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永遠不變的初心使命

原標題:為人民服務:永遠不變的初心使命
作者:陳理    發布時間:2019-10-16    來源:《求是》
分享到 :

作為中國共產黨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體現,“為人民服務”像一根紅線貫穿我們黨近百年的歷史,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70多年前發表的一篇光輝著作,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當前,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第二批主題教育正在全面深入開展,重溫這篇著作,將有助於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錘煉忠誠干淨擔當的政治品格。

《為人民服務》這篇著作,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我們不妨把目光拉回到70多年前,從這篇著作特定的歷史背景尋找答案。

《為人民服務》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的講演。張思德出生在四川儀隴一個窮苦農民家庭,1933年參加紅軍,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數次爬雪山、過草地,作戰機智勇敢,奮不顧身,屢立戰功,多次負傷。后到中央警備團當戰士,在延安棗園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工作的地方執行警衛任務。1944年夏,張思德去安塞執行燒炭任務,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9月5日,即將挖成的窯洞突然坍塌,張思德奮力把戰友推出洞外,自己卻被埋在洞裡,犧牲時年僅29歲。

得知張思德犧牲的消息后,毛澤東心情十分悲痛,提出要為張思德開追悼會,他要參加並講話。在革命戰爭年代,犧牲的事情經常發生,張思德並不是犧牲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也沒有太多驚天動地的事跡,毛澤東之所以鄭重提議為這樣一個普通戰士舉行追悼會並發表講話,這是不同尋常的,有著特殊的深遠考慮。

其一,是與當時延安和各根據地正在進行的大生產運動相關。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日本侵略者的軍事方針由針對國民黨為主改為針對共產黨為主,把主力更加集中到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周圍,連續進行“掃蕩”,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抗日根據地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財政經濟尤為困難。毛澤東說,這就提出了是解散,是餓死,還是自己動手搞生產的問題。為了戰勝困難,堅持抗戰,1942年底,黨中央提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號召根據地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毛澤東也在楊家嶺住地的山坡邊開墾了一塊地種植蔬菜。大生產運動不僅有效克服了根據地嚴重經濟困難,而且增強了軍民團結,密切了黨群關系,進一步贏得了人民群眾對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擁護和支持。

其二,是與當時延安和各根據地開展的整風運動相關。延安整風是我們黨開展的一場深入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也是一次破除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錯誤傾向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一個偉大創舉,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批評與自我批評同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就是通過這次整風在全黨進一步樹立起來的。

“對於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千萬要記住政府前面的‘人民’兩字”、“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用朴素的語言表達著他對人民的摯愛,彰顯出人民領袖的人民情懷。圖為2019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同鄉親們親切交流(海報)。 新華社制作

其三,是與當時全黨和人民軍隊如何正確應對形勢發展,加強團結奮斗,奪取抗戰最后勝利相關。當時,我們不僅要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進攻,還要應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反共高潮。我們黨針鋒相對地通過整風和發展生產,特別是通過加強自身建設,使中國共產黨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使根據地建設取得根本性的效果,為奪取抗戰勝利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進一步統一了全黨思想,奠定了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基礎。

毛澤東在講演中闡述的關於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關於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關於黨的作風建設、關於加強團結奮斗等重要內容,都是對上述問題的深刻思考和積極回應。據1944年9月21日《解放日報》的報道記載,9月8日下午“到會者千余人”,追悼會開始后,“毛主席即緩步登台,懷著沉痛的心情向死者表示敬意,繼作歷時一時半之久的講話,對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意義,闡述至詳”。毛澤東對張思德的褒揚,體現了對為中國革命事業、為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貢獻的無數英烈們的敬重,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大力倡導。

通過毛澤東的講演,一個栩栩如生的張思德形象矗立在世人面前。張思德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以身殉職,用自己短暫的一生,生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張思德追悼會后不久,毛澤東就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個普遍要求擴大至全黨全軍,明確提出:“我們的每一個指戰員以至每一個炊事員、飼養員,都是為人民服務的。”

