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的光輝歷史凝聚磅礡力量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審張宏志
以黨的光輝歷史凝聚磅礡力量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審張宏志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為我們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為更加深入理解黨史學習教育這件“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求是網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審張宏志。
為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張宏志委員指出,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2019年9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這是習近平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參觀《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黨的歷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就在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戰勝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紀性挑戰,完成了脫貧攻堅的歷史性任務,成績之顯著,可以說是舉世無匹、有史僅見。然而,勝利喜人之時,也是形勢逼人之時。我們前所未有的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必將面對前所未見的風險和挑戰。因而,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現全黨全國人民思想上、精神上的高度統一,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我們應該從百年黨史中學習什麼?
張宏志委員指出,回首百年征途,中國共產黨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我們應該重點學習黨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這是31日上午,習近平等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面對風雲激蕩的未來,為了迎接新的艱巨考驗,完成下一階段的歷史任務,要深入總結歷史的經驗,學習我們黨篳路藍縷、艱苦奮斗,披荊斬棘、排除萬難的創業歷程,在實現民族復興的最后沖刺階段,增強戰勝一切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勇氣﹔學習我們黨明察大勢、勇立潮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探索精神,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迎接歷史重大轉折的關鍵時期,增強應對機遇與挑戰的智慧和力量﹔學習我們黨歷經磨難、初心不改,百折不撓、一往無前的戰斗意志,在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增強砥柱中流、不動如山的斗志和毅力,以確保黨和人民的事業攻堅克難,無往不勝。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貴州調研。這是16日下午,習近平在參觀遵義會議會議室時,向牆上的遵義會議參加人員照片深情凝視。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
您作為一名黨史研究專家,認為應該如何闡釋黨在領導人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中肩負的使命和取得的成就?
張宏志委員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認識和闡釋。
● 要講清楚我們黨發揮歷史主動性,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特別是其中國化的創新成果,在把握歷史大勢、推動中國社會發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講清楚黨為什麼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中始終辨明前進方向,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 要講清楚我們黨堅持人民立場,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在領導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斗爭歷程中作出的重大貢獻。講清楚黨為什麼能在不同歷史條件下始終堅持使命宗旨,實現黨的奮斗目標與人民利益的高度統一,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共同奮斗。
● 要講清楚我們黨堅守責任擔當,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階段,擔負起民族和人民的期望,擔當了人民的主心骨和民族復興偉業的領導力量。講清楚黨為什麼能在長期斗爭中始終保持強大的戰斗力,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於保持黨的戰斗力的決定性作用。
● 要講清楚我們黨推進中華文化復興,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重新激發其生機活力的歷史意義。講清楚黨在百年奮斗中創造的精神價值為什麼能在中華文化存亡續絕、守正創新中始終發揮主導作用,引導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
(來源:求是網 是說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