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辛的歷程 永遠的初心——甘肅黨組織創建及其重大意義

作者: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    發布時間:2021-03-11   
分享到 :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是近代中國革命歷史上劃時代的裡程碑,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24年至1927年,國共兩黨合作進行革命,因其規模空前故稱“大革命”,其高潮是北伐戰爭。1925年12月,中國共產黨甘肅特別支部在蘭州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甘肅建立的第一個組織,標志著甘肅新民主主義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甘肅人民就此步入大革命洪流之中,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五四運動后,新思想、新文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的信息通過各種渠道在全省各地迅速傳播,從而為中國共產黨組織在甘肅的創建准備了條件。

《新隴》雜志

五四運動對甘肅的影響。五四運動爆發前夕,新文化運動在甘肅的傳播與發展,激發了青年知識分子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熱情,一些青年知識分子離開家鄉到科學文化發達的北京、上海等地求學讀書,僅在北京一地求學的甘肅籍青年就有百余名。五四運動爆發時,甘肅籍學生張一悟、張明道、王自治等一些優秀青年,參加了五四集會游行,經受了五四運動的洗禮,為五四運動的重大勝利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也為以后中國共產黨甘肅組織的建立做了干部上的准備。五四運動爆發后,雖然甘肅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但是人們通過在北京或其他城市的甘肅籍學生傳來的通訊報道,也了解到有關五四運動的情況,革命的風暴也波及到了甘肅。蘭州各學校學生自發進行集會、游行,抵制日貨。甘肅省立女子師范學校畢業的女學生鄧春蘭,上書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發出大學解除女禁、男女同校的第一聲。1920年2月,鄧春蘭的建議得以實現,北京大學首次招收了包括鄧春蘭在內的9名女大學生,這是中國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果。3月,在北京的張明道、王自治等40多人創辦新隴雜志社,5月20日,《新隴》雜志創刊號在北京正式出版。隨著各種新思想的輸入,尤其是科學和民主思想的宣揚、個性解放的倡導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知識分子思想加速轉變,樹立了以人為主體的思想觀念。這一切成為打破政治腐敗、經濟落后、風氣閉塞的甘肅社會的響鼓重錘。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在全國已發展成為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流的思想運動。大量的馬克思主義著作被翻譯介紹到中國,一大批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也隨之推出,新思想、新文化在甘肅的傳播平台也開始出現。甘肅法政學校校長蔡大愚等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學術思潮介紹給蘭州知識青年﹔甘肅省教育會會長牛載坤等人在蘭州創辦的“正本書社”也開始銷售《新青年》等進步書刊﹔張一悟、胡廷珍、葛霽雲等在京求學的青年接受馬克思主義,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開始向家鄉人民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甘肅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行者。他們採取郵寄革命刊物、書信的形式,或利用假期回鄉的機會,向民眾介紹俄國十月革命情況,宣傳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甘肅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甘肅組織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工人階級隊伍的逐步成長。甘肅地處內陸,經濟落后,信息閉塞,近代工業極不發達,直到1872年左宗棠在蘭州創辦蘭州制造局,甘肅才產生了第一支產業工人隊伍,比國內第一支工人隊伍的誕生晚了十余年。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甘肅產業工人隊伍逐步壯大。在1919年五四運動和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影響下,甘肅工人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工人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勞動強度大、勞動時間長、勞動報酬少、勞動安全沒有保障。當然,新生的工人階級顯然不同於自然經濟中的手工業者,他們已具有了初步的階級覺悟,有強烈的革命要求,反抗剝削與壓迫的斗爭開始出現。1923年,蘭州水煙廠工人為提高工資,反對壓迫,舉行了全行業大罷工。1925年9月,甘肅電報工人同全國13省電報工人舉行省際聯合大罷工,對甘肅工人階級的斗爭影響很大。伴隨著工人階級隊伍逐步成長,甘肅工人階級反壓迫、反剝削的斗爭由自發走向自覺,逐步發展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戰斗力量,這為中國共產黨甘肅組織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1925年12月,在國民軍中的共產黨員幫助和支持下,中國共產黨甘肅特別支部創建。

