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由來、內涵和要義

作者:陳理    發布時間:2021-07-31    來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分享到 :

堅持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概括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中,堅持新發展理念位居第四個堅持,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核心內容。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五年來,我們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深刻理解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由來、內涵和要義,對於我們進一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自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地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學黨史,就是要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

一、深刻理解把握新發展理念提出的重要依據

新發展理念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正式提出來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認識,新發展理念的提出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201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深刻論述了為什麼要提出新發展理念,以及新發展理念是如何提出來的問題。他指出,這五大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我們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這段重要論述,對於我們深刻理解把握新發展理念提出的重要依據,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新發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

科學判斷國內外形勢,歷來是我們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依據,也是統一思想和行動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五大發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這一重要論斷,實際上與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闡釋五年來的經濟工作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時把“觀大勢”擺在第一的位置,是相一致的,都是說明新發展理念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是科學研判經濟形勢的結果。那麼,什麼是當今中國和世界發展的大勢呢?這可以分別從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來看。

從國內來看,最重要的就是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中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斷。

為什麼中國經濟會進入新常態?這不能不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及其后續影響說起。自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世界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世界經濟由過去快速增長轉入深度調整,不穩定不確定性風險加大。最突出、最直接的影響是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下行。世界經濟如此,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大幅度下調了全球增長速度,表示全球經濟復蘇方面“不確定性因素嚴重壓制了增速預測結果”。國內經濟也同樣如此。受全球經濟影響,中國經濟出現增長速度明顯下滑的情況,創下多年未有的歷史新低。對這個問題究竟怎麼看?當時國內外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看法。國外有的人重談中國經濟崩潰論的老調,也有的人認為要用強刺激的辦法把速度重新拉上去。如何科學認識當前形勢,准確研判未來走勢,在復雜變化的形勢中牢牢掌握中國發展的主動權,引領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成為突出擺在黨中央面前的重大課題。后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這段歷史有一個很好的回顧和總結。他指出,當時,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形勢應該怎麼看、經濟工作應該怎麼干?在怎麼看、怎麼干當中,怎麼看無疑是前提,直接影響到怎麼干。

黨中央先是提出“三期疊加”重大判斷,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種情況同時出現並且交錯疊加在一起。這一重大判斷,抓住了這一階段中國經濟的三個顯著特征以及它們三者之間的相互聯系,為判斷這一時期中國經濟所處歷史方位和採取正確的應對之策提供了重要依據。這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經濟的應對,不能再採用鋪攤子、上項目等刺激政策,而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從過去長期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更多依靠消費拉動、創新驅動,以推動中國經濟新的更高質量的發展。

在提出“三期疊加”的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提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概括地說,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確實給中國經濟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這些深刻變化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二是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三是經濟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四是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但在這些深刻變化的同時,中國經濟也有不變的一面。主要表現也是四個方面:一是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二是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三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四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因此,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為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實際上是變與不變的辯証統一。歸結起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集中體現為“兩個沒有改變”“兩個改變”。一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中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二是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總之,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中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我們的應對要順大勢、謀大事,把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要判斷,是這一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經濟形勢科學研判,由表及裡,逐步深入,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深刻把握經濟發展的本質和內在規律,准確把握中國經濟所處的方位、發生的變化所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明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們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斷。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新常態重大判斷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經濟建設注重把握經濟規律,立足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的高度自覺,為中國經濟順勢而為,正確應對新形勢新變化,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推動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新發展理念的提出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新發展理念正是根據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需要提出來的。

從國際來看,中國發展要趕上世界,就需要對世界發展大勢有一個很好的把握。鄧小平當年十分明確地指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鄧小平深刻總結中國發展的歷史經驗並指出:“總結歷史經驗,中國長期處於停滯和落后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閉關自守。經驗証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他強調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強國際交往,不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先進科學技術和資金,是不可能的。發展經濟,不開放是很難搞起來的。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要搞開放,西方國家在資金和技術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鄧小平這裡突出強調對外開放,實際上說的是經濟全球化的一種大趨勢。中國之路能快速發展起來,也正是順應了這一大趨勢。

關於經濟全球化,馬克思、恩格斯當年系統研究政治經濟學、揭示資本主義的本質和規律時就注意到了,並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重要著作中作過天才的預測。《共產黨宣言》明確指出:“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在今天,經濟全球化借助科學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有了更迅猛深入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商品、技術、信息,特別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配置,造成一種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球市場已經形成一個整體,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現在,我國同世界的聯系空前緊密,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都是前所未有的。盡管近年來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頭浪,但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這就要求我們站在歷史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這已為世界和我國發展實踐所証明。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我們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胸懷兩個大局,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這是我們黨把開放作為新發展理念重要內容的深刻依據。

