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清歷史與現實的關系

作者:謝春濤    發布時間:2020-09-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

 

《星火的啟示》《決戰》《一本書的歷史》:金沖及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金沖及是中國近代史和中共黨史研究的專家,造詣很深,著述頗多。近日讀到他的三部論著《星火的啟示:革命根據地創建與發展》《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和《一本書的歷史:胡喬木、胡繩談〈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受益良多,很願意向廣大讀者推薦。

《星火的啟示:革命根據地創建與發展》一書是數篇論文的合集,研究的都是革命根據地,有土地革命時期的中央根據地和鄂豫皖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的山東根據地、全國解放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根據地和東北根據地。內容涉及軍事斗爭、土地革命、政權建設、民眾運動、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通過本書,我們可以深入了解星星之火是如何燎原的,了解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是如何走出來的,了解中國共產黨人如何戰勝敵人,黨和軍隊又是怎樣建設和發展的。

《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一書,研究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這是全國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略決戰,其規模在世界軍事史上也不多見。看過本書,對毛澤東、蔣介石在戰略眼光、駕馭復雜局勢的能力以及意志力上的不同,以至國共兩黨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人心向背等方面的差異,都會有較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一本書的歷史:胡喬木、胡繩談〈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很有特色,著重介紹一本書是如何寫成的。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胡繩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1991年出版時發行500多萬冊,影響很大。金沖及是這本書的主要作者之一,他記下了編寫工作領導者和主持者胡喬木、胡繩的多次談話。閱讀這些談話,可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是如何寫出的,有什麼新意和突破,何以成為各方認可的權威著作,以及胡喬木、胡繩等是如何評價中共黨史重大事件的。

閱讀金沖及這三部書和他的其他著作,我有四點突出印象:

一是史料翔實。金沖及早年研究中國近代史,成果豐碩,史學功底很深。后來長期任職於原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黨的主要領導人生平和思想,有條件看到許多重要檔案史料。他善於搜集、整理、使用史料,每部論著征引的文獻都很多。《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一書,就引用包括國共雙方作戰文電、毛澤東軍事文集、蔣介石日記等在內的大量文獻資料,敘述和評論都有史實依據,可謂“文章不寫半句空”。

二是善於分析。金沖及寫黨史,不限於講故事,而是通過歷史講思想,既講出歷史的本然,又講出歷史的所以然。比如,他分析毛澤東同志在戰役指揮上的特色,“都是實實在在地在分析戰場的實際情況,既要知己,也要知彼,既要看到有利因素,也要看到不利因素,既要看清局部,又要放眼全局,既要看到這一步,也要看到下一步或下幾步,經過反復衡量利弊得失后作出判斷,緊緊抓住作戰有利時機和能夠用來打開新局面的主要環節,確定行動決心”。在決策醞釀階段或情況許可時,毛澤東同志總是同前方將領反復磋商,聽取他們的意見。在決策已定而情況緊急時,則要求前方將領一切由他們“臨機處置,不要請示”。這樣的分析,文字不多,但給人以啟發。

三是有現實感。現實由歷史而來。歷史科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讀史可以明智,可以察規律、知興替。金沖及研究的是歷史問題,但能講出同現實的聯系,幫助讀者從歷史角度了解和把握現實。比如,《星火的啟示:革命根據地創建與發展》一書中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歷史地位》一文,從國體、政體、國民經濟成分構成、階級狀況、社會改革等方面,講清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關系。《對創建贛南閩西蘇區的思考》一文,講清了古田會議決議的由來、內涵及其對於人民軍隊建設的意義。這些論文能夠幫助讀者進一步深入認識黨、國家、軍隊的基本理念和制度。

四是生動可讀。比如,《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一書,講到蔣介石急於發動內戰,企圖在半年內消滅人民解放軍。書中引用蔣介石日記、蔣緯國寫的傳記等材料,將幾份“剿共”計劃背后的波折講得具體生動。還有,書中講到國共兩黨不同的戰略方針,引用蔣介石1948年11月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時講的話,巧妙証明中國共產黨戰略方針之正確。歷史本身豐富多彩。金沖及善於選取史料,同時文筆很好,讀起來令人感到興味盎然。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2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