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知識問答(101-150)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8-25   
分享到 :

101.《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將《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送交國民黨。《宣言》提出了三項要求,即:發動全民族抗戰,以收復失地和恢復領土主權完整﹔實現民權政治,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與規定救國方針﹔切實救濟災荒,安定民生,發展國防經濟,解除人民痛苦改善人民生活。重申了為實現國共合作的四項保証,即: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斗﹔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之統轄,並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

102.平津戰役中為國捐軀的兩位高級將領是誰?

答: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和師長趙登禹。

103.八一三事變是怎樣發生的?

答:七七事變后,為了直接打擊中國政府,並對西方各國施加壓力,日本政府決心把戰爭迅速擴大到上海。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大山勇夫中尉和一名士兵驅車闖進虹橋機場進行武裝挑舋,被中國哨兵擊斃。日軍以此為借口,要挾中國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隊和拆除防御工事,並向上海增兵。8月11日,中國政府令京滬警備司令官張治中率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等部開赴上海市區組織防御。8月13日,日軍在虹口、楊樹浦一帶搶佔有利據點,並向中國軍隊進攻。這就是八一三事變。

104.淞滬會戰中,誰率戰斗機群首創空戰勝利紀錄?

答:高志航。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轟炸了日軍海軍特別陸戰隊司令部和海軍第三艦隊“出雲”號旗艦,並在上海空域與日軍進行了慘烈的空戰。同日,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由筧橋機場緊急升空作戰,大隊長高志航率兩機群共27架戰斗機,分途攔截襲擊杭州和廣德機場的日軍飛機,擊落轟炸機3架,首創空戰勝利的紀錄。

105.被譽為“八百壯士”的國民黨愛國官兵鎮守的是什麼地方?

答:四行倉庫。1937年10月28日,淞滬會戰期間,第88師第524團一個營在團副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據守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繼續阻擊敵人。該營“八百壯士”孤軍奮戰至30日,退入英租界。國際上對中國軍隊這次英勇作戰,贊為奇跡。

106.《中蘇互不侵犯條約》是何時簽訂的?

答:1937年8月21日,中蘇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這是中國外交的成功,對中國的抗戰具有重大影響。中國通過該條約不僅從蘇聯得到政治上的支持,而且得到了大量的軍事和技術援助。

107.抗日戰爭時期,蘇聯給予中國哪些援助?

答:蘇聯是世界大國中唯一與中國和日本都毗鄰的國家。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也是對蘇聯的重大威脅,特別是日、德反共產國際協定簽訂,矛頭直接指向蘇聯,客觀上促進了1929年以來中蘇對立關系的改善。1937年8月21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1937年至1940年,蘇聯給予中國購買軍火的貸款共4.5億美元,居同期各國對中國援助的首位。蘇聯先后派遣3000多名軍事顧問、軍事工程技術人員和2000多名志願飛行員到中國,幫助中國制定作戰計劃、訓練飛行員。特別是蘇聯航空志願隊來華直接參加對日作戰,包括轟炸機大隊長庫裡申科和戰斗機大隊長拉赫曼諾夫在內的200多名飛行員,為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

108.全面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政府將全國劃分為幾大戰區?

答:1937年8月20日,國民黨政府發布戰爭指導方案,將全國劃分為五大戰區。即:第一戰區為河北及山東北部地區﹔第二戰區為山西、察哈爾、綏遠﹔第三戰區為蘇南、浙江﹔第四戰區為福建、廣東﹔第五戰區為蘇北、山東。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國民政府對戰區作過幾次大的調整。

109.洛川會議是何時召開的?

答:1937年8月22日至25日。

110.毛澤東在洛川會議上所作軍事問題報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關於軍事問題,毛澤東指出,根據中日戰爭中敵強我弱的形勢和敵人用兵的戰略方向(以奪取華北為主),抗日戰爭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紅軍在國內革命戰爭中,已經發展為能夠進行運動戰的正規軍,但在新的形勢下,在兵力使用和作戰原則方面,必須有所改變。紅軍的基本任務是:創造根據地,牽制消滅敵人,配合友軍作戰(主要是戰略配合),保存和擴大紅軍,爭取共產黨對民族革命戰爭的領導權。紅軍的作戰方針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爭,包括在有利條件下集中兵力消滅敵人兵團,以及向平原發展游擊戰爭,但著重山地。獨立自主是相對的,是在共同抗日的統一戰略目標下的獨立自主的指揮。游擊戰的作戰原則是,游與擊結合,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分散發動群眾,集中消滅敵人﹔著重於山地,是考慮便於創造根據地,建立起支持長期作戰的戰略支點。

111.毛澤東在洛川會議上就國共合作提出什麼指導原則?

