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堅守改革的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底線重要論述研究

作者:高長武    發布時間:2020-08-13   
分享到 :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我國改革的實踐和社會發展的歷程已經証明,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毫無疑問,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我們都要毫不動搖地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進行到底。那麼,既然如此,是不是就意味著改革就沒有任何底線,什麼都要不停地改呢?把改革進行到底的“底”與改革底線的“底”是不是一回事?改革為什麼會有底線?改革的底線在哪裡、有哪些?突破改革底線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可以說,改革的底線問題絕不是無關緊要的小問題,而是關系重大的大是大非問題,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把握和處理,直接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和長遠,因此,對這一問題必須旗幟鮮明弄明白、說清楚,不能語焉不詳、糊裡糊涂。通過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論述,可以對這些問題作出一些認識和回答。

一、改革是有底線的

那種認為改革不應有什麼底線、主張什麼都要改的論調,常拿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個論斷說事:“將改革進行到底”﹔“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對這個兩個論斷的曲解。

實際上,這兩個論斷主要是從改革的長期性、艱巨性上講的,強調的是毫不動搖推進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和意志,這裡的“底”與改革底線的“底”並不是一回事。關於上述兩個論斷的主要內涵,習近平總書記進行過明確闡釋。他著重從三個層面進行了闡釋:一是“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我們都要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決不能有絲毫動搖”,必須“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二是“要掌握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不斷總結改革新經驗,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和運用﹔三是強調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並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從特定意義上說的:“社會基本矛盾總是不斷發展的,所以調整生產關系、完善上層建筑需要相應地不斷進行下去”﹔“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與時俱進的事業。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些論述為我們深刻理解上述兩個論斷的內涵提供了基本視角和主要指向。

其一,從實踐發展的視角看。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是客觀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發展變化之中,而同時世界又是可以被認識的,人類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世界,努力掌握世間萬物的內在規律,並運用它改造世界﹔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有意識的活動,認識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實踐決定著認識,人們的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動力和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根本標准,認識反作用於實踐,認識的目的是指導實踐,正確的認識推動實踐,錯誤的認識誤導實踐,實踐—認識—實踐,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世界的永恆發展變化決定了人類實踐的永無止境,實踐發展的永無止境決定了解放思想的永無止境。具體到我國的改革,從本質上講,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一項偉大社會實踐,也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社會實踐和解放思想是永無止境的,所以改革也就是永無止境的,需要持續不斷地推進下去。

其二,從矛盾運動的視角看。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的永恆發展變化根源於時時處處存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人類社會作為客觀世界的組成部分也充滿著形形色色的矛盾,人們正是在不斷應對和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中把社會推向前進的﹔在形形色色的矛盾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它從根本上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演進,推動著社會發展的進程。我們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深刻認識和牢牢把握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及其內在規律,並在此基礎上主動順應和正確運用這一基本矛盾運動的內在規律,自覺調整生產關系中不適應不符合生產力現狀和發展要求、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適應不配套的部分和環節,從而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進步,不斷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然而,社會基本矛盾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會出現。因此,以為改革可以一蹴而就、一勞永逸是不切實際的天真幻想,隨著社會矛盾的發展變化,隨著實踐的推進和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這就需要相應地把調整生產關系、完善上層建筑即改革的工作持續進行下去。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將改革進行到底”、“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兩個論斷是有特定指向的,不能泛化理解,更不能將之曲解為改革不能有什麼底線。

實際上,關於改革有沒有底線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回答是十分明確的。他指出:“要正確推進改革”,“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怎麼改、改什麼,有我們的政治原則和底線,要有政治定力。”他還針對那些說“中國的改革是不全面不徹底的改革”的論調指出:這是曲解我們的改革,實際上我們黨領導的改革歷來是全面改革。我們的改革在某些方面、某個時期,快一點、慢一點是有點,但不能籠統說中國改革在某個方面滯后,更不能說成是不改革。問題的實質是改什麼、不改什麼,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我們決不能跟在一些西方國家后面亦步亦趨、邯鄲學步,要保持政治定力,始終堅持我國改革的正確方向、堅持以我為主,從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應該改又能夠改的堅決改,不應改的堅決守住。這些論述可謂一針見血、切中要害,不僅明確指出我國改革是有底線的,而且旗幟鮮明地強調要堅決守住改革的底線。

