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信息化更好服務於我國新發展階段

原標題:古明明:讓信息化更好服務於我國新發展階段
作者:古明明    發布時間:2021-03-08    來源:理論中國
分享到 :

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是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的關鍵時期。信息化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機遇與挑戰,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要歷史時期,發揮好信息化的作用勢在必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於網絡強國論述摘編》的第八專題“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就專門收入了習近平同志有關世界信息化發展大勢、信息化對當前發展的重要意義、如何通過信息化建設更好服務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的論述。

一、信息技術成為率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先導技術。

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為此,習近平同志強調,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信息技術成為率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先導技術,將促進以物質生產、物質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向以信息生產、信息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

在上述背景下,互聯網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對很多領域的創新發展起到很強帶動作用,也給各行各業創新帶來了歷史機遇。在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握好這一歷史契機。特別是,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二、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

當今世界,信息化發展很快,不進則退,慢進亦退。面對信息化潮流,隻有積極搶佔制高點,才能贏得發展先機。因此,我們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資源深度整合,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就這方面的問題,習近平同志提出了我國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些發展方向和思路。

一是要著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二是要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統籌規劃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完善基礎信息資源和重要領域信息資源建設,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絡空間。例如在工業互聯網領域,要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

三是要推進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投資,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例如,通過大力投入發展人工智能,可以為我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為民生改善提供重要保障。

三、在經濟發展領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在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日益凸顯的新形勢下,我們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杆培育新動能。習近平同志非常重視發揮數據、信息、知識作為新生產要素的作用,指出要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產業數字化,人工智能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發揮互聯網作為新基礎設施的作用。在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方面,要推動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契機,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發揮人工智能作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人工智能企業和產業,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把數字經濟作為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我國線上經濟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線上辦公、線上購物、線上教育、線上醫療蓬勃發展並同線下經濟深度交融。我們要乘勢而上,加快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推動各領域數字化優化升級,積極參與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制定,塑造新的競爭優勢。面向未來,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四、在社會建設領域,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信息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依據。隨著互聯網運用普及和大數據等技術快速發展,國家治理正逐步從線下向線下線上相結合轉變,從掌握少量“樣本數據”向掌握海量“全體數據”轉變,這為推動治理模式變革、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利條件。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發揮信息在這個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大數據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在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1)要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務高效化。(2)要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打通信息壁壘,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台,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3)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平台,綜合分析風險因素,提高對風險因素的感知、預測、防范能力。(4)要加強政企合作、多方參與,加快公共服務領域數據集中和共享,推進同企業積累的社會數據進行平台對接,形成社會治理強大合力。(5)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用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有:(1)加強人工智能同社會治理的結合,運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要開發適用於政府服務和決策的人工智能系統,加強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准預測,提高決策科學性。要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要促進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深度應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要加強生態領域人工智能運用,提高生態監測水平,增強環保監督能力,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撐和智能保障。(2)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3)信息的順暢流動,就如同經絡通達一樣重要。要打破“信息孤島”、破除數據壁壘,加強數據有序共享,加快智慧社會、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政務數據、行業數據、社會數據、企業數據等匯聚融合、合理利用,建立健全國家數據資源體系,增強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總的來看,在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要進一步充分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習近平同志指出,按照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這個大趨勢。要用好互聯網帶來的重大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信息化是“四化”同步發展的加速器、催化劑。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這是事關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課題。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二〇三五年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也明確“要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其中信息化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信息化對於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不言而喻。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因此,我們要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信息化發展,整體帶動和提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讓信息化在新發展階段更好驅動引領經濟社會發展。

(作者:古明明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