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摯友》海內外發行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8-19   
分享到 :

品讀感人故事 感受精神風范

——《志同道合: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摯友》新書首發式暨“志同道合 命運與共”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外文局融媒體中心

2021-08-04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志同道合: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摯友》(作者:單偉,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英文版新書,日前由中國外文局外文出版社面向海內外出版發行。7月23日,中國外文局、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共同舉辦了《志同道合: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摯友》新書首發式暨“志同道合 命運與共”研討會。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局長吳旭、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等出席活動並致辭。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Danilo Türk)和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以及來自俄羅斯、古巴、巴基斯坦、越南、英國、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新西蘭、巴西等多國友人以現場或線上方式出席活動。

圖為杜佔元、吳旭、陸彩榮、海倫·斯諾的侄子艾瑞克·福斯特(Eric Foster)共同為新書揭幕

首發式上,外文出版社還與羅馬尼亞、土耳其、印度、老撾、斯裡蘭卡等國外出版機構簽訂了該書合作出版協議。以下為參會領導與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的發言摘要。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

我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時候,不會忘記有這樣一群偉大的海外摯友,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親密合作,建立了命運與共、歷久彌堅的偉大友誼,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正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每位朋友。中國外文局作為黨和國家的重要國際傳播機構出版此書,情誼更顯深厚,意義更加特殊。通過本書的出版,向那些為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和復興事業作出不朽貢獻的國際友人表達崇高敬意。

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局長吳旭: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出版這樣一本重磅圖書,深情回顧國際友人與我們黨並肩戰斗、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生動再現他們身上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大無畏氣魄,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現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進軍。面向未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將秉持開放理念,與全世界分享發展機遇,歡迎更多海外友人加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為實現包含中國人民在內的所有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推動全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新的更大力量。書以載道、文以化人。我們期盼國內外有識之士和出版機構能夠繼續深入挖掘、廣泛收集海外友人參與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故事,共同續寫下一個百年的志同道合新篇章。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得到了特別多的海外仁人志士的支持和幫助,他們來自各個國家、地區,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或年輕或年邁,他們很多人來了就不曾離開,他們都將中國視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和心靈家園。我們出版這本書,講述他們同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感人事跡,正是為了表達對他們深深的感激之情。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Danilo Türk):

100年來,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是中國人民的毅力、力量與智慧的有力証明。在改革開放的40多年裡,中國取得了尤為矚目的成就。中國消除了極端貧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在發展中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善民生,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

是什麼造就了中國的發展奇跡?我認為,可歸納為以下12項原則:1.中國人民的長期奮斗。2.打破意識形態藩籬,將經濟社會發展置於優先地位。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4.採取分級管理。5.優先實行重點人員選拔、培訓、監督與考核。6.重視征求黨內黨外的專家意見。7.重視征求群眾意見。8.制定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持續監督、不斷完善的短期政策,以及需要長期承諾、保障的政策。9.新政策實施與出台前試點試驗。10.利用產業規劃和國有資本實現規模經濟,獲得競爭優勢。11.通過反腐敗機構實現政府機構間的相互制衡。12.願意承認並糾正自身錯誤。

巴基斯坦參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巴中學會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賽義德(Mushahid Hussain Sayed):

我們祝賀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成功,不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使8億人脫貧,還為發展中國家呈現了一種新的模式、新的選擇,即按照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理念,走以人為本的發展道路。

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二級巡視員戴建軍:

國際友人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友誼是黨和國家事業“得道多助”的最好注腳。今日的北京正在努力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我們的事業一如既往需要與海內外的各界朋友們攜手並進、進一步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交流互鑒。曾經的我們命運與共,未來的前途緊密相連。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龔雲:

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講好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故事和新時代中國故事,需要形成國際大合唱,需要構筑國際傳播統一戰線,需要更多的國際友人加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中來。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法學院教授、巴西—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高文勇(Evandro Menezes de Carvalho ):

中國共產黨始終致力於同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建立友好關系。中國始終以友好、尊重、相互欣賞的態度,歡迎願意與中國展開對話的外國朋友。我們很多外國人都願意向中國學習,也願意同中國分享我們自己的經驗。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專家理事會俄方主席尤裡·塔夫羅夫斯基(Yury Tavrovsky):

中國共產黨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模式、國家和世界治理的新標准。中國共產黨人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者,他們非常清楚,引進的理念和模式必須因地制宜。中國不會強迫其他機構和國家復制中國的成功模式。

古巴駐華大使館一秘 威廉·席爾瓦·瓦爾迪維亞(William Silva Valdivia):

這一百年証明了中國共產黨是深深植根於人民的具有強大領導能力的政黨。從中央到各級基層組織,中國共產黨共有黨員九千多萬人,他們團結、帶領著中國這個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為實現中國制定的戰略目標不斷努力。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美籍教授潘維廉 (William N.Brown):

中國夢是這些“志”與“道”的具體體現:所有的人都夢想著他們的家人和孩子能夠享有平靜且小康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欽佩中國能夠在70年的時間裡,持之以恆地努力解決貧困問題——並且不僅僅是國內的貧困,還努力幫助其他貧困國家。我要感謝中國,讓我有機會目睹中國夢的實現。我希望這一夢想也能成為世界的夢想。讓所有人都能享有和平和小康的生活。

