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作者:王均偉 閆笑岩    發布時間:2020-07-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

紅船渲染圖 嘉興市委宣傳部供圖

99年風雨,99年輝煌。從百年前積貧積弱長夜難明到今天雄峰巍峨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中國道路,創造了讓世界驚嘆的中國奇跡。從南湖起航時不過50多人的除了信仰幾乎一無所有的小黨,到今天超過9000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盡管歷經磨難,卻始終走得堅定自信、一往無前,引起了無數追尋的目光。想探究其中的奧秘?答案,其實就蘊藏在中國共產黨的近百年奮斗史中。

---------------

作始也簡,卻始終引領時代方向

中國共產黨的創始者們在那個靠實力說話的軍閥混戰時代,與在中國政治舞台上縱橫捭闔的各路政治力量相比,看上去是那樣勢單力孤。但他們卻有其他任何政治力量不能比擬的依憑,那就是手中的真理、心中的信仰。

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作總結時,向大家推薦《共產黨宣言》等五本著作,說“把這五本書裝在干糧袋裡,打完仗后,就讀他一遍或者看他一兩句,沒有味道就放起來,有味道就多看幾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來了”。那個“味道”,是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味道。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鋒中,共產黨人能夠以高遠的歷史眼光燭幽知著﹔能夠以戰略家的胸懷當機立斷,能夠拿出解決時代問題的辦法,才能把握時代脈搏,引領時代發展,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現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無論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讓共產黨人凝聚起來,勇往直前以赴之,斷頭流血以從之,殫精竭慮以成之,願意為之舍身奮斗,才使信仰不再只是紙面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口頭上的聲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樓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准確把握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再一次引領了當代中國的時代潮流和前進方向,為全黨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

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隻有人民的利益

人們常常以“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來贊譽共產黨員,其所以特殊,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無私底色,也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人類歷史上一切其他黨派的獨特屬性。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才能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氣,是因為我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團結在一起,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歸宿。

戰爭年代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圍剿的嚴峻局面,毛澤東氣定神閑地說:“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奮斗的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的支持。人民群眾用小米哺育了蘇區、邊區、解放區,用肩膀支撐起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用無數子弟的鮮血,染紅了黨旗、軍旗和新中國的國旗。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必須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並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

中國共產黨能夠鍥而不舍、接續奮斗,一張藍圖繪到底

中國共產黨善於從大歷史視野對時間進行規劃,牢牢把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讓國家發展按照穩定的節奏不斷向前。1954年9月15日,毛澤東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致開幕詞說:准備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內,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從“一五計劃”到“十三五規劃”,中國共產黨人咬定“現代化”這個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接著一件干,接力奮斗不停步。

縱觀世界,還有哪個政黨能夠像中國共產黨這樣謀劃長遠和持之以恆?“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戰略追求和道路自信,鼓舞著全國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和信心,凝聚起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無窮力量。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的歷史方位出發,擘畫了到21世紀中葉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對時間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為計”。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匯點上,我們就要有這樣志在“百年”“千年”的雄心壯志。

回首過去,激情燃燒的建設年代,波瀾壯闊的改革歲月,鋪就一條復興之路﹔展望未來,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夢想,激發著人們的奮斗豪情。革命先驅李大釗曾說:“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后,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中國既有想象未來的藍圖,也有實現目標的能力,更有“說到就要做到”的豪情。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視角來看,今天的成就只是未來歷史的序幕,我們要在接續奮斗中書寫新的輝煌。

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革命精神奮斗精神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危難中誕生,在血火考驗中成長,每一步都充滿艱辛磨礪。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愈挫愈勇、自強不息,越是困難大,斗志越昂揚,這是共產黨人值得驕傲的品質。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慶賀模范青年大會上說:“什麼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奮斗這一條……奮斗到什麼程度呢?要奮斗到五年,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到六十年,七十年,總之一句話,要奮斗到死,沒有死就還沒有達到永久奮斗的目標。”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多次提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我們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一往無前、一以貫之的革命精神、奮斗精神,就要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時常審乎己身,照鏡治病,永葆黨的健康肌體。

黨的一大代表董必武在中共一大紀念館曾留下這樣的題詞:“作始也簡,將畢也鉅。”從“始”到“畢”,是漫長的奮斗之路,是對中國共產黨的一次次考試,怎樣才能走好這段路,答好這張卷?董老的一首詩值得我們銘記:“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古雲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過去的一切奮斗和一切成就已經証明了中國共產黨之“能”,面向未來,我們要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書寫中華民族新的千秋偉業。

(王均偉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研究員﹔閆笑岩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