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工作通訊》2012第7期

作者:    發布時間:2019-06-27   
分享到 :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工作通訊第7期

(總第11期)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2012年11月30日

【本刊特訊】

首都黨史學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座談會召開

【領導講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辛探索和成功實踐

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歐陽淞

【學會動態】

成功舉辦紅軍后代授課團首期教學培訓

 

 

【本刊特訊】

首都黨史學界學習貫徹

黨的十八大精神座談會召開

 

11月16日,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在京聯合舉辦首都黨史學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座談會。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歐陽淞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辛探索和成功實踐》講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忠杰主持會議。

出席會議的有: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和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央黨史研究室原主任孫英,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龍新民,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谷安林,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楊勝群,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原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靜如,中國中共黨史學會顧問、國防大學軍隊建設與軍隊政治工作教研部原主任何理,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原總經理陳小津,以及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其他領導、專家學者共60余人。

歐陽淞同志在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居於根本地位,既是其他成就的必然發展,又在更高層次上體現了其他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是鞏固其他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黨和人民在未來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提供了可能。(講話另文報道)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黨的奮斗歷程中又一次高舉旗幟、繼往開來、團結奮進的大會。大家一致表示,堅決擁護十八大報告和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完全贊成把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全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大家一致表示,黨史學界要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

孫英同志在發言中指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一起,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探索的結果,是全黨和全國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楊勝群同志在發言中指出,十八大報告在回顧過去對黨的歷史性成就作出新總結的同時,還對當前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世情、國情和黨情作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論斷,表現出新的戰略視野和清醒的方位意識,並為制定內外政策提供了依據。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秘書長柳建輝在發言中指出,大會及時回應黨內外、國內外的重要關切,從大會的主題、大會報告的主要內容、大會進行的黨章修改、大會提出的“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四個方面,進一步闡明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思路和正確走向。解放軍后勤指揮學院教授邵維正在發言中指出,從黨的十二大到十八大,每次大會相隔5年,除十二大會期為11天外,其余都是7天,這說明我們黨的代表大會進入了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階段,這是我們黨的歷史性的進程。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曲愛國在發言中指出,十八大報告緊緊抓住新形勢下軍事力量如何“發展”、如何“運用”這一基本問題,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科學籌劃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造性的新論斷,是加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科學指南。陳小津同志在發言中指出,十八大承載著全國人民的期望,不僅完成了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代際交替,而且還確定了中國未來10年的改革方向和重大國策,這關系到百姓的福祉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王炳林在發言中指出,作為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是相互促進的思想精髓,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秘書長謝蔭明在發言中指出,道路的選擇和堅持至關重要,開創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立其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是開展各項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前提。要在思想上、理論上、政治上和實踐中加深理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副局長、十八大代表任貴祥在發言中指出,十八大報告號召全黨學習黨的歷史,是過去黨代會報告所沒有強調過的。將學習黨的歷史列入黨代會政治報告的內容,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黨史的角度理解,這是報告的一個創新,也是黨中央對黨的歷史高度重視的體現。

李忠杰同志在主持會議中說,黨的十八大對加強黨史學習作了特別的闡述,為我們下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史工作、深化黨史研究指明了原則和方向。我們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深入學習領會這些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奮發有為,不斷開創新的業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領導講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辛探索和成功實踐

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中共黨史學會會長 歐陽淞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實現民族復興偉業,是極其艱巨的歷史任務。九十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深刻理解黨的十八大報告的這一重要論述,對於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不斷奪取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勝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歷程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而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目標﹔新中國從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向社會主義轉變並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為己任﹔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始不久,就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社會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貫穿黨的全部歷史的一條主線。

(一)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

舊中國是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革命條件特殊而復雜。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人民,經過艱苦實踐,正確回答了中國革命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實施了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近代以來無數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願望。新中國成立后,黨又領導人民不失時機地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使中國這個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黨領導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投入到嶄新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之中。雖然探索中出現了在經濟建設上急躁冒進和把階級斗爭擴大化的錯誤,特別是“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嚴重錯誤,但是,在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中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國不僅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而且積累了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証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包含關於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等方面的一系列獨創性理論成果,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重要理論准備。

(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和國家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為了沖破“左”的思想禁錮,打開工作局面,鄧小平同志強調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領導和支持了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准的大討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擯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一個了不起的偉大覺醒。

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研究國際經驗和世界形勢的基礎上,發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時代強音,深刻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確立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正確認識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根本任務,制定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勇敢地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提出“一國兩制”構想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打開外交工作新局面﹔強調加強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聚精會神抓黨的建設,引領黨和國家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面,使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建設充滿新的生機和活力,領導我們黨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

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基礎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提出了許多對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具有開創意義的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為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

