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黨史 風華正茂

——中國共產黨在江蘇的光輝歷程 

原標題:百年黨史 風華正茂——中國共產黨在江蘇的光輝歷程
作者:萬建清    發布時間:2021-05-08    來源:《大眾學堂》
分享到 :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這一百年,是我們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續奮斗中,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驗,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江蘇黨史是中共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共黨史的一個生動縮影。在黨的領導下,江蘇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的偉大征程上譜寫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江蘇篇章,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了江蘇貢獻。

江蘇黨史是黨領導江蘇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並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江蘇是全國最早聲援北京五四運動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省份之一,通過罷工、罷課、罷市、游行、示威、請願等,積極聲援北京人民的斗爭。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江蘇的一些進步青年也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的學生張聞天成為江蘇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的楊賢江等人發起成立南京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為江蘇黨組織的創建奠定了基礎。

江蘇是全國建立中共組織最早的省區之一。隴海鐵路發動工人罷工運動后,1922年春,隴海鐵路徐州車站姚佐唐、程聖賢、黃玨成等工人入黨,成立黨支部,姚佐唐為書記。1922年秋,南京浦鎮機廠工人領袖王荷波與王國珍、王振翼等建立中共浦口小組。

江蘇是革命斗爭最激烈的地區之一。江蘇省委在成立后的7年半時間裡,遭到敵人反復破壞,重建、改組達16次之多,省委書記或代理書記先后達19人,其中陳延年、趙世炎、鄧中夏、羅登賢、許包野等先后犧牲。南京雨花台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最集中的殉難地,僅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之多,見証了革命斗爭的激烈殘酷和共產黨人的英勇犧牲及崇高精神。

江蘇是華中抗日斗爭的主戰場,是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地區。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在江蘇指揮全華中的抗日斗爭,成為華中抗戰的中流砥柱。從新四軍進軍江南的第一仗韋崗戰斗開始,到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在溧陽水西村成立,到渡江北上、黃橋決戰、大豐白駒獅子口會師,開辟蘇中蘇北抗日根據地,再到取得車橋大捷,揭開華中地區戰略反攻的序幕,直至抗戰最后一役高郵戰斗勝利,江蘇譜寫了華中抗戰的輝煌篇章,為全國抗戰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解放戰爭時期,黨在江蘇大地上領導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斗爭,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作出重大貢獻。1945年10月在淮安成立華中分局、華中軍區,1945年11月成立蘇皖邊區政府。中共代表團和中共中央南京局,在南京與國民黨當局進行艱苦的談判斗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統戰工作。在軍事斗爭中,江蘇大地發生一系列重要戰役。如,全面內戰爆發后解放軍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的戰役——蘇中“七戰七捷”、解放戰爭三大戰略決戰之淮海戰役等。1949年4月20日午夜起,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4月23日,南京解放,標志著國民黨反動政權在大陸的覆滅。

江蘇黨史是黨領導江蘇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並取得偉大成就的歷史

建立人民政權並向社會主義過渡,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全面進行改造。新生政權在江蘇開展大規模水利建設,先后完成導沂整沭、蘇北灌溉總渠、治理淮河等重大工程。當時,江蘇實行小省制,設蘇南區、蘇北區、南京市,直至1952年,合並成立江蘇省,恢復省治,貫徹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制定了全省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展大規模經濟建設。1954年8月,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1956年,江蘇“一五”主要指標大都提前完成。

在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中探索前進。1956年7月,省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動員和團結一切力量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標志著我省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根據黨的八大提出的“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目標,江蘇在加強農業生產的同時,強調工業生產。在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致使社會主義建設遭遇重大挫折之后,江蘇積極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很快對國民經濟社會政策等實行了調整。“四清”“五反”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同時展開,涌現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王杰、陳永康等。

