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鑄魂”破解“大的難處”
7 月1 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劉金海攝/ 本刊
關注和思考“大的難處”,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切的憂患意識
破解“大的難處”需要多管齊下。其中起基礎性作用的,是要以思想“鑄魂”,確保全黨在共同思想理論基礎上的高度集中統一
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礎和前提
加強理論武裝,最重要的是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凝心聚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心骨、定盤星、度量衡
一百年來,我們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一路發展壯大,從一個隻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發展成為世界上黨員數量最多的政黨。黨員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壯大和充實了黨的力量,是我們黨興旺發達、富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體現﹔也使得管黨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艱巨繁重。
如何破解“大的難處”,使百年大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強大向心力和凝聚力,進而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是我們黨面臨的嚴峻現實問題。
6月28日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北京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行。這是戲劇與舞蹈《破曉》 龐興雷攝/ 本刊
“大的難處”難在哪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同時大也有大的難處。”
“大的難處”,難在哪裡?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所作的論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不容易”:
“我們黨是一個大黨,統一思想歷來不易”。社會多樣化發展使人們思想多元化、復雜性的特征越來越明顯,黨內存在大量思想問題和利益矛盾等錯綜交織,這必然增加黨內統一思想的難度﹔
在充分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同時嚴明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確保全黨在共同思想理論基礎上的高度集中統一尤其不易”﹔
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看齊不容易﹔
一些動機不純、一心想借入黨撈好處的人進入黨內,給黨造成隱患,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純潔不容易﹔
“把這麼大的一個黨管好很不容易”,教育、管理和監督黨員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艱巨繁重﹔
保持共產黨人本色,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特別是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不容易﹔
這麼大一個黨,又長期處於執政地位,容易忽略自身問題和不足,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不容易﹔
歸根到底,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這麼大的一個黨建設成為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更不容易。”
這幾個“不容易”,歸結起來有集中統一之難、鞏固團結之難、純潔組織之難、管黨治黨之難、永葆先進之難、自我革命之難、質量強黨之難,等等。
關注和思考“大的難處”,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切的憂患意識。歷史的經驗教訓証明,一個政黨並不是越大就越強,有時大了反而力量更分散、處境更危險。一個大黨,如果不能解決好自身存在的問題,如果不能保持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就會人心渙散、組織渙散,一旦遭遇重大危機,就會嘩啦啦轟然倒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黨,沒有什麼外力能夠打倒我們,能夠打倒我們的隻有我們自己。”他強調,“世界上最可怕的敵人從來是自己。我們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現在更需要‘愈大愈懼,愈強愈恐’的態度,切不可在管黨治黨上有絲毫鬆懈。”
大型立體式視覺置景名為“主義的抉擇”,100 件五四運動前后傳播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報紙雜志,錯落陳列在玻璃牆上。
其中,《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馬克思研究專號”在前端“高光”展示,
這期“專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進入了較為系統的階段(6 月1 日攝) 劉穎攝/ 本刊
黨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
破解“大的難處”,需要從黨的歷史中尋找經驗和啟示。回顧黨的歷史,可以發現,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們黨的鮮明特色和光榮傳統,也是我們黨凝聚力量、不斷發展壯大,並且始終保持堅強團結的重要原因。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首先體現為思想理論上的先進性。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本身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立黨之本,此后,又相繼把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這個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指導思想體系,蘊含著真理,指引著方向,也蘊含著統一全黨思想和意志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擁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強大的思想武器是一個根本原因。
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世界社會主義實踐的曲折歷程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一旦放棄馬克思主義這面旗幟,喪失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信念,就會土崩瓦解。蘇共垮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指導思想上出了問題,指導思想上的多元化導致黨內思想混亂,一些蘇共黨員甚至領導層成員成了否定蘇共歷史、否定社會主義的急先鋒,成了傳播西方意識形態的大喇叭。蘇共從思想混亂演變到組織混亂,最終導致黨的瓦解,教訓十分深刻。
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們黨凝聚力量、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
一百年來,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真可謂“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回顧黨的奮斗歷程可以發現,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使我們黨在信仰信念、方向道路、路線方針、革命精神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感召力、強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導力。
在黨的歷史上,曾有過幾次黨的組織大發展時期:大革命時期,黨員人數從1925年初的不足1000人,經過五卅運動,到年底發展到1萬人,經過北伐戰爭,到1927年黨的五大時發展到5.8萬人﹔抗日戰爭時期,很多熱血青年“打斷骨頭連著筋,扒了皮肉還有心,隻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黨員人數從全國抗戰開始的4萬多人,到1938年底發展到50多萬,到1945年黨的七大時已發展到121萬人﹔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和改革開放以后,黨員人數快速增長。這固然與黨的事業發展和大力發展黨員的黨建方針有關,但同時,也同黨的思想理論、政策主張帶來的政治影響力有很大關系。這正是我們黨思想感召力、政治影響力的真實寫照。
