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藝80年回眸與展望(三)
精神永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橋兒溝魯藝舊址,已經成為珍貴的革命歷史遺跡,得到有效的保護。2012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啟動了包括橋兒溝革命舊址在內的延安十大革命舊址的修復建設工程,以及精神傳承工程。
2014年3月,延安市委、市政府重組機構,專門成立了延安魯藝文化園區管理辦公室,與延安橋兒溝革命舊址管理處、中國革命文藝家博物院三塊牌子一套機構,隸屬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管理。同時陝西省政府、延安市政府決定依托魯藝舊址實施延安魯藝文化園區(中國革命文藝家博物院)項目。
延安魯藝文化園區(中國革命文藝家博物院)項目是陝西省30個重大文化項目之一,項目佔地545.16畝(36.33公頃),規劃總建筑面積22835平方米,總投資7.5億元。項目包括核心遺址保護區、延安文藝紀念館區、東山革命文藝家個人館區、西山藝術家實踐體驗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五個部分。
今日橋兒溝舊址新顏
延安文藝紀念館,集中展示黨中央在延安13個春秋的革命文藝發展歷程,於2017年12月順利封頂。
維修后的教堂廣場
文物是精神教育的載體和靈魂,文物資料征集是刻不容緩,常年堅持的工作。近年的征集庫存為陳展、研究打下堅實的文物資料基礎。
維修后的魯藝東山,布置為彰顯窯洞特色的文藝家個體館。
冼星海館
茅盾館
丁玲館
周立波館
沙可夫館
胡蠻館
蔡若虹館
韓起祥館
馬可館
安波館
向隅、唐榮枚館
彥涵館
2015年赴廣州番禺館舉辦《延安魯藝》外展
2016年赴北京魯迅博物館(新文化運動史料館)舉辦的《抗戰中的延安魯藝》外展。
2015年在延安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抗戰中的延安魯藝》外展
2016年在延安新區東方紅大劇院舉辦《延安文藝簡史》展覽
2017年赴中國人民大學舉辦《革命文藝的先驅——延安魯藝》展覽。
2017年與中國美術館共同舉辦“藝術為人民—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5周年延安魯藝美術回顧展”。
2017年與中央美院合作舉辦“禮敬先賢—魯藝舊址寫生展”。
2017年與星海音樂學院舉行“藝術實踐基地”挂牌儀式,建立教學合作關系。
先后與中央戲劇學院、廣東星海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傳承單位舉行“藝術實踐基地”“校外實踐基地”挂牌儀式,加強教學基地建設。
2017年與中央美術學院舉行“藝術實踐基地”挂牌儀式。
2017年與中國美術館共同舉辦“藝術為人民”學術研討會。
2017年與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創作實踐基地”挂牌,建立教學合作關系。
2018年,是魯藝創立80周年。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魯藝人始終與國家共命運,和人民心連心,與時代同進步。 新時代,新征程,新氣象!魯藝舊址的守護者們將按照習總書記關於文化工作和文物工作的一系列講話精神和要求,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堅持用魯藝精神建設魯藝,保護文物,守土有責,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宣傳教育功能,策劃精品展覽,講好魯藝故事,傳承魯藝精神。 80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瞬間,但是魯藝精神將穿越時空,成為永恆!
魯藝文化園區規劃鳥瞰圖,未來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