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與下山的辯証法

原標題:上山與下山的辯証法
作者:李忠杰    發布時間:2021-01-2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分享到 :

上井岡山,是為了保存力量﹔下井岡山,是為了實現理想和抱負。兩者從思維方式和思想路線來說,體現的都是科學決策的結果、實事求是的要求。

井岡山上有一處碑林,碑上均為老一輩革命家、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以及文化名人的題詞。138塊書法碑刻各有特色,其中有一塊的碑文很獨特,寫的是“上山偉大,下山也偉大”。看了印象深刻,細細琢磨,更有余韻。

上山指的什麼?大家都很清楚。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奮起反抗國民黨的鎮壓,先后發動了100多次武裝起義。但可惜的是,基本上都失敗了。

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原定計劃是攻打長沙,取得了一些戰斗的勝利。但由於強敵反攻,起義軍相繼失利。面對現實,毛澤東果斷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帶領部隊轉移。

起義部隊往哪兒去?革命往哪兒去?這成了最緊迫最現實的問題。

於是,就有了文家市的集結,有了向湘南農村的進發,有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最后,10月27日,部隊到達了井岡山的茨坪。從此,在羅霄山脈中段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這就是上山。上山的最直接目的,是保存力量。在中國,大凡讀過聽過《水滸》的人,都不難理解上山或許是一條生路。但是,這條生路如果具有了政治和理論的色彩,就不那麼簡單了。

因為在當時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井岡山名不見經傳,而俄國的冬宮則聲名遠播。1917年11月6日至8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7日晚9時40分,以“阿芙樂爾”巡洋艦的炮聲(空炮)為信號,布爾什維克掌握的起義部隊向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發起進攻,當夜便佔領了冬宮。在整個起義過程中,隻死了6個人,傷50人。

勝利振奮人心,但這種起義的方式也成了一種模式。共產國際把它推廣到所有國家的共產黨。凡革命,就要走俄國的道路。佔領冬宮,就成了一種標志。在共產國際的領導下,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以俄國革命為榜樣,指望通過城市武裝暴動來奪取政權。

在這種背景下,要不要上山,能不能上山,就成了非同小可的問題。回答這個問題,智慧和勇氣不可缺一。首先是智慧。面對強敵,作何選擇?必須冷靜思考,審時度勢,科學抉擇,在失敗中找出勝利的希望和途徑來。同時還需要勇氣,因為上山不符合當時全黨的計劃和意圖,也不符合共產國際的理論和戰略,還可能被戴上膽怯、逃跑、右傾、不顧大局的帽子等。

根本的一條是,要不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就得尊重現實而不是迷信教條。

毛澤東的選擇是實事求是、獨立思考,於是就有了后來成型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當然,上山並不僅僅是為了保存力量。1927年11月18日,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攻克茶陵縣城。11月28日,湘贛邊界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成立。

當年在俄國,攻下冬宮后,布爾什維克立即宣告成立了蘇維埃政權。而井岡山,不是什麼首府、首都,能成立紅色政權嗎?毛澤東用行動回答了:可以。

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領導井岡山軍民,在邊界各縣開展游擊戰爭,建立工農民主政權,打土豪,分田地,積極發展黨組織和地方武裝,加強人民軍隊建設,逐步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奠定了井岡山根據地的基礎。

有人懷疑紅色政權能否存在。毛澤東回答說:“一國之內,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有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紅色政權的區域長期地存在,這是世界各國從來沒有的事。這種奇事的發生,有其獨特的原因。”毛澤東詳細分析了五大原因,得出了中國的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結論。對世界“奇事”作出似乎“奇異”卻合乎邏輯的分析,突出展現了毛澤東求真務實的智慧。

井岡山紅火起來了。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余部和湘南起義農軍來了,彭德懷率領的平江起義部隊也來了。紅四軍連續打破敵人的三次“進剿”和兩次“會剿”,使根據地得到鞏固和擴大。但是,毛澤東、朱德沒有僅限於此,而是果斷地決定:下山。

1929年1月14日,為打破湘贛兩省敵人對井岡山根據地的第三次“會剿”和解決部隊給養問題,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主力進軍贛南,與當地黨組織和地方武裝結合,相繼開辟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后來這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發展為中央革命根據地。

短短幾年中,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了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其他許多紅軍部隊,人數約7萬人,連同地方革命武裝共約10萬人。通過武裝斗爭,領導創建了一大批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真的燎原了。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葉坪村舉行,宣告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和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

顯然,毛澤東的上山,並不是就呆在山上,更不是為了呆在山上。如果僅僅限於上山,那就不是共產黨,而是真成了《水滸》中的山大王了。說到底,上山是為了下山。佔領井岡山,最后還是為了佔領“冬宮”。在一定的條件下必須上山,但實現黨的理想和抱負,更需要下山。這就是歷史的辯証法。上山與下山結合起來,才構成完整的中國革命道路。

過去,我們很注重上山,這是對的﹔但對下山的研究和宣傳,卻有所忽視。其實,上山下山都有大講究,都有大智慧。

無論上山還是下山,都要服從於實際的需要。比如,1938年陳毅、傅秋濤率新四軍第一支隊從安徽太平縣出發,東進抗日到達蘇南的茅山,但並未停留在茅山,而是把司令部移駐於山外的寶堰附近,還在寶堰鎮成立了鎮(江)句(容)丹(陽)金(壇)四縣抗敵總會。為什麼?因為新四軍建立茅山根據地,不是為了停留在山林之中,而是為了抗日,消滅侵略軍。前出寶堰,進,可以進逼蘇南的交通干線,伺機襲擾和殲滅日本侵略軍,還可以擴大新四軍的影響,並取得一定的物資補給﹔退,則可以撤往茅山山區,保障自身的安全。所以,把寶堰作為第一個落腳點,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上山、下山,充滿著辯証法。無論上山,還是下山,都是實際的需要,都是科學決策的結果。從思維方式和思想路線來說,都是實事求是的要求,都是勇氣和智慧的表現。

於是,我們就不難明白,上山偉大,下山確實也偉大。從保存力量、闖出新路來說,上山很偉大﹔從奪取全國革命勝利、改造和建設新中國來說,下山更偉大。而唯有堅定不移地堅持實事求是,中國共產黨才能始終偉大。

100年的歷史告訴我們,無論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開放,都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從自己的國情出發,勇敢地闖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來。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大智慧,也是今天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必須反復思考和牢記的一條大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