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信仰點亮奮斗青春
七月盛夏,驕陽如火。
紅色韶山,一堂“沒有圍牆的思政課”拉開大幕,來自全國知名院校的青年博士尋偉人足跡,學偉人風范,深度參與黨史學習教育課題研究。
三湘四水,全省大學生紅色故事講述大賽高潮迭起,青年們聲情並茂,以青春之聲重溫紅色記憶。
……
湖湘大地上,隨著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廣大青年在“學”上務求實效、在“悟”上入腦入心、在“干”上擔當作為,信念更堅定,步履更有力,將青春理想融入建功新時代的滾滾洪流。
韶山下的思政課
——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7月16日,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與湖南省韶山管理局聯合主辦的“韶山下的思政課”——2021黨史博士研學季在韶山啟動。
這場特別的研學面向全國知名院校發出青春邀請,選拔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黨校等高校院所的28名博士研究生,深度參與黨史學習教育課題研究。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黨校等高校的知名專家組成導師團,帶領28名博士研究生,圍繞“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4個主題,在韶山、長沙、益陽等地實地研學,以研究研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探尋青年毛澤東的社會游學、社會調查歷程,研究毛澤東實事求是思想的當代價值,讓青年學者在研學中學有所悟、學以致用,探索當代黨史研學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連日來,在導師團帶領下,博士團在韶山參加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結合研學實際踴躍發言,碰撞思想火花﹔參加第三屆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討會,認真領會毛澤東思想的深刻內涵﹔沿著偉人成長和革命足跡,先后在韶山、長沙、益陽,參觀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新民學會舊址、岳麓書院、湖南第一師范舊址、安化一中安師樓舊址等……青年博士們一路走、一路聽、一路看、一路交流、一路思考,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用心感悟青年毛澤東的革命初心和崇高情懷。
“韶山是毛澤東主席的家鄉,在這裡,我們感悟偉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和家國情懷,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北京大學博士馮琳感慨地說。
“我們走出象牙塔,扎進社會的第二課堂,要用自己的實踐証明,不會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北京大學博士牛牧晨表示。
“今天,我們是在讀博士,明天也可能成為思政教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邊崢賢說,“如何讓思政教育更受年輕人歡迎,這次研學活動將研究研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我深受啟發。”
接下來,博士團還將回到韶山參觀韶山村史館,撰寫論文,進行結業答辯,將研究成果化為思政課件和黨性教育課件。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高揚先表示,此次研學活動把韶山的紅色資源作為開展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讓韶山成為高校思政課的大課堂,讓黨史學習教育“活”了起來、實了起來,受到廣泛歡迎。
用青春視角講述百年黨史
——讓紅色故事“潮”起來
用青春視角講述百年黨史,用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湖湘大地上,青年們熱情高漲,學黨史成為“熱詞”。
7月9日,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團省委、省委黨史研究院主辦的“瀟湘紅色故事匯·百年激蕩青春潮”全省大學生紅色故事講述大賽總決賽火熱上演。
“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湖南工業職院學生謝宇欣、李帥龍以《鐵骨柔情真硬漢,一代功勛留太行》為題,講述左權將軍的紅色故事﹔“‘實事求是’匾額一直高懸於岳麓書院的大堂之上,昭示在此求學的學生,堅持從事實出發,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湖南大學學生薛佳瑞以《從千年學府校訓到黨的思想路線》為題,講述新時代青年學生的使命與擔當……精彩講述贏得現場掌聲雷動,均斬獲一等獎。
全省大學生紅色故事講述大賽自4月21日啟動以來,迅速在各大高校掀起黨史學習熱潮。青年學子們以湖湘革命先輩、開國將帥、英雄模范和在百年黨史歷程中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為基本素材,用一篇篇動人心弦的佳作,發出歷史與時代同頻共振的青春之聲。
紅色瀟湘,“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如何讓青年們愛聽黨史、愛學黨史?在鄉村、社區、學校、車間,活躍著由各級共青團組織組建的青年講師團,6300余場“小而精”“小而美”的宣講,青少年聽眾達267萬余人次。
湖南大學推出“青聲說黨史”特輯,制作《信仰的力量》《那些90后、00后紅色革命家》等黨史主題視頻40余部,播放量破億﹔《百年黨史“潮”青年》湖南紅色革命人物短視頻累計點贊量超5000萬﹔湖南共青團聯合省演藝集團等單位推動《熱血當歌》紅色舞劇走進青少年,熱度持續高漲……用“青言青語”打造浸透紅色文化內核的文化產品,讓歷史與現實“共振”,使黨史學習教育更具“青年味”和“時代味”。
學史力行辦實事
——用實干擔當書寫青春篇章
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才能深刻體悟黨史蘊含的真理力量、實踐智慧和豐厚營養。
從黨史學習中汲取奮進力量,湖湘青年踴躍投身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中。
永州市冷水灘區牛角壩鎮麥子園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周長友是一位“80后”省人大代表,扎根家鄉10年發展鄉村產業,2019年麥子園村實現脫貧摘帽。他說:“站在新的起點,自己將繼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走出新路子,開創新天地。”
7月下旬,青年志願者竇昊在長沙參加湖南省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出征儀式,即將奔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他說:“參與西部計劃、參與支教活動是我心之所向,我將發揮自身所學,做好志願支教工作,把‘紅色種子’種進學生們心中。”
8000余名湖湘青少年爭當“河小青”環保志願者,聚焦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文化等工作,做河長的助手和落實河(湖)長制工作的參與者、支持者、監督者,助力湖南守護好一江碧水。
7月12日,第一批“青春興湘”2021年團省委送培訓下基層暨鄉村振興青年人才培訓班開班,通過面對面專題學習、互動交流等形式,為廣大涉農創業青年集體“充電”,幫助農村青年在電商、人力資源管理、理財、融資擔保等方面拓展視野、提升能力。
資助學生8956人次、落實獎教助學金490.19萬元﹔開展“千校萬崗·就業有位來”招聘活動,組織3000多家企業落實就業崗位1.4萬個……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不斷轉化為服務青年的生動實踐。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梁可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