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開展紅色講堂系列直播活動

作者:    發布時間:2020-11-20   
分享到 :

11月14日上午10時,由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負責組織的紅色基因代代傳之“紅色講堂”在斗魚直播開播。首場直播“風起雲涌英雄城——解讀武漢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由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健主講,139萬網友在線觀看,峰值熱度高達百萬。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片紅色的熱土,在中國近現代革命斗爭的洪流中,她總是勇立潮頭,敢為人先,一次又一次地肩負起祖國安危、民族興亡的重任。直播中,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健帶領網友們沿著歷史的長河,充分運用家門口的“紅色寶藏”,通過走讀黨史,“打卡”7個獨具代表的“紅色地標”——武漢中學、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中共中央軍委辦事處舊址、武漢市警予中學、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國共漢口會議舊址(楊森公館)、保元裡9號,探訪革命先輩的紅色足跡,領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深刻闡釋武漢對於中國共產黨創立、人民軍隊創建和新中國成立的重要貢獻。

武漢中學的前身是由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董必武創辦的私立武漢中學校。學校成立之后,成為湖北省早期黨組織的重要陣地,走出了董必武、陳潭秋、李漢俊三位中共一大代表。宋健向網友們講述了董老當年“艱苦創業辦學校”的故事:“董老把自己身上的一件皮袍脫下來送到當鋪裡面當了一點錢,又找他在軍隊裡任職的表弟借了一點錢,后來又多方籌集找親朋好友借錢去注冊,然后辦了這所學校。學校剛開張的時候,隻有一名校工,還是董老的親戚。這不是要任人唯親,他是為了省錢。”

漢口長春街57號是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從1937年10月到1938年10月,抗戰的風雲在這裡凝聚、涌起。宋健介紹,中共中央長江局和中共代表團在武漢的工作不僅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潮,而且為黨在國統區的工作奠定了思想、組織、群眾基礎,對抗日戰爭乃至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大批文化名流匯聚武漢,冼星海創作的《太行山上》《到敵人后方去》《游擊軍》和沙旅·爾東與鄭律成創作的《保衛大武漢》等抗日救亡歌曲響徹武漢三鎮,唱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在漢口保元裡9號,宋健告訴網友們,這裡是武漢解放前夕中共武漢市委的指揮中心。1949年的5月,市委指揮迎接武漢解放的斗爭。16日清晨,紅日東升,朝霞滿天,大武漢兵不血刃迎來了解放。武漢從此翻開了歷史的新篇章。

近一小時的直播,武漢黨史專家和少先隊員、共青團員、共產黨員大手牽小手,“接力”講述武漢紅色故事,精彩呈現“紅色基因代代傳”。直播活動好評如潮,反響熱烈。水友們、網友們紛紛表示,在紅色講堂中深受感染和教育,從這堂生動的走讀黨史的課程中,深刻感知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價值追求。

(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