一般來講,底線就是事物和事情發生根本變化的臨界線、警戒線,越過了這個線,事物和事情的性質就會發生根本變化,就會使事物本身和人們所做的事情違背既定的目標,向著事與願違甚至南轅北撤的方向發展。具體到我國的改革而言,所謂改革的底線,就是確保我國改革的本來性質不發生變化、主要目的不發生偏離、正確方向不發生偏向的警戒線、臨界線。也就是說,改革的性質、目的和方向決定著改革底線。因此,要弄清楚改革的底線,就必須首先弄清楚我國改革的本來性質、主要目的和正確方向。

二、改革的性質、目的、方向決定改革的底線

早在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同志在擘畫改革開放宏偉藍圖時,就對我國改革的性質、目的和方向作了明確的闡釋。他指出:什麼是改革?“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社會主義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同時也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不可能一建立就完美無缺,特別是在我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更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所以“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從而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而這就是我國的改革。革命是解放社會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社會生產力,“改革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掃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我國改革的性質和目的,決定了“在改革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沒有社會主義這個前提,改革開放就會走向資本主義”。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們黨長期探索和積累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這一問題作了深入分析和闡釋。他指出:在改革方向問題上,我們必須十分清醒,“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要搞其他什麼主義”﹔一些人“把改革定義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則就是不改革。他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對於形形色色的“改革藥方”,我們要看清實質、辨明是非、不為所惑。

綜合分析這些論述可見,我國改革是圍繞著一個核心關鍵詞展開的,這就是“社會主義”。無論是改革的性質,還是目的和方向,都是緊扣“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我國改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社會主義制度的生機和活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向是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貼近中國實際、體現中國特色、反映時代特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國改革的社會主義的性質、目的和方向,就決定了改革絕不是要否定、脫離、拋棄社會主義制度,把社會主義制度改弱、改掉、改垮,改向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而是在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個根本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或阻礙和束縛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或者不能很好地為經濟基礎服務的部分和環節,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先進性優越性以及生機活力得到更充分地體現和發揮,從而更好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說,我們進行改革不是因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好、不先進、不優越、不管用,而是要使它更好、更先進、更優越、更管用﹔不是要改旗易幟走邪路,而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走正道,讓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勃勃生機和活力,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結出新的碩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和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更大貢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概括的:我們的改革開放必須勇於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因而改革開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當然要高舉改革旗幟,但我們的改革是在既不走封閉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邪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

總之,我國改革的性質、目的、方向決定了無論怎麼改、改什麼,都不能削弱和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以致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這就深刻地標明了改革的底線所在。

三、改革的底線到底有哪些

那麼,具體來講,改革的底線到底有哪些呢?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的具體情況從不同側面作過許多論述和闡釋。綜合起來看,這些論述主要從三個具體層面對我國改革要堅持的底線作了概括和闡釋。

其一,從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的層面看。關於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這一論斷深刻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關鍵因素就是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因此,我們在改革中要始終注意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這應該成為一條重要的改革底線。

那麼,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具體內容有哪些?習近平總書記曾以“八個必須”對此作出過回答,即:必須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石,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無產階級政黨為領導核心,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根本任務,堅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以人民當家作主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堅持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和體制機制。這些基本原則規定和決定著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如果丟掉和拋棄了這些原則,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也就會受到根本影響,社會主義也就不能成其為社會主義了。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有機統一,雖然它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反映當今時代特征,但它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這也就決定了其本質屬性是社會主義,保証我國改革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具體到今天中國的社會主義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說,能夠突出反映和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必然要求的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法治體系等。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提出的“九個必須堅持”,則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堅持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具體展開和進一步闡述。所有這些能夠體現新的歷史條件下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內容的制度、經驗,都是應該在今后的改革中注意堅持的,隻有堅持了這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是社會主義,而“如果丟掉了這些,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了”。

其二,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的層面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推進改革,目的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要搞其他什麼主義,既不走封閉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邪路。那麼,怎樣才能保障改革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前進呢?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如下幾點:一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一生命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個立國之本。深入總結我國改革的實踐歷程,可以得出一條重要經驗,這就是把黨的基本路線作為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始終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之中,特別注意既以四項基本原則保証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又通過改革開放賦予四項基本原則新的時代內涵。而這也是我國改革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所在。二是堅持“最核心的一條不能偏離”。推進改革的目的不是改弦易張,這裡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如果在這兩點上喪失底線、發生偏離,就違背了改革的初衷,就南轅北轍了。三是堅持“三個不能變”。無論改什麼、改到哪一步,都要堅持黨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能變。四是堅持“一個根本尺度”。改革改什麼、怎麼改並不是毫無依據、隨意而為的,而是有明確的衡量尺度的,這個根本的尺度和標准就是——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符合這個總目標、該改的、能改的就堅決改,否則就堅決不改。