與此同時,世界發展的另一個大勢是,新的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對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的極大推動作用。這種大勢,早在馬克思、恩格斯所處時代也已經初露端倪,馬克思、恩格斯同樣深刻和敏銳地注意到了。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資本主義生產力之所以有如此快速的發展,一個根本原因在於當時科學技術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發展,世界生產力這種發展大趨勢,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們黨很早就關注到這一發展趨勢。1978年3月,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對此有十分深刻的論述。他在講話中談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對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認識問題”,並明確指出:現代科學技術正在經歷著一場偉大的革命。幾乎各門科學技術領域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新的飛躍,產生了並且正在繼續產生一系列新興科學技術。隨后,鄧小平又進一步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科學技術發展所引發的生產力的深刻變革和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這種大趨勢在今天進一步凸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當前,世界正處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交匯點上。科學技術在廣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斷創新,特別是以信息、生命、納米、材料等科技為基礎的系統集成創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驅動著經濟社會發展。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主要國家抓緊制定新的科技發展戰略,搶佔科技和產業制高點,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科技創新成為贏得未來發展的先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方式深刻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這是我們黨把創新作為新發展理念重要內容並且把創新置於五大發展理念之首的深刻依據。

(二)新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但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類既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也留下了許多經驗教訓。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人類往往容易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但結果是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恩格斯的這段論述,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

大自然的報復,一次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目前,這場還在肆虐的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就給我們許多深刻啟示。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這場疫情啟示我們,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人類不能再忽視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著隻講索取不講投入、隻講發展不講保護、隻講利用不講修復的老路走下去。習近平總書記這裡盡管是就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全球性挑戰說的,但實際上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中前進的。新發展理念的提出,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是對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如期實現,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但另一方面,在長期的快速發展中,也積累了不少環境和資源方面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國際社會深刻總結人類發展經驗教訓取得的重要成果。可持續發展理念自從20世紀提出以來,已日益深入人心,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就把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九五”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明確指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始終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尤其是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氣候治理的未來更受關注。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淨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生態環境惡化及其對人民健康的影響已經成為我們的心頭之患,成為突出的民生問題。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好保護資源和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已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它要求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須與人口、資源、環境統籌考慮,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后代著想,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五大發展理念中,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針對的就是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問題。

(三)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

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經濟總量躍居並穩居世界第二。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充分肯定過去五年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同時,明確指出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比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等。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將這些矛盾和問題概括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我國是在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毛澤東曾形象地說,現在我國工業很落后,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汽車、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許多機器不能造。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為了盡快改變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當時確定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重大方針,明確提出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經過艱苦努力,我們在不長時間裡,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但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問題。比如,如何處理好農輕重的關系、城鄉關系、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等。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開始意識到並不斷總結這方面的問題,在毛澤東《論十大關系》中,位列第一的是“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這就啟示我們,在集中力量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調整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重大關系,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以避免發展不協調問題越來越嚴重,“木桶效應”越來越顯現,並由此引發和加深一系列社會矛盾。五大發展理念中,協調發展理念的提出,針對的就是我國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四)新發展理念是適應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提出來的

經濟發展是螺旋上升的過程,需要根據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提出相關的發展要求。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意味著我國經濟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這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要實現這樣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根本之道在於貫徹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顯而易見,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經濟升級換代的特征更加明顯,更加注意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優化、增長動力的轉換。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特征,就是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一個重大判斷,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其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並強調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進一步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並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任務。強調這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就需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就需要暢通國內大循環,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就需要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就需要全面促進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五”規劃建議說明中強調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強調的是,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把“堅持新發展理念”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強調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中,十二個方面的重點領域的思路和重點工作以及作出的工作部署,總體上是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來組織的。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

總之,新發展理念,是根據我國發展的變化,尤其是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的變化提出來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五”規劃建議開始起草時就強調,首先要把應該樹立什麼樣的發展理念搞清楚,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跟著也就好定了。新發展理念的提出和貫徹落實,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領導發展方面達到了一種新的自覺。

二、深刻理解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

新發展理念,是我們黨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具有十分豐富的科學內涵。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深刻地論述了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問題。在系統回顧十八大以來新發展理念形成和豐富發展過程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全黨必須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時代抓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他還強調指出,把握新發展理念,不僅是政治性要求,而且是知識性、專業性要求,因為新發展理念包含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新知識、新經驗、新信息、新要求。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這為我們正確理解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增強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堅定性,指明了正確方向。