張一悟

宣俠父

錢崝泉

1925年9月,正值國共合作的大革命高潮——北伐戰爭前夕,國內軍閥紛爭,局勢動蕩。為穩定甘肅的局勢,北京政府任命西北邊防督辦馮玉祥兼任甘肅督辦,以控制甘肅局面。馮玉祥為了擴大根據地,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接受了中共北方區委負責人李大釗發展西北的戰略,派國民軍第一軍第二師劉郁芬部入甘。中共北方區委派入馮玉祥部開展政治工作的共產黨員宣俠父、錢崝泉、賈宗周、邱紀明等人隨軍到達蘭州。為迅速打開工作局面,他們在幫助國民軍消滅地方封建軍閥勢力、確立和鞏固國民軍在甘肅的政治和軍事地位的同時,根據中共北方區委和李大釗的指示,積極開展在甘肅建立中共地方組織的工作。時任國民軍第二師政治處黨務特派員的宣俠父和甘肅督辦公署政治處副處長的錢崝泉,與國民黨北京執行部派遣擔任甘肅督辦公署政治處處長的延國符(國民黨左派)等人密切配合,在軍內外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政治宣傳。“打倒帝國主義、取消不平等條約”“鏟除封建軍閥”“不擾民,真愛民,誓死救國”等標語口號,從軍營到督署、從學校到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宣俠父、錢崝泉等人還有計劃地向軍政干部講授新三民主義、國民革命史、帝國主義侵華史,闡述打倒帝國主義列強、推翻封建軍閥統治的意義,介紹俄國十月革命的過程和經驗,講述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宣傳國共合作、實行國民革命的重要性。隨著國民軍的到來和共產黨員及國民黨左派的大力宣傳,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呼聲響徹蘭州上空,封建軍閥統治下的沉寂局面被打破,人民群眾開始覺醒,革命浪潮在省城蘭州的大街小巷涌動。在推動革命浪潮向前發展的同時,宣俠父、錢崝泉根據中共北方區委和李大釗關於建立甘肅地方黨組織的指示,設法與張一悟取得聯系,積極開展在蘭州建立黨組織的准備活動。

此前,張一悟利用自己在省立一中、蘭州女子師范學校任教員的身份,尋找各種機會積極在學校和社會各階層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為在蘭州建立黨的甘肅地方組織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備工作。宣俠父、錢崝泉根據李大釗提供的線索,找到了張一悟,並在蘭州張一悟住處,向他傳達了中共北方區委關於在甘肅建立黨的地方組織的指示,介紹了國民軍赴甘肅的經過及隨軍抵蘭的共產黨員的情況﹔張一悟向宣俠父、錢崝泉介紹甘肅省情和自己返回甘肅后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進步分子的情況。宣俠父、錢崝泉、張一悟三人共同分析國共合作形勢下甘肅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客觀條件和各派政治勢力的立場、態度,認為在蘭州建立黨的地方組織的條件已經成熟。

1925年12月,張一悟、宣俠父、錢崝泉在蘭州召開會議,宣布中國共產黨甘肅特別支部(簡稱中共甘肅特支)正式成立。會議決定,張一悟任支部書記,宣俠父、錢崝泉為支部委員,支部所屬黨員有國民軍中的賈宗周、壽耀南、邱紀明、李印平等。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甘肅建立的第一個組織,其主要任務是在中共北方區委的領導下,宣傳新三民主義,建立廣泛的革命聯合戰線,推動反帝反封建斗爭﹔利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有利形勢,公開幫助國民黨整頓和發展黨務﹔秘密發展共產黨員,壯大黨的組織﹔努力發動工農群眾,大力開展國民革命運動。

中國共產黨甘肅特別支部建立后,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爭。

宣傳和組織民眾投身反帝反封建斗爭。中共甘肅特支一經成立,就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骨干,組織各方面力量,展開了廣泛的革命宣傳活動,號召民眾組織起來,積極發動群眾開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宣俠父、錢崝泉、賈宗周等以國民黨員的公開身份與地位,在軍隊、督辦公署、機關、學校發表了一系列的演說,張一悟等則依托甘肅籍的有利條件,活躍於學校和社會各階層。中共甘肅特支的共產黨員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宣傳新三民主義,並組織出售《新青年》《向導》《先驅》等進步書刊﹔創辦《革命青年》《民聲》《醒社》等進步刊物﹔舉辦民眾夜校和甘肅政治訓練所,並在蘭州挑水、理發行業工人中建立工會組織,揭露帝國主義侵華罪行,發動工人和各界群眾積極投身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

