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對外傳播及相關策略

——以中阿命運共同體為例

作者:霍娜    發布時間:2020-09-24   
分享到 :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尤其是有關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廣泛共鳴。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國際形勢下,中阿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愈發具有重要意義。基於翻譯實踐筆者總結了中阿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分析了中阿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外傳播面臨的現實問題並嘗試性提出了提高對外傳播有效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中阿命運共同體﹔對外傳播

一、引言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自提出以來,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等全球合作理念與實踐而不斷豐富,被國際社會和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和認同。由理念到理論、由願景到倡議、由雙邊到多邊,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寫進了十九大報告和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更被寫入六個聯合國決議,分別涉及區域合作、軍備控制、人權發展、消除貧困等方面,成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國際新秩序的共同價值規范(張貴洪,2018)。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領導人以長遠眼光和戰略高度看待並推動新時期中國同阿拉伯國家關系發展,習近平主席出訪多個阿拉伯國家,接見來訪阿拉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並就中阿關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引領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尤其是有關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在阿拉伯世界激起思想漣漪,收獲持續深入的廣泛共鳴。

二、中阿命運共同體提法的產生過程

中國與阿拉伯世界雖遠隔千山萬水,但彼此的友好交往歷程卻走過了千年的歲月。在穿越時空的往來中,中阿兩個民族真誠相待,在古絲綢之路上出入相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甘苦與共,在建設國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

自1956年5月與埃及建交起,至1990年7月與沙特建交止,中國同全部22個阿拉伯國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系。60多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始終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都始終互為兄弟、朋友和伙伴。進入新世紀以來,中阿雙方堅持以開放包容心態看待對方,用對話交流代替沖突對抗,創造了不同社會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傳統的國家和諧相處的典范。

2004年,中阿合作論壇成立,並逐步發展成為涵蓋眾多領域、建有10余項機制的集體合作平台。2010年,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戰略合作關系,中阿集體合作進入全面提質升級新階段。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后,中阿關系的發展被納入了更宏大的戰略框架。

2014年6月5日,習近平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主旨演講。他提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應該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並明確提出“打造中阿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2016年恰逢中國開啟與阿拉伯國家外交關系60周年。“六十年一甲子”,漫長歲月見証了中阿關系逐步走向深入,各領域合作在廣度和深度上實現歷史性跨越,成為南南合作的又一個典范。1月13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首份《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文件體現了中國對阿拉伯世界的重視,是新時期發展中阿關系的行動指南,對推動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中阿戰略合作關系具有重要意義,為中阿關系未來穩定發展指明了方向,為中阿互利合作繪就藍圖。

2016年1月,習近平對沙特、埃及、伊朗三個中東國家進行訪問。在訪問沙特前發表的署名文章中,習近平倡議“打造長期穩定的中沙能源合作共同體”﹔在訪問位於埃及首都開羅的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時,習近平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再次提到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得到阿拉伯世界積極響應和廣泛支持。

2018年7月10日,習近平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攜手推進新時代中阿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講話,他指出,“中方願同阿方加強戰略和行動對接,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共同作中東和平穩定的維護者、公平正義的捍衛者、共同發展的推動者、互學互鑒的好朋友,努力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這是繼2014年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講話、2016年阿盟總部演講之后,習近平主席第三次對阿拉伯世界作重要政策宣示。

在2018年7月19日訪問阿聯酋前夕,習近平發表署名文章,熱情洋溢地提出,“我期待通過這次訪問,同阿聯酋領導人一道描繪合作藍圖,釋放合作潛力,為中阿關系提擋加速,打造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更好造福兩國人民”。打造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在阿聯酋引起強烈反響。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阿共建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抓手。截至2019年7月,共有18個阿拉伯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阿雙方在能源、航運、基礎設施、航空航天、金融、高科技、電子商務、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使得雙方已經成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並正在實現從“利益共同體”到“命運共同體”的跨越(新華網)。