答:關於國共兩黨關系問題,毛澤東指出,要堅持統一戰線,鞏固擴大統一戰線﹔同時要保持共產黨在政治上、組織上的獨立性,對國民黨的反共傾向保持高度的警覺性。總之,必須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無產階級領導權。

112.洛川會議通過的《中央關於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的決定》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決定指出:中國的抗戰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爭取抗戰勝利的關鍵,在於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而國民黨實行的是片面的抗戰路線,即堅持國民黨一黨專政,隻實行單純政府和軍隊的抗戰,並拒絕一切有利於抗日的根本改革,不給人民以抗日所必需的民主自由權利,不改善工農大眾的生活,防止人民力量在抗戰中發展,反對抗日戰爭成為人民大眾的抗戰。這一路線包含著極大的危險性,必然招致嚴重的失敗。因此,在今后的抗戰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許多不利的情況。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民眾和武裝力量,應該站在斗爭的最前線,使自己成為全國抗戰的核心。

113.洛川會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十大綱領是:(1)打倒日本帝國主義﹔(2)全國軍事的總動員﹔(3)全國人民的總動員﹔(4)改革政治機構﹔(5)抗日的外交政策﹔(6)戰時的財政經濟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抗日的教育政策﹔(9)肅清漢奸賣國賊親日派,鞏固后方﹔(10)抗日的民族團結。十大綱領是實行全面抗戰路線的綱領。實行這些綱領,就能爭取抗日民族解放戰爭朝著有利於人民勝利結局的方向發展。

114.洛川會議就抗戰時期黨的基本行動路線和工作方針作出什麼決定?

答:洛川會議討論並決定了在全國抗戰到來的新時期黨的基本行動路線和工作方針。主要是:在敵人后方放手發動群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配合正面戰場,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在國民黨統治區,廣泛發動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推動桂系和川軍等地方實力派擁蔣抗日﹔在有利於動員全國人民參加抗戰的前提下,爭取人民應有的政治經濟權利﹔以減租減息作為抗戰時期解決農民問題的基本政策﹔保衛、鞏固和建設陝甘寧邊區,使其成為抗日民主的模范區。

115.洛川會議對中共中央軍事領導機構構成作出何種安排?

答:洛川會議決定組成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以加強黨對軍事工作的領導。中央軍委由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任弼時、張浩、葉劍英、林彪、賀龍、劉伯承、徐向前11人組成,毛澤東為書記(亦稱主席),朱德、周恩來為副書記(亦稱副主席)。會議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還決定設立中央軍委前方軍分會。同時決定建立長江沿岸委員會,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董必武、林伯渠為委員,周恩來為書記。

116.洛川會議有什麼重要歷史意義?

答:洛川會議是在全國抗戰剛剛爆發的歷史轉折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制定的黨的全面抗戰路線,把實行全民族抗戰與爭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結合起來,把反對外敵入侵與推進社會進步統一起來,正確處理了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的關系。會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闡明了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基本政治主張,指明了堅持長期抗戰、爭取最后勝利的具體道路,這是同國民黨領導集團所實行的片面抗戰路線不同的正確的抗戰路線。

117.1937年8月14日,國民黨政府發表了什麼聲明?

答: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直接威脅國民黨政府的政治、經濟中心,迫使其抗日方針和政策有了根本性轉變。8月14日發表的《自衛抗戰聲明書》指出:“中國為日本無止境之侵略所逼迫,茲已不得不實行自衛,抵抗暴力。”同時,蔣介石急於調紅軍開赴抗日前線,於是放棄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促進了國共合作的實現。

118.以國共兩黨合作為主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標志是什麼?

答:1937年7月15日,中共代表團向蔣介石政府提交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這個宣言,再次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促成國共兩黨正式合作抗日的誠意。9月22日,國民黨終於通過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對中國共產黨宣言的談話》,指出團結御侮的必要,認為“此次中國共產黨發表之宣言,即為民族意識勝過一切之例証”,事實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和蔣介石談話的發表,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119.毛澤東是如何評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意義的?