(一)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集中回答了發展的第一動力問題

發展是硬道理。尤其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始終堅持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隻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要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解決好發展的動力問題至關緊要。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為了更好地推進經濟新常態下動力轉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尤其是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堅持創新發展作為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發展主動權,更好引領新常態的根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來一個根本性轉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

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之所以位列第一,這首先是由於創新在發展中所居特殊重要的位置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科技是生產力、鄧小平關於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重要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把創新擺在首要位置,抓住了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是解決我國發展存在突出問題的關鍵。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總量穩居世界第二,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但與此同時,我國經濟大而不強、臃腫虛胖體弱問題相當突出。其根子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水平,創新在發展中的推動和牽引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把創新擺在首要位置,抓住了我國科技發展的薄弱環節。通過長期努力,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轉變。一方面,我國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高鐵、5G移動通信、第三代核電等進入世界前列,我國創新指數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4位。但另一方面,我國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比如,我國基礎研究同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明顯的差距,還面臨著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我們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部分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賴進口,科技發展面臨日趨加劇的外部打壓和遏制。這是我國發展的一個明顯軟肋和薄弱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形象而深刻地把這個問題比做是我國經濟的“阿喀琉斯之踵”。

把創新擺在首要位置,抓住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無數事例充分証明,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的競爭,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無疑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趨勢,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如果我們錯失了機遇,科技創新搞不上去,就很難實現發展動力的轉換,在全球激烈的經濟競爭中我們就會繼續處於下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我們必須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速趕超乃至引領步伐,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這方面,黨中央已經採取切實有力的重大舉措。2014年8月,黨中央確定要抓緊實施已有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進一步聚焦目標、突出重點,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電路裝備、寬帶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核電站、新藥創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若干戰略性技術和戰略性產品,培育新興產業。在此基礎上,以2030年為時間節點,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破。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要在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深空深海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健康保障等領域再部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

在引領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突出強調堅持創新發展,抓住了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要實現中國經濟由大變強,就必須緊緊跟上世界科技革命潮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為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中央加快制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積極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2016年 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明確未來 30多年的奮斗目標、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強調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的優先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全面創新,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創新體系支撐高水平的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根本轉換,為引領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在理解創新發展理念的時候,要注意全面准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新發展理念中的創新發展,科技創新佔有突出重要位置,但又不僅限於科技創新,而是指科技創新引領下的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在內的全面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論創新、體制創新、制度創新、人才創新等,但科技創新地位和作用十分顯要。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集中回答了發展的內生特點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在論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更重要、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小康,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要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任何一個方面發展滯后,都會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協調發展理念的提出和科學運用,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的科學運用。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看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也是永恆發展的,要求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待世界萬物,不能用片面的靜止的觀點來看待世界。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批判地繼承了辯証法思想,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弊端,是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成為科學、成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方面。

協調發展理念的提出和科學運用,是對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經驗的正確總結。我們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研究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發展問題,不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的巨大成就。統籌兼顧,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貫堅持的科學方法和重要原則。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就著有《矛盾論》《實踐論》等重要著作,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深刻論述了“十大關系”,強調要統籌兼顧,要十個指頭“彈鋼琴”。尤其是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從兩位一體,到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再到五位一體,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協調發展理念的提出和科學運用,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經驗的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國家的發展水平就會邁上一個大台階,我們所有奮斗都要聚焦於這個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一個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就缺少動力,社會就沒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就不能有序運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不全面從嚴治黨,黨就做不到“打鐵還需自身硬”,也就難以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並強調,要注意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在推進這“四個全面”過程中,我們既要注重總體謀劃,又要注重牽住“牛鼻子”。比如,我們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全面部署,又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既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又強調突出抓好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既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系統部署,又強調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為總目標和總抓手﹔既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系列要求,又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突破口,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著力解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在任何工作中,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協調發展理念的提出和科學運用,是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內外深刻復雜變化形勢和艱巨繁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的科學應對。“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步交織、相互激蕩、交融交匯的情況下,我們既面臨國內外形勢的深刻復雜變化,又面臨著艱巨繁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需要把協調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始終把胸懷兩個大局作為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要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堅持系統觀念”的重要原則。這是在黨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這一重大原則,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對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成功經驗的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歷史性成就,積累了寶貴經驗。堅持系統觀念,是適應我國發展環境深刻復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矛盾錯綜復雜,對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等方法的進一步發展。它要求我們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謀劃和解決今天日趨復雜的改革發展穩定問題,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體現了我們黨駕馭復雜局面的非凡能力和治國理政的高超領導藝術。