三、中阿命運共同體對外傳播面臨的現實問題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國際形勢,習近平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頂層設計,也是完全不同於西方意識形態為解決世界現代性問題而設計的中國方案,彰顯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於整個人類命運的主動擔當。這就要求我們應進一步做好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要思想的對外傳播,有效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

阿拉伯國家位於“一帶一路”交匯處,是建設“一帶一路”的天然和重要伙伴,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世界局勢紛繁復雜的當下,中阿休戚與共,守望相助,共護世界和平與安寧,共促兩大文明交流,共建利益和命運共同體。

2018年6月15日,《海灣報》發表題為《中國與阿聯酋建立共同主權投資基金》的文章,指出“當前世界上出現了多種不穩定因素,在這一背景下,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將有力地促進世界的穩定,加強各國信心,這種價值理念超越了狹隘的利益觀,為中阿關系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同年7月12日,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文明的追隨——中國的崛起與阿拉伯人的未來》一書的作者薩米爾•艾哈邁德在英國出版的阿文媒體“新阿拉伯人新聞網”撰寫題為《中國與阿拉伯:未來的視角》的長篇評論,他認為,習主席所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受到阿拉伯國家的認可和支持,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原因。“過去的兩百多年中,阿拉伯人一直關注西方的文明經驗,但歷史証明,學習西方的種種嘗試不但沒有幫助阿拉伯人實現復興,反而使其陷入了更大的危機。當前,世界力量的天平正向東方傾斜,阿拉伯人應當‘向東看’,通過與中國結成命運共同體來實現阿拉伯民族的復興。”他認為,中國用實際行動証明自己是阿拉伯國家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因此阿拉伯人也更接受中國的內外政策和價值觀念,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能夠實現文明的追隨與互動。

目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阿拉伯國家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以及政要和學者的贊賞,但各方對於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心還有待提升。在日常工作中筆者發現,中阿之間在相互認知方面還存在誤區。如大多數中國人眼中的阿拉伯世界基本上隻有兩種面貌:一種是動蕩、沖突和戰爭,一種是富裕、石油和土豪。而很多阿拉伯人眼中的中國則是廉價低質商品的出口國,甚至還停留在每個人都會功夫的碎片化印象中。

國家形象具有穩定性,人們對一個國家的印象一旦形成,就會影響到以后對這個國家的看法。中國民眾多年來對於阿拉伯世界缺乏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媒體和網絡制造的對阿拉伯世界的誤解。而阿拉伯民眾在心理上對中國的疏遠一方面歸因於阿拉伯地區長期存在的歷史文化糾結和西方原主導大國的文化影響,另一方面也與傳統對阿外宣中濃厚的官方色彩不無關系。

實際上,中國並非不重視對外傳播,而應該在傳播的內容上作出優化與調整。首先,外宣內容與阿拉伯受眾的需求不相符。傳統的中國外宣更多是自說自話,介紹理論、政策等宏觀的東西,內宣外宣的界限不明確。外宣材料中很少涉及到阿拉伯受眾感興趣的具體人物故事和文化歷史。這種不考慮阿拉伯受眾心理需求的傳播方式讓對方很難信服,也無法獲取有效信息,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其次,跨文化沖突影響傳播效果。中國和阿拉伯世界分屬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歷史與文化,跨文化間的沖突有時也會影響我們的傳播效果。如阿拉伯民族信仰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孔子思想、孔子學院、儒家文化在傳播初期曾遭到阿拉伯民眾反感,因為有偶像崇拜之嫌。再次,外宣材料翻譯質量有待提高,部分內容還存在低級的排版印刷錯誤,很難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推薦劇目,電視劇《外交風雲》於2019年9月19日在北京衛視、廣東衛視播出以來,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和多方好評。該劇以新中國誕生為起點、鄧小平訪美及中英香港回歸談判為終點,用紀實手法講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新中國外交事業上的杰出貢獻,非常值得一看。但國內的阿語圈卻在吐槽劇中的阿拉伯元素。原來鏡頭中出現歡迎周恩來總理訪問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背景中對應阿文完全亂碼,且將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由埃及、敘利亞、北也門短期合並而成,簡稱阿聯)誤譯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在阿聯首都開羅舉行的歡迎活動中,阿聯人所穿的竟然是沙特等海灣國家服裝,典型的張冠李戴,這些低級錯誤都是不應該出現的。將來這部電視劇如果不加更正就在阿拉伯地區播出肯定會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傳統的平面媒體、廣播電視已經不能滿足阿拉伯受眾對新聞的需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他們更加關注社交媒體等新興傳媒渠道。雖然我國努力在阿拉伯世界進行國際傳播,但現有的外宣渠道仍非常有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是中國唯一面向阿語地區播出的廣播、電視媒體,《今日中國》阿文版是國內唯一一家阿語平面媒體,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國際在線網、理論中國網等雖開設了阿語版面供讀者閱讀,但仍不是阿拉伯國家主要閱讀的國際性網站。