“文化大革命”時期,江蘇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陷入混亂,各級黨政領導機關相繼被奪權。但一些在蘇重點工程仍排除干擾先后建成。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1969年,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1974年,大型現代化煉油裝置在南京石油化工廠建成投產。1975年,貫徹中央方針,徐州鐵路完成整頓。粉碎“四人幫”后,江蘇根據中央部署,各條戰線開始撥亂反正。1977年12月,省第六次黨代會提出了把江蘇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省的規劃和目標。1978年,《光明日報》發表南京大學教師胡福明為主要作者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打響了全國思想理論界和黨內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的第一炮。

江蘇黨史是黨領導江蘇人民進行改革開放並取得偉大成功的歷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江蘇在這場征程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1978年冬,泗洪縣上塘公社墊湖大隊的30多戶農民,將260多畝集體土地包產到戶,開啟了新時期江蘇農村改革的先聲。從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起步,江蘇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很快成為了江蘇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推動江蘇經濟上了一個大台階。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孕育出“四千四萬”精神,形成了“蘇南模式”,更打破了中國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同一時期,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也全面展開,貫徹執行中央提出的“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方針,完成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任務,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全省農業和工業、農村和城市、改革和發展相互促進,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提前實現第一步戰略目標。

蘇州是鄧小平小康社會思想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早在1983年2月鄧小平考察蘇州地區時,就充分肯定這裡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1992年2月,鄧小平視察南方途經南京,寄語江蘇等發展比較好的地區,應該比全國平均速度快。1994年2月,鄧小平從滬返京途中在南京火車站短暫停留,對江蘇省委主要負責人指出,發展經濟,能快則快,不要搞快呀慢呀的爭論﹔並強調,現在是個機會,這個機會是不多的,你們要很好抓住。

為貫徹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精神,江蘇在1994年12月召開的省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在本世紀末全面實現小康,並制定和實施跨世紀發展戰略。到2000年底,江蘇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省以縣為單位達到總體小康,實現由溫飽向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進入新世紀,江蘇確立“兩個率先”宏偉目標,形成了以“創業創新創優”為核心的新時期江蘇精神。

江蘇黨史是黨領導江蘇人民奮進新時代並實現偉大飛躍的歷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江蘇工作高度關注、親切關懷,先后四次提出明確要求,特別是2020年11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到地方視察就來到江蘇,提出“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賦予江蘇為全國發展探路的使命擔當。江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展開“六個高質量”工作布局、率先建立高質量發展監測考評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矢志交出一份讓人民滿意的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優異答卷。

江蘇黨史給予我們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隻有在正確的歷史觀下,回顧百年江蘇黨史,我們才能汲取前行力量,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新江蘇。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這是百年中共黨史的一個基本結論,也是百年江蘇黨史的一個基本結論。歷史雄辯地証明,黨的領導是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根本保証,也是富起來的根本保証,更是強起來的根本保証。奮力開啟江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首先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第二,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中國共產黨認識和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思想方法,是黨和人民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証。新征程面臨新挑戰,要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穿始終,著力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第三,堅持不懈奮斗。我們的全部黨史,就是黨的不懈奮斗史。不懈奮斗、永遠奮斗,是黨帶領江蘇人民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秘訣”。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第四,堅持為了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前者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后者是黨創造歷史偉業的制勝“法寶”。無論是淮海戰役的小推車,還是渡江戰役的小舢板,都體現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始終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奮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體現江蘇擔當。

第五,堅持黨要管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革命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証。在黨的歷史上,我們黨一次次依靠自身力量與群眾結合的力量解決了自身問題,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第六,堅持走在前列。走在前列、多作貢獻是江蘇共產黨人的光榮傳統。革命時期如此,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同樣如此。進入新時代,江蘇共產黨人要把走在前列、多作貢獻扛在肩上,著力在“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上交出優異答卷,努力為全國發展大局進一步作出江蘇貢獻。

我們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歷史總是相聯系、不可割裂的,今天的江蘇由昨天的江蘇而來,又向著明天的江蘇而去。今天的成績,是為明天更大的輝煌奠定基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方得始終。在黨的領導下,江蘇人民一定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不斷開創“強富美高”新江蘇更加美好的未來,譜寫江蘇黨史更加輝煌的新篇章,為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文作者為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