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剛:為人民謀幸福 為民族謀復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

作者:吳德剛    發布時間:2018-07-03   
分享到 :

為人民謀幸福 為民族謀復興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

吳德剛

 

核心要點:

■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勝利的強大動力。在28年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始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謀任何私利的政黨,始終是敢於並善於領導人民百折不撓地向敵人作斗爭的政黨。經過新中國建立后近30年的努力奮斗,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新時期推動改革開放的不竭力量。經過40年的奮斗,國民經濟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80多萬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5年多來,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厚重的歷史答卷。

■ 永遠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偉大歷史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始終牢記歷史使命,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始終同各國人民一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美好﹔始終把加強黨的建設貫穿於偉大事業和偉大夢想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建黨97年來,中國共產黨義無反顧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

一、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勝利的強大動力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馬克思主義鮮明理論品格。馬克思主義自誕生起就秉持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的鮮明立場。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1921年,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旗幟鮮明地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黨的一大通過的《黨綱》中,鮮明提出要依靠無產階級,組織工人運動,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之后不久,毛澤東同志在《政治周報》發刊詞中進一步寫到,共產黨人革命就是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黨的七大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寫入黨章,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要為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奮斗。

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下,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28年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始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謀任何私利的政黨,始終是敢於並善於領導人民百折不撓地向敵人作斗爭的政黨。中國革命的勝利,在我國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勞動人民成了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人民革命在一個人口佔全人類近四分之一的大國的勝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的斗爭產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權從根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和鞏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為人民群眾謀幸福、實現各民族的大團結和繁榮富強,成為鼓舞千千萬萬中國共產黨人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建設社會主義富強民主文明現代化國家的根本保証。經過新中國建立后近30年的努力奮斗,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1980年同完成經濟恢復的1952年相比,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按原價計算,增長26倍多,達到4100多億元﹔農業生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國糧食增長近1倍,棉花增長1倍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解決了十億人民吃飯穿衣的問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1980年,全國各類全日制學校在校學生2.04億人,比1952年增長2.7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新時期推動改革開放的不竭力量

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人民由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征程。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

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員的含義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說,隻有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准繩。”他還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與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大陸同胞,台灣、香港、澳門的同胞,還有海外華僑,大家都是中華民族子孫。我們要共同奮斗,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振興。江澤民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要考慮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胡錦濤同志強調,群眾利益無小事,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40年的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牢牢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擺在突出位置。經過40年的奮斗,國民經濟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80多萬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5%左右。1978—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實際增速高達9.3%。以這麼高的速度持續這麼長時間的增長,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經濟結構日趨合理化,第三產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從社會發展水平看,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人民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人民幣,已經躋身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前后共計有7億多人脫貧,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偉大壯舉。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發展領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離不開中國與世界市場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作為承載全球將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國,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三、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

黨的十八大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思想,對中國共產黨前進動力的理論認識達到新境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伊始就向世人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在參觀《復興之路》大型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的重要思想,指出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准。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200多次提到“人民”,充分體現了人民在黨的事業中的分量,也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5年多來,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厚重的歷史答卷。

回顧中國共產黨97年的奮斗歷史,我們黨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始終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一步一步推進了偉大事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歷史証明,中國共產黨能夠從一個隻有50多名成員的弱小組織起步,發展到今天擁有89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根本在於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這個根本。正是這樣一以貫之的結合、這樣執著的堅持,才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才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進而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四、永遠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偉大歷史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再一次向世人庄重宣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必須全面落實到治國理政的具體實踐中,更好增進人民福祉,推進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要著眼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一項項具體政策的落實中感受到當家作主的地位,在一個個具體困難和問題的解決中,感受到黨的群眾路線的真理光芒和實踐溫度。特別是要打好脫貧攻堅戰,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始終牢記歷史使命,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規劃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各民族的大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齊心協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要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找到最大公約數,繪就最大同心圓。要大力弘揚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不斷增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強起來”的“精氣神”,真正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的“強國之魂”。

始終同各國人民一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美好。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是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光榮與夢想,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價值取向,也向世界昭示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當今世界面臨復雜而多樣的挑戰,人類前途系於各國人民的抉擇。唯有同心協力,才能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共產黨必須攜手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貢獻。

始終把加強黨的建設貫穿於偉大事業和偉大夢想中。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是空想。一個政黨的歷史高度,必然取決於其精神世界的高度。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之魂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崇高理想和信仰。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各項建設,在統攬“四個偉大”實踐中,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 《求是》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