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委辦公廳 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廣州史志工作規劃(2019-2022年)》

作者:    發布時間:2019-10-15   
分享到 :

近日,廣州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廣州史志工作規劃(2019-2022)》。該《工作規劃》是貫徹落實2019年全國黨史和文獻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精神與市委常委會關於“加強組織領導,研究制定史志工作規劃”工作部署 的具體舉措,立足於新組建的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的主要職能,全面整合黨史、地方志兩大業務版塊,作為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組建后首次編制印發的史志工作規劃,將極大推動廣州史志事業的深度融合與長遠發展。

《工作規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史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密結合廣州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托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的發展定位,著眼於新時代廣州黨史、地方志工作實際和史志業務融合發展的要求,制定了推動廣州黨史、地方志事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特色內容。

第一,結合廣州實際提出打造五大平台新理念。《工作規劃》結合廣州史志工作實際,提出打造五個平台: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州的具體實踐、中國共產黨廣州歷史的研究宣傳平台﹔二是志書、年鑒、地方史、地情書籍的組織編纂平台﹔三是中國共產黨廣州歷史和廣州地方發展史,文獻資料、音像資料、實物資料收集整理的征集展示平台﹔四是以史志鑒全文數據庫為基礎、以數字化和智能化為支撐的讀史讀志平台﹔五是匯聚黨校(行政學院)、高校、社科研究、檔案、政協文史、文博、紀念館、圖書館等各方力量的聯系協作平台。這五個平台涵蓋研究宣傳、組織編纂、征集展示、讀史讀志、聯系協作平台五個方面,體現了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的主要職能,深度融合了黨史、地方志工作。五大平台之間互相關聯,密切協作,有利於推進修史修志、讀史讀志、用史用志和傳史傳志社會風尚的形成,推動我市史志工作提質增效,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第二,明確以史志鑒成果服務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工作規劃》圍繞中心,以史志鑒成果全面系統反映廣州發展歷程,為市委市政府工作提供資鑒。一是記錄、研究和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州的具體實踐。組織撰寫《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改革發展實踐》《廣州決策實踐》等系列叢書,精編《廣州年鑒》年鑒英文版和年鑒簡本。加強經濟功能區史志鑒編纂力度,推動、指導以史志鑒、微視頻等形式記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空港經濟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等經濟功能區的發展歷程。推進部門志、行業志及鎮街村志編纂。推進完成《廣州市委決策志》等首批63部部門志、行業志的審查驗收和出版,推動第二批部門志、行業志編纂。推動鎮街村志編纂,重點推進38部名鎮名街名村志編纂出版,積極申報中國名鎮志、名街志、名村志文化工程。二是圍繞重大黨史事件和重要紀念日開展相關工作。2019年,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廣州解放70周年理論研討會”﹔編輯印發紅色文化系列書籍和宣講手冊﹔依托廣州市地方志館,開設中國共產黨廣州歷史(1921-2019年)專題展覽;合作打造“紅色主題有軌電車”。2020年,完成《廣州幫扶志(1978-2019)》出版,編寫出版《廣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事記》《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改革發展文獻選編》。2021年,組織編寫出版《中國共產黨廣州歷史100年》,舉辦相關理論研討活動和展覽。2022年,編寫出版《黨的十九大以來廣州大事記》《黨的十九大以來廣州改革發展文獻選編》,適時推出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的一批重大項目。

第三,通過融合黨史、地方志業務推動形成大史志發展格局。《工作規劃》除了延續傳統的黨史、志書、年鑒主體業務外,更是將黨史和地方志的職能優化,工作融合,推動形成廣州大史志發展合力,發揮1+1>2的效果。一是實施史志數據共享工程。《工作規劃》提出加強史志數字化工作,升級“廣州市史志鑒全文數據庫”。建設廣州市“讀史讀志平台”,開辟“黨史、新中國史”“廣州近現代斗爭史、奮斗史、發展史”視頻、圖文等專題學習欄目。強化智能化工作體系、服務體系、保障體系建設,繼續做好史志編纂業務系統、史志知識庫、智能化辦公平台等項目建設。二是著力推進史志研究工作。《工作規劃》提出,重點編纂廣州黨史著作,撰寫《中國共產黨廣州歷史(第三卷)》《廣州改革開放實錄(第四輯)》。繼續加強對廣州黨史、廣州地方發展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研究,組織編撰出版一批高質量的中國共產黨廣州歷史和廣州地方發展史成果。三是建立工作聯絡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匯聚黨校(行政學院)、高校、社科研究、檔案、政協文史、文博、紀念館、圖書館等各方力量,建立工作聯絡機制。充實廣州市情專家庫力量,採取聘用、購買服務、項目合作、志願服務等方式,吸納專家學者參與史志理論研究、史志鑒編纂審核、地情研究、決策咨詢,更好地服務廣州市中心工作。

(供稿: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