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漫畫、微紀錄片 黨史新中國史的新表達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善用新媒體講好黨史新中國史

作者:人民日報記者 施芳    發布時間:2020-05-12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分享到 :

提到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你會想到什麼?厚重的文獻匯編,權威的理論文章,還是大部頭的經典著作?

如果我告訴你,他們還制作了微紀錄片、短視頻、漫畫,其中不乏爆款,贏得年輕人喜愛,你會不會吃驚?

事實上,借助新媒體講好黨史新中國史,正成為新時代研究院的新目標,黨的理論宣傳正呈現生動活潑的新氣象。

用融媒體平台初見成效

作為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的高端平台,研究院積累了豐富的黨史文獻資源。通過二度開發,研究院在快手短視頻平台開設了“黃城根下”快手政務號,每天不間斷地為廣大網友提供黨史、新中國史學習素材。已發布《籌建新中國》《我們走在大路上》《永遠的長征》等微視頻作品222個,點擊播放突破3800萬次。研究院還陸續在抖音、騰訊微視、騰訊視頻、百度好看視頻、梨視頻等多家網絡視聽平台開通了“黃城根下”賬號,並在多家網絡視聽平台同步進行視頻推送,探索利用新媒體平台對影視資源的深度開發和有效傳播。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研究院與百度百科合作推出71集短視頻《秒懂70年》,每集時長1分多鐘,以年為維度,對每年重大事件和重大成就進行盤點,讓網絡受眾在短視頻中感受新中國70年的光輝歷程與輝煌成就。該欄目以百度、喜馬拉雅音頻作為主要傳播陣地,截至目前在百度話題量、閱讀量1.3億,《秒懂70年》專題視頻播放量9279.9萬。

目前,研究院已建成包括門戶網站、理論中國網及“黃城根下”“黨的歷史”“黨的文獻”“理論中國”微信公眾號、“黨史網”微博和“黃城根下”快手政務號等新媒體平台矩陣。今后,研究院將堅持守正創新,建立融合發展的新媒體格局,使黨的理論進入“尋常百姓家”。

用漫畫生動展示黨史新中國史

嚴肅的政治、歷史內容如何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研究院與人民網合作,推出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黨史新中國史系列漫畫》(以下簡稱系列漫畫),採用手繪漫畫的形式,選取開國大典、抗美援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港澳回歸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展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

說起漫畫,大家都會想到日本漫畫,內容奇特、人物形象夸張。系列漫畫採用了日式分格漫畫的版式,但是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做到了中國化。研究院網站編輯處副處長盧佳說,“在內容上力求做到嚴肅和生動相結合,尊重歷史、尊重史實。”研究院創作人員嚴格依循黨史新中國史權威著作,深入挖掘歷史中的細節,以講好中國故事為目的,盡力做到通俗化大眾化。人物形象設計是黨史漫畫制作的難點,人民網時政部王政淇介紹,“要對歷史負責,也要對受眾負責。”第一期《開國大典》體現了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人民網漫畫團隊根據開國大典的影像資料畫出初稿后,首先遴選年輕網友進行內部試閱,在充分聽取網友意見的基礎上反復修改,僅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一畫面就修改了10多個版本,最后由研究院黨史專家審定。

縱觀黨史,許多歷史細節隻有文字記錄,系列漫畫對一些場景進行了可視化的再創作。比如《新中國的第一場經濟戰》,可供參考的影像資料不足,漫畫創造性地再現了陳雲的決策部署過程,增加了黨史的可讀性。黨史專家遲愛萍說,“漫畫人物既生動,又不失其嚴肅性。抓住重要歷史節點進行展示,使人在輕鬆愉快的瀏覽中了解黨史和國史大事,這是獨樹一幟的成功嘗試。”

系列漫畫得到了網友的廣泛認可。首期《開國大典》發布以來,在各大平台總閱讀量超過5000多萬。“比起文字,果然還是漫畫更吸引人一些。”“漫畫版的,好厲害!”“超燃,歷史再現。”網友紛紛留言。甚至有網友提議“應該把漫畫出版成書,給孩子們看一看。”“出本建國大業的漫畫。”為了回應網友的期待,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研究院計劃推出《漫畫百年黨史》。

微紀錄片見証初心使命

“有人問我,八十多歲了,為什麼還要入黨?我的回答是——為了給信仰一個庄嚴的承諾!”滿頭白發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緩緩走進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將農民黨員賀頁朵冒著生命危險保存入黨誓詞的故事娓娓道來。尾聲處,牛犇帶領眾人在賀頁朵寫下入黨誓詞的榨油坊前庄嚴宣誓。老藝術家的手因激動而顫抖,觀眾的心靈也在這一刻被震撼。這是微紀錄片《見証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以下簡稱《十一書》)中的場景。

《十一書》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和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出品,選取了11位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包括賀頁朵的“宣誓書”、傅烈的“絕命書”、尋淮洲的“請戰書”、王爾琢的“托孤書”、盧德銘的“行軍書”、張朝燮的“兩地書”、陳毅安的“無字書”、夏明翰的“就義書”、趙一曼的“示兒書”、左權的“決心書”、陳然的“明志書”,展示了共產黨人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信念與忠誠、永遠堅守的初心和使命。

《十一書》每集5分鐘,把故事和紀實元素相結合,實現了重大題材的高密度輸出和紅色主題在網絡上以短小精悍形態傳播的嘗試。更值得一提的是,《十一書》還打造了面向年輕受眾的“明星版”,邀請牛犇、呂中、張嘉譯、張藝興、海清等11位知名演員,或以扮演者講述,或以切身經歷體會,為觀眾深情演繹《十一書》背后關於信仰與犧牲的革命故事,讓書信內容變得更生動,讓英雄形象變得更立體。

自2019年11月21日上線以來,《十一書》全網點擊量高達2.5億次(截至2019年12月6日),其中30歲以下觀眾超過60%。嗶哩嗶哩上有網友發彈幕表示:“這部微紀錄片讓我真切感受到了什麼才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學生張藝璇認為:“這部紀錄片讓11位先烈化為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同齡青年,讓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十一書》還被各地群眾改編成舞台劇,由張朝燮和王經燕兩位烈士作詞的歌曲《我和你》作為《十一書》的主題曲也被廣為傳唱。

“我們要用真實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打動受眾,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杰表示。目前《十一書》已推出“極簡版”,短則三四十秒,長則一兩分鐘,以滿足不同受眾需求。為了向海外受眾講好中國故事,英語、日語、俄語、德語等7個語種的《十一書》外文版也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