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脫貧成就的世界歷史意義

作者:胡長栓    發布時間:2021-07-12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一凝聚人類共同理想、反映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奇跡與壯舉,不僅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中也具有重大的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脫貧成就的世界貢獻

中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取得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偉大成就,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極大減少世界貧困人口。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准計算,我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貧困標准,我國減貧人口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成為第一個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更好推進全球貧困治理。貧困是困擾眾多國家發展的世界性難題,減少貧困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重大課題之一。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始終做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有力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在致力消除本國貧困的同時,堅持參與世界減貧合作,注重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治理貧困的成功經驗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所取得的脫貧成就進一步彰顯了制度優勢,使中國更有底氣積極參與國際減貧事業,為全球貧困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借鑒方案。

有力推動世界經濟發展。貧困人口的脫貧和收入增長,會極大提升貧困人口的消費質量和水平,並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與中國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所帶來的社會消費增長分不開的。在當今消費市場低迷的國際經濟環境中,中國脫貧人口的消費增長,將成為拉動中國和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

中國脫貧成就的歷史意義

中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終結了中國絕對貧困的歷史。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發展中,貧困始終是困擾中華民族的重要問題。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同貧困作斗爭的歷史。“夫施與貧困者,此世之所謂仁義”“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等,都深刻體現著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追求與夢想,但這個夢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歷史上從來都沒能實現過。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確定了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擺脫貧困實際上成了最基本的歷史使命之一。新中國成立后,在制度上為擺脫貧困奠定了基礎。上個世紀80年代,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成立,開始了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扶貧開發。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決心之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成就之巨前所未有。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終結了中國絕對貧困的歷史,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追求與夢想,開啟了中國社會發展新的歷史篇章。

提供了人類消除貧困的成功案例。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回顧人類的發展史,消除貧困始終是人類面臨的大難題和大挑戰,貧困問題始終是威脅人類生存的最重要問題。歷史上因為貧困造成的死亡、疾病、動蕩、戰爭等災難不勝枚舉,即便到了近代,貧困問題仍然不斷造成人類大量死亡。這使得人類消除貧困目標的現實可能性顯得非常不確定。

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人類歷史上為消除貧困提供了成功案例,使人類消除貧困的理想和目標具有了現實性,也為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可鑒的方案、有效的機制、現實的道路,使人類消除貧困的努力由理想變為現實、由理論變為具有現實可能性的實踐。尤其是中國隻用了短短幾十年時間實現了脫貧目標,充分說明了隻要道路正確、制度優越、目標堅定、治理科學、領導有力,消除貧困就是可以實現的現實目標。

中國脫貧成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以其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廣泛的無產階級立場等,在世界范圍產生了廣泛持久的影響,在人類歷史上引起了深刻劇烈的變革。中國的脫貧成就進一步確証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的現實基礎。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一切人的解放與人的一切的解放相統一的科學理論。共產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終極追求,是解放的普遍實現,到那時,兩極分化和一切形式的貧困都會最終消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中國的脫貧成就把“所有的人富裕”的可能性寫進了人類歷史的現實中,並且從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等不同層面,為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奠定了現實基礎。

確証了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的歷史合理性。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正是站在廣大受剝削受壓迫的無產階級立場上,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洞察到廣大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剩余價值這一資本主義社會剝削的秘密,發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理論,提出必須建立一種新的社會制度,並強調新的社會必須“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中國的脫貧正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按照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要求取得的偉大成就。

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的實踐內涵。基於對資本主義貧困現象的深入觀察、貧困實質的深刻揭露、貧困根源的深層把握,對消除貧困進行的探索,以及對未來實現“所有的人富裕”的社會追求,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的脫貧成就不僅使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成為真正的現實,而且也通過實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比如,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進行貧困治理﹔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強調在脫貧攻堅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堅持依靠人民群眾,注重發揮人民群眾主動性,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等等。

中國脫貧成就的世界社會主義意義

理論形態的社會主義是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上產生的,具有毋庸置疑的優越性。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在實踐上進一步深化了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中國也沒有辜負社會主義。

進一步深化了社會主義本質理論。中國的脫貧成就正是在堅持對社會主義本質科學認識的基礎上取得的。通過改革開放,大力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為脫貧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通過堅持把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使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成為現實。

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論斷是在長期的實踐和經驗總結中得出的科學認識,深刻揭示出社會主義的先進性不僅體現在要有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上,而且最終要體現在更能保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更能保証“所有的人富裕”和所有的人“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中國的脫貧實踐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社會在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實現生產力更快發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具有的優越性﹔更加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所有的人富裕”和所有的人“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方面的歷史先進性。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科研規劃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