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述史 再現蘭州戰役

作者:周學海    發布時間:2020-09-02   
分享到 :

蘭州戰役時彭德懷司令員居住地舊址

彭德懷、張宗遜發給王震等兵團的電報。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給支前人員的路條。

蘭州警備司令部發給支前人員使用的通行証。

 

蘭州戰役是解放戰爭后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西北國民黨軍在蘭州地區開展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蘭州戰役后留存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部舊址、蘭州戰役時彭德懷司令員居住地舊址、通行証、電報等,都是這段歷史留下的珍貴印記,成為我們探究歷史的重要依據。

在榆中縣黨史陳列室和張一悟紀念館中,珍藏著1949年8月16日至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解放蘭州期間,蘭州警備司令部發給支前人員使用的通行証,解放軍第六十三軍第五百六十二團供給處開給支前人員鄭德坤的路條,人民解放軍使用過的草票、訂單,向導胡興國和支前人員的回憶,皋榆工委協軍團培訓黨員的教材等革命文物。同時,這裡還珍藏著1949年8月16日至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部(舊址在榆中縣連搭鎮喬家營村和大柳樹村)向毛澤東、中央軍委、中共中央西北局和第一野戰軍各兵團拍發的電報以及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發給第一野戰軍司令部的電報復制件(原件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珍藏)。這些珍貴的革命文物是71年前,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與西北國民黨馬步芳部隊進行殊死搏斗、解放蘭州和人民群眾傾心相助、鼎力支援子弟兵的見証。

1949年8月,在人民解放軍解放蘭州時期,榆中縣因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良好的群眾基礎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蘭州戰役的戰場和最大的物資保障基地。現縣內保存有戰斗遺址4處,重要領導人舊居和機構遺址8處,支前遺址8處,紀念設施2處。蘭州戰役期間和后續進軍青海、寧夏期間,榆中縣為人民解放軍籌集糧食2250萬公斤,動員支前民工3.5萬人次,出動支前大牲畜1.7萬頭,支前大車1500輛次(榆中縣檔案館檔案資料)。這些都是人民群眾真心擁護人民子弟兵取得勝利的歷史見証。一件件文物、一處處遺址、一張張舊照……都飽含著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1949年4月,毛澤東、朱德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賦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向西北進軍,解放陝、甘、寧、青、新五省區的任務。8月4日,彭德懷、賀龍、習仲勛等根據毛澤東及中央軍委指示,向第一野戰軍發布進軍蘭州、殲滅馬步芳集團的作戰命令。

蘭州是甘、寧、青、新四省區之交通樞紐,是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所在地,也是國民黨反動統治在西北的政治、軍事中心。蘭州城東、西、南三面環山,北臨黃河。城郊之南山系金城之天然屏障,溝壑縱橫,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國民黨馬步芳部的重點防御地區。山上有多年修筑的永久型工事,主要陣地上構筑有鋼筋水泥碉堡群,並有環山公路與各主要陣地相連接﹔外斜面多斷崖削壁,高約6米至10米,削壁腰部設有暗藏的機槍掩體﹔削壁上面挖有幾道外壕,寬、深約為3米至5米,各壕間又有暗堡和野戰工事,並有交通壕和暗道相通﹔陣地前附設有鐵絲網,並密布地雷群。陣地之堅固,地形之險要,在西北絕無僅有。因此,青海馬家軍自詡蘭州為攻不破之鐵城。

8月16日,榆中解放。8月19日,第一野戰軍將司令部前移到榆中縣連搭鄉喬家營村(借用農民王文生家的院子)。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和參謀長閻揆要住在離喬家營約3華裡的大柳樹村農民周希芳家院子(周希芳健在,94歲)。在這裡,彭德懷司令員指揮了解放大西北最艱難的城市攻堅戰——蘭州戰役。

8月20日上午,十九兵團經麻家寺、定遠、金崖,到達蘭州外圍的十裡山、張子文店。二兵團經上庄、馬坡、銀山,到達阿干鎮,從東、南、西三面對蘭州進行了包圍。當天下午,彭德懷司令員帶領部分指揮員到二兵團六軍軍部駐地九條路口和邵家泉看望指戰員。軍長羅元發簡單匯報情況后,引彭德懷來到擔任主攻任務的第五十團。一到第五十團,彭德懷就鑽進戰士臨時搭建的草棚,用手摸摸鋪草,向戰士親切地問寒問暖。在七連,他向圍過來的戰士們問:“對打下蘭州,你們有信心沒有?”

指導員曹德榮堅決地回答:“我們一定能夠完成上級交給的戰斗任務!”

彭德懷又問:“為什麼?”

戰士們紛紛回答:有毛主席軍事思想的指導,有彭總的直接指揮,有人民群眾的支援,有友鄰部隊的密切配合,我們信心百倍!

彭德懷笑了笑說:“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大力支援,其次是你們的英勇善戰。”

彭德懷最后明確指示:“同志們要知道,這次蔣介石的胃口可大呢,他不但妄圖殲滅我一野於蘭州城外,而且還要活捉我彭德懷!”