答:毛澤東在論述這個統一戰線的意義時指出:“這在中國革命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紀元。這將給予中國革命以廣大的深刻的影響,將對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發生決定的作用。”“歷史的車輪將經過這個統一戰線,把中國革命帶到一個嶄新的階段上去。中國是否能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中解放出來,將決定於這個統一戰線的發展狀況。”

120.紅軍是如何改編為八路軍的?

答: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937年8月22日關於改編中國工農紅軍主力的命令,中共中央軍委於8月25日發出改編命令,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及陝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任弼時任主任,鄧小平任副主任。全軍約4.6萬人,下轄三個師:第一一五師以原紅軍第一方面軍為主編成,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政訓處主任羅榮桓,下轄第三四三旅(旅長陳光)、第三四四旅(旅長徐海東)﹔第一二○師以原紅軍第二方面軍為主編成,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政訓處主任關向應,下轄第三五八旅(旅長張宗遜)、第三五九旅(旅長陳伯鈞)﹔第一二九師以原紅軍第四方面軍為主編成,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政訓處主任張浩,下轄第三八五旅(旅長王宏坤)、第三八六旅(旅長陳賡)。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新的全國陸海空軍統一序列,將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指揮部改稱總司令部,朱德、彭德懷由正、副總指揮改稱正、副總司令。但八路軍的稱呼仍被廣大指戰員和人民群眾習慣地沿用下來。八路軍直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938年1月改隸第二戰區。

121.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后,其主要作戰任務及原則是什麼?

答:紅軍正式改編后,經與蔣介石、閻錫山商定,八路軍在對日作戰中充任戰略游擊支隊,執行側面戰、協助友軍、擾亂與鉗制日軍大部,並消滅一部的作戰任務。在總的戰略下,八路軍實行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其原則是:(1)有依照情況使用兵力之自由﹔(2)有發動群眾、創造根據地、組織義勇軍之自由,地方政府與鄰近友軍不得干涉﹔(3)國民政府隻作戰略規定,八路軍有執行此戰略之一切自由﹔(4)依傍山地,不打硬仗。

122.中共前方軍分會(后稱華北軍分會)由哪些人組成?

答:1937年8月29日,為了保証中國共產黨對八路軍的絕對領導,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由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張浩、林彪、聶榮臻、賀龍、劉伯承、關向應組成前方軍分會(后稱華北軍分會),朱德為書記,彭德懷為副書記。

123.在延安設立的八路軍后方留守處主任是誰?

答:蕭勁光。為保衛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中央軍委決定,八路軍主力出師抗日后,以第一二九師第三八五旅直屬隊及第七七○團,第一一五、第一二○師的部分直屬隊,共9000余人組成留守部隊,在延安設立以蕭勁光為主任的八路軍后方留守處。陝甘寧邊區地方部隊分別編為10個保安大隊和各縣保安隊。

124.中國軍隊在華北戰場主動尋殲日軍的第一個大勝仗是哪次戰斗?

答:平型關大捷。

125.平型關大捷取得了哪些戰果?

答:1937年9月中旬,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平型關戰斗中,共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第21旅團和師團輜重部隊各一部共1000余人,擊毀汽車100余輛,馬車200余輛,繳獲步槍1000余支,機槍20余挺,火炮1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敵人的第一個大勝利。

126.平型關大捷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答: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所進行的一次成功的伏擊戰。在日軍長驅直入、國民黨軍節節后退的形勢下,八路軍首戰告捷,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挫傷了日軍的銳氣,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舉國上下莫不歡欣鼓舞,從而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民心、士氣,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使人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並贏得了國際輿論的稱贊和好評。

127.1937年8月,中共中央對南方各游擊區域工作發出了什麼指示?

答:1937年8月1日,根據全國政局的變化,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南方各游擊區域工作的指示。指示要求南方各紅軍游擊隊:(1)爭取地方政權實行普選的民主制度﹔(2)停止沒收地主土地財產,注意改善群眾的日常生活,領導群眾的日常斗爭,爭取與團結群眾在黨的周圍﹔(3)在保存與鞏固革命武裝,保障黨的絕對領導的原則下,與國民黨談判改編事宜﹔(4)做好群眾工作問題﹔(5)加強對國民革命軍的工作,爭取其官兵共同抗日﹔(6)普遍建立黨的秘密組織,改變黨的領導方式與工作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重新訓練黨的干部和黨員﹔(7)必須在黨內外解釋在建立民族統一戰線中改變的必要性。

128.新四軍由哪幾個省的紅軍游擊隊整編而成?

