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

原標題:大力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
作者:許先春    發布時間:2020-04-14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

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要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形勢任務和實踐要求,奮力開創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深刻認識加快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抉擇,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客觀需要,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題中應有之義,意義重大而深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有力保証。習近平同志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有著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意義,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制度保障。如果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沒有抓好,勢必影響到生態治理成效,老百姓的幸福感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出現強烈的不滿情緒。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方面,這方面工作做好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加分項,反之就會被別有用心的勢力作為攻擊我們的借口。我們必須從政治高度看待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把它作為事關黨和國家興旺發達、人民安居樂業的重大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切實抓緊抓好。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根本大計。小康全面不全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能否建成,生態文明建設很關鍵,生態環境質量是重要衡量指標。到2020年,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美麗中國,這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安排。實現這些宏偉目標,要求我們在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上下更大功夫。如果忽視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生態環境問題將不斷產生,那就是對中華民族和子孫后代不負責任。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任務。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一個方面,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方略,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中的一大理念,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堅戰中的一大攻堅戰,這些戰略謀劃辯証揭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提升生態治理水平,是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具體體現。

科學判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面臨的形勢任務

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要求我們必須准確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所處的歷史方位、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重大變化,科學分析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客觀形勢和主要任務。

立足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客觀實際。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既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和突出矛盾。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存在一些有利條件,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進步積累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和人才基礎,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宏觀經濟環境更加有利,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紅利逐步釋放,生態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頻度之密前所未有,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已進入了不欠新賬、多還舊賬的階段,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穩中向好。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體制機制中的深層次矛盾仍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具體制度成為短板、弱項。

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方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三期疊加”的關口。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也相應到了愈進愈難而又必須加大力度、非進不可的時候,面對的問題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甚至是牽動全局的敏感問題和重大問題。推進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復雜程度、艱巨程度前所未有。

著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必然體現到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中來。現在,生態環境在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廣大人民群眾對清新的空氣、干淨的飲水、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要求越來越高,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必須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過制度創新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必須擔負的重任。

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實踐要求

新時代,我國生態治理面臨著許多新任務新要求,必須牢牢把握如下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不斷發展。

堅持科學理論指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辟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確立了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指明了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新方向,開創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生態治理的新模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入制度化、法治化、規范化的新軌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根本遵循,必須貫徹落實到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方方面面。

提升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相比過去,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新特點中,更多面對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各個環節的關聯性互動性明顯增強,對制度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高,相應地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的任務更重,僅僅依靠單個層次、單一舉措往往難以奏效。為此,必須加強制度體系的配套和銜接,注重整體效果,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防止畸輕畸重、顧此失彼。必須深入研究各項制度的耦合性,使各項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聚集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既要有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又要有穩打穩扎的實招硬招。既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續的制度安排。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把環境保護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以防控生態環境風險為底線,以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載體,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與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在具體步驟上要注意輕重緩急、有序推進。要抓緊制定和完善生態治理急需的、滿足人民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備的制度,以重點推進帶動整體突破。要抓好已出台改革舉措的落地,及時對成功經驗進行總結並上升為制度。

落實最嚴格要求。加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必須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要把最嚴格要求體現在生態文明從源頭、過程到后果的全過程、各方面。一是注重源頭嚴防,加強基礎性、支柱性、總體性的制度體系,比如健全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等。二是注重過程嚴控,加強約束性、管控性、治理性的制度體系,比如建立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等。三是注重損害賠償,加強補償性的制度體系,比如構建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等。四是注重后果嚴懲,加強評價性、激勵性、懲處性的制度體系,比如建立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

強化制度執行力。制度執行能力強弱直接影響制度執行效果,進而影響治理效能。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大都與體制不完善、制度不嚴格、履職不盡責、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要強化生態文明制度意識,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構建全覆蓋的監督機制,認真貫徹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形成剛性約束。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