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駐村第一書記的“疫”線擔當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為了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戮力同心、共抗疫情。
大疫當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省委黨史方志辦吳洪才、李箕宏、瞿宜佳、詹世忠、林俊超等五位省派駐村第一書記,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的總要求,緊急上陣,立即行動,迅速轉換為抗疫書記,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團結帶領村兩委和全村百姓,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戰斗中,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確保了一方平安,彰顯了黨史方志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戰斗中的積極作為。
吳洪才——三次駐村 始終如一
今年已經是吳洪才駐村的第九個年頭,自2011年起,從安溪縣林東村到平和縣大芹村,再到霞浦縣洋邊村,三次輾轉駐村,三次舉家搬遷,每一次都全身心地投入駐村工作。這一次,也不例外。對於縣、鄉防控疫情工作的部署,他總是第一時間不折不扣地落實,連夜開展“敲門行動”,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摸清村內情況。為保証對疫情的實時防控,吳洪才將個人手機號碼作為村內24小時防控熱線,及時溝通解決防疫工作中的問題。為落實隻出不進的措施,在洋邊村設卡口,他悉心勸導,堅決不放任何可疑車輛進村。為更好地宣傳防疫知識,他組織村“兩委”和黨員先鋒隊多措並舉對群眾進行引導,通過張貼公告、全天候循環播放村村通廣播,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為更好落實防疫工作,他積極聯系村民統一購買物資並及時安排人員對採購人、車進行消毒,有效減少了村內的人員流動,極大減輕了卡口的督導壓力。作為省派連續三次駐村干部,今年的春節極不尋常,疫情防控工作是第一重要事項,同時又是尋常的,因為他九年來每一年都在村裡,始終任勞任怨,盡職盡責。
吳洪才組織召開洋邊村防疫工作會議
李箕宏——帶病堅守 緊抓落實
省委黨史方志辦派駐霞浦縣沙江鎮爐坑村第一書記李箕宏,在身患重感冒的情況下,仍不忘村裡的防疫工作,每天密切關注,並與鎮領導、村干部保持隨時溝通,商定方案,及時組織開展返鄉人員摸排、防控知識宣傳、村內衛生清理、村道管控等。在病情略有好轉后,他即趕赴爐坑村,召集村“兩委”干部商定布置疫情防控工作,組織對外地返鄉人員進行再摸排﹔每周一次對幸福院、村委樓等公共活動場所進行消毒。針對部分村民思想麻痺、防控意識有所鬆懈的實際,利用村村通廣播、LED顯示屏等滾動播放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要求,不斷強化村民的防控意識。同時,根據上級關於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要求,深入村民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了解因疫情受損和當前生產生活等情況,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確保春耕備耕有序進行。
李箕宏幫助挂鉤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房屋加固修復
瞿宜佳——關鍵時刻 毅然擔當
接到上級通知,省委黨史方志辦派駐漳平市新橋鎮雙溪村第一書記瞿宜佳馬上返村到崗。入村后,沒來得及休息就帶上村主干檢查全村的衛生環境、村廣播系統宣傳運作情況,以及入戶宣傳疫情防控、規范村民廢棄口罩回收等工作。隨后馬不停蹄,看望從武漢返村的兩位大學生蔣某、陳某。陳某因在家自我隔離時間較長,比較煩躁,情緒有些激動,經過交流、心裡疏導,慢慢舒緩了他的緊張心情,穩定了情緒。接著,他與村其他干部一起迅速制定並採取四條措施:一是成立雙溪村疫情防控小組,認真組織落實上級黨委政府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要求﹔二是成立疫情摸排宣傳小組,採取網格化管理方式,對全村進行兩輪全面摸排,認真查找湖北返村人員,做到不留死角﹔三是嚴格要求村“兩委”干部切實按照上級黨委政府以及村疫情防控小組方案,扎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做細村民的心裡疏導及安撫工作﹔四是充分發揮村“兩委”、黨員的帶頭作用,做好村疫情防控勸導點的值班和外地返村人員的隔離后勤工作。之后,又對四個自然村村“兩委”、村民小組長所管轄的地區進行檢查落實。2月1日清晨,瞿宜佳接到消息,外洋自然村的鄭某母親因年老去世,有些親戚、村民聚集在一起。得知消息后,部分村“兩委”干部有些猶豫,瞿宜佳卻表示:“關鍵時候我不上誰上,死者為大,碰上這種事,村民都礙於情面,思想上會有包袱,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他立即向鎮包村領導報告,並趕往鄭某家,經過對其耐心勸導,鄭某最終同意做到從簡辦喪,不聚眾,不聚餐。同時,瞿宜佳還向鄭某發放了一些口罩,要求他們做好衛生安全工作后才放心離開。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瞿宜佳扛責在肩,帶領村“兩委”班子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相關政策,普及防控的科普知識,務實組織開展聯防聯控工作,真正將行動落實在“最后一百米”,努力為群眾生命安全構筑起堅固防線,用行動書寫著共產黨員的忠誠擔當。
