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談初心

作者:    發布時間:2019-08-19   
分享到 :

“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無論我們走到多麼光輝的未來,都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黨的初心通過每一位黨員的初心來體現,黨的使命通過每一位黨員的奮斗來完成。當前的問題是,我們的黨員領導干部,由於其所經歷的黨性鍛煉不同,工作經歷不同,深入實際深入基層群眾的程度不同,其初心的修煉自然也難免參差不齊。一部分黨員領導干部的初心不夠端正,有的也許壓根就有問題,與黨的初心不一致。初心不端正或不牢靠,必然在行動上左右搖擺,結果必然是南轅北轍。

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為什麼是這樣一個因果關系?為什麼初心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在整個世界風雲變幻的當下,我們該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弄清這些問題,端正、堅定、踐行初心,才能使初心的偉力得以釋放。

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當下,《學術前沿》圍繞初心推出專題策劃,百位專家學者紛紛“亮初心”“談初心”。今天,思響哥摘選部分專家學者關於“初心”的思考,一起來看!

初心與當前的順境、逆境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葉小文

習近平總書記說,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管是逆境還是順境,隻要這個初心一直不改、這個使命一直擔當,我們就一定能夠得到廣大中國人民的擁護,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們現在的順境是什麼?逆境是什麼?

我們的順境是,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正在強起來,我們今天的生活已經比過去大為改善,這和過去同甘共苦、九死一生,爬雪山、過草地那個境況肯定不一樣了,在帶領人民走向幸福的過程中,我們9000萬共產黨員當然也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同人民群眾一起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但是在這個順境中,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不能改,艱苦奮斗的精神、廉潔奉公的精神、克己奉獻的精神,等等,我們還要繼承和發揚。

逆境是什麼?我們現在站起來、富起來,正在強起來,我們沒有招誰惹誰,我們提倡並推進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可是總有那麼一些人心裡不舒服,覺得這是遏制我們的窗口期,由此對我們橫加刁難——一會兒經貿摩擦,一會兒科技封鎖﹔一會兒說“修昔底德陷阱”,一會兒講“冷戰、熱戰” ⋯⋯ 這些都在考驗我們。那麼,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是要促進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使命不改,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任何困難,“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尤其使我感動的是右玉精神。右玉地處毛烏素沙漠的天然風口地帶,是一片風沙成患、山川貧瘠的不毛之地。從新中國成立之初開始治沙造林,一張藍圖、一個目標,20任縣委班子一任接一任,率領全縣干部群眾堅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綠化了沙丘和荒山。現在右玉樹木成蔭、生態良好,年降雨量顯著增加。老百姓記著他們、感激他們,自發地為他們立碑紀念。右玉精神的實質,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干部任風沙反復刮、困難比天大,始終堅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70年初心不改。

時下,主題教育活動正在全黨熱烈開展,在黨的精神寶庫裡汲取精華,定會讓黨員們溫故知新、砥礪前行。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走向強起來,就是一場“一棒一棒接著干下去的接力賽”。我們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保持戰略定力,立足久久為功。隻要我們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凝心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認准一個正確目標一走到底,一張藍圖干到底,擼起袖子加油干,“功成不必在我”,久久為功必定可期。

每一個黨員都要端正入黨動機,鍛煉黨性

原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 李君如

什麼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講得很明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需要指出的是,我們講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講的是為什麼要成立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講的是整個黨的“初心”和“使命”,而不是某個人的“初心”和“使命”。即便是參加黨的一大的黨員,各個人的想法也不完全一樣,其中有的人后來成為漢奸、叛徒,和他們黨性不純有直接關系。也正因為如此,今天,我們每一個黨員在入黨前都要上黨課,端正入黨動機﹔在入黨后還要繼續接受黨的教育和監督,鍛煉自己的黨性。

一名“80后”老黨員的初心與情懷

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石仲泉

歲月不饒人,真沒想到我已跨入“80后”行列。我是“三八式” (1938年出生) ,由於家在農村,經歷了新舊社會鮮明對比。到城裡剛上初中時,抗美援朝、參軍參干運動如火如荼展開。當時讀了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深深為志願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艱苦卓絕的奮斗事跡所感動,居然也要跟高年級同學一起報名參軍去抗美援朝。由於年齡太小,沒有被錄取。但志願軍的奮斗業績和革命精神深深地銘刻在我心中。此后一直要求進步,不斷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終於在1956年高中畢業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入黨時的“初心”,就是想像保爾·柯察金說的那樣:“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每個人隻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他將他的一生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

