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通訊(2016年)

作者:    發布時間:2019-06-27   
分享到 :

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通訊

2016年第1期 總第13期 2008年11月5日

主題詞:理事大會學術研討會

 

◆ 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2016年工作通報

 

◆ 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暨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2016年學術年會在福州召開

 

◆ 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大會發言綜述

 

◆ 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青年優秀論文獎獲得者名單 

  

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2016年工作通報

 

1. 2016年3月,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在民政部社會團體管理局辦理了2015年社團年檢,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要求,提交了年度工作報告書,檢查結果為“合格”。

2. 2016年8月,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按照“社會組織雙覆蓋”的要求,進行了黨組織建設,具體工作由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黨支部分管負責。

3. 2016年8月,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辦公室組織編寫了《馬克思主義論壇叢書第11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於10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4.2016年9月,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進行了《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証書》、《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証》、《稅務登記証》的更新和數字証書的更換,並完成了營改增稅務登記辦理。

5.2016年10月,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與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共同主辦了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暨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2016年學術年會,這是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首次作為全

國馬克思主義論壇的主辦方。論壇還組織評選了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青年優秀論文獎,共有10篇論文獲獎。 

 

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辦公室

2016年11月1日

 

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暨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2016年學術年會在福州召開

2016年10月22-23日,由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和中共福建省委黨校聯合主辦,由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和《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雜志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暨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2016年學術年會在福建福州舉行。本次論壇以“馬克思主義與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主題,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編譯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軍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防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80多家單位的1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魏海生、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陳雄、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劉志堅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楊金海主持開幕式。

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魏海生在致辭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馬克

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為新時期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此次論壇以“馬克思主義與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主題,圍繞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和交流,對於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魏海生副局長強調指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必須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做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踐、當今時代特征緊密結合這篇大文章,不斷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魏海生副局長還介紹了中央編譯局推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央文獻翻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國家高端智庫試點、馬克思主義文獻資源建設、馬克思主義宣傳普及以及國內外學術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基本情況。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陳雄在致辭中介紹了福建省委黨校的情況,並指出,此次論壇的舉辦是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的一件盛事,也是福建省委黨校的一件盛事,對於提升福建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重點學科建設水平、開闊教師的視野、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隊伍、擴大福建省委黨校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界的影響,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志堅在致辭中認為,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是一個全國性的高規格、高層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高端論壇,這一論壇在福建的舉辦必將有力推進福建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和宣傳工作。

會上,專家學者圍繞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論壇安排了一天的大會發言,有20多位專家就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翻譯與基本理論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研究等論題做了發言。論壇還進行了為期半天的分會討論,有70多位學者圍繞“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大眾化最新成果研究”、“馬克思主義與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問題研究”等三個主題作小組發言。分組討論氣氛熱烈。

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東,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副會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陳學明,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主任、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秘書長馮雷,中央編譯局辦公廳副主任、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副秘書長胡長栓等分別作大會發言或主持會議,最后馮雷秘書長作大會總結。

本屆論壇還按照慣例舉辦了青年學者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共有十位青年學者獲得優秀論文獎。

 

 

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大會發言綜述

由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和中共福建省委黨校聯合主辦,由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和《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雜志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暨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年會,於2016年10月22日至10月23日在福州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共中央黨校、中國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中共中央編譯局、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等80多家單位的1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本屆論壇共收到論文98篇,圍繞“馬克思主義與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這一主題,與會專家學者就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翻譯與基本理論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研究等論題展開討論。本屆論壇所探討的內容綜述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與會學者就如何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進行深入探討。

在回答時代重大課題的過程中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楊金海研究員認為,要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要在回答時代問題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要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覺和自信,關鍵是要解決人們的思想困惑,回答人們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我們的理論研究、課堂教學應該以問題為中心。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這些年的理論研究和教學中,確實存在一些認識模糊、思想混亂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覺運用不夠、自信心不強的問題。福建省委黨校林默彪教授指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要以理性沉思的方式回到“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時代”,面向當代中國現代性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哲學在思想層面上參與了中國現代性的啟蒙、現代性的反思和現代性的建構。哲學既要反思中國現代性建構過程中出現的物化現象和意義危機,社會轉型過程中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疏離等生存悖謬問題,又要以理性的方式建構引導中國現代化進程和人的發展的價值理念,在哲學層面上塑造當代中國的思想自我,