其三,從蹄疾步穩推進我國各個領域具體改革的層面看。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各個領域的改革都提出了許多應該堅守的底線。比如,關於經濟體制改革,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關於農村改革,強調不管怎麼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關於國有企業改革,要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不能把國有企業搞小了、搞垮了、搞沒了﹔關於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注意完善和落實收入分配制度,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貧者食糟糠”的現象﹔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更好堅持黨的領導、更好發揮我國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凡是符合正確政治方向和這“三個更好”要求的、應該改又能夠改的,就要堅決改,而凡是不符合正確政治方向和“三個更好”要求的、不應該改的,就決不能改﹔關於文化體制改革,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無論改什麼、怎麼改,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關於國防和軍隊改革,強調改革不是改向,變革不是變色,無論怎麼改,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絕對不能變的。這些具體領域改革層面的底線,與前面所述改革全局層面的底線本質上是統一的,是相維相系、相輔相成的。它們共同組成了我國改革的底線。

通過對上述論述進行梳理分析,可以把我國改革要堅持的最核心的底線歸結為四條:

一是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長期執政地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於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中國共產黨的這一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經過實踐的長期檢驗逐漸形成的歷史結論,也是中國人民經過反復比較而作出的鄭重選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証,是保証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和命脈所在,是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所在。如果離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就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這些道理已經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歷程所証明和檢驗。

二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人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開展一切工作和實踐的行動指南。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如果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中國共產黨也就會喪失理想信念、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就會蛻化變質、喪失先進性,就會失去指引、走向迷途,也就不可能承擔起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和民族復興偉業就會歸於失敗。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並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制度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之所以能夠取得輝煌成就,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最根本的是因為,黨領導人民建立、發展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的根本領導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佔指導地位的根本文化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根本社會治理制度,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軍事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各領域的重要制度和體制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並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結合和統一起來,這些制度和做法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突出特點和顯著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文化一起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而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封閉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幟的邪路,都是行不通的,更是有害的。這是歷史的啟示、實踐的經驗。

四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價值取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真正的英雄。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人民是我們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執政最堅實的根基,也是最大的底氣。如果淡忘群眾觀點、喪失群眾立場、違背群眾路線、漠視群眾利益、疏離群眾感情,黨就會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從而喪失力量,各項事業和工作就會走向失敗。因此,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價值取向,為民解難題、做實事,做到改革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之所以說上述這四條是不能突破、必須堅守的核心底線,是因為它們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本,是我們治國理政的本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凝練而深刻指出的:“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之本,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本。沒有了這些,就是無本之木。我們整個道路、理論、制度的邏輯關系就在這裡。”“我們治國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思想上必須十分明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絕不是西方化、資本主義化!”

四、突破和放棄改革底線就會引發嚴重政治風險

突破和放棄改革底線會引發怎樣的后果呢?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問題看得很重、思考得很深。他反復強調:“我們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失誤,一旦出現就無可挽回、無法彌補”,“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而如果突破改革底線,偏離正確方向,就是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失誤,就會誘發重大政治風險,帶來無可挽回的災難性后果。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基於理論分析與實踐經驗總結得出的深刻論斷。

從理論上看,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是辯証統一的關系。這種辯証統一關系的基本內容主要表現為: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決定著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生產關系則會對生產力產生反作用,生產關系適合或適應生產力的狀況和發展要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否則就會束縛甚至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証統一構成了一定社會的生產方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也會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通過“保護自己”或“排斥異己”的方式鞏固、發展和完善自己的經濟基礎,通過調控和管理經濟社會活動和秩序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証統一構成了一定的社會形態。這一基本原理為我們理解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和堅守改革底線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方面,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具有決定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如果僵化保守、墨守成規、因循守舊,死守著已經不合時宜的舊的體制機制,那麼,生產力就會以自己的方式去突破束縛、尋求新的能夠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而我們就會被歷史和社會的發展所拋棄。關於這一點,馬克思曾指出:“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在整個龐大的上層建筑物中,也就或多或少地迅速地發生大變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不改革開放就會死路一條。

另一方面,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這就決定了我們可以通過改革也就是通過調整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對生產力、經濟基礎產生反作用從而影響社會發展進程。當然,這種反作用是積極的還是負面的,取決於改革是不是正確、是不是恰當、是不是符合實際。符合實際情況和客觀需要的恰當的、正確的改革,就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經濟基礎﹔否則,就會束縛和破壞生產力、損害和侵蝕經濟基礎,特別是當一種新生的先進的社會制度雖然一時存在一些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部分和環節,但從總體和長遠來看是有利於也能夠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時,推進改革尤其要穩妥慎重,要在深刻把握改革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堅持正確的方法論,正確、准確、有序、協調推進改革。