瞿宜佳耐心勸導村民鄭某從簡辦喪,不聚眾,不聚餐
詹世忠——抗“疫”書記 初心不變
2020年2月底,省委黨史方志辦派駐連城縣新泉鎮樂江村第一書記詹世忠獲評該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3月初,詹世忠為駐點村爭取3000個口罩的無償援助。“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詹世忠從駐村第一書記到抗“疫”書記,變的是第一書記的角色,不變的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正月初八是“老楊家坊”頭圩,歷年來頭圩都是商販、村民聚集,熱鬧非凡的一天,嚴峻疫情突如其來,詹世忠提前帶領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勸導老街商鋪暫停營業,初八當天早上六點不到,他又堅守在村口,一一勸返外村前來趕圩的商販和村民,成功避免了人員聚集,從源頭上杜絕疫情擴散。面對群眾,詹世忠堅持既有溫度又有態度,對貧困戶等困難群體,他主動上門服務,在聽說某村民因沒有口罩不敢外出辦事而著急時,他第一時間送上自己為數不多的口罩﹔對不聽勸阻、聚眾打牌和暴力沖擊體溫監測卡點的個別村民,他敢於碰硬,配合公安機關依法進行查處,確保防疫工作落到實處。他常常因執勤錯過飯點,而當村民熱情地邀請他去家中吃飯時,他總是在婉言謝絕的同時,給村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聚集可能產生的危害。元宵節當天,他又謝絕多戶村民的“過節”邀請,自己到鎮政府食堂打包快餐回宿舍,還不忘發照片給妻子,展示“四菜一湯”的“節日大餐”。村民們紛紛說,以前詹書記幫我們村做了很多實事,但話不多,過個年回來感覺不一樣了,原來他這麼能說會道,給我們講了很多防控疫情的措施和政策,有詹書記在,我們的信心就在!
詹世忠在村裡定點設卡檢測體溫
林俊超——砥礪逆行 忠於職守
面對嚴峻疫情,還處在春節假期的省委黨史方志辦派駐連城縣曲溪鄉軍山村第一書記林俊超,在年初七一大早便告別妻女,從福州趕回曲溪。林俊超說,“疫情緊急,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最擔心村民的健康安全,我必須馬上回去,一天都不能耽擱!”當天下午,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后便趕到軍山村召開疫情防控緊急會議,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組織的千鈞重托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林俊超返回村裡后,馬上開啟了“連軸轉”模式,既當宣傳員,又當引導員。他充分利用村微信群和喇叭,每日提醒村民提高疫情防控意識,宣傳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方法手段。每天組織村“兩委”干部入組入戶,嚴格按照“網格式+地毯式”管理要求,挨家挨戶訪民情,對軍山村外出返鄉人員、外來人員進行詳細摸排,建立台賬,動態跟蹤,全面掌握軍山村人員流入、流出動向,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天氣好時,總有村民出來晒太陽,他便上前耐心勸說:“趕緊回家吧,不要出門,記得戴口罩。”疫情防控中,總能聽見女兒打來的視頻電話,但林俊超毅然挂斷,他說害怕面對一家老小思念的眼神,困難時期需要舍小家顧大家。說罷便擦去臉上的汗水,繼續投入戰斗,穿行於熟悉的街巷中,群眾說看到他的身影便仿佛吃了“定心丸”。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面對疫情,林俊超不畏困難,不懼艱險,沖鋒在前,成為群眾的“主心骨”,筑起了疫情防控強大防線,在曲溪留下“逆行者”的美麗身影。
疫情防控期間,林俊超到軍山村卡口處查看了解村民進出登記情況
抗疫斗爭中,省委黨史方志辦五位駐村干部以實際行動發揚共產黨員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守基層,勇於擔當、敢於作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忠實踐行著“我是黨員我帶頭、疫情當前我上前”的誓言,留下了最美身影。
(福建省委黨史方志辦機關黨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