正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使命。在經典文本、原理的問題研究與現實實踐中的問題研究的互釋互動所形成的張力中,蘊涵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可能性空間。山東大學徐艷玲教授認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直面哲學社會科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把我國發展優勢和綜合實力轉化為話語優勢,避免我們在話語建構中的失語無力現象,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和話語構建,這是當今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

從回到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角度探討如何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復旦大學陳學明教授指出,要用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的實踐。目前存在如下幾種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1、啟蒙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用西方哲學解釋馬克思主義﹔2、后現代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用現代西方哲學,尤其是后現代主義的理論來解釋馬克思主義﹔3、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解釋成哲學﹔4、本真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不能隻強調唯物史觀,而忽視了剩余價值學說,本真的馬克思主義是《資本論》中的馬克思主義,不研究《資本論》就不懂得馬克思主義,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作指導。北京大學王東教授認為,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點在於《資本論》及其手稿,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晚年人類學筆記,要以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點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基點,推動理論發展。

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具體概念的探討。話語本質上就是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就需要建構科學合理的概念體系,這需要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化過程中的一些所熟知的基本概念的涵義做出分辨。福建省委黨校王斌副教授探討了“科學”概念在毛澤東政治話語中的修辭意義。他指出,“科學”概念在毛澤東的政治話語中具有豐富的修辭意義,它較少指代科學知識創造或具體科學方法,而更多的是強調“條理化”、“依據事實”、“主觀與客觀相統一”、“認識與實踐相統一”、“實事求是”、“反對迷信”、“遵循規律”等等,這基本符合科學的“邏輯與實証”特征。但在考察“科學”在毛澤東政治話語生成的歷史背景也可以發現,科學知識的普及和科學精神的倡導遠落后於“科學”在民眾思想中的價值賦義和意識形態化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科學”的誤解。參會學者還探討了馬克思的有機體、資本、意識形態等概念。

從思想方法的角度探討如何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福建師范大學鄭又賢教授指出,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處理好哲學社會科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繼承性與原創性、導向性與學理性、現實性與前瞻性的辯証關系。

二、關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

關於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研究。武漢大學朱傳棨教授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的要義包括三個方面:1、要以歷史地、完整地、忠於原著的態度研讀經典著作,這是“原原本本”的內在要求﹔2、讀原著不是為了研讀而研讀,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發展的需要﹔3、原原本本讀原著的根本要義在於理論創新,一方面要依據現時代實踐發展的新要求,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走進一步完善、豐富和發展,另一方面,要在研讀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發展。還有學者具體探討了《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神聖家族》、《評李斯特》等經典文獻及其當代意義。

對資本邏輯的探討。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后劉志洪探討了資本的核心邏輯與附屬邏輯。資本不僅具有創造文明的邏輯,而且還具有摧毀文明的邏輯。價值增殖的邏輯同時衍生出了創造文明和摧毀文明這兩種對立的邏輯,並牢固地支配它們的運作。資本在運動中還呈現出提高效率的邏輯與降低效率的邏輯、競爭的邏輯與壟斷的邏輯、公共性的邏輯與私獨性的邏輯等諸多相互矛盾的正向邏輯和負向邏輯。但這兩類邏輯都由價值增殖邏輯所規約,並服從價值增殖邏輯。唯有價值增殖邏輯是資本的核心邏輯,其他邏輯都只是資本的

