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証唯物主義的實踐邏輯

原標題:辯証唯物主義的實踐邏輯
作者:丁國強    發布時間:2020-04-1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分享到 :

任《萊茵報》主編時期的青年馬克思。(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在《辯証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指出:“今天,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証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更好在實際工作中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現實、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增強辯証思維、戰略思維能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辯証唯物主義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証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內在地貫穿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之中,成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1 鮮明的實踐觀點

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過程。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觀點,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的、核心的觀點。理論最終轉化為物質力量,必須要通過實踐。實踐觀點是辯証唯物主義的核心和靈魂。馬克思主義把實踐作為認識的基礎,把辯証法應用於認識論,以實踐地理解世界的方式實現了偉大的哲學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歷史是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過程,是運用辯証唯物主義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過程,也是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的互動過程。

人類的歷史是人類實踐不斷發展的歷史。馬克思站在唯物史觀的立場審視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他指出,歷史不過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動。唯有實踐,才能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社會革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毛澤東認為,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的宇宙觀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人類認識史上的偉大革命。1921年1月21日,毛澤東在給蔡和森的信中寫道:“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這是事實,不像唯理觀之不能証實而容易被人搖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歷史的實踐過程。1938年10月,堅持同教條主義進行長期斗爭的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從“走俄國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上不斷求索,從客觀實際的物質基礎、社會矛盾、歷史條件出發,不斷加深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來自實踐,來自“物質的事實”,而不是源自空想和教條。習近平同志在擔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之初,花一個月時間走遍閩東9縣開展調查研究。他在《之江新語》一書中說:“群眾的實踐是最豐富最生動的實踐,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

2 強烈的問題意識

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關注問題就是關注現實,不靠近實際問題的哲學注定是蒼白無力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始終把關注點放到社會現實的真問題上,著力回應實踐生活中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直面世界復雜形勢,回答中國現實問題過程中不斷發展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挑戰、新問題不斷出現,需要我們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

恩格斯說:“每一個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可見,解放思想是實踐要求,也是時代精神的反映。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說:“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欲事立,須是心立。”唯有堅持不懈推動解放思想再出發,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勇於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才能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朝著既定目標大踏步前進,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回答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和挑戰上取得歷史性進展,正是由於我們黨堅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推進社會革命,不斷探索時代發展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使改革始終是推動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運用商鞅徙木立信、王安石革新變法的典故,激勵各級領導干部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以堅韌不拔的意志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定不移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

馬克思主義天生就具有自我批判、自我革命的精神,認為“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馬克思指出:“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要“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社會革命的同時,堅定不移推進黨的偉大自我革命。”打鐵必須自身硬,自我革命既是社會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為推進社會革命提供前提和保証。勇於直面問題,就是尊重客觀事實,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尊重客觀規律。我們黨從來都不掩飾問題、不回避矛盾,正視政黨自身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革命性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在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中使黨不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3 科學的辯証思維

毛澤東對運用辯証法認識和分析問題十分感興趣,在《矛盾論》中大段引用了《反杜林論》中的“辯証法·量與質”。毛澤東向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員講授唯物論和辯証法時說:“辯証唯物論對於指導革命運動的干部人員,尤屬必修的科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豐富的辯証法思想,所形成的辯証思維、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和底線思維等科學思維方法,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的堅持和發展。這其中,辯証思維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與中國傳統哲學智慧的有機融合,是解決矛盾問題的思想利器。

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証統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堅持做到“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我們要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在道路、方向、立場等重大原則問題上堅定政治立場、保持清醒頭腦,絕不能犯顛覆性錯誤,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恆心和韌勁,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確保決勝全面小康目標如期實現。

把握危與機的辯証統一。唯物辯証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在各種風浪考驗面前,保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必勝信心,是制勝之道。毛澤東曾說:“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嚴峻復雜,經濟社會發展面對諸多發展變化中的問題。變局中危和機並存,挑戰和機遇同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事要從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我們要善於觀大勢、謀全局,敏銳把握歷史發展大勢,保持戰略主動,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體現前瞻性和預見性,做到未雨綢繆、有的放矢,化險為夷、化危為機,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用好機遇,在迅速變化的時代贏得主動。

把握穩與進的辯証統一。辯証法認為事物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既要守住穩的一面,又要推動進的一面。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是照辯証法辦事的集中表現。穩是前提、是大局,進是方向、是目的,這體現了對事物發展辯証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無論是高質量發展,還是全面深化改革,都要堅持穩字當頭,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度統一起來,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把握工作的節奏和力度,做到蹄疾步穩、久久為功、行穩致遠。

(作者丁國強系西南政法大學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