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旗幟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旗幟
作者:黃一兵    發布時間:2016-07-2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這個重要論斷,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基本原理,是我們黨95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根本保証。

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方向是一個政黨選擇和確定的道路及其目標,形象是一個政黨展現給外界的風貌以及外界對它的印象和評價,兩者互相聯系,體現著一個政黨的基本綱領或指導思想。馬克思、恩格斯說:“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毛澤東同志也曾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旗幟問題的實質,就是由方向和形象體現的黨的指導思想問題,由此決定了旗幟問題的至關緊要性。

我們黨自建立之日起,就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95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歷史和現實都証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它致力於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它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科學方法,更是我們“改變世界”的科學武器。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如此廣泛而巨大的影響。馬克思主義盡管誕生在西方國家,但歷史選擇、人民選擇都証明它也是改變中國命運的偉大工具。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實踐表明,恰恰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阻礙了中國社會的前進發展,那種企圖保留這個基本框架而進行局部改良的辦法是行不通的。對於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思想狀況的轉變,毛澤東同志根據自身思想轉變的經歷指出: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一百年來,其優秀人物奮斗犧牲,前赴后繼,摸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那時,求進步的中國人,隻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麼書都看。學了新學的人們,在很長時間裡產生信心,認為這些可以救中國。但是,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直到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才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解放我們民族最好的武器。“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幫助中國知識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正是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這個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中國也才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真正適用的武裝。95年來,始終緊握這個科學武器,我們黨就擺脫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証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不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中國共產黨堅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問題上,我們不僅要解決好為什麼要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更要解決好怎樣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強調,自然界、社會和人的思維始終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世界上沒有任何終極狀態和終極真理。馬克思、恩格斯也從未把自己的學說當成終極真理,而是反復強調要根據時代發展和形勢的變化來改變形式和內容。他們不主張樹立起任何教條主義的旗幟,而是強調理論的運用都要隨時隨地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曾明確指出:我們是不斷發展的理論者,我們不打算把什麼最終規律強加給人類。恩格斯也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決不把馬克思的理論看作某種一成不變的和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95年來,我們黨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黨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全部基礎在於實踐,科學的實踐觀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石。這決定了馬克思主義不是遠離社會生活和脫離社會實踐的空洞理論,而是深深地植根於實踐、服務於實踐、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這種實踐性特點,清楚地說明了它與社會現實生活、與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以及與具體的歷史和時代條件的緊密聯系﹔清楚地說明了它的不竭創造活力和蓬勃生機的來源﹔清楚地說明了無產階級政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主題和要義。歷史實踐表明,自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既引發了中華文明深刻變革,也走過了與中國社會實踐逐步融合的過程。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經過不懈探索,在總結經驗教訓基礎上,把毛澤東思想寫到了黨的指導思想旗幟上。新中國成立后,黨在實現社會主義改造和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在准確判斷國際形勢、深刻把握中國國情、科學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基礎上,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又與時俱進地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寫到了黨的指導思想旗幟上。這些理論創新的成果,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又反映了中國實際和國情,反映了時代特征和變化,是黨領導人民進行波瀾壯闊創新實踐的結果,是黨的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柱。

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我們認識真理、進行理論創新就永無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這是社會前進的必然規律。在深刻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我們黨總是強調要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借鑒當代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隻有這樣,黨的思想理論才能引導和鼓舞全黨和全國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從來就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進一步推動各方面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

今天,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同時,我國社會主義隻有幾十年實踐,還處在初級階段,事業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面對這樣的形勢和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隻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而要承擔起這樣的歷史使命,就要求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真正落到研究我國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來,真正落到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上來。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增強戰略性、系統性思維,分清本質和現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問題又看發展趨勢,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觀點、作出的結論客觀准確、經得起檢驗,在全面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努力揭示我國社會發展、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

遵循科學的理論和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又堅持以我們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和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科學理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一個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在這個科學理論體系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居於引領地位的宏偉奮斗目標。我們黨的所有理論和實踐,都緊緊圍繞著實現這個崇高奮斗目標而展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物質基礎,凝聚強大精神力量﹔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學習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斷提高解決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引。這些重要內容,構成了一個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既堅持了老祖宗,又講了很多新話,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貫通結合,升華了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