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先鋒

盧德銘:“報效革命,義無反顧!”

作者:孫 迪    發布時間:2020-10-20   
分享到 :

盧德銘,字邦鼎,1905年出生於四川自貢。1921年,盧德銘考入成都公學。在五四運動浪潮的影響下,他開始研讀《新青年》《共產主義ABC》《馬克思傳》等革命書刊,開始接受共產主義的思想教育。他還積極投身學生革命運動,並多次向同學與兄長表示:要想反對列強和軍閥,必須訴諸軍事力量,他也由此萌生了投筆從戎的想法。

1924年春,盧德銘遠赴廣州報考黃埔軍校。因路途遙遠,他到達時已誤了考期。入學願望強烈的他,憑借同鄉、老同盟會員李筱亭的介紹信,幾經周折終於見到了孫中山。孫中山欣賞這位年輕人的勇氣,並當場給他出了一道考題:《當今國民革命之首要任務》。盧德銘即席應試,筆下文章激情飛揚,誓言“報效革命,義無反顧”。孫中山閱后對答卷非常滿意,破格將他錄入黃埔軍校第二期步兵隊學習。在校學習期間,盧德銘表現優異,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11月,盧德銘調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2營4連連長。第二年5月,獨立團作為北伐先鋒,挺進湖南。6月初,獨立團行進到正遭遇敵人襲擊的湖南淥田,敵我激戰中,盧德銘不僅帶領4連一舉消滅了敵人一部,還主動出擊,直打到攸縣縣城河南岸。他的這一果決行動深得葉挺稱贊。此后,在平江、汀泗橋、賀勝橋等戰斗中,盧德銘屢立戰功,並被提拔為1營營長。北伐軍佔領武漢后,獨立團被改編為73團,盧德銘任參謀長。

“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盧德銘擔任起義部隊總指揮。起義部隊最初的行動計劃是奪取長沙,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起義頻頻受挫。9月19日,各路起義軍會師湖南文家市,召開前敵委員會議,討論部隊進軍方向問題。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改變攻打長沙的作戰計劃和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的正確主張,而師長余洒度則堅持“奪取瀏陽直攻長沙”的錯誤意見。盧德銘完全擁護毛澤東,他說:“現在敵人集中兵力來打我們,這是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如果再攻長沙,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由於盧德銘在部隊中威信很高,他的意見對統一部隊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終,會議通過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決定起義軍撤離湘東地區,向南轉移。

9月25日拂曉,起義軍出發南進,當部隊途經萍鄉蘆溪山口岩時,遭到敵軍伏擊。為了掩護部隊撤退,盧德銘挺身而出,靠前指揮。激戰中,他不幸中彈,英勇犧牲,年僅22歲。他的犧牲,令毛澤東痛惜不已,並悲憤疾呼:“還我盧德銘!”

盧德銘的遺體被附近村民找到,用杉木皮包裹后,安葬在附近山上。“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一代英才盧德銘就這樣長眠於青山碧水之間。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盧德銘:“德銘同志為革命保留了火種,他是一名出色的軍事指揮員,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戰斗的一生。”盧德銘一生雖短,卻浩氣長存,他的杰出貢獻將永遠銘刻在人民心中,他的不朽精神也必將不斷激勵后人奮勇前進。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