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作者:陳理    發布時間:2017-07-17   
分享到 :

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 學習《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

陳理

 

核心要點:

■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不論從世界發展態勢看還是從國內發展要求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都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

■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綜合研判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思路和工作著力點的重大調整,是化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和矛盾的重大舉措,也是培育增長新動力、形成先發新優勢、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選擇。

■面對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大潮,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抓住了中心工作這個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特別是他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著重抓的三件大事:第一,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第二,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第三,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些論述對於我們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發展怎麼看、怎麼干的重大問題,進一步把思想、行動、工作重點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引領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經黨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最近編輯出版了《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為學習把握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經濟建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提供了重要教材。

一、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

科學判斷國內外形勢,歷來是我們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經濟發展,首先要明大勢、掌大勢,順勢而為。要實現更好發展,必須更好分析形勢和環境,更好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變化,更好把握宏觀經濟大勢,更好應對挑戰。

揭示經濟增長速度變化的深層次原因。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反映了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的深層次問題。早在201212月在廣東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指出: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並強調,不論從世界發展態勢看還是從國內發展要求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都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這一重要論斷,超越了一個時期以來國際社會普遍採取的量化寬鬆和“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做法,為科學分析經濟形勢,引領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作出我國經濟發展處於“三期疊加”階段的重要判斷。在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作出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的重要判斷。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三期疊加”階段,決定了我們必須徹底拋棄用舊的思維邏輯和方式方法再現經濟高增長的做法,必須通過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持續發展、更高水平發展。

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明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經濟工作的大邏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是對我國經濟所處的方位、發生的變化的深刻認識,是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科學把握,既進一步深化了對我國經濟怎麼看的認識,又為我國經濟怎麼干指明了方向。

二、提出引領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套政策框架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內在系統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這些變化正在重構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增長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認識條件變化的客觀性,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遠,還會付出極大代價,必須開辟新的發展路徑,激發經濟潛力,引領經濟發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黨中央變壓力為動力,順大勢、謀大事,從實際出發提出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引領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套政策框架,對指導經濟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調要引導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指明了我國經濟發展方向。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按照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要堅決貫徹。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認識要立即調整,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行為要堅決糾正,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做法要徹底摒棄。

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綜合研判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思路和工作著力點的重大調整,是化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和矛盾的重大舉措,也是培育增長新動力、形成先發新優勢、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選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概括地說,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創新動力,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新引擎、構建新支撐。

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一個重要理論觀點,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原則。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的原因是要素配置扭曲,是體制機制障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同樣,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工作方式的變革,涉及一系列工作關系、社會關系、利益關系的調整,不改革就隻能是坐而論道,最終到不了彼岸。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堅持創新發展,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發展主動權,更好引領新常態的根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妥善應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更加需要擴大對外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一旦打開,就不可能關上,開放程度會越來越大,開放水平會越來越高,介入全球化能力會越來越強。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以擴大開放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

黨中央提出的引領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套政策框架,還有許多重要內容。比如,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和針對性,不搞量化寬鬆和“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突出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先后對“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對資源能源有效利用、農業現代化、糧食安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對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改善民生、加快脫貧攻堅、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等作出深入部署。實踐証明,黨中央對經濟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

三、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水平

做好經濟工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任務。面對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大潮,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全面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

要切實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很多特點和特征,但最本質的特征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抓住了中心工作這個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經常審議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黨中央形成了每季度分析研究經濟形勢的制度,同時定期研究部署重大戰略問題,對推動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指導作用。黨中央領導經濟工作制度日益完善,為推動各方面共同做好經濟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証。

要增強黨領導經濟工作專業化能力。新形勢下,我國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分工日趨復雜、形態更加高級、國際國內聯動更加緊密,對黨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經濟形勢變化很快,我們不熟悉、不知道的事情很多,要做好工作,就要深入調研、加強分析、加強學習、提高本領。這當中,尤其需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增強黨領導經濟工作專業化能力。領導干部要勝任工作,不說外行話、不干外行事,必須下大氣力完善知識結構、增長實踐才干,缺什麼補什麼,既要多學一些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知識,也要多學一點國際、戰略、心理等方面的知識。

要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法治化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法治經濟的本質要求就是把握規律、尊重規律。必須堅持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必須改變“習慣於僅靠行政命令等方式來管理經濟,習慣於用超越法律法規的手段和政策來抓企業、上項目推動發展,習慣於採取陳舊的計劃手段、強制手段完成收入任務”的做法。領導干部尤其要帶頭依法辦事,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要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通過科學方法貫徹各項大政方針。穩中求進,強調的是要保持戰略定力,穩中求進的根本點在於穩定大局、不斷進取﹔要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堅決守住金融安全、社會民生、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底線﹔要堅持功成不必在我,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穩”的重點要放在穩住經濟運行上,“進”的重點要放在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上,“穩”和“進”要相互促進。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兼第六編研部主任)

(來源:《求是》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