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進一步全面系統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思想。他深刻指出:“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七大黨章明確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首次增加了總綱部分,並將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寫進其中:“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必須與工人群眾、農民群眾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廣泛的聯系,並經常注意鞏固與擴大這種聯系。”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第一部憲法(1954年9月20日通過)的總綱第十八條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從憲法和法律,努力為人民服務。”這就把為人民服務從全黨的基本要求進一步推廣為全體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規范,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推進,為人民服務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中發揮了廣泛深刻的影響。

《為人民服務》這篇著作,盡管篇幅不長,隻有七八百字,但結構清晰、邏輯嚴密、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字字珠璣,讀起來既朗朗上口、明白曉暢,又意味深長、耐人回味。

——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這是毛澤東對我們黨根本宗旨的深刻概括。這句話文字簡潔,但分量最重,點明了全篇的主題,全篇文章都是圍繞著這一宗旨而展開。毛澤東在這裡特意使用“完全”、“徹底”作限定詞,突出強調了我們黨為人民謀利益這一宗旨的純粹與極致,與毛澤東后來概括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的意思完全一致,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

馬克思主義認為,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還是為少數人謀利益,這是無產階級政黨與歷史上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區別。毛澤東將這一基本觀點升華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並創造性地將之概括為“為人民服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成功范例,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一大貢獻。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性質宗旨,既集中體現在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黨的指導思想,也具體體現在無數像張思德這樣普通又不平凡的先進模范人物身上。“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大字,是對張思德等無數共產黨人所體現出來的“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精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

——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文章第二段主要闡述兩種不同的生死觀,深刻解讀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自古以來,對生死有不同的價值判斷。《漢書·司馬遷傳》中的《報任少卿書》寫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澤東引用這種說法,把泰山與鴻毛作為對比,借以說明人的生命意義是不一樣的。之所以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衡量的標准就看他是為人民利益還是替法西斯賣力。如果是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值得敬重﹔假如是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毫無價值。

比如,張思德盡管是犧牲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但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還重。在我們黨近百年奮斗歷史中,無數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之所以拋頭顱洒熱血,前赴后繼,義無反顧,無私奉獻,就在於他們心中始終懷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他們的人生是閃光的人生,真正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如何對待自身不足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文章第三段主要講如何對待自身缺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問題。毛澤東明確指出:“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隻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不難看出,這裡實際上提出了共產黨人應該如何對待批評以及評判標准是什麼的問題。這個標准,就是人民立場和人民利益。隻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就能始終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毛澤東還特意舉了“精兵簡政”的例子說明這個問題。1941年11月,在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上,新當選邊區政府副主席的李鼎銘,針對抗日根據地物資供應日趨困難的情況,聯絡其他參議員提出《政府應徹底計劃經濟,實行精兵簡政主義,避免入不敷出的經濟紊亂之現象》案。這個提案得到毛澤東的高度重視並批示:這個辦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們的機關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對症藥。同年12月,中共中央發出“精兵簡政”的指示,要求切實整頓黨、政、軍各級組織機構,精簡機關,充實連隊,加強基層,提高效能,節約人力物力。“精兵簡政”實施后,對克服財政經濟嚴重困難發揮了重要作用。

無論是從1941年邊區老百姓對征糧制度的非議聲中,毛澤東受到啟發,改進征糧辦法,進而開展大生產運動,還是接受民主人士建議,實行“精兵簡政”,我們黨正是通過讓人民來監督的方式,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不斷改進工作。這是我們黨始終保持朝氣蓬勃、永葆革命精神、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秘訣,是我們黨管黨治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寶貴經驗。

1944年,張思德響應黨中央關於開展大生產運動的號召,主動報名參加中央機關生產小分隊,到安塞燒木炭。9月5日,炭窯在雨中發生崩塌,張思德將另一名戰士推出窯口,自己卻被埋在坍塌的土堆裡,光榮殉職。圖為和戰友一起燒炭的張思德(左),這是他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 新華社發