對外宣傳傳播的是無形的東西,包括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進而塑造出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我國的硬實力有了快速發展,但是對外傳播能力仍相對有限,影響了我國軟實力的發展,也制約了國家形象在阿拉伯世界的正常傳播。

四、中阿命運共同體對外傳播的有效途徑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於2019年8月12日發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2018》研究報告顯示,六成左右海外受訪者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個人、國家、全球治理具有積極意義。其中,發展中國家的受訪者認同該理念具有積極意義的比例更高(中國網,2018)。

阿拉伯國家總的陸地面積達130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4億多。經歷了動蕩的阿拉伯國家,雖然背景不同、政治主張各異,但是追求發展的願望是一致的。他們希望了解中國的成功經驗,了解中國的執政理念,在此基礎上探索適合本地區的發展道路。作為與阿拉伯世界的溝通者和中阿命運共同體的研究者,我們又將如何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打造好中阿命運共同體呢?

1.更好地發揮“中國特色”和“中國優勢”

當前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對外軟實力建設,中國在阿拉伯世界加強軟實力建設應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一是中國道路的優勢。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找到了一條非西方民主式的、保持本國特色的、長治久安的發展道路,並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阿拉伯國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借鑒意義。二是中國文化的優勢。不同於西方叢林法則,中華傳統文化倡導“講信修睦”、“和而不同”,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理念。中國始終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民族宗教挂鉤,支持阿拉伯國家維護民族文化傳統,也與美歐一些勢力抹黑伊斯蘭教,“妖魔化”穆斯林形成鮮明反差。這些“東方智慧”對處理阿拉伯國家紛繁復雜的矛盾紛爭,化解零和博弈思維,推動各方摒棄前嫌,共謀發展具有參考價值﹔三是“一帶一路”的優勢。古絲綢之路一直是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人文經貿紐帶和共同文化遺產。新時期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既有利於中東的穩定發展和工業化進程,也有利於中國與中東的進一步融合。

2.改進中國在阿拉伯世界獨特的話語體系

我們對外宣傳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外部世界對我們的理解,構建國家軟實力,化解沖突,避免消耗,反對霸權。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歷史上有著相似的遭遇,目前又共同擔負著深化社會發展、推動社會轉型的使命,這為中阿之間建構命運共同體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資源稟賦、發展水平、文化基礎等方面都存有諸多差異,因此,我們隻有以人類普適意義價值觀作為支撐,才有可能建構中國在阿拉伯世界獨特的話語體系。

過去國內媒體在對阿傳播的模式過於官方化,宣教色彩較濃重,往往刻意強調發展成就,卻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貧富差距、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避而不談。就傳播學的新聞價值來看,成就屬於社會常態,並不會引起過多關注,更無法對已經形成的相關負面議題進行及時回應。相比之下,如果我們在報道方式上以事例為主要切入點,在介紹成功經驗的同時也承認客觀存在的問題,並闡述為解決問題作出的努力,反倒更容易為外國讀者所接受,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

