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畫作中緬懷馬克思一生的光輝歷程
——紀念馬克思逝世137周年
1883年3月14日下午兩點多,恩格斯像往常一樣來看望馬克思。他來到樓上的書房,看到馬克思安詳地坐在安樂椅上,已經永遠地睡著了,一本剛剛讀過的書掉落在地板上。馬克思與世長辭了,19世紀最偉大的頭腦停止了思想。
名 稱:童年(國畫)
作 者:高莽
創作年代:一九八二年
尺 寸:一百零二乘一百零三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鈐 印:高莽
作品內容:卡爾·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於德國特裡爾市(時屬普魯士王國),父親亨利希·馬克思,猶太人,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律師,母親罕麗達·普雷斯堡,荷蘭人,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馬克思共有兄弟姊妹九人,馬克思排行第三。他從小聰明好學,善於思考,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圖為馬克思和家人在一起。
名 稱:刻苦學習(素描)
作 者:顧盼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尺 寸:三十七乘二十八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在艱苦的生活和斗爭環境中,馬克思始終堅持刻苦鑽研,不顧一切地遍讀博覽,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態度,那就是,決不允許一知半解,而是要透徹深入地了解研究對象的一切方面,直到把一切有關的內在聯系弄清為止。對於自己在研究中得出的結論,要以無情的自我批判精神反復考察,決不能草率了事。
名 稱:馬克思寫作博士論文(木刻)
作 者:許欽鬆
創作年代:一九八二年
尺 寸:四十五乘七十二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馬克思從1839年初開始鑽研古希臘哲學,寫了大量筆記,並於1840年下半年動筆撰寫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揭示了伊壁鳩魯原子學說的積極意義和辯証法因素,並在序言中向宗教黑暗勢力公開宣戰,表面了戰斗無神論的鮮明立場。他指出,所有証明神存在的理由,其實都是對神不存在的証明,因為,“對神的存在的証明不外是對人的本質的自我意識存在的証明,對自我意識存在的邏輯說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他譴責萊茵省議會為維護林木佔有者的利益而欺壓貧苦人民的行徑。
名 稱:二十四歲的《萊茵報》主編(國畫)
作 者:趙旭成
創作年代:一九八二年
尺 寸:一百零二乘六十六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卡爾·馬克思是活躍在《萊茵堡》編輯部最年輕的一個,由於他的筆力和幾篇文章見報后社會反映良好,報社公司股東們極力把他推到了主編的位置上。他很快就証明了自己是一位出色的報紙首腦,他把高深的理論素養、政治的敏銳性、新聞記者的靈活性、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外交能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名 稱:忠貞的愛情(水粉畫)
作 者:張文新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尺 寸:九十乘六十六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馬克思原打算在柏林大學畢業后回特裡爾與燕妮結婚,但由於放棄了去大學執教的計劃,加上父親去世后家庭經濟狀況不佳,不得不延緩婚期。1843年5月他來的萊茵省的小鎮巴特克羅伊茨納赫,當時燕妮和她的母親住在這裡,6月19日,馬克思和燕妮舉行了婚禮,兩人在這裡度過了幾個月的新婚生活。
名 稱:人間知己(國畫)
作 者:王為政
創作年代:一九八二年
尺 寸:一百五十四乘九十六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1844年8月底,恩格斯來到巴黎,拜訪了馬克思。從8月底到9月初,兩人朝夕相處,傾心交談,在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取得一致看法,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在思想一致的基礎上,兩人還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彼此促進。馬克思和恩格斯從此結成了人類解放事業共同戰斗的偉大友誼。
名 稱:在共產主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國畫)
作 者:王明明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尺 寸:六十八乘五十五厘米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1847年11月29日,共產主義者同盟在倫敦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席了會議。大會委托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綱領,產生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
名 稱:起草《共產黨宣言》(木刻)
作 者:張懷江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尺 寸:四十八乘三十九厘米
質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年輕的馬克思、恩格斯接受共產主義者同盟“二大”的委托以后,在倫敦著手研究寫作方案。 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底,馬克思和恩格斯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寫成了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總結了他們從1843年以來所積累起來並通過研究的得出的種種科學見解和實踐經驗,簡明扼要地闡述了他們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名 稱: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油畫)
作 者:高泉
創作年代:一九八四年
尺 寸:九十八乘一百一十八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1870年9月20日,恩格斯移居倫敦,住在離馬克思家不遠的瑞琴特公園路,從此兩人朝夕相處。次后,經馬克思提議,恩格斯被選入國際總委員會,並先后擔任多個國家的通訊書記。這時的國際工人協會,已經成為歐洲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的力量。恩格斯憑借卓越的理論素養、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非凡的語言才能,成為馬克思最得力的助手。
名 稱:在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大會上(素描)
作 者:顧盼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尺 寸:四十二乘三十四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波和瑞士等國的幾百名工人代表在倫敦聖馬丁堂舉行集會,宣告成立國際工人協會。會議由愛·比斯利擔任主席。馬克思參加了大會,並被選入協會的領導機構。馬克思為國際工人協會起草了成立宣言、臨時章程等重要文件。
名 稱:向恩格斯捷報—《資本論第一卷完成》(油畫)
作 者:何孔德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尺 寸:一百一十乘一百厘米
質 地:布面
作品內容簡介:1867年8月16日,《資本論》第一卷完成,馬克思寫信對恩格斯說:“這一卷能夠完成,只是得力於你!沒有你為我而作的犧牲,這樣三大卷的大部頭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擁抱你,感激之至!”
名 稱:堅決站在“沖天的巴黎人”一邊
作 者:張文新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尺 寸:一百二十七乘一百零四厘米
質 地:布面油畫
作品內容簡介:法蘭西共和國成立后,資產階級的國防政府對內鎮壓人民,對外賣國投降,激起巴黎人民強烈不滿。1871年3月18日,國民自衛軍戰士和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推翻資產階級政府。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馬克思和恩格斯得知巴黎爆發革命的消息后,堅決站在“沖天的巴黎人”一邊。
名 稱:地大海牙
作 者:馬振聲
創作年代:一九八四年
尺 寸:一百零四乘一百零二厘米
質 地:設色紙本
作品內容簡介:1872年9月1日,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來的海牙參加國際工人協會代表大會。
艾中信三月十四日
名 稱:三月十四日
作 者:艾中信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尺 寸:一百二十乘一百厘米
質 地:布面油畫
作品內容簡介:1883年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國際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在工作室的座椅上與世長辭。
名 稱:簡朴的葬禮
作 者:何孔德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尺 寸:一百零四乘八十四厘米
質 地:(丙烯畫)
作品內容簡介:1883年3月17日,馬克思的葬禮在倫敦海格特公墓舉行。遵照逝者的遺願,葬禮非常簡朴,除親屬外,隻有幾位老朋友參加。恩格斯在墓前發表了講話,高度評價了馬克思作為科學家和革命家的光輝。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