新西蘭—中國友好協會主席榮大偉(Dave Bromwich):

沒有人民的支持,建設一個新中國的事業隻會陷於停滯。在不斷擴大的解放區,中國共產黨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拿東西就付錢並且尊重群眾,這已經初步顯示出了中國未來發展和國家建設的成功模式。

西班牙共產黨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亞(José Luis Centella Gomez):

習近平主席呼吁各國人民深化合作和友誼,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西班牙共產黨將響應號召,進一步改善中西關系,造福兩國人民。我們在此呼吁,各國政府和人民視“一帶一路”倡議為機遇,以此通往一個更加團結、和平、公正的世界。

越南胡志明國家政治學院(越共中央黨校)新聞與宣傳學院胡志明思想系主任允氏九:

越南共產黨與中國共產黨,越南人民和中國人民,擁有深厚堅定的革命友誼,越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在新時期,讓我們一起把這一堅不可摧的友誼傳承和發揚下去!

中國外文局外國專家大衛·弗格森(David Ferguson):

當前,中國與部分發達國家的雙邊關系正經歷困難時期。現狀使我們不禁想到多年前,許多外國名人非常高興以“中國之友”自稱,而這本書講述了其中的原因。我們這些至今仍願做中國朋友的外國人,也可以從中汲取力量,繼續前行。我們並不孤獨。

埃德加·斯諾家族代表、艾瑞克·福斯特(Eric Foster):

出於對中國的友誼與熱愛,埃德加·斯諾歷盡艱險,訪問了紅色根據地,撰寫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過去的歷史,熱愛中國。

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主席、北京京西學校創辦人柯馬凱(Michael Crook):

我親眼見証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的建設和飛速發展,中國共產黨非常了不起。要想發展社會經濟,首先需要和平的環境。我覺得中國共產黨最了不起的就是把一個戰火紛飛的中國,順利地建設成一個和平的新中國並能夠使它繼續發展。

加中友好協會多倫多分會主席沃倫·白求恩(Warren Bethune):

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作為加中關系的紐帶與橋梁,我希望我們能夠跟隨白求恩醫生的腳步,深化加中兩國的友好合作關系。

圖為簽約儀式

(來源:外文出版社)

品讀感人故事,感受精神風范——寫在《志同道合: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摯友》出版之時

中國外文局融媒體中心

2021-08-04

作者:單偉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10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一路披荊斬棘,歷經艱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譜寫了驚天動地的光輝篇章。

中國共產黨領導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是正義的事業,不僅代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正確方向,不僅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還得到了國際友人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幫助。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有無數的國際友人,懷著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全身心投入到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中,為支持和幫助中國作出了杰出貢獻,有的國際友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品格,將永遠銘記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心中。

懂得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們永遠不能忘記,100年來,國際友人發揚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熱情、無私地幫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在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的過程中,國際友人都發揮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為此,本書選擇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共產黨的國際友人,用緊湊的篇幅描述他們令人肅然起敬的人生經歷,特別是他們同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感人事跡,以表達中國人民對他們的感激,激勵更多的國際友人參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促進中外交流合作、維護世界和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對國際友人,黨和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曾以不同方式表達了對他們的感謝和紀念之情。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重大慶祝和紀念活動中對他們表達了真誠的感謝和紀念﹔中國人民在國際友人生日時對其祝福、逝世時對其哀悼、誕辰日時舉行紀念活動﹔還為外國友人設立頒發了各種榮譽獎章等等。

為確保人選的代表性、權威性、嚴肅性,本書注重選擇熱愛中國和中國人民、長期堅持對中國友好,和中國共產黨積極合作,對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國際友人。選擇時注重其具有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性,注重其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力等。

品讀國際友人的感人故事,感受他們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精神風范,從特定視角感受百年黨史的艱辛歷程、巨大變化、輝煌成就,對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有重要意義,對促進中外交流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外文出版社)

中國一直吸引著思想進步的國際友人

——讀《志同道合: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摯友》有感

中國外文局融媒體中心

2021-08-04

作者:伊谷然(Ian Goodrum)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在大多數外國人眼中,中國仍是一個封閉的社會。在外國人看來,整個中國都把外國人拒之門外,即使有人設法來到中國,也會受到極大懷疑。

當然,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甚至早在1949年前,已經有不少外國人來到中國,其中很多人投身於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這些勇敢先驅者的故事在中國廣為人知,但其他國家的人們對此幾乎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這些外國人,當時冒著極大的風險,來追隨東方紅星發出的光芒。

《志同道合: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摯友》一書從不同視角,以這些外國友人的故事,來回顧他們在中國的歷史,並對他們在諸多領域的貢獻作出客觀的評價。

其中有些人,如加拿大醫生白求恩,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獻出了生命,他的名字在中國之外也可謂家喻戶曉。但有名與否並不是本書選擇人物的標准。實際上,作者從各個領域選擇人物、挑選故事,試圖更加全面地展示當時的真實情況。