(三)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集中回答了發展的方式問題

人與自然是和諧共生的關系。大自然是所有生命之母,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馬克思認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活的無機界”。在漫長的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通過勞動既把自然界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又把自然界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馬克思指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中國古代先賢很早就意識到人與自然共生的關系,先秦時期道家老子就提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著名觀點,道家另一個代表人物庄子也說過“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尤其是近代工業化以后,人們在發展當中往往陶醉於“人定勝天”的成績,滿足於對大自然的索取,在取得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的豐碩成果的同時,許多地方也出現因對自然資源掠奪性開採而導致的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等生態嚴重破壞現象,一些地方失去了森林成為不毛之地,一些地方山泉大部分時間內枯竭而在雨季洪水又肆虐泛濫。恩格斯深刻指出,人類通過勞動實現了對自然界的支配和統治,“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隨著工業化的推進,這方面現象暴露得越來越充分,日益成為人類發展必須正視和解決的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和科學運用,是深刻總結古今中外歷史發展經驗的結晶。

早在浙江省委書記任上,習近平就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明確提出不要以環境為代價去推動經濟增長。隨后,又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評論指出:“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並積極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轉型,走綠色發展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並且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調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這對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中國的發展更加自覺地從系統的觀念來看待和處理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生態文明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必須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地開展,而不能種樹的隻管種樹、治水的隻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這種系統觀念,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日益深入人心,貫徹落實到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成為引領中國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

與此同時,綠色發展要求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這是推進我國綠色發展的重要頂層設計和總體安排。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既是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新時代的中國發展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著眼於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機遇,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低碳發展道路,進一步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集中回答了發展的必由之路問題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40多年來,對外開放是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是開啟新時期、進入新時代的助推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啟示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中國的發展,可以說得益於對外開放和融入經濟全球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打開國門搞建設,以開放促改革,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經濟長期保持將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中國經濟更加深入地融入經濟全球化,中國在更大范圍、更高水平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進一步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並穩居世界第二。與此同時,通過對外開放,中國發展也成為世界發展的機遇,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多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是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成為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火車頭。尤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是中國共產黨人把自身發展同世界發展相統一的世界胸懷和責任擔當的集中體現,是中國要對人類有更大貢獻的重要體現。今天的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已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化,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已越來越成為普遍的共識。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局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段時間以來,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出現一些逆流和回頭浪,這對各國實行開放帶來一些新情況新挑戰。但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一種客觀趨勢,世界決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開放合作仍然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

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論述開放理念時明確指出,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對外開放,而是如何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並針對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本領也不夠強等情況,強調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以擴大開放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設立專章規劃“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問題。強調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並對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等重大問題作出戰略部署。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中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和完善,是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將對我國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構建新發展格局,究竟是主動作為還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還是權宜之計?國內外一些學者和輿論有不同的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需求。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不僅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去做的。僅2020年以來,面對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蔓延,中國對外開放非但沒有止步,而且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包括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穩步推動金融市場准入、出台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強化深圳和浦東的改革開放舉措、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中國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宣示,中國是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

(五)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集中回答了發展的根本目的這一基本問題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早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剛剛當選總書記的習近平就明確提出,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小康社會、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証。他強調,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共享理念,鮮明地回答了我們的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的基本問題。發展為了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對於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會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們國家的發展就能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發展仍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仍然是帶有基礎性、根本性的工作,但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改善並不是全部,人心向背也不僅僅決定於這一點。發展了,還有共同富裕問題。物質豐富了,但發展極不平衡,貧富懸殊很大,社會不公平,兩極分化了,能得人心嗎?習近平總書記這裡深刻揭示了生產與分配的關系,深刻揭示了共享理念的唯物史觀的根基,庄嚴宣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性質。

共享發展理念的提出,同創新、協調、開放、綠色發展理念一樣,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經濟有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相應地有了很大提高,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但另一方面還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分配不公問題,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等問題。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的我國發展的突出問題中,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分別是“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這說明,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五”規劃建議說明中,專門談到關於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問題,強調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部分突出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並提出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這是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共享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中,一方面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舉全民之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又要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當然,我們所說的共享,並不是平均主義,並不是要回到過去的吃“大鍋飯”。2016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共享理念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深刻論述。他指出,共享發展理念內涵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共享是全民共享﹔二是共享是全面共享﹔三是共享是共建共享﹔四是共享是漸進共享。全民共享強調的是,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就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提出共享發展理念的同時,要把扶貧改為“脫貧”,把脫貧攻堅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這種調整是合乎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根本上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以更大決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採取超常舉措,實施脫貧攻堅工程,確保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其目的是為了確保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共享強調的是,社會的全面發展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在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之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共建共享強調的是,人民群眾既是改革發展成果的共享者,更是改革發展成果的創造者。幸福不會從天降,美好夢想不會自動變成現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漸進共享強調的是,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既要積極作為,又要量力而行,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關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深刻理解把握新發展理念的核心要義

