和陳毅趕赴中央,詳細陳述這個建議,共同討論是否繼續執行南渡長江計劃。

1948429日,陳毅、粟裕到達西柏坡。430日至5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在城南庄召開。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陳毅、粟裕、彭真、薄一波、聶榮臻、李先念等人。會議第一天,粟裕著重匯報了三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黃淮地區大打殲滅戰的方案,並詳細說明了提出這個方案的根據,認為改變中原戰局的關鍵在於同國民黨軍進行幾次大的較量,打幾個大的殲滅戰,而要打大的殲滅戰,以三個縱隊渡江南進是做不到的,而在中原黃河地區,我軍打大殲滅戰的條件卻在成熟。【參見《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版,第542頁。】最后,中央書記處決定,在既定方針不變的前提下,採納粟裕的建議。【參見《粟裕年譜》,第206頁。】即華東野戰軍第一、四、六縱隊暫不向江南出動,集中主力在中原黃淮地區大量殲敵,盡可能多地把國民黨的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參見《朱德年譜(18861976)》(新編本)(中),第1301頁。】

55日,中央軍委致電劉伯承、鄧小平並華東局,一方面指出,“將戰爭引向長江以南使江淮河漢地區之地容易被我軍逐一解決”,“是正確的堅定不移的方針”,但另一方面又強調,粟裕兵團目前渡江尚有困難。“目前粟裕兵團(一、四、六縱隊)的任務,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開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則四個月多則八個月內,該兵團加上其他三個縱隊在汴徐線南北地區,以殲滅五軍等部五六個至十一二個正規旅為目標,完成准備渡江之任務。在此期內,由該兵團派出十個營,附以地方干部,陸續先遣渡江,分布廣大地區,發展游擊戰爭。”【《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行本)下卷,第308頁。】59日,中央軍委致電饒漱石等,明確“粟裕兵團暫緩南下”【《周恩來軍事文集》第3卷,第358頁。】。514日,陳毅、粟裕致電華東局、中原局及陳士榘、唐亮,傳達中共中央決定:“粟兵團南渡任務不取消,同意在中原打幾個月仗作南下准備。”【《粟裕年譜》,第207頁。】

由此可見,一方面,中共中央接受粟裕的建議,暫緩南渡長江﹔另一方面,又明確等條件成熟還是要執行南渡長江計劃,並要求派遣十個營的兵力准備過江開展游擊戰爭。

為什麼中共中央最后再次暫停執行南渡長江計劃?筆者認為,這主要由於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領導人對南渡長江計劃十分慎重,時刻注意根據形勢和戰局的變化,作出必要的調整,力求使作戰計劃更符合客觀實際﹔同時,粟裕根據部隊實際情況進行深思熟慮,提出的建議比較合理。

此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中共其他領導人對南渡長江計劃提出了合理意見,是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作出決策的重要參考,也對中央及時作出計劃調整起到了一定影響。

一是在南渡長江計劃與在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兩種方案上,劉伯承、鄧小平等由原來積極支持南渡長江計劃轉變為兩種方案都認可。194814日,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致電中共中央軍委並中央工委,提出:大別山情況的改變,除本身斗爭外,還依賴於整個淮河以北的鞏固,江漢、桐柏兩區工作的深入和開展,蘇北、淮南的工作開展。而且,強化游擊戰爭,可迫使敵人分散兵力,使東北西三面寬大面積連接起來,互相應援,“最根本的則是以強大兵團過長江”【《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中),第708頁。】。24日,劉伯承、鄧小平建議,組織兩個有力支隊繼粟裕之后渡江南下,牽制敵人一部分兵力,一支出川、湘、鄂,一支出湘、鄂、贛,2月、3月作充分准備,3月底或4月初行動。【參見《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下卷,第278頁﹔《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中),第715頁。】可見,這時劉伯承、鄧小平等仍是積極支持南渡長江計劃的。

416日,粟裕在反復思考渡江南進和在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兩種方案后,為謹慎起見,先致電劉伯承、鄧小平提出,“華野三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而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區打大仗的建議,征求他們的意見”【參見《粟裕年譜》,第205頁。】。418日,劉伯承、鄧小平致電中央軍委並陳毅、粟裕,分析了兩種情況。一方面認為:“從中原形勢而論,粟部過江迫使敵人抽走幾個師,將發生很有利的變化,於全國戰局的發展亦極有利”﹔另一方面又指出:“如果粟部遲出,加人中原作戰,爭取在半后方作戰情形下多殲滅些敵人,而后再出亦屬穩妥,亦可打開中原戰局。”【《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中),第730頁。】可見,劉伯承、鄧小平肯定了粟裕率部過長江在戰略上的意義,但同時也認為,華東野戰軍暫不過江而加入中原作戰,也是於戰局有利的。【參見《鄧小平傳(19041974)》(上),第698頁。】421日,劉伯承、鄧小平致電中央工委轉中央軍委,對粟兵團的使用,再次分析道,“如粟兵團出動,將調動一部敵人,如粟兵團留中原作戰一時,我軍實力亦可超過敵人”,並且說“粟部是否留中原作戰一時期,請軍委考慮確定”。【《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中),第731732頁。】盡管沒有明確贊同放棄渡江南進,但劉伯承、鄧小平對南進的意見成為毛澤東、中共中央決策時的一個重要參考。

