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在南泥灣的日子

作者:閆書華    發布時間:2020-05-04   
分享到 :

大生產運動期間的開荒

王震以勇於創新和善於創新的精神,率領三五九旅把荒無人煙的南泥灣改造成“陝北的好江南”,沖破了日軍和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奠定了我軍屯墾的基礎。晚年時,王震與身邊的工作人員談起過往,說到一生中最高興的事,是第一次見到毛主席,並護送他到長沙﹔最滿意的事,是奉毛主席、黨中央之命率三五九旅將士開發南泥灣。

1908年4月,王震出生在湖南瀏陽一個祖輩都是佃農的貧苦家庭。1922年王震到長沙成為鐵路工人,1923年“二七”慘案發生后,他被組織派去散發傳單、布告。1925年,17歲的王震成為長沙新河車站鐵路工人糾察隊小隊長,就是這個小隊長的身份,讓他有機會接觸到毛澤東。從那以后,兩人在長達半個世紀的交往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毛澤東贊賞他,認為他政治可靠、能夠完成任務、勇敢、不怕犧牲。

困與機

七七事變后,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紅六軍團改編為八路軍一二〇師三五九旅。1937年10月,王震任三五九旅旅長兼政委。1938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本改變侵華戰略,在華北瘋狂掃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步步緊逼,試圖向陝甘寧邊區發動軍事進攻。此時,蔣介石集團繼續加緊反共“摩擦”,不僅繼續停發八路軍薪餉、彈藥、被服等物資,而且對陝甘寧邊區實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斷絕外界對邊區的援助。八路軍人數減少,根據地縮小,陝甘寧邊區物資匱乏,生活異常艱苦。加之地廣人稀,土地貧瘠,僅有的140萬群眾要擔負起幾萬干部、戰士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供給,難以為繼。生存,成為一個嚴峻問題。

中國共產黨人善於從困難中尋找機遇,及時轉換思路:革命需要生產,生產就是革命。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明確提出,抗戰中遇到的困難都是前進過程中的困難,是接近勝利的暫時困難﹔強調發揚革命精神,戰勝困難,爭取勝利。毛澤東發出號召:“國民黨封鎖我們,我們面對嚴重的困難。是餓死呢?解散呢?還是自己動手呢?餓死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解散也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還是自己動手吧!”於是,一場以“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為目標的軍民大生產運動開始了。

1939年8月,為了加強陝甘寧邊區的保衛工作,毛澤東將三五九旅調回邊區時,對王震說:“陝北是個窮地方,養不起很多軍隊,隻能放一些精兵強將在這裡。”截至1941年初,在班師回邊區的兩年多時間裡,王震帶領的三五九旅進行大小戰斗數十次,粉碎了日軍強渡黃河的陰謀,反擊了國民黨的多次“摩擦”,保証了邊區的安全。毛澤東在接見部分三五九旅指戰員時說:“你們三五九旅在王震同志的領導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你們到了東邊,東邊就安全﹔你們到了南邊,南邊就安全﹔這次你們又到了北邊,北邊也安全了。總之,不管你們走到哪裡,都沒有辜負黨中央和邊區人民的重托。”

1941年初,王震率部進駐南泥灣。2月底,毛澤東與王震談話時說,這次調你們三五九旅到南泥灣是守衛延安南大門。你們不但要隨時准備迎擊國民黨可能發動的軍事進攻,還要通過開荒生產,盡快做到生產自給,從根本上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

镢與槍

南泥灣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裡處,明清之際,這裡水源充足,人煙稠密,土地肥沃。到了清同治時期,因社會動蕩,導致這裡成為雜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的“爛泥灣”。“南泥灣”之名由此而來。

來之前,王震便做足了心理准備。1941年3月初,他在誓師大會上帶領全體官兵揮舞著拳頭立下豪言壯語,“一把镢頭一支槍,生產自救保中央”,命令“全體參加生產,不讓一個人站在生產戰線之外”“上至旅長,下至馬夫、伙夫一律參加生產”,親率三五九旅雄赳赳氣昂昂開進方圓幾十裡荒無人煙的南泥灣。

