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連暲:“紅色華佗”開國中將

原標題:傅連暲:“紅色華佗”開國中將
作者:朱志偉    發布時間:2020-03-06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在中國共產黨將星雲集的英雄群體中,有一位將軍因特殊功績而為人稱道,他從未領兵打仗,卻功勛卓著、聲名顯赫﹔他少年受洗入教,卻傾心向黨、成為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者﹔他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為黨、國家和人民軍隊的醫療衛生事業奉獻一生。他就是被毛澤東稱為“華佗”的開國中將傅連暲。
  懸壺濟世 傾心向黨
  傅連暲1894年9月出生於福建長汀農村,出身貧寒,年少時跟隨父母信奉基督教。他以優異成績從亞盛頓醫科學校畢業后,被聘為長汀福音醫院醫生,五卅慘案后被推舉為院長。1925年底,他與鄧子恢邂逅,鄧子恢送給他幾份宣傳共產主義思想的《岩聲》報和刊物《新社會觀》,對他的思想產生很大影響。從此,傅連暲開始傾心於革命。
  南昌起義爆發后,閩西中共黨組織負責同志找到傅連暲,希望他能夠做好接收起義軍傷員的工作。傅連暲欣然接受了這個危險而艱巨的任務。起義軍300余名傷病員到達汀州后,傅連暲把福音醫院的全部藥品拿出來,夜以繼日地為他們治病療傷,並動員妻子、女兒參與到醫療工作中。當時陳賡腿部中彈,傷勢嚴重,有的醫生建議給他截肢,傅連暲斷然拒絕。經過精心治療,陳賡的傷腿終於保了下來,兩人也結下了深厚友誼。為徐特立治病期間,徐特立經常與傅連暲談心,向他講革命道理,對他觸動很大,感嘆道:“我當醫生治好了他們的病,可他們治好了我的心,一個真正中國人的心。”在傅連暲親自治療下,起義軍傷病員陸續痊愈並回到革命隊伍。這次革命活動,給了傅連暲極大的心靈震撼,為他日后投奔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隨著與革命隊伍的接觸和了解,傅連暲的心與共產黨更近了。他利用給國民黨軍官看病的便利,獲得一些情報,及時傳達給當地黨組織,避免了重大損失﹔在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進佔汀州時,他提前做好接收傷病員准備,並向朱德建議,為紅四軍全軍種牛痘疫苗,制止天花蔓延,保護了革命隊伍﹔他利用自己家被國民黨軍強佔為“公館”的機會,機智地獲得一箱軍用地圖,還訂閱了《申報》等報紙,想方設法轉交給毛澤東。后來毛澤東曾當面對他說:“你送來的報紙和地圖真是幫了大忙了,我要感謝你。”傅連暲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他利用自己的優勢,為黨做著大量有意義的工作。
  矢志不渝 忠誠於黨
  1932年,福音醫院創辦了中央蘇區第一所“中國工農紅軍看護學校”,傅連暲兼任校長,並親自編寫課本教程,帶領學員臨床實習,為革命軍隊培養了一批急需的醫護骨干。毛澤東對傅連暲也有了更多了解,幫助他分析作為一個基督教徒能夠參加革命的思想原因:“你能參加革命,和出身有關,你是受壓迫階級出身。”毛澤東的一席話,打消了傅連暲的顧慮和擔心,使他更加堅定了投身革命的決心和信念:“我相信終有那麼一天能站在黨旗下,向黨交出一顆心,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獻給共產主義事業,成為一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員,一個共產黨員。”
  傅連暲響應毛澤東的號召,為了革命將福音醫院搬到瑞金,還把醫院所有家產及藥品捐獻出來。《紅色中華》報專門發表《紅匾送給捐助巨產的傅院長》一文,表揚他是“蘇區第一個模范”。傅連暲被任命為中央紅色醫院院長,他嚴謹細致的醫德醫術,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王稼祥、蔡樹藩、伍中豪等將領都在他的精心施治下得到痊愈。第五次反“圍剿”緊急關頭,毛澤東身患惡性瘧疾,也是在傅連暲親自診療下及時恢復健康。毛澤東說:“我們現在也有華佗,傅醫生就是華佗。”
  長征中,傅連暲跟隨大部隊在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提出預防為主的方針,強調部隊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蚊虫叮咬、不喝生水等措施,為部隊衛生保健工作作出了貢獻。傅連暲為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治病,並採取土辦法為部隊官兵治療傷寒病。紅二、四方面軍會師后,他組織了隨軍醫療培訓班,為紅軍儲備了醫務人員。
  紅軍到達陝北后,他參加了中央黨訓班學習,在毛澤東和陳雲親自安排下,被正式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的夙願。傅連暲擔任中央總衛生處處長兼中央醫院院長后,面對陝甘寧邊區極其落后的醫療衛生條件,他殫精竭慮,組建了層次合理的醫療衛生隊伍,努力提升醫院軟硬件水平﹔他堅持五湖四海,廣納賢良,吸引許多國統區的醫療專家及外國專家投入到黨和人民衛生事業中﹔在邊區開展衛生防疫運動和群眾衛生工作,努力改變邊區民眾落后的衛生觀念和衛生習慣﹔他還負責中央領導同志的保健工作,形成了早期治療、重視“治未病”、注重起居調節等保健工作的優良傳統。他提議在延安成立保育院,專門接收革命后代,解決了許多人的后顧之憂。他忠誠於黨、醫者仁心,受到了自上而下的尊重和稱贊。傅連暲50壽辰時,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等專門為他送去“治病救人、長命百歲”的賀詞。周恩來稱贊他是“有功之人”。  
  踐行使命 盡職為黨
  入黨之后,傅連暲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並為之奮斗一生。傅連暲早在解放戰爭時期就向毛澤東寫信,要求捐獻遺體,留作醫學之用。為了黨的長遠發展,在黨向東北地區派出大批干部時,他向毛澤東提出建議,選派衛生干部去東北,為解放大城市后城市衛生管理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傅連暲還提議召開全軍第一次藥材會議,集中解決衛生戰線存在的各自為政、供給不均的問題,有力支援了戰略反攻階段的各個解放區﹔1949年9月,他參與主持了第一次全國衛生行政會議,確定了有深遠意義的預防為主的衛生建設總方針。
  新中國成立后,傅連暲任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中華醫學會理事長等職務,參與籌備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第一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確定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三大原則,作出了醫學教育等重大決議。面對舊中國就存在的傳染病、流行病,他指導實施了鼠疫防治等重大工作。他從人民軍隊的衛生建設和醫療業務出發,領導制定下發一批法規性文件,編寫大量軍事醫學讀本,推動了軍隊軍事醫學知識普及和部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他全面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貫徹“團結中西醫,發展和實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指導方針,開展學術交流,創辦醫學雜志刊物,親自發表科普文章,展示了一名優秀的黨的醫療衛生領導者的遠見卓識和使命擔當。他注重培養人才隊伍,為黨和軍隊培育了一大批優秀醫務工作者。
  傅連暲用自己的赤膽忠心、高超醫術、高尚醫德詮釋了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書寫了“紅色華佗”的傳奇人生。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