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探求真理的青春歲月

作者:    發布時間:2020-11-05   
分享到 :

1838年7月,恩格斯離開故鄉伍珀河谷,先是在德國不來梅市學習經商(1838—1841),接著在柏林服兵役(1841—1842),然后赴英國曼徹斯特從事商業活動(1842—1844)。這是青年恩格斯在時代風雨中勇敢探索、經受磨煉的六年。通過堅持不懈的社會實踐和理論思考,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轉折。

不來梅時期是恩格斯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不來梅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十分活躍的繁華商埠,恩格斯在這裡廣泛接觸和吸收各種新思想、新知識,如飢似渴地閱讀哲學、政治、歷史、文學、藝術等各類著作,並參加進步文學團體的活動,很快就確立了革命民主主義信念。他撰寫文章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基督教蒙昧主義,揭露資本家的剝削行徑,深切關注社會底層勞動群眾的悲慘命運。在大衛•施特勞斯《耶穌傳》的影響下,他經過內心激烈斗爭實現了與宗教信仰的決裂,成為無神論者。就在這一時期,他轉向青年黑格爾主義,開始鑽研黑格爾哲學,並努力從這個博大精深的體系中汲取辯証法精華。

2-1 柏林大學的旁聽生 (油畫) 林纓 李天祥

柏林時期是恩格斯思想變化的關鍵環節。他利用服兵役的余暇在柏林大學旁聽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在柏林大學這個“思想斗爭的舞台”上,恩格斯一方面系統研究黑格爾哲學,並嘗試用辯証法剖析社會問題和社會思想,一方面積極參與青年黑格爾派反對普魯士專制制度和宗教神學的斗爭,批判基督教正統思想的辯護士謝林,闡明黑格爾辯証法的理論價值和革命精神。他在斗爭中受到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等著作的啟示,開始轉向唯物主義,主張通過哲學和革命行動的結合、科學與現實生活的統一,使“思想獲得生命”。這一嶄新思想促使他同青年黑格爾派分道揚鑣。

2-2 走訪工人區 (油畫) 艾中信

曼徹斯特時期對恩格斯的思想升華具有決定意義。英國是當時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曼徹斯特是憲章運動的中心,這裡為恩格斯考察資本主義制度、了解無產階級斗爭提供了充分條件。他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時間深入工廠區和貧民窟,體察工人群眾的生活和斗爭,參與他們的集會和討論。他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進行批判性研究,吸收其中的積極成果,結合工人運動的實際經驗,得出一系列科學結論。他在《德法年鑒》上發表《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和有關英國狀況的文章,強調隻有消滅私有制,全面變革社會關系,才能消除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弊端,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力量就是工人階級。這些文章表明恩格斯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