雖然戰士們士氣高漲,但困難卻是實實在在的。當時正值春寒料峭時,寒風刺骨,戰士們沒有地方住,夜間隻能用樹枝搭草棚湊合過夜。王震心裡清楚,要扎下根來,首先要解決吃和住的問題。在當時生產資金和生產工具都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他鼓勵大家發揚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和大家一起想辦法:邊開荒邊抽出部分人突擊打窯洞。糧食不夠吃,各部隊干部親自帶頭冒風雪,破冰涉水到遠離駐地的縣城背運糧食﹔沒有油鹽醬醋,就想辦法打柴燒炭,拿到集市上和老百姓交換﹔為了改善伙食,戰士們拾山貨、挖野菜、找樹皮、收野雞蛋,或扛槍打獵、下河摸魚﹔沒有農具,王震就和戰士一起,用彈片打制成耕地的犁、鋤頭等。

讓扛槍打仗的戰士們種地,難免會產生一些思想波動。部分戰士認為“當兵是來打日本鬼子的,不是來種地的”“后方生產不如在前方打仗光榮”。為了不影響部隊戰斗力,同時緩解戰士們的消極情緒,王震跟旅、團干部細致研究,組織部隊利用農閑的時節,開展大練兵活動。在大練兵過程中,涌現出11個百發百中的連隊,全旅投擲手榴彈的成績也從平均25米提高到40米,不少人達到60米,最遠的可以投到72米。部隊平時勞動生產的過程中,就把槍架在地頭上,一有情況就拿起武器迅速投入戰斗,數次擊退國民黨頑固派對邊區的襲擾。美軍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觀察后,為之動容,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稱贊:“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了不起的。”

曲與畫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旋律優美的歌聲、披荊斬棘的官兵、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在紅紅火火的開荒潮中,三五九旅用歌聲和汗水喚醒了沉睡的土地,繪就了一幅“平川稻谷香,肥鴨滿池塘,到處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畫面。

王震規定,從旅長到每一個戰士,無一例外開荒種田,參加勞動生產。他身先士卒,率領部隊掀起你追我趕的勞動競賽,三五九旅一名叫李位的模范班長,在一次開荒競賽中,創造了日開荒三畝六分七的最高紀錄。之后隨著生產工具的改良和生產技術的提高,又涌現出了一位名叫郝樹才的戰士,以一天開荒四畝二分三的成績,被毛澤東親切地稱為“氣死牛”。

陝甘寧邊區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科學創新、成效顯著,農業和工商業產值迅速增長,人民生活負擔減輕,軍民的生活狀況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1943年秋,毛澤東到南泥灣視察,被眼前到處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豐收景象吸引。一個小時的車程,毛澤東走了3個小時,不時跟田間地頭的戰士們攀談了解情況。看著他們一個個神採奕奕的樣子,毛澤東高興地說:“國民黨要困死我們、餓死我們,他們越困,你們越胖了。”“你們這裡什麼都不花錢。同志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切。”

到了三五九旅旅部,王震建議毛澤東先吃飯休息一下,毛澤東開玩笑道:“剛來就開飯,可見你們糧食很多啊!”邊吃飯邊聊天中,王震向毛澤東匯報三五九旅的生產生活情況:戰士收了頭一茬庄稼后,接著再種第二茬,余糧賣了,可以換幾頭耕畜。他們做木紡車,自己織粗毛呢,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除去交給中央的,有了余糧。王震還研究起公私兼顧的分配方法:把剩余的糧食分成“部隊的”和“個人的”兩塊,分給個人的可以賣,也可寄回家去,或換成錢存入邊區銀行。這個決定得到廣大指戰員熱烈擁護,大家干活更賣力了。

據統計,從1942年到1944年的2年中,陝甘寧邊區共開墾荒地200多萬畝,到1945年,邊區農民大部分做到“耕三余一”,部分做到“耕一余一”,達到種一年可留一年的余糧。到1944年,三五九旅除吃用全部自給外,達到了“耕一余一”,成為全軍大生產運動的旗幟。

王震率領的三五九旅一邊戰斗、一邊生產,既保衛了延安的南大門、保証了黨中央安全,又通過大生產運動保証了黨中央后勤生活給養,毛澤東親筆題詞稱贊“有創造精神”。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