他笑了一下,又嚴肅地說:“這次戰役打的結果怎麼樣,就看你們大家了。若你們首先攻佔此山(營盤嶺),這就好比一把鋼刀插入敵人的心臟一樣。”

8月21日,第一野戰軍用九個團的兵力向十裡山、竇家山、古城嶺、馬家山、營盤嶺、沈家嶺等蘭州外圍主陣地發起試攻。其中,65軍第193師第579團由卜家路口,第577團由祁家堡向古城嶺進攻﹔第194師第581團由南向北,第582團在其右翼同時向大山頂發起進攻。戰斗打響后,第193師第560團相繼佔領方家泉、柳溝河一帶。在向敵人縱深陣地發展時,受到猛烈火力封鎖,到下午6時,僅2營5連進至預定位置,其他部隊均未有大的進展。后來,重新組織進攻,也沒有大的進展。

第一野戰軍21日、22日的試攻,雖然給敵人以很大殺傷,但沒有奪得敵人一個陣地,自己傷亡卻很大。根據這種情況,彭德懷果斷下令,停止攻擊,迅速進行陣地總結。

22日,一野司令部發出了《關於進攻蘭州的戰術問題的指示》強調指出:“‘青馬’匪軍為今日敵軍中最有戰斗力的部隊,在全國也是數得著的頑敵,我們對他須有足夠的估計,並作充分的精神准備,力戒輕敵驕傲性急。”要求各部:“進攻時需仔細偵察,精密計劃,充分准備”“須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技術於一點,一個一個山頭、房舍、陣地、逐次地殲滅敵人。不攻則已,攻必奏效……”彭德懷親自深入各部隊具體指導分析初戰失利原因,認為主要是輕敵,准備不充分,火力組織不夠嚴密,步炮協同不好。要求大家要認真總結經驗,充分做好准備工作,待命總攻。

8月23日,彭德懷到竇家山前沿陣地視察。在第六軍(指揮部在邵家泉)召開作戰會議總結進攻受挫的原因時,彭德懷給軍長羅元發打來電話,進行安慰,並作了自我檢查。他說:“四軍攻狗娃山,六十五軍攻馬家山也未得手。看來野司發起總攻的時間是倉促了些,使你們的准備工作受到一些限制。”接著,彭德懷在電話中簡略地講了當前西北的戰局:退守川陝邊界的胡宗南最近給蘭州守敵發來一個電報,為馬家父子打氣,要他們堅守蘭州。胡宗南准備趁我主力攻擊蘭州后方兵力單薄的機會,與寧夏的馬鴻逵相配合,襲擊寶雞和天水,威脅我軍后背,得手后,再由東向西,與堅守蘭州的馬家軍裡應外合消滅我軍於蘭州城下。根據最近情報來看,胡宗南已經帶領殘兵敗將從秦嶺方向向我寶雞、天水、西和以及禮縣等地進犯,遭到我十八兵團第六十一軍和第七軍的堅決打擊。彭德懷要求六軍好好休息,准備3天,爭取一舉拿下營盤嶺。

隨后,彭德懷來到了十九兵團第六十三軍(在竇家山陣地對面豬咀嶺)前沿陣地視察,召開師以上干部會議,傳達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指示,同他們一起研究下一步作戰任務。他說:“蘭州戰役關系到解放大西北的全局,一定要把它打開。”“十九兵團第六十三軍的擔子很重,一定要拿下竇家山。”並點名讓該軍第一八九師第五六六團擔任主攻。

按照彭德懷的指示,部隊反復察看地形,探索道路,進行沙盤作業,並組織力量按交通圖改造地形,大力動員一切人力、畜力和交通工具、交通物資器材,經過兩天的時間,做好了總攻准備。

8月25日拂曉,全線發起總攻。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九師血戰竇家山,11時零5分,尖刀連第五六六團第三連猛打猛沖,接連攻下3個碉堡,打開了部隊進攻的突破口,該團第一營隨即突入敵人陣地,將紅旗插上竇家山。

在十九兵團前沿指揮作戰的彭德懷用望遠鏡把戰斗過程看得清清楚楚,他立即給軍長鄭維山打電話說:“你們打得很好,步炮協同好。”

據彭德懷司令員原住過的房屋和平村110號陳德忠回憶:傍晚,彭德懷將住地移到距蘭州市5公裡處的張子文店村。在聽了地方同志的匯報,了解到村名拗口時,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就是要把人民從水生火熱的舊社會解放出來,讓人民當家做主,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現在蘭州解放了,蘭州人民就要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了,我建議就將‘張子文店村’改為‘和平村’,預示讓蘭州人民永遠過上和平幸福的好日子,你們看怎麼樣?”聽了彭德懷司令員一席肺腑之言,地方同志非常感動,不住地連聲說:“好!好!好得很啊!”隨即,將村名改為和平村。這在當地傳為佳話,以后的和平人民公社、和平鄉、和平鎮都沿襲此名。

8月26日,蘭州解放。清晨,彭德懷一行從大柳樹、喬家營、和平村出發前往蘭州。

蘭州戰役的勝利是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彭德懷、賀龍、習仲勛的直接指揮下,第一野戰軍將士前赴后繼、浴血奮戰的結果,是第一野戰軍主力在西北戰場上進行的最后一次戰役,也是解放大西北作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城市攻堅戰。蘭州戰役的勝利,動搖和瓦解了國民黨反動派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統治,消滅了國民黨在西北地區戰斗力最強、反共最堅決的馬步芳主力,使西北其他國民黨軍隊完全陷於分散、孤立的境地﹔粉碎了國民黨政府堅守西北,屏障西南,待機重來的戰略企圖,為徹底解放西北五省區遼闊的疆土奠定了基礎﹔加快了全國解放的進程,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精彩華章。

(本文參閱引用《蘭州戰役》一書中第一野戰軍六軍軍長羅元發、政委張賢約回憶文章《決戰蘭州》,第一野戰軍十九兵團第63軍第189師師長杜瑜、政委蔡長元回憶文章《一場激烈的山地攻堅戰》,第一野戰軍十九兵團炮團團長吳志遠回憶文章《炮火襲擊竇家山》)

(作者單位:中共榆中縣委黨史辦)

(來源:《甘肅日報》2020年8月25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