(三)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發生嚴重政治風波,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面臨空前巨大的困難和壓力。以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在國內外嚴峻考驗面前,緊緊依靠人民,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成功穩住了改革和發展的大局,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以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項工作的根本動力,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歷史性突破。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把堅持社會主義與發展市場經濟創造性結合起來,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展開了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領域的全面改革進程,打開了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的對外開放大門,開創了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由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成效顯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重大成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外交工作取得新進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豐富和發展。

以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准確把握時代特征,科學判斷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集中全黨智慧,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化了我們黨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加強黨的建設的規律的認識。

(四)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以胡錦濤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發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契機,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發展帶來的嚴重困難,黨中央科學判斷,正確決斷,從容應對,使我國率先在全球實現經濟企穩向好。黨和人民取得了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偉大勝利,妥善處置了一系列重大突發事件,經受住了國內外嚴峻考驗,穩定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

以胡錦濤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不斷探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包含的各方面目標和任務,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形成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並致力於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進一步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黨的建設新局面。十年間,我國經濟總量實現由世界第六位到第二位的歷史性跨越,我國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我國綜合國力、國家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社會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光明美好的發展前景。

以胡錦濤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90多年來,黨對社會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懈追求是一以貫之的,探索歷程是充滿艱辛的,偉大成就是舉世矚目的。這主要是因為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堅持團結和依靠全國各族人民,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堅持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辛探索和成功實踐必將永載史冊。

二、黨和人民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

90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這就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展。這一重要論斷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進一步深化,體現了黨站在時代高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充分自信和高度自覺。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居於根本地位,既是其他成就的必然發展,又在更高層次上體現了其他成就。90多年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90多年成就積累而成,是90多年來各方面成就的集大成。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一定意義上是過去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的繼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萌芽於黨局部執政時期,奠基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展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幾代共產黨人不懈探索的偉大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黨所取得的全部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對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等在內的其他一切成就的升華。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是鞏固其他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証。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我國處於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面臨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一系列突出問題﹔我們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鞏固和發展90多年來黨所創造的成就提出了嚴峻挑戰。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強基固本、凝神聚氣,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為鞏固和發展黨90多年來創造的一切成就提供正確方向、理論指南和制度保障。否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否定了黨90多年一切成就的根本﹔動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他一切已經取得的成就就會喪失依托,甚至化為烏有。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黨和人民在未來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提供了可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人口多底子薄的東方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指明了前進方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更廣泛的權利和自由,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樣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今后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提供了可能,開拓了空間。離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切發展進步都將無從談起。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繼續前進,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三、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歷史昭示未來。回顧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開創、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辛歷程,准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地位,可以啟迪我們更加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就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中國共產黨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是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實現共產主義最終目標的必經階段﹔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造福全體中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就是忠誠於黨和人民,就是忠誠於我們偉大的祖國。

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就要進一步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充分領會和准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現實依據和歷史依據。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和價值追求,堅持以工人階級政黨為領導核心,堅持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堅持以人民當家作主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共同富裕的目標,堅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這些方面都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精髓和本質特征。它承載著一切信仰社會主義的人們真摯的寄托,使科學社會主義在世界的東方閃耀璀璨的光芒。我們堅信: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無往而不勝。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中國實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作出現階段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判斷,並從這個最大的國情實際出發,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提出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解決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難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找到了一條康庄大道。我們堅信:符合中國國情,立足當代中國實際,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無往而不勝。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三大規律。我們黨在開創、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把推進偉大事業與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大力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純潔性建設,使黨的執政方略更加完善,執政方式更加科學,執政體制更加健全,執政能力更加強大,執政基礎更加鞏固,體現和豐富了共產黨執政規律﹔探索和揭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目標、發展道路、發展階段、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體現和豐富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把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並進而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和道路作出新思考、新探索,體現和豐富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我們堅信:符合發展規律、代表正確方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無往而不勝。

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歷經歷史和實踐的檢驗。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機活力。歷史和事實雄辯地証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我們堅信:經受住歷史和實踐檢驗、有著光明前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無往而不勝。

【學會動態】

成功舉辦紅軍后代授課團首期教學培訓

2012年11月2至4日,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井岡紅軍人物研究分會和江西干部學院在京聯合舉辦了“紅軍后代授課團”首期教學培訓。參加這期培訓的共有43名授課成員,平均年齡已逾花甲。

這是研究分會和江西干部學院在全黨全國喜迎黨的十八大召開的重要歷史時機,為更好地落實黨在新時期干部培訓任務和要求,進一步傳承井岡精神、提高授課團教學實力、打造培訓品牌的重要舉措。這次培訓全面梳理總結了授課團成立4年來的經驗教訓。通過對課堂教學調查評估數據的定量分析、綜合解讀和集體備課、典型示范,本次培訓圍繞“紅色故事會”的教學宗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紀律及教材編寫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討論,與會者取得了共識。全體與會者一致認為,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高層次、高水平、高強度的政治培訓和業務培訓。大家感到:通過培訓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心,提升了能力,壯大了隊伍,為授課團所參與的紅色培訓事業順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層,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起點。