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們黨發展壯大后保持堅強團結、保持革命本色的重要原因。
毛澤東同志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回顧黨的歷史可以發現,在黨組織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特別是在組織大發展、黨員人數迅速增多的階段,不同成分的黨員往往會將一些非無產階級思想帶入黨內。我們黨之所以能在發展壯大后保持堅強團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
自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原則以來,從延安整風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初期興起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熱潮﹔從真理標准大討論,到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的多次黨內集中教育,加強思想教育對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對於糾正黨內錯誤思想、提高黨員思想覺悟,對於消除思想分歧、解決黨內矛盾,對於統一全黨思想、凝聚全黨力量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重大歷史轉折關頭,在黨的事業發展處於新的起點、前進道路上遇到大的困難,世界社會主義出現風波、國內外敵對勢力借機制造思想混亂的時候,我們黨特別重視抓思想建設,用科學理論教育全黨,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堅定正確的前進方向。這也是我們黨發展壯大后不變質不變色、始終保持革命精神的重要原因。
破解“大的難處”的重要法寶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隨著黨員人數的快速增長,一段時期以來,黨員隊伍中鬆散渙散、名不副實的情況有所增加,一些黨員不像黨員、不在組織、不起作用。作為一個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長期執政的大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基於此,黨中央作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著力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破解“大的難處”。
“大的難處”表現在方方面面,破解“大的難處”也需要多管齊下,統籌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這其中,起基礎性作用的是要以思想“鑄魂”,即通過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全黨,確保全黨在共同思想理論基礎上的高度集中統一。
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首先要在思想上向黨中央看齊。
黨的歷史告訴我們:要治理好我們這個大黨,保証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至關重要,維護黨中央權威至關重要。隻有黨中央有權威,才能把全黨牢固凝聚起來。如果黨中央沒有權威,黨就會變成一盤散沙。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其中,思想是打頭的。這是因為,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礎和前提。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是保証全黨步調一致的前提。向黨中央看齊,首先要在思想上向黨中央看齊。
鞏固組織上的團結統一,需要全黨在思想上做到高度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組織是“形”,思想是“魂”。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既要“造形”,更要“鑄魂”。一方面,根據馬克思主義原則形成的思想一致要用組織的物質統一來鞏固。另一方面,沒有思想上的高度統一,組織上的統一也是不牢固的。使黨的細胞即每個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要靠黨員思想覺悟的提高。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使黨的領導“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要靠全黨在思想統一基礎上的堅強團結。提高黨的領導力和組織力,必須抓好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全黨。
從嚴治黨管黨,防止腐化變質,需要從思想上固本培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內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從根源上說都是思想上的問題。”比如,有的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對共產主義心存懷疑、含糊其辭﹔有的信仰迷失,不信馬列信鬼神,從封建迷信中尋找精神寄托﹔有的思想混亂,分辨不出西方“普世價值”“憲政民主”“國企壟斷論”等話術中包含的政治陷阱,不自覺中成了錯誤思潮的俘虜,等等。思想防線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總開關”沒擰緊,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一些黨員干部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往往就是從“總開關”失修開始的。擰緊了思想這個“總開關”,許多問題就好解決了。因此,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抓思想從嚴。隻有加強思想建設,才能提高規矩意識、紀律意識,自覺接受黨的監督和黨的紀律約束。隻有加強思想建設,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風邪氣近身附體,才能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提高自身免疫力,打造百毒不侵的金剛不壞之身。
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需要在提高思想覺悟上下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持黨在思想上的純潔性,是保証黨的正確政治方向和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思想建設出了問題,黨的建設的方向和道路就會走偏,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必然喪失。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需要通過加強思想建設解決部分黨員“思想上沒有入黨”的問題,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純潔﹔需要通過黨內集中教育與經常性教育相結合,不斷提高黨員思想覺悟,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先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都以思想教育打頭,強化理論武裝,注重解決思想根子問題,這對於保持黨的自我革命精神、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鑄牢百年大黨的政治靈魂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大就要有大的樣子”的管黨治黨要求、“大也有大的難處”的問題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講認真精神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使我們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同時,也取得了把一個大黨管好建好的寶貴經驗。
在黨的建設中,思想是基礎,是導向,是靈魂。破解“大的難處”,必須把思想建設作為黨的基礎性建設牢牢抓在手裡,堅定理想信念,強化理論武裝,抓好黨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以思想建設為百年大黨“鑄魂”。