答:新四軍由散布於湘、贛、閩、粵、浙、鄂、豫、皖八省的紅軍游擊隊(除廣東瓊崖地區游擊隊外)整編而成。1937年11月12日,經中共中央同意,葉挺開始在武漢正式組建新四軍軍部。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成立。

129.新四軍軍長是誰?

答:葉挺。

130.新四軍成立紀念日是哪一天?

答:自1939年起,新四軍軍部確定10月12日為新四軍成立紀念日。

131.新四軍的具體建制是什麼?

答:新四軍下轄四個支隊,一個特務營,共計1.03萬余人。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雲逸,副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副主任鄧子恢。長江以南各省的紅軍游擊隊編為第一、第二、第三支隊。第一支隊司令員陳毅,副司令員傅秋濤﹔第二支隊司令員張鼎丞,副司令員粟裕﹔第三支隊司令員張雲逸(兼),副司令員譚震林。長江以北鄂豫皖地區的紅二十八軍和豫南、鄂北等地區的紅軍游擊隊編為第四支隊,高敬亭任司令員。

132.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和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由哪些人組成?

答:為了加強黨對新四軍的領導,1937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和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東南分局由項英、曾山、陳毅等組成,項英為書記,曾山為副書記。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由項英任書記,陳毅任副書記。

133.全國哪些城市設立了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或聯絡處?

答:中國共產黨除將在西安的紅軍西北辦事處改為八路軍辦事處外,還陸續在南京、上海、太原(后在臨汾、秋林)、蘭州、迪化(今烏魯木齊)、武漢、重慶、長沙、衡陽、廣州、香港、桂林、洛陽等城市,設立了八路軍、新四軍的辦事處或通訊處。

134.紐約華僑抗日救國籌餉總會是由誰發起成立的?

答:1937年10月,美洲致公黨創始人司徒美堂發起,美國紐約市54個華僑團體聯合成立紐約華僑抗日救國籌餉總會。同時,在美國波士頓、舊金山及南美一些國家的華僑,也先后建立了支援祖國抗戰的團體。在歐洲、澳洲等地的華僑,也紛紛建立各種抗日救國團體,積極籌集現款和物資,進行抗戰宣傳,抵制和阻運日貨,組織華僑青年回國參戰。

135.中國全國性抗戰爆發后,英、美、法等西方國家持什麼態度?

答:全國抗戰爆發后,中國政府不斷向國際社會發出呼吁,表明中國的和平立場,並力求西方各主要國家出面干涉。但英、法、美等國出於自身的利益,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打著“中立”和“不干涉”的旗號,對日本侵略和中國抗戰均採取兩面政策。它們一方面表示同情和支持中國的抗戰,並給予中國一些物資援助,以牽制日本﹔另一方面又希望在不損害自己根本利益的條件下,犧牲中國部分權益,同日本達成妥協,以維持其在遠東殖民統治的舊秩序。

136.1937年10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芝加哥發表了什麼著名演說?

答:1937年10月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芝加哥發表“檢疫隔離”演說(“防疫”演說)。羅斯福在演說中認為,世界政治形勢在不斷惡化,戰爭是一種傳染病毒,熱愛和平的國家應該一致行動,像隔離傳染病一樣隔離戰爭。

137.1938年5月,英國與日本就中國有關問題非法簽訂了什麼協定?

答:1938年5月,長期把持中國海關的英國,與日本在東京非法簽訂了關於中國海關的協定。協定規定:日本佔領區過去積存的和以后收取的稅款一律存入日本正金銀行,並同意支付中國政府已從1937年9月起停止向日本支付的庚子賠款。英國在遠東地區對日本作出的這一重大讓步,使中國政府喪失了大部分海關收入,因而引起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

138.劉少奇《抗日游擊戰爭中的若干基本問題》一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1937年10月16日,劉少奇發表《抗日游擊戰爭中的若干基本問題》一文,指出游擊戰爭是今后華北人民抗日的主要斗爭形式,強調建立根據地和組織抗日民主政權的重要性。

139.中國共產黨確立的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策略有什麼重要意義?