中共甘肅特別支部秘密聯絡點“蘭州中外大藥房”

秘密發展黨員壯大黨的力量。為了在國共合作的有利形勢下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中共甘肅特支在公開宣傳新三民主義的同時,宣傳共產主義﹔在公開幫助國民黨發展黨務的同時,秘密發展共產黨員。1926年春,中共甘肅特支在蘭州發展了第一名共產黨員王陶,接著又在國民軍政治工作人員中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在蘭州發展的第一名女共產黨員秦儀貞,主動要求將自己家(蘭州中外大藥房)作為黨組織的秘密活動據點和對外聯絡點。中共甘肅特支還利用國民軍聯軍駐甘總司令部在蘭州開辦政治人員訓練所的時機,招收了一批革命青年,張一悟、錢崝泉對思想進步的學員進行秘密培養、個別輔導,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宣傳共產主義思想,講俄國十月革命斗爭等,提高了學員對共產主義的認識,使他們思想覺悟有了新的飛躍,40多名學員中有28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同時中共甘肅特支從斗爭中也逐步發展了一批表現積極的知識青年和學生入黨,使黨的隊伍得到發展壯大,為鞏固國共合作、領導民眾革命運動提供了可靠保証。

支持甘南民族平等,反對軍閥剝削壓迫。清末民初,寺院“議倉”(秘書廳)掌握轄區內政、民事之權。但自軍閥馬麒擔任寧海(青海,時歸甘肅管轄)鎮守使后,派兵進駐拉卜楞寺,把剝削甘南藏族人民作為重要的財政來源,激起了當地藏民的強烈反抗。1925年底,甘南藏族首領黃正清、羅佔彪等人赴蘭,要求撤出馬麒駐拉卜楞寺的軍隊。中共甘肅特支將少數民族群眾反抗軍閥欺壓的斗爭同全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結合起來,把民族工作的重點放在宣傳黨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思想,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的思想覺悟水平和文化水平上。1926年春,甘肅特支在蘭州幫助成立了藏民文化促進會,使許多藏族青年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覺悟有了明顯的提高,形成了巨大的斗爭力量。7月,宣俠父親赴甘南,號召加強各族人民之間的團結,為爭取民主與自由而斗爭,建議藏族同胞今后要注意普及文化,拉卜楞寺當局后來創辦了喇嘛職業學校和藏民文化學校。9月底,在蘭州東教場舉行了慶祝五原誓師大會,印發了《甘邊藏民泣訴國人書》,把馬麒在拉卜楞寺的罪惡公布於世。宣俠父離開甘肅后,賈宗周繼續負責處理拉卜楞寺的問題,簽訂了《解決拉卜楞案件條件》。1927年4月,軍閥馬麒的軍隊被迫撤離了拉卜楞寺。拉卜楞事件得以合理解決,是多方面努力的結果,尤其是中共甘肅特支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給廣大藏族群眾以堅強有力的領導與堅決支持是其主要原因。中共甘肅特支的民族工作因此而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

幫助國民黨改組甘肅省黨部,與國民黨右派勢力作斗爭。中共甘肅特支成立后,根據中共北方區委的指示和國民軍政治部的安排,參加了國民黨甘肅省黨部的工作。宣俠父、錢崝泉利用他們公開身份協助改組甘肅省黨部,團結、發展國民黨左派力量,與國民黨右派進行堅決的斗爭,逐步加強了黨部的左派力量,保持了共產黨組織的獨立性,把握了革命斗爭的主動權,使甘肅的國民革命和反帝反封建運動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發展。同時,還幫助整頓和發展地方黨務,很快使蘭州和部分縣的國民黨基層組織陸續建立,有力地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向前發展。這一切與中共甘肅特支的幫助和支持是分不開的,就連后來擔任甘肅省主席、政治上堅持反共立場的朱紹良也不得不承認“當時工作之推進,延國符、宣俠父、錢崝泉等三人實亦與有力焉”。