——深刻闡述了面對困難挑戰加強團結奮斗的極端重要性。文章第四段主要講面對困難形勢,全黨如何更加努力地團結奮斗的問題。這一段篇幅最長,內容十分豐富,也十分深刻。

為什麼這一時期突出強調團結奮斗?首先是實現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的需要。這就是為了解救正在受難的中國人民、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這個共同目標非常重要,它既是我們團結的共同基礎,也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克服困難、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其次是形勢任務發展的需要。毛澤東在這篇講演中指出:“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看到曙光,國內抗戰也逐步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但要奪取最后的勝利,仍需要付出艱巨努力,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毛澤東強調,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再次是我們黨自身建設的需要。由於客觀原因,我們的根據地還是被敵人分割的,不是連成一個整體的,這容易形成各個集團、各個山頭,但最終要消滅山頭,使它溶化,全黨都變成一個整體。在這當中,團結和批評就特別重要,一切革命隊伍的人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也十分重要。毛澤東強調:“首先是從團結出發,從團結全黨出發,從團結一百萬黨員出發,從四萬萬五千萬人民的利益出發。”這是大局,是政治。

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運用和發展,對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確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70多年來,《為人民服務》並未隨著時間推移而褪色,反而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熠熠生輝。

——新時代為人民服務,就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1934年11月,在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盡管這只是一個很小的故事,3名女紅軍戰士是那麼普通,甚至都沒有留下名字,但十分感人,意蘊深刻。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正是通過無數類似這樣的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體現出來。

一部中國共產黨歷史,就是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我們每一名共產黨人,必須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終身的價值追求和始終不變的堅定信仰。

——新時代為人民服務,就要聚焦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矢志奮斗。

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體現在,不但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變,而且還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比如,我們黨最初提出的小康目標,是到20世紀末人均達到八百至一千美元,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賦予小康更高的標准、更豐富的內涵。我們要全面建成的小康,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是城鄉區域共同發展的小康。

這當中,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是全面小康最大的短板。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這既是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也是我們工作的主要著力點。我們要以隻爭朝夕的奮斗精神,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戰略部署,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尤其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人民是黨執政的根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從1944年毛澤東提出“為人民服務”,到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奮斗。圖為中南海新華門影壁上的“為人民服務”金色大字。 劉新武/攝

——新時代為人民服務,就要始終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將之深深植根於思想中、落實在行動上。

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當年參加指揮淮海戰役的陳毅曾十分感慨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歷史証明,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是我們黨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要始終牢記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能不能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必須解決好的一個時代課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像一座無形的牆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像一把無情的刀割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帶著強烈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堅忍不拔的韌勁,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真抓實干、轉變作風,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把初心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推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新時代為人民服務,就要始終保持革命精神,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實現長期執政,是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也是我們黨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重大課題。為什麼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為整風文件來看待?為什麼在即將迎來全國勝利時,毛澤東又進一步提出“兩個務必”?為什麼在進北京城前夕,毛澤東那麼毅然決然地表示,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所有這些,無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深刻洞悉。

新中國成立后的形勢發展証明,“兩個務必”的告誡很有預見性。進城以后,一些干部面對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在資產階級糖衣炮彈面前打了敗仗,滑入腐敗深淵,最突出的就是劉青山、張子善案件。這充分証明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指出的資產階級對黨的侵蝕的必然性和防止及克服此種巨大危險的必要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毛澤東同志當年提出的“兩個務必”,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黨面臨的挑戰和風險更加復雜,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更加嚴峻。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沒有自我淨化的過硬特質,能不能堅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問題和錯誤作斗爭,是決定我們黨興衰成敗的重大考驗。全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堅持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堅決同一切弱化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危害黨的肌體健康的現象作斗爭,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今天我們學習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就要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守初心、擔使命,發揚斗爭精神,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