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習近平總書記把從根本宗旨把握新發展理念擺在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之首,強調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隻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作為統領和貫穿五大發展理念的核心和靈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領導發展的根本目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新發展理念的同時,還首次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二者同時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根源於兩者內在的緊密聯系。從根本上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刻揭示了新發展理念的核心和靈魂,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鮮明的人民性的集中體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像一根紅線,貫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鮮明地回答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有關發展的重大問題。

(一)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在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的同時,必須緊緊抓住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這個關鍵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要素中的重要因素,歷史上的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馬克思指出:“生產力裡面也包括科學在內”,“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力量”。恩格斯指出:“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立即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高度重視人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也高度重視人在生產力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人是其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躍的因素,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尤其是掌握科學技術的人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鄧小平進一步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思想。他一方面突出強調科學技術的重要地位,強調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另一方面又突出強調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強調全黨和全社會都要真正尊重知識,真正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這樣,我們就一定會逐步實現現代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方面,突出強調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斗。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另一方面,又突出強調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強調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哪個國家擁有人才上的優勢,哪個國家最后就會擁有實力上的優勢。要把科技創新搞上去,就必須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強調要用好科研人員,既要用事業激發其創新勇氣和毅力,也要重視必要的物質激勵,使他們“名利雙收”。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立足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進一步從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構建新發展格局、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等方面深刻論述加快科技創新的極端重要性,強調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強調要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出來。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所有這些,都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創新領域的生動體現,都是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要重點把握的精髓要義。

(二)貫徹落實協調發展理念,集中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目的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協調發展,主要是針對當前我國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間這一突出矛盾而提出來的。這種不平衡,突出表現為城鄉發展不平衡﹔這種不充分,突出表現為農村發展不充分。這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也是制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早在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就明確提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提出新發展理念的同時,首次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出發,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把扶貧攻堅改成了脫貧攻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全面小康,覆蓋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覆蓋的區域要全面,是城鄉區域共同的小康。強調如果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即使最后宣布實現了,也無法得到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認可。

讓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成為習近平總書記花的精力最多、最為牽挂的一件事情。他一再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我國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截至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宣布剩余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全國52個挂牌督戰縣經過省級專項評估檢查,已由各省級人民政府全部宣布退出。加上2016—2019年已脫貧摘帽的780個貧困縣,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成就,為確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目的是為了給廣大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擔當,從關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的戰略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一方面,從關系中華民族未來的高度,強調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另一方面,又從關系人民福祉的高度,強調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不僅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對人民群眾健康的影響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民生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好。明確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強調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強調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包括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集中解決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農村環境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老百姓意見大、怨言多的環境問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綠色發展納入制度建設,為進一步強化綠色發展提供制度保障。2020年2月,中央印發《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建立健全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律法規政策體系,落實各類主體責任,提高市場主體和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這就為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四)貫徹落實開放發展理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關於開放發展,有些人也許以為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關系不是那麼直接。這是一種誤解。首先,對外開放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40年多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謀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成功舉辦首屆、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中國發展不斷融入全球,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給當代中國帶來極大的進步。40多年來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其次,我國的對外開放,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都是基於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鄭重宣布中國在擴大開放方面將採取的重大舉措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主動擴大進口。強調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我們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同時降低部分其他產品進口關稅,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同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上海進博會上又進一步宣布,中國將順應國內消費升級趨勢,採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增強,培育中高端消費新增長點,持續釋放國內市場潛力,擴大進口空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出發點同樣是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五)共享發展,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這是同資本主義生產隻追求剩余價值最大化的根本區別。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我們發展的人民立場、人民主體、人民力量,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集中體現,集中體現了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鮮明地回答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大問題。

發展是人類面臨的永恆主題。發展為了誰,依靠誰來發展,發展成果由誰享有,這是發展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思想,是衡量一個政黨的發展思想代表誰的利益、是否符合發展規律的試金石。共享發展理念,全面系統地集中回答了發展為了誰,依靠誰來發展,發展成果由誰享有等基本問題,創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是明確發展的主體是人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二是明確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我們黨領導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三是明確發展的依靠力量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四是明確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總之,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基本內涵和核心要義,也是新發展理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發展問題上的科學運用,是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深刻回答了我們發展的立場、發展的性質、發展的方向,決定了發展思路、發展戰略、發展政策、發展著力點,是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強大思想武器。

(﹝作者簡介﹞陳理,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