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會議要不得

——從毛澤東《反對黨八股》談起

作者:樊憲雷    發布時間:2020-09-14   
分享到 :

《反對黨八股》是 1942 年延安整風期間毛澤東的一篇經典文獻,針對的主要是當時教條主義的不良文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是延安整風運動的三大任務之一。其實,窒息革命精神的“黨八股”何止是反映在文風上,在會風問題上同樣不容忽視。對此,毛澤東特意指出:“不但文章裡演說裡有黨八股,開會也有的。‘一開會,二報告,三討論,四結論,五散會’。假使每處每回無大無小都要按照這個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黨八股嗎?在會場上做起‘報告’來,則常常就是‘一國際,二國內,三邊區,四本部’,會是常常從早上開到晚上,沒有話講的人也要講一頓,不講好像對人不起。總之,不看實際情形,死守著呆板的舊形式、舊習慣,這種現象,不是也應該加以改革嗎?”這番對形式主義會議的畫像可謂生動形象至極。

毛澤東提倡的開會方法

雖然不同會議有不同的開會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但開會作為一種工作方法,其目的都是要解決問題,因此開好會議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毛澤東的一生,參加過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會議,在如何開好會議方面很有心得體會。他提出的一些開會的方法,至今仍有指導借鑒意義。

比如,開會之前要做好准備。開會是要解決問題的,不然就是形式主義。要解決問題,首先對問題本身要有所了解。了解問題的過程就是調查研究,毛澤東說:“你對於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於某個問題的發言權。這不太野蠻了嗎?一點也不野蠻。你對那個問題的現實情況和歷史情況既然沒有調查,不知底裡,對於那個問題的發言便一定是瞎說一頓。瞎說一頓之不能解決問題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發言權有什麼不公道呢?”他將不經調查“閉著眼睛在那裡瞎說”看作是共產黨員的恥辱!不僅會議內容要先調查研究做好准備,就會議本身來說也要做好准備。“開會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樣,讓大家知道要討論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這屬於“兵馬未到,糧草先行”。他特別反對那種不做准備隨意召開的會議,認為“事前毫無准備,不提出問題,不分析問題,不向干部會議作精心准備的、內容文字都有斟酌的報告,而聽憑到會人員無目的地雜亂無章地議論”的開會方法是有害的。

會議要有明確集中的主題。毛澤東強調,一次會議要有一個主題,會議的主要精力就是解決這個主要問題,“一次會隻能有一個中心,一個中心就好”。如果一次會議主題分散,提出很多問題來討論研究,其結果很可能是言者東拉西扯、言不及義,聽者如入雲裡霧裡、莫名其妙,對於問題的討論勢必難以深入,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對於復雜的和分歧較大的問題,會前又須有個人商談、交換意見,使與會人員有所准備。

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營造寬鬆民主的會風。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它能夠保証最大范圍的民主和最高程度的集中,既能夠吸收各方面意見建議又能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召開會議,就要讓與會人員暢所欲言。毛澤東強調,開會時要使到會的人盡量發表意見,有爭論的問題,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調和敷衍。開“七千人大會”的時候他曾說:“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集中。因為氣都沒有出嘛,積極性怎麼能調動起來?到中央開會還不敢講話,回到地方 就更不敢講話了。”為此,要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讓大家充分發表意見,在高度民主的基礎上,建立高度的集中。

此外,他還強調,每次會議時間不可太長,不可沉溺於細小問題的討論﹔發言要有針對性,要有明確意見﹔有問題要擺到桌面上來說,不在背后議論﹔決議不要輕易,一成決議,就要堅決執行,等等。

黨的七大——成功的會議典范

為了開好黨的七大,毛澤東和黨中央做了充分准備。七大的召開幾經周折,會議主題也多次變更。為七大做准備的六屆七中全會,為解決歷史問題,前后持續了將近一年時間(當然,時間這麼長也有戰爭的原因)。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七大集中精力解決“建設新中國”的問題奠定了堅實基礎。毛澤東在七大預備會議上指出:“同志們提議將這個問題(指《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交七中全會處理,不提交大會,使得大會成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這個意見很好,這是為全黨、為全國的人民、為黨的將來著想。”

七大召開時,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但中國仍然面臨嚴重危機,特別是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堅持獨裁專政,有將中國之命運引入黑暗的危險。因此,打敗侵略者、建設新中國成為我們黨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也成為七大的主題。會議主題明確后,全會就圍繞這個主題集中發力。就毛澤東來說,他在七大預備會、開幕詞、書面政治報告、口頭政治報告、結論、閉幕詞等不同場合,以 8 篇報告和講話對這一主題下的各種問題反復設問作答,以期推動問題的解決和目標的實現。此外,朱德作的《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作的《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等,以及會議的眾多發言,也都聚焦於這一主題,與毛澤東的報告和講話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使得“建設新中國”問題的解決方案更為豐富完善。

會議充分發揚民主。七大期間,劉少奇專門闡述了民主集中制原則,將其提高到黨的組織紀律的高度來要求。毛澤東也對民主集中制多次論述,特別是在大會的口頭政治報告中,他專門強調要有批評和自我批評,各種各樣的意見都要讓它發表。在七大上,毛澤東還親自開展自我批評說:我就是犯過許多錯誤的。沒有犯過錯誤的人有沒有呢?我說就沒有。一個人在世界上,哪有不犯錯誤的道理呢?為了讓大家發表意見,毛澤東還提倡大家說真話,要“不偷、不裝、不吹”。不偷,就是不拿別人的東西做自己的,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裝,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不吹,就是報實數,不夸大、不扯謊。

會議開得很生動,討論更是激烈而深入。據參加七大的胡喬木回憶,原擬七大的會議時間較短。大會開始后,代表們紛紛要求延長,會議議程不斷改變。大會發言人數也突破了原定人數。僅毛澤東《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和朱德作的《論解放區戰場》軍事報告的討論發言,就從4月30日始持續到5月11日。特別是在中央委員會的選舉問題上,討論更是熱烈。胡喬木回憶,各代表團在討論候選人名單時,充分發揚民主。實際上,是黨史上空前的民主,真正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的提意見點名道姓,非常尖銳。毛澤東針對會議中大家爭論比較多的 3 個問題,即對犯過錯誤的同志應不應該選舉、要不要照顧各個方面和山頭、候選人是不是必須要有完全的知識等,還專門作報告講解了中央委員會的選舉方針。

正是在毛澤東的正確指導下,七大開得生動活潑而又成效顯著,成為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勝利的大會、團結的大會。毛澤東評價稱:“這次大會是團結的模范,是自我批評的模范,又是黨內民主的模范。”黨的七大的勝利召開,為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的勝利,以至新中國成立后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都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組織基礎。在《工作方法六十條》中,毛澤東將開會作為一種重要的工作方法。用好這種工作方法,必須反對形式主義,切切實實討論和解決問題。毛澤東強調:“要當作一件大事去辦,否則將損害黨的政治威信。”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