為了增加宣傳內容的針對性,我們一方面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輿情研究、專家訪談等方式,第一時間了解到阿拉伯精英和普通民眾對中國的關注點和偏見,幫助我們及時做出有效的、令人信服的回應﹔另一方面在說理論証的同時,也要注意跨文化傳播的特點,結合阿拉伯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受眾的語言表達習慣和思維特點,盡量多推出阿拉伯本土化的報道。

我們所向阿拉伯受眾講述的中國故事,其實就是與這些國家通過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的願景。這些中國故事一定要注意故事的主角不只是中國一方,而是中阿雙方,故事中的事件不只是中國關心的事件,而應是中阿共同關注的事件﹔講述的語言也一定是“接地氣”的對象國語言。隻有這樣才能實現良好的跨文化傳播效果,保証在傳播中國核心價值的同時,也回應阿拉伯國家的關切,增進他們對中國的了解和認同,進而實現對中阿命運共同體積極的互動。

3.重視中央文獻在對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中央文獻是中國話語體系的重要載體,也是對外翻譯傳播的重要內容,在對外話語體系建設、傳播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成果方面發揮著基礎與引領作用。中央文獻作為一種特殊的政治文獻是針對特定人群而書寫的類型文獻,其對外傳播的主要受眾是對象國的政治家、黨派人士、社會精英和學術研究人員等,他們充當著在當地“公共輿論領袖”的角色,影響著社會輿論的動向,甚至對所在國的政治動向和社會發展趨勢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中央文獻翻譯過程中,不能為了迎合目標讀者而喪失本身政治思想內涵的准確表達,要採取精准傳播策略和多樣化的傳播手段,獲得這一群體的理解和認同。

我國針對某些特定國家發布的中央文獻宣介,筆者建議可酌情進行多語種翻譯。如在2016年1月19日習近平出訪沙特、埃及、伊朗三國前夕,中國政府網於1月13日發布了《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我們不僅要將該文件翻譯為阿拉伯語,積極在阿拉伯國家宣傳推介,還應翻譯為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希伯來文、波斯文等語言,在歐美國家、以色列、伊朗等國家進行宣介,更全面地傳達我國的政策主張,爭取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當然中央文獻翻譯工作決不能止步於定稿和出版。我們還應在發布了相關文獻譯文后組織調查其外譯傳播效果,時刻關注外媒評論,面對可能出現的誤讀及時作好闡釋性說明。

4.進一步擴大對人的影響力

對外宣傳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我們需要培養一批懂外宣、會外宣且掌握阿拉伯語的中國學者。他們了解中國的外宣政策、外宣理念,同時也了解阿拉伯受眾的心理需求,能夠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看待中國的發展和外國的質疑。他們的言論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是中國對外傳播的先鋒與代表。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壯大在阿拉伯世界的“朋友圈”,重視培養一批親華、愛華、在當地有影響的國際學者,借助他們的二次傳播平台為我發聲,引導阿拉伯國家輿論民意,使當地民眾對中國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為了進一步推動對阿拉伯國家的研究,我們還應積極拓展國內相關機構的研究領域,提高他們的交流合作水平,加大與阿拉伯國家政界、智庫、學者、主流媒體人士的交流合作,邀請他們來華作演講、報告,甚至短期授課。時任埃及《金字塔報》董事長艾哈邁德•納賈爾曾受邀擔任北京語言大學名譽教授並舉辦講座,他多次發表署名文章,介紹中國的發展模式、中國對國際和地區問題的立場、及其在華的真實感受,很有說服力,得到阿拉伯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改進其對華認知和輿論起到了積極作用。

五、結語

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關系十分獨特,盡管歷經風雲變幻,雙方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發展關系。堅定的歷史紐帶、真誠的政治互信、共同的合作願望,為深化中阿兩個民族之間的友誼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時間的考驗,中阿命運共同體變得更加具有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它必將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特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貴洪.2018.聯合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150-156.

[2]新華網.熱點專題[DB/OL].

[3]中國網.新時代中國全球大國形象更加鮮明——《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8》發布[DB/OL].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六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