具體到我國的改革而言,之所以要牢牢堅守改革底線,特別是前述四條核心底線,其深刻道理也就在這裡。這四條底線之所以是必須牢牢堅守的核心底線,主要是由於它們在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所構成的社會基本矛盾中的位置和作用。其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和執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是政治上層建筑的主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屬於思想上層建筑,它決定著政治上層建筑,政治上層建筑是在思想上層建筑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屬於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的范疇,也屬於上層建筑的范疇,其中每一個方面的制度都很重要,特別是所有制關系和政權組織形式尤為重要,前者是生產關系的核心和基礎,決定著人們在社會生產中所處的地位和相互關系,也決定著社會產品的分配形式,而后者是統治階級組織自己的政權機關、實現自己的統治的形式,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居於非常重要的位置﹔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本質上屬於思想上層建筑的范疇,這一價值取向的實現需要政治上層建筑以及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中的一系列制度來保障,同時這一價值取向的核心要義是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屬於生產力中的勞動者范疇,而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可以說,這四條底線事關當代中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社會基本矛盾的有序運動和穩步發展。因此,如果突破和拋棄了這四條底線,當代中國的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成了空殼以致分崩離析,不僅不會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還會造成生產力的破壞和倒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

從理論上分析道理是這樣,結合實踐來看道理更是如此。正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經驗表明,不懂得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而把它當作一成不變的教條和本本,不顧客觀實際和時代條件的變化、不結合本國的具體情況而墨守成規,不善於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社會治理方面的有益經驗和長處,這樣封閉僵化的老路是走不通的。同樣,實踐經驗也表明,脫離正確方向地盲目無序地推進改革,毫無原則地突破和拋棄底線地推進改革,就會走向改旗易幟的邪路,造成無可挽回的災難性后果。毋庸置疑,我國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和輝煌成就,但改革歷程“也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也經歷過曲折,但由於方向正確、駕馭得當,有了問題能及時糾正,所以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如果在改革中我們沒能排除各種錯誤的干擾,堅定不移把握改革的正確方向,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遭遇嚴重危機甚至斷送無數革命先烈前仆后繼付出巨大犧牲才建立的社會主義政權。

在這一方面,蘇聯的例子尤其能給我們以警醒。蘇聯解體、蘇共垮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戈爾巴喬夫推行所謂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的改革,突破和拋棄了改革的底線,違背和丟掉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偏離了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指導思想上多元化。蘇共不再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不再把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而代之以違背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理論。二是政治上西方化。以西方多黨制取代共產黨的領導,以西方議會制度取代蘇維埃制度。三是經濟上私有化。實行國有企業私有化,取消公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的有效控制。四是價值取向上脫離群眾化。蘇聯改革脫離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和根本利益,維護某些特權階層的利益,迎合國內外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的掌聲,鼓吹空洞的抽象的所謂民主、自由,人民不僅不能從改革中獲益,反而深受其害,生活水平不斷降低。五是人民軍隊建設上推行非黨化、非政治化,放棄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可以說,這些改革舉措每一條都突破了社會主義國家改革應該堅守的底線。正因如此,在短短的四五年時間裡,這樣的改革就瓦解了蘇聯的意識形態、政治體制、經濟基礎、群眾基礎、黨對軍隊的領導權,加上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推波助瀾,蘇聯亡黨亡國也就不可避免了。這其中的教訓值得我們牢牢記取啊!

五、結束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種風險我們都要防控,但重點是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這是我多次強調底線思維的根本含義。”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在改革中如果突破和拋棄改革底線,不僅不會有助於經濟社會發展,反而會引起各種重大政治風險,包括沖擊和破壞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社會大局穩定等,而這些風險一旦得不到及時有效化解,進而就會誘發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后果不堪設想。從這個意義上說,堅守改革的底線,是關系我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

因此,堅守改革底線所涉事大,不可不察,不可小視。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和黨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的要求,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弄清楚並始終牢記和堅守改革的底線,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立場、原則,不斷提高政治能力,研判分析改革發展形勢要注意把握政治因素,籌劃推動改革發展工作要注意落實政治要求,處理解決改革發展問題要注意防范政治風險,既要有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和斗志,又要有堅守改革底線的政治鑒別力和戰略定力,把將改革進行到底與堅守改革底線、不斷改革創新與堅定制度自信有機統一起來,蹄疾步穩地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高長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毛澤東研究》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