答:中國共產黨確立的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策略,是在抗日戰爭條件下發揮人民軍隊政治優勢和軍事優勢最好的作戰形式。首先,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原則規定下,服從於民族革命戰爭的總體戰略。所謂獨立自主,即在政治上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也包含人民軍隊在作戰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行動與自主指揮。其次,抗日游擊戰爭是廣大民眾的革命戰爭。分散的作戰形式,便於廣泛發動群眾,動員群眾參加戰爭,這是任何集中作戰都很難辦到的。最后,抗日游擊戰爭有利於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實行軍民結合、軍政統一,創建抗日根據地,壯大革命力量,實現有根據地、有后方的持久作戰。抗日戰爭的實踐証明,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抗戰的唯一正確的方針。

140.夜襲陽明堡機場戰斗取得了哪些戰果?

答:1937年10月19日夜,在夜襲陽明堡機場戰斗中,八路軍一二九師七六九團各部隊經過1小時激戰,共毀傷日軍飛機24架,殲滅日軍100余人。這場戰斗是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出師華北抗戰取得的第一個重要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士氣,使日軍在忻口戰場上一時失去了空中力量支援。

141.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兩軍在戰役戰斗上配合最好的是哪次會戰?

答:太原會戰。

142.太原會戰殲敵多少?

答:歷時一個多月的太原會戰,中國軍隊共斃傷日軍2萬余人。會戰中,廣大官兵英勇頑強,前仆后繼,表現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愛國精神。盡管由於國民黨軍事當局在作戰指揮上有嚴重失誤,例如處處防守,正面堵擊,兵力分散,尤其是對娘子關方面的防御重視不夠,致使娘子關失守,戰役全局陷入被動,以致太原被日軍所佔,但它仍不失為全國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久、戰績最顯著的會戰之一。

143.1937年11月12日,毛澤東在哪篇文章中指出:“在華北,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已經結束,以共產黨為主體的游擊戰爭進入主要地位”?

答:《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戰爭的形勢與任務》。

144.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是何時成立的?

答:1937年11月7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正式成立,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轄4個軍分區。晉察冀軍區的成立,大大振奮了這一地區軍民的抗戰熱情。各抗日武裝主動出擊,四處襲擾日軍,斷敵交通,攻取城鎮,有力打擊了日軍。

145.中共中央建設陝甘寧邊區的總方針是什麼?

答:把陝甘寧邊區建成為“抗日和民主的模范區”。

146.陝甘寧邊區政府第一任主席是誰?

答:1937年9月,根據國共兩黨談判形成的協議,陝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正式成立,林伯渠擔任邊區政府第一任主席。

147.中共中央長江局是怎樣成立的?

答: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在武漢成立長江局,統一領導南方各省黨的工作,發展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抗日運動。同時組成中共代表團,負責與國民黨的聯系和談判,繼續推動國民黨的改革和進步。不久,兩個組織合為一個,對內為中共中央長江局,對外稱中共代表團。王明、周恩來、項英、秦邦憲、董必武、葉劍英、林伯渠為成員,王明為書記,周恩來為副書記。長江局領導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河南等省以及東南分局和新四軍的黨的工作。

148.中共中央長江局成立后,為開展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做了哪些工作?

答:長江局成立后,迅速恢復和建立各地黨組織,大量發展黨員,積極領導以武漢為中心的抗日救亡運動。長江局除設組織部、宣傳部和黨報委員會外,還有民運部,並先后建立了職工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等委員會,負責領導各方面的群眾救亡工作。在武漢,出版公開的黨報黨刊即《新華日報》和《群眾》周刊,及其他抗日書刊,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同時,完成新四軍的組建工作,指導新四軍開赴皖南、蘇南和皖西抗日前線。在湖北的七裡坪、湯池和河南的竹溝舉辦訓練班,為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培養一批干部,並在敵后地區組織起幾支抗日游擊隊。

149.在抗日根據地,最有影響的是什麼報刊?

答:中共中央主辦的《新中華報》和《解放》周刊。后來中共中央將《新中華報》與內部參考消息《今日新聞》合並,創辦了《解放日報》。

150.《八路軍軍政雜志》何時創辦?

答:1939年1月15日,八路軍總政治部創辦《八路軍軍政雜志》。該刊由毛澤東、王稼祥、蕭勁光、郭化若、蕭向榮組成編委,供八路軍、新四軍營以上干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