這次培訓之所以取得超過預想的成功,我們的主要體會是:

一、 把握指導思想,精心籌劃,周密組織

紅軍后代授課團以江西干部學院為主要教學平台的“紅色故事會”,已經過4年的努力和耕耘,作為黨的理想信念教育特色課程,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普遍贊譽。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曾多次批示予以肯定和表彰。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面臨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的新形勢下,明確授課隊伍如何壯大,事業如何發展,是這次培訓的主要任務。

在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和中組部干部培訓局的指導和支持下,井岡紅軍人物研究分會和江西干部學院領導班子反復研究,精心籌劃,制定了周密的培訓計劃。特別是有姚雪主任親臨現場全程主持,分會常務副會長劉丹、副會長兼秘書長何繼明、副會長譚斌和江西干部學院院長裴鴻衛、副院長汪光華全程參加。培訓的必讀文件為7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還聘請中組部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王文才就《在大局下行動,更好的為大局服務》、延安干部學院副院長陳燕楠就《黨性教育的新思考》為題分別作了專題講座。培訓中還把陳燕楠副院長的論文“黨性教育的關鍵是入心”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葉小文的論文“轉型社會的信仰危機”也列入了學習文件。整個培訓過程體現了新形勢下黨的干部培訓工作的新特點和新要求。培訓自始至終和中央精神貼得緊、不走樣,講政治、顧大局,體現了著眼大背景、堅持高定位的指導思想。

在培訓中還採用“集體備課”的方式,精心挑選了趙珈珈(趙爾陸上將之女)、陳人康(陳士渠上將之子)、龍錚(龍飛虎少將之女、周總理養女)、楊秋華(楊得志上將之女)、盧曉渤(盧仁燦少將之女)等5位同志的課件作為典型教案,把培訓推向了高潮。

為了規范紅軍后代授課團的教學工作,培訓中還組織大家認真討論修改了“教學中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的規定,把這一規定作為加強自律、建章立制的首批教學管理文件。這次培訓很好地貫徹了井岡紅軍人物研究分會成立大會上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人物研究會會長歐陽淞和副主任、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人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忠杰的講話精神,達到了培訓的預期目的。

二、 全員發動、熱情參訓,真情投入

紅軍后代授課團的大多數成員是已退休的老同志。江西干部學院意識到這是寶貴的人力資源,熱情相邀,使這支有特殊感情、特殊語言的教學團隊走上了宣講紅色傳承的工作平台。大家不計報酬、不辭勞累、不講條件,全身心地投入到黨的干部培訓事業中去。在4年的探索和歷練中,大家迫切希望建立培訓制度,建立一個煥發革命激情的加油站,以不斷提高素質和能力。所以,參訓的同志熱情非常高昂,都飽含著傳承父輩革命精神的政治責任,對每一個專題和討論題都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許多精辟深刻的見解從心中自然流淌,形成了濃烈的研討氛圍。培訓期間,恰逢京城初雪襲來,幾次停電,大家秉燭開會或夜戰,在燭光搖曳中依然熱情不減。在示范教學和集體備課中,大家時時被前輩的故事感動得熱淚盈眶、激情澎湃,久久不能平靜。參訓者一致認為“沙河集訓”的方式要繼續堅持下去。

三、 專家示范、言傳身教,方法得當

這次參訓的成員來自多種行業、多種崗位,隻有很少數人搞過教學工作。然而,經過示范教學、集體點評、集體備課、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一致感到受益良多。特別是這次培訓,特邀的原中組部培訓中心主任、江西干部學院顧問姚雪同志運用“團隊列名法”親自主持示范、現身說法,其語言極富親和力感召力,充分展示了她的現代培訓理論造詣和長期實踐歷練形成的嫻熟技巧。她在主持中,畫龍點睛地適時點撥,鞭辟入裡地分析評價,層層推進又環環相扣地啟發引導,使每個課題的討論都精彩紛呈、高潮迭出,充分調動了全體參訓人員的積極性。大家感到耳目一新、茅塞頓開,不僅在思想上受到啟發和教育,而且在培訓方法技巧上也享受了一次典型示范和精彩觀摩。

四、 多方關注、積極支持,后勤保障

紅色培訓是黨的事業,傳承前輩的革命傳統是我們共同的心願。大家感謝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派姚佩蓮同志全程參加“沙河培訓”,指導培訓工作。總裝備部裝備學院沙河分院根據參訓成員年事已高的特點,周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人員盡心盡責,仔細調理飲食,提前供暖,加強醫護巡診,使大家感到賓至如歸、溫暖如春。裝備學院和總參信息化部干休所還提供了車輛保障。這些都為圓滿完成培訓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有力保証。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井岡紅軍人物研究分會辦公室 

 

 

報:中央黨史研究室室委領導、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領導、名譽會長、顧問

發: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全體理事、單位會員、專業委員會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辦公室編輯 共印230份

電子郵箱:renwuyanjiuhu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