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首要任務。一個政黨必須有自己的政治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是因利益而結成的政黨,而是以共同的理想信念而組織起來的政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歷史和現實都告誡我們:全黨理想信念堅定,黨就擁有無比強大力量﹔全黨理想信念淡薄,黨就會成為烏合之眾,風一吹就散。我們常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信念不牢也是要地動山搖的。在蘇聯解體、蘇共垮台的動蕩中,近二千萬黨員“竟無一人是男兒”,沒什麼人出來抗爭。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已經蕩然無存了。現實生活中,有的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違法犯罪,歸根到底也是在理想信念上出了問題,丟了魂,忘了本。
因此,建設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首先要從理想信念做起,著力解決一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初心使命淡忘、精神“缺鈣”等問題,真正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讓理想信念成為自己心中的燈塔,凝聚精氣神的靈魂。這是思想“鑄魂”的首要任務、根本任務、戰略任務。
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光有朴素的感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深厚的理論信仰作支撐,否則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發生動搖。有的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動搖,根本的就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牢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他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國際上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道路的博弈日趨激烈,國內外各種意識形態、思想觀念相互激蕩的形勢下,筑牢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觀察問題特別是復雜問題,對於廣大黨員堅定政治信仰、保持政治定力顯得尤為重要。要堅持不懈推進理論武裝,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必修課,教育引導黨員念好馬克思主義的“真經”,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的看家本領,不斷提高全黨理論思維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和精神旗幟。這一創新理論,深刻回答了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廓清了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思想迷霧。加強理論武裝,最重要的是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凝心聚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心骨、定盤星、度量衡,著力教育引導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實現全黨在思想上的高度統一。
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對一個大黨來說,最要緊的是團結。這種團結,是建立在黨性原則基礎上,同志們掏心見膽、並肩奮斗的真團結。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指出:“一致的行動,一致的意見,集體主義就是黨性。我們要使許多自覺的個性集中起來,對一定的問題、一定的事情採取一致的行動、一致的意見,有統一的意志,這是我們的黨性所要求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說到底就是立場問題。共產黨人無論是想問題、搞研究,還是作決策、辦事情,都必須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而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就是共產黨人的黨性原則。”他還說:“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抓好黨性教育,要強化理論學習,學習越深,接受教育越多,就越能認識真理,越能站穩人民立場,越能堅強黨性。同時,要進行積極的思想斗爭,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通過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鍛煉堅強黨性,不斷祛除思想上的“病菌”和“灰塵”。
抓好道德教育這個基礎。在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奮斗歷程中,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正是在這些具有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的高尚人格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先進分子匯聚到黨的旗幟下,為黨的事業前仆后繼地奮斗。如果一個黨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有道德的人,都有黨員應有的樣子,這個大黨就有了大的樣子。要堅持用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養道德情操,引導廣大黨員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加強道德修養。
道德修養要從“知”入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事業觀、政績觀,明辨是與非、真與假、實與虛、正與邪、善與惡、美與丑、榮與辱,正確處理公與私、義與利、權與民、情與法、親與清、苦與樂、得與失、儉與奢、廉與貪等關系。道德修養要落腳於“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要堅持知行合一,把改造世界與改造自我結合起來,把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與人格的力量統一起來,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思想“鑄魂”不能局限於黨內。黨的思想建設同宣傳思想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新聞輿論工作、教育文化工作等密不可分。要面向社會做好宣傳思想工作,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更大范圍、更廣闊基礎上鑄魂育人。用黨的思想理論和政策主張爭取群眾,使更多的人從思想上靠近黨、認同黨,不斷擴大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是從源頭上培養黨的合格接班人、保持黨的生命力的主要途徑。
黨的思想建設是一項塑造靈魂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思想建設方面抓得很緊,連續開展了幾次集中性學習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思想認識問題一時解決了,不等於永遠解決。思想建設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政治訓練,重點是學習黨的理論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革命歷史和優良傳統。這個事情不要怕花時間、花精力。”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全社會也在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這是以思想建設為百年大黨“鑄魂”的重大戰略舉措。要把學黨史、悟思想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進一步感悟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偉力,增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政治自覺,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汲取經驗和智慧,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瞭望》202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