附屬邏輯。資本核心邏輯和附屬邏輯的分野,在理論上有助於深化對資本邏輯與現代世界矛盾性的理解﹔在實踐上啟示現代人類特別是當代中國應合理對待資本及其邏輯,建構更高文明形態。中山大學黃壽鬆副教授探討了列寧對資本邏輯、權利平等與社會平等等問題的思考,平等既是列寧動員俄國民眾參與革命和建設的重要話語旗幟,又是他區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重要價值標識。與資本主義把平等主要理解為“權利的平等”不同,列寧認為社會主義應追求“社會的平等”。列寧社會平等的思想與實踐,對於我們科學認識社會主義平等的價值向度,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實現社會主義公平正義,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對馬克思“重建社會”思想的探討。華僑大學許斗斗教授探討了馬克思恩格斯“重建社會”思想及其生態意蘊。資本主義的分工是一種強制的分工,人為了生存而不得不服從於社會的強制力量,這不是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而是片面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重建思想內涵著對資本主義的雙重批判:一是指出資本主義私有制是破壞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根據,二是對資本主義“工業支配”的社會批判,這是人與自然關系異化的根源,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不僅克服勞動異化,還會重新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糾正被資本主義“工業支配”所扭曲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對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問題的探討。中央編譯局林進平研究員探討了如何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在2015年再次成為英美學者熱論的話題。他們關於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何以可能及如何建構的探討,給正在建設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中國學界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啟示。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發展要發揮好“攘外安內”的作用,超越自由主義在全球范圍內咄咄逼人的攻勢,使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能夠對外抵御,對內安撫、提振、凝聚人心﹔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要發揮好對市場經濟的“補救”作用﹔發展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要有“中國情懷”,要立足於中國實際﹔“正義”不宜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首要價值,因為“正義”過多地著眼於利益沖突和協調利益沖突,重視“界分”,而中國文化傳統則把“和諧”、“友愛”、責任視為首要價值,如果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建構過程中過於偏重於“正義”的價值,就無異於中了自由主義的“木馬”。

對馬克思主義的軍事理論的探討。軍事科學院李德義教授探討了堅持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問題。堅持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應以馬克思主義戰爭與和平的理論為指導,營造和平發展的新局面﹔以馬克思主義人民戰爭思想為指導,創造信息化戰爭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新形式﹔以馬克思主義軍隊本質理論為指導,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以馬克思主

義軍隊戰斗力要素理論為指導,提高軍隊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以馬克思主義積極防御理論為指導,創新發展當代戰爭條件下的積極防御戰略﹔以馬克思主義軍事變革理論為指導,深化和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國防大學張伊寧教授探討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軍事理論的科學價值。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把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推廣運用於軍事領域,代表著一種新的軍事思維方式,蘊含著軍事領域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軍事思想的發展史上具有標志性的重要地位。

三、關於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大眾化最新成果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景源研究員探討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群眾觀。習近平始終強調把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看家本領,注重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歷史觀是世界觀的核心,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理論基礎,群眾觀點是唯物史觀的根本觀點,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內容,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習近平的群眾觀可以概括為: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根本觀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密切聯系群眾,身入群眾,心入群眾。

首都師范大學徐志宏教授探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文化引領問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建設中,要高度重視文化的領導權、話語權和管理權,在當代意識形態領域裡爭得話語權。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經歷了諸多坎坷,當前的國學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重新喚醒傳統文化,現代文化應當包括傳統文化的精華,傳統文化是把我國各個民族凝聚起來的精神紐帶。

中央黨校邱耕田教授探討了實踐任務論與中國的發展戰略問題。人們在實踐活動中要解決三個根本性問題,即逐利、強力和明理。在逐利和強力、明理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內在地包含著利、力和理這三個關鍵性要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同樣承擔著逐利、強力和明理這三大根本任務。

華南師范大學劉卓紅教授從實踐理性、價值理性與和諧理性三個維度探討了五大發展理念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釋讀。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是一種現代的、科學的理性主義發展觀,在中國語境下,五大發展理念在實踐理性維度、價值維度與和諧維度方面,都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做了深刻釋讀。

武漢大學袁銀傳教授從反思歷史,立足實踐,著眼問題三個方面探討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路徑問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需要反思20世紀馬克思主

義發展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深入總結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需要立足實踐,揭示當今時代、實踐、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反映當今人類實踐發展的潮流和趨勢﹔需要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和解決當今歷史時代提出的重大而緊迫的問題。

