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習近平的歷史觀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作者:張新華    發布時間:2020-11-12   
分享到 :

歷史不能割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深植根於黨的歷史實踐中,在歷經革命、建設、改革基礎上不斷探索而最終形成和發展的。虛無、歪曲、丑化黨的歷史必將影響、動搖、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將懷疑、消解、否定黨執政的歷史合法性。因此,必須堅持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尤其是中共黨史觀,用科學的、歷史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近年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黨史、國史、歷史的學習,並就此做了多次重要講話。例如,2010年7月21日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月5日在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開班式上的講話﹔2013年3月1日在中央黨校春季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3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6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8月20日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年6月12日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等等。

上述講話的一個重要之點在於,強調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善於運用歷史思維、戰略思維、辯証思維、底線思維分析形勢、把握趨勢、謀劃大勢。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滲透了深厚的歷史感,表現出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

中央黨史研究室撰文《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a,權威地表述了習近平的歷史觀。即:一、認真總結黨的歷史。一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近代中國歷史特別是黨的90多年奮斗歷史進行了新總結。二是著眼於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對黨執政60多年來自身建設的歷史進行了新總結。三是著眼於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對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史進行了新總結。四是著眼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歷史特別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進行了新總結。二、科學對待黨的歷史。一是准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二是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失誤和曲折。三是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三、重視學習黨的歷史。一是強調必須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二是強調加強黨史學習要著力抓好重點對象。各級領導干部、廣大青少年。三是強調要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方式方法。四是強調要為學習黨史創造有利條件。四、善於運用黨的歷史。一是通過對黨的歷史深入思考更加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二是通過對黨的歷史深入思考更加主動順應世界大勢。三是通過對黨的歷史深入思考更加自覺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四是通過對黨的歷史深入思考更加全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五是通過對黨的歷史深入思考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本文僅就其中三個相互關聯的重要觀點略加論述。

a《人民日報》2013年7月22日。

一、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在2013年中央黨校春季開班式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領導干部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這是領導干部開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備,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養。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經濟、政治、歷史、文化、社會、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要結合工作需要來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

這裡,習近平把黨史、國史緊列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之后,作為各級領導干部的“通識”教育之一,凸顯了“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極端重要性,凸顯了充分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極端重要性。

“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從一個方面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有利於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習近平高度重視黨史的學習與教育,多次強調要牢牢把握中共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

所謂主題和主線,在於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著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這兩大歷史任務而不懈奮斗,就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所謂主流和本質,在於90多年黨的歷史,就是圍繞這個主題和主線,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並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是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豐富、發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偉大成果的歷史,是黨自覺加強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先進性、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而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這就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流和本質。

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的提出,為科學認識黨的光輝歷史、正確評價黨的偉大功績、自覺傳承黨的優良傳統、不斷推進黨的自身建設、堅定實現黨的奮斗目標指明了方向,有力回擊了以攻擊黨的歷史進而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社會主義歷史必然性、黨的領導的歷史合法性的種種企圖。

二、正確認識改革前后兩個三十年

2013年1月,習近平在講話中明確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習近平關於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科學評說,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兩個階段的差異性與一致性,對於厘清和回答一些錯誤認識和肆意歪曲具有十分迫切的現實針對性。

正確認識改革前后兩個30年,不是一個純粹的歷史認知與判斷,更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正視的重大現實問題。也就是說,既不能割斷歷史,也不能虛無歷史,更不能歪曲歷史。所以,正確認識兩個30年,關系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成果的堅決捍衛,關系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成就的科學繼承,更關系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向的正確堅守。

概括起來,前30年為改革開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基本的物質和技術條件、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必要的國際環境。后30年,經濟社會發展舉世矚目,綜合國力極大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實現了巨大的歷史超越,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支撐,尤其是在初級階段、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民主法治等方面的重大貢獻。

60多年一以貫之的是我國的社會基本制度、國家核心領導力量、意識形態指導思想、執政黨宗旨與最終奮斗目標。所以,“接力探索”是兩個30年之間歷史聯系的科學結論。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在改革開放30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借用“接力探索”這一表述,以科學揭示兩個30年之間的歷史聯系,其實也是符合歷史實際的科學結論。

2014年9月30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把兩個30年統一起來加以評述,指出:65年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開創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社會主義這一人類社會的美好理想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變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成功道路和制度體系﹔65年來,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65年來,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秉持公道,伸張正義,始終站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邊,身體力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這一新的表述,構成了“接力探索”豐富的歷史內容。

三、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

同樣,在關於毛澤東同志歷史地位的評價上,習近平把堅定的黨性立場和求是的科學精神融為一體,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坦蕩胸懷和理性態度。筆者《從毛澤東逝世以來官方評價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繼承發展》一文a中做了初步的論述。

貫穿上述三個方面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習近平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深刻批判。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每每打著“重新評價”和“還原歷史”為旗號,攻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以所謂“歷史真相”來質疑、削弱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歷史合法性,從杜撰的歷史依據和虛幻的邏輯前提上否定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指導地位,否定中國共產黨在現實政治中的執政地位,否定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所以,習近平明確指出: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從習近平總書記眾多關於黨史、國史、歷史的重要講話中,不難看出,系列講話中涉及的歷史關鍵詞有:歷史思維﹔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歷史的經驗、歷史的教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歷史的深入思考,歷史智慧﹔黨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歷史任務、歷史人物﹔歷史功績﹔歷史教材﹔歷史條件、歷史過程﹔歷史規律﹔歷史必然性、歷史偶然性﹔歷史順境、歷史逆境等等。這無疑豐富了我們對黨史、國史和歷史的認知與判斷、學習與研究。系列講話中涉及的歷史參照有:改革開放30多年,建國以來60多年,建黨以來90多年,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社會主義思潮500多年,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等等。這一系列歷史參照,為我們正確回答黨內外、國內外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堅持中國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宏大的歷史視角和堅實的信念支撐。

從習近平總書記眾多關於黨史、國史、歷史的重要講話中,不難看出,“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對黨的歷史主題、主線和主流、本質的把握中,增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性和自豪感﹔正確認

a見《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4年10月號。

識改革前后兩個30年,在歷史的傳承與發展中,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覺性和緊迫感﹔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在迎接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偉大斗爭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堅定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地位,堅定黨的領導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認同感,從而在歷史認知中進一步堅持“三大自信”,沿著中國道路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這三個方面構成了一個既重點突出又互為關聯的有機整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這短短三句話深刻地揭示了歷史的傳承、現實的奮斗、未來的追求三者之間的辯証關系。

《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4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