在北伐戰爭的影響和中共甘肅特支的努力下,蘭州的革命熱潮不斷高漲,宣俠父、錢崝泉公開在各地發動群眾,建立工會、農會、學生會、婦女會等組織,團結進步人士,領導革命斗爭。這些活動引起了以田昆山為首的國民黨甘肅右派勢力的仇視和恐懼。他們利用其把持的省臨時黨部的權力,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封鎖黨部的經費和印信,阻撓和破壞共產黨人的活動。對此,中共甘肅特支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1927年2月4日,在甘肅特支的精心組織下,張一悟、錢崝泉等聯合國民黨左派力量,借在蘭州皖江會館召開國民黨員聯誼會之機,揭露了國民黨右派的真正面目,追繳了國民黨省黨部的印信,並當場進行民主選舉,改組國民黨甘肅省黨部。大會採納了大多數黨員的建議和要求,當場選舉國民黨甘肅省黨部執行委員會委員9人,其中7人為共產黨員,使國民黨甘肅省黨部的領導權基本上掌握在共產黨員和左派國民黨員手中。皖江會館事件后,國民黨右派挑撥離間,錢崝泉被捕,由於之前宣俠父也已調離蘭州,此時的中共甘肅特支活動受到極大影響。4月,針對中共甘肅特支組織不健全的實際,中共陝甘區委決定新組建中共蘭州特別支部(簡稱中共蘭州特支)。中共蘭州特支在幫助國民黨整理和發展黨務的同時,秘密發展黨員,使甘肅的共產黨員很快發展到40多人。

中國共產黨甘肅特別支部的成立,是甘肅近現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

甘肅的革命運動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中共甘肅特支是在中共北方區委領導下,根據甘肅革命形勢的發展需要,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黨的地方組織的指示建立起來的。中共甘肅特支成立之初,就根據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行動綱領,結合國共合作、共同進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的實際,確定主要任務和行動方針,使甘肅人民從此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強有力的領導者,成為甘肅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堅強的領導力量。從此,甘肅的革命運動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

甘肅的革命運動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中共甘肅特支從它成立的那天起,就以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姿態,組織動員甘肅的工農群眾和各民族、各階層進步力量建立廣泛的革命聯合戰線,使廣大人民群眾在革命斗爭中團結一致,為自身的解放而努力奮斗。甘肅共產黨人作為工人階級和一切受壓迫、受剝削階級利益的代表者,注重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深入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疾苦,向群眾闡明反帝反封建斗爭的目的和意義,鼓舞了甘肅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使人民群眾在覺醒的基礎上自覺地加入到革命的行列之中,推動了甘肅全省人民革命斗爭的前進步伐。

積蓄了中國共產黨在甘肅繼續開展革命工作的力量。中共甘肅特支在成立后,利用有利時機,在廣泛宣傳、動員、組織群眾的基礎上,採取集體培訓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辦法,確定對象,培養進步骨干分子,秘密發展共產黨員,加快黨組織的建設步伐。同時在開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中不斷吸收和培養優秀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這些進步青年有先進的理論武裝,再加上先進組織的領導,逐步成長為我黨開展革命工作的骨干分子,為黨的事業積蓄了革命力量。

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團結和民族進步。中共甘肅特支在受封建勢力統治的少數民族地區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思想,支持少數民族反抗封建軍閥的斗爭。中共甘肅特支幫助建立的藏民文化促進會,提高了藏族青年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覺悟﹔協調解決拖延多年的拉卜楞事件,使少數民族人民群眾意識到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真正領導他們推翻封建軍閥的殘酷剝削壓迫,甘肅各民族的革命斗爭進入到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歷史新時期。

中國共產黨甘肅特別支部的創建,猶如黎明的曙光,驅走了黑暗,照亮了前路,甘肅革命歷史由此揭開了嶄新的一頁。風雨征程、砥礪前行,中國共產黨人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在隴原大地書寫了輝煌的歷史篇章。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們要堅守初心、繼續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勇往直前、再創輝煌。

(執筆:蘭金補 諸葛雲藝)

(來源:《甘肅日報》2021年1月20日第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