我們那一代人受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影響很深。這段金子般的人生格言,激勵著我們50年代的年輕人,去追求革命的理想,奉獻火熱的青春﹔也鞭策著我們與時代共進,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努力干點事情,不要虛度年華,不要碌碌無為。我始終將它作為人生座右銘。這是我當年的初心,也是我一輩子的恆心。我目前雖已退休,實際上是退而未休,我規定自己兩大任務,一是“布道”,布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之道﹔二是傳承,帶碩士生、博士生和一些贊同我的觀點的年輕人,傳承黨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

當前,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很有必要。就黨員個人來說,是鍛造價值觀、煉就金剛不敗之身的“熔爐”﹔就全黨來說,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高尚性的必修課。但是,不能使這場教育活動異化成為走過場的新的形式主義。要使主題教育取得實效,還必須改進教育方法,強化制度建設,把關住權力的籠子扎得又細又密,做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不忘初心,根本在於激發干部的擔當和犧牲精神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公方彬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根本在於激發黨員干部的擔當和犧牲精神。更多的人主動擔當,敢於犧牲,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偉大的希望所在。從人的天性來講,絕大多數人的確不容易生發出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尤其是當社會處在“歲月靜好”,而非“激情燃燒”,大眾謀求的是更加優裕生活的情況下。

問題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一定是由先行者、落伍者、守中道不逾矩者構成的。先行者就是擔當者,甚至是犧牲者。換句話說,總得有人該這樣做,哪怕並不那麼主動,因為職業選擇和職責促使,而走向擔當和犧牲。對某些群體或崗位上的人來講,沒有為什麼,隻有是什麼和怎麼做。一些人在回避擔當和犧牲時常這樣說,我並沒有比別人得到更多,為什麼由我來擔當和犧牲?問題看起來合乎邏輯,其實,社會規律規則決定了一些職業和崗位的責任擔當,隻要進了門,上了崗,就應承擔,也必須承擔,不管你是否從社會和組織中得到過相應的利益,因為這事不搞數字換算。道理和邏輯都很清楚,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需要作為系統工程來解決該問題。

這個系統工程可概括為“上樹信仰,中立價值坐標,下劃紅線”。解決信仰問題,關鍵在於打通現實與終極追求的路徑,因為沒有路的信仰就是虛無縹緲的符號。確立新價值坐標和價值系統,關鍵在於跳出傳統文化中過度的物質主義和功利主義,實現精神追求與物質追求的平衡。通過劃紅線保証官員不逾矩,關鍵在於完善制度,消除導致腐敗的漏洞。這個系統工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持之以恆。當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著力點,還是解決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中存在的問題。

究竟如何才能“不忘初心”

同濟大學人的發展研究所教授 李 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兩個動詞 (“不忘”和“牢記”) 的邏輯實質其實是一致的,即不能忘記黨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承擔怎樣的責任與擔當。這句話揭示了我們黨的立黨之本。用哲學慣常的話語方式來講,其實質所指向的則是黨的“本體論”。

整個世界,“大巨變”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和趨勢。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個越來越具有高風險、強挑戰的“風險社會”呢?不論世界如何風雲變幻,我們的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黨的本體屬性和要求,就是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永不懈怠、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一往無前,是任何時代、任何條件下都應保持的狀態和姿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然要求全體共產黨員接續奮斗來保証不負初心,積極承擔使命。

總之,我們的“初心”是不變的,但“初心”的實現方式則必須根植於時代運行的規律和邏輯。中國共產黨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運動史、改革開放史,實質上是黨的思想解放史和大眾實踐創新史。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歷經艱辛、不忘初心、守正出新,深刻折射出“思想解放——理論創新——實踐突破”的邏輯運動規律。在全球化、信息化、大數據、智能化的發展語境下,我們要以新時代的新方式、新要求、新實踐來重新賦予“忠誠、擔當、奉獻、犧牲”等新時代內核,用踏踏實實、可持續的“新作為”積極回應人民新期待、新訴求。

時下,主題教育活動正在全黨熱烈開展。這些關於“初心”的思考,對每一位黨員干部端正、堅定、踐行初心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更重要的是,為開展好本次主題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見和理論支持。

(來源:《學術前沿》6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