各部隊領導同志對粟裕提出的在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方案也表示贊同。1948315日,粟裕致電華東局,重申“子養電”中基本觀點。華東局318日復電表示:“你對戰爭發展的估計、后方的准備,原則上同意。”424日,張雲逸、鄧子恢致電中央工委轉中央軍委說:“同意粟卯巧(418日——引者注)電對今后戰況估計,在長江黃河間須有幾個大殲滅戰才能解決中原問題。”【《粟裕年譜》,第204206頁。】430日至5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擴大會議,在討論粟裕部渡江南進時,李先念在發言中對粟裕的建議表示贊同,並說:“如果不殲滅國民黨幾個正規軍,想過長江也過不去,即使過去了,也難以扎根。”【《李先念年譜》第1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674頁。】聶榮臻“也向毛澤東提出在江北作戰的建議”【《聶榮臻年譜》上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頁。】。因此會議在研究如何發展戰略進攻問題時,採納了粟裕等人的意見,作出人民解放軍暫不渡江南進,而先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仗,盡可能多地把敵軍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的決策。

各部隊領導同志之所以在對南渡長江計劃的態度上發生變化,一方面是粟裕處於戰爭的第一線,對戰局的分析和建議比較合理,比較符合戰爭的客觀實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粟裕兵團進行南渡長江計劃的后勤准備工作時,確實出現了比較大的困難。當時膠東、渤海軍區各調一個新兵團來擔任粟裕兵團進行南渡長江計劃的物資准備,但是物資運送非常困難,軍隊補給成為一個比較大的問題。327日,張鼎丞、曾山等致電張雲逸、鄧子恢等,電報說:“膠東、大魯南均無新兵,隻有調軍分區基干團前去擔任運挑物資,得很好動員,一般恐難全部使用挑運。”【《張雲逸年譜》,第347頁。】盡管為了便於粟裕兵團更好地執行南渡長江計劃,中共中央軍委在軍工品分配上,要求在原協定數量的基礎上,給粟裕兵團“多補充些,以利粟裕南進”【《周恩來年譜(18981949)》(修訂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781頁﹔】,但是到粟裕兵團准備執行計劃前不久,對南渡長江計劃的后勤准備工作情況卻仍然並不樂觀。1948418日,張雲逸、饒漱石等致電中央工委轉中央軍委並告陳毅、粟裕,告知“東北撥給粟兵團三十萬七九機槍彈尚未運到”【《張雲逸年譜》,第347348頁。】。

由此可見,劉伯承、鄧小平等對南渡長江計劃的意見,以及其他領導人認為粟裕的方案合理表示贊同,同時粟裕兵團對南渡長江計劃的后勤准備出現嚴重困難等原因,是中共中央暫緩執行南渡長江計劃的重要考量。也就是說,再次暫停南渡長江計劃是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對戰爭形勢進行更為全面的判斷和對戰局進行具體分析后作出的審慎決策。

豫東戰役的勝利,連同其他戰場人民解放軍作戰的勝利,証明了解放軍有可能在長江以北依托老解放區大量殲敵的可能。因此,中共中央對南渡長江計劃再次作出重要調整,毛澤東於713日致電中原局並告粟裕、陳士榘、唐亮:“粟兵團應在現地區作戰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殲滅五軍、十八軍等部,開辟南進道路,然后南進(不殲滅五軍、十八軍不走)。”【《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下卷,第322323頁。】與55日再次暫停南渡長江計劃的電報相比,這封電報的內容至少有兩點變化:第一,執行南渡長江計劃的時間推遲到1949年春季或夏季﹔第二,執行南渡長江計劃的條件,原定是“殲滅五軍等部五六個至十一二個正規旅”完成准備渡江,改變為不殲滅五軍、十八軍就不渡江。

1948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即九月會議)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毛澤東在戰爭實踐的基礎上,對戰爭局勢進一步作出分析,他認為,“國民黨現有全部軍事力量三百六十五萬人中的百分之七十是在第一線(長江和巴山山脈之線以北,蘭州和賀蘭山脈之線以東,承德和長春之線以南)”,為了集中力量打敗國民黨軍的主力部隊,九月會議決定人民解放軍第三年仍然在長江以北和華北、東北作戰。【參見《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346頁。】這標志著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提出的派遣若干縱隊南渡長江,調動國民黨軍,從而減輕中原戰場壓力的戰略計劃終止。

而從1948年夏到1949年初,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等戰役的接連勝利,証明在黃淮地區大量殲敵是可行的,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原戰局。這樣,進行外線作戰從而策應中原戰場的南渡長江計劃也就沒有必要了。至於19494月開始的渡江戰役,那是解放戰爭形勢迅速發展和敵我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中共中央作出的新的重大決策,與本文所說的南渡長江計劃不是同一概念。

(本文作者:杜桂劍,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安徽合肥230601

(責任編輯:宿凌)

(來源:《黨的文獻》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