從地理位置來看,除南極洲外,每個大洲都有代表人物入選。與那些隻專注於北美或歐洲來華友人的書不同,本書還講述了贊比亞開國總統卡翁達和烏拉圭共產黨員比森特·羅維塔的故事,使得本書涵蓋范圍更廣。我本人尤其喜歡比森特·羅維塔的故事,他長期在拉丁美洲出版毛澤東思想著作和關於中國共產黨的書籍,但很多中國人和烏拉圭人並不知道他的貢獻。中蘇關系惡化后,比森特·羅維塔很難為這些書找到發行渠道,但他並沒有放棄,這一點非常可貴。

從歷史時期來看,本書在選取人物方面也沒有拘泥於某一時期。開頭確實有不短的篇幅介紹中國早期革命時期來華的外國人,他們的經歷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多篇目介紹1949年后來華的外國人,這一點充分說明,中國一直吸引著思想進步的國際友人。在革命戰爭時期來華的外國友人,冒著極大的風險,甚至生命危險,這一點不容否認。但我們同樣應該注意到,和平年代來華的外國人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書中介紹了一些更有名望的人物,如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和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同時也講述了普通人的故事,如比森特·羅維塔和印度醫生柯棣華。這表明對華友好並不需要一個人有權有勢,隻要努力投入和認真工作,任何人都可以為這個國家作出貢獻。

懂得這一點,我們就不會再擔心自己無法和書中描寫的崇高人物相比,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小小貢獻無法與這些偉人的犧牲相提並論而感到卑微。的確,他們的故事令人相形見絀,但同時也使我們充滿希望,賦予我們力量,去作出更大的貢獻。

即使在今天,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之時,仍有許多人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懷有偏見。如果來華外國人像書中的人物一樣,能夠來了解中國、了解帶領中國發展進步的中國共產黨,我們就能繼續前人的事業,盡最大努力講好中國故事。我們應當像斯諾、斯特朗、愛潑斯坦學習,向世界展現真實中國的方方面面,使世人不再被西方一些媒體蒙騙。

我們面對的挑戰和這些前輩面臨的生死考驗不同。我們是會受到口頭攻擊,但不會面對子彈和轟炸。即便如此,即便當今中國不再處於一個被列強瓜分的時代,我們的使命仍然艱巨。今天的世界正遭受著一場又一場危機,沖突陰影時時 籠罩在頭頂,這更使得和平與友誼顯得彌足珍貴。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志同道合: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摯友》一書的重要性才不言而喻。感謝作者和出版方,我們何其幸運。

(作者:伊谷然(Ian Goodrum),《中國日報》記者,美國共產黨黨員)

(來源:外文出版社)

他們的理想叫“中國”

——讀《志同道合: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摯友》有感

中國外文局融媒體中心

2021-08-04

作者:阿德裡亞諾·馬達羅(Adriano Madaro)

對我來說,中國,尤其是北京,是我生命中許多階段的“家”,那是我擁有豐富經歷的地方,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京是“我心所向”的城市,當我回到那裡,我感覺就像“在家”一樣。我總想去北京,雖然我對我在意大利的家有少許想念之情,但我知道命運已經安排給了我——“北京”也是家。

在上個世紀,有一些外國人也選擇留在中國,他們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幫助中國人民完成他們認為值得做的事情。許多外國人從事有利於革命的活動,証明了社會主義思想具有國際根源。他們幫助中國抗擊日本侵略,反對國民黨軍隊的懦弱,反對貧窮和疾病,向偏遠的西北地區傳遞兄弟情誼,那是一些史詩般的故事。

他們不顧危險,常常蔑視死亡,選擇了革命道路上的“家”。他們離開了在上海、天津和北京舒適的住所,想向世界証明這一歷史性冒險的偉大。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以一種不尋常的敏銳意識到,毛澤東領導下的那些熱情的革命者將成為未來中國的領袖,因此他們才是值得了解的人物。他的紀實性作品《紅星照耀中國》一躍成為暢銷書,成為了當時在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世界最強大的革命宣傳工具。

另一位偉大的傳播者是伊斯雷爾·愛潑斯坦,一位把終身獻給中國革命事業的波蘭記者,也是極少數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獲得中國公民身份的外國人之一。

這些傳播者,是一支由筆墨和紙張、男女記者和作家組成的“戰斗巡邏隊”。在創作中,他們的意識形態得到了提升和發展。20世紀20年代,開始了一場席卷中國的精神革命,直到20多年后,他們所信賴的中國共產黨終於取得了勝利。

有一些外國人在幫助中國度過革命和內戰的艱難歲月后,仍然選擇了中國作為他們的“第二故鄉”,盡管那個時期的中國仍然處在艱難歲月中。“遠道而來的朋友”,總是受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高度的敬重。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向他們中的每個人致敬。這是決不能被忽視和忘記的歷史。年輕一代,不僅僅是中國人,應該感謝那些將自己的一生慷慨奉獻給了理想的外國友人,他們的理想叫“中國”。

(作者:阿德裡亞諾·馬達羅(Adriano Madaro),意大利漢學家、作家、記者、攝影師)

(來源:外文出版社)