江蘇師范大學曹典順教授從“中國道路”與“世界性眼光”兩個方面重新審視了我國哲學學科的基礎問題。哲學學科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理論思維能力的表征,哲學學科的生活基礎是與當下中國道路具有同一性的現實生活世界,哲學學科的當下水平體現著中國道路的發展水平。當今世界的“全球化思維”是中國道路最為重要的時代背景之一,哲學學科的思維方式應該具有世界性眼光。

中國石油大學張榮華教授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時代意蘊探討了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生態文明建設一方面是應對現實生態危機的必然選擇,另一方面是要避免重復西方工業文明發展的老路,在發展社會主義工業文明的同時融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要素和理念,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生態化,最終實現文明的跨越式發展,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率先走出工業文明的困局,實現由社會主義工業文明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過渡和轉變,這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的價值指向和時代意蘊。

最后,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主任馮雷研究員作大會總結。他指出,參加本次論壇的專家學者會前認真准備會議論文,會上踴躍發言,會上會下熱烈討論,實現了比較充分的思想和學術的交流。會議發言和論文,內容豐富,有不少精辟之論,在很多問題上深化了認識,增進了共識。他指出,本屆論壇充分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擔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5月17日召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新時期我們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基本遵循,同時也對廣大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在本次論壇的發言和討論中,參會的專家學者都自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和要求,體現出了熱情、積極的擔當意識。不少學者就如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如何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如何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如何堅持文化自信、如何加強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等重大現實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應當承認,過去某些時候,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確實存在著偏重純學術研究而忽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傾向。我們必須清楚,馬克思主義決不是隻停留在書齋裡

和書本上的理論,它具有強烈的實踐性,正如馬克思所說“以往的哲學家只是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歷史把光榮的使命賦予了當代中國人民,有理想、有抱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一定要努力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

二是體現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應有的理論自覺。在這次論壇上,不少學者把研究分析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概括其思想精髓、理論體系作為專題來研究﹔一些學者結合中國當代實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了深入闡發﹔更有不少學者通過重溫和闡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和觀點,著力提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新解釋。學者們表現出的這種自覺的理論追求成為本次論壇的一個顯著特點。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我們要按照堅持“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理念,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特點這一具體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大膽探索,勇於創新,繼續推進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三是在本屆論壇上青年學者更加活躍,發揮了更加突出的作用。今年青年學者論文的質量有明顯提升,主要表現在問題意識更接近中國現實和理論現實,分析和論述顯示出學術基礎更加扎實,有些論文還展現出了一定的理論創新能力。談到發展21世紀的、屬於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就必須意識到我們所探索的這種新的理論形態,將既有別於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態,區別於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也不會等同於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理論表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必將意味著一種極大的理論創新,而實現這種創新的希望歸根結底在中國新一代馬克思主義者身上。近年來理論工作的“四個平台”建設,特別重視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的培養,已經顯現出成效。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和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願意盡最大努力把新涌現出來的年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吸收進來,共同開創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的美好明天。 

(執筆:林默彪、李永杰)

 

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

青年優秀論文獎獲得者名單

姓 名 所在單位 獲獎論文

劉志洪 北方工業大學 《論資本的核心邏輯與附屬邏輯》

黃壽鬆 中山大學 《資本邏輯、權利平等與社會平等——列寧的思考、探索與啟示》

郭彩霞 福建省委黨校 《論資本主義的空間殖民》

林育川 中山大學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民主制思想再探》

王增收 南通大學 《論自由主義正義的限度與超越——以馬克思主義為視角》

李永杰 福建省委黨校 《馬克思社會有機體概念的辨析與構建》

施 鈺 安徽大學 《馬克思政治哲學與自由主義關系的多維透視》

王素玲 安徽農業大學 《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觀的邏輯演進理路與啟示——基於階級意識•文化批判•微觀政治學的理論范式》

王 斌 福建省委黨校 《“科學”在毛澤東政治話語中的修辭